单片丹麦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片三明治曾经是丹麦最受欢迎的传统午餐,一度在花哨料理的冲击下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这种朴实、健康又代表了北欧美学的食物再次成为时下最受追捧的潮流。


  “咖喱鲱鱼加蛋、水煮虾和蛋黄酱。香煎多宝鱼搭配奶油蛋黄酱。腌制牛舌加奶油辣根和香草……”我从未想过不起眼的单片三明治可以变得如此富有创意、营养而又美味。我的朋友尼克拉斯(Niklas)把我从寒冷的室外带进来,沿着有上百年历史的花砖台阶走向铺着洁白桌布的餐桌。我花了好一会儿工夫尽力抖掉头发和衣服上的雨水,准备开始享用美食,悬挂在低矮的木梁天花板上的油灯把这些食物照得闪闪发亮。
  “这里的习惯是第一道菜先上鱼,通常是腌制咖喱鲱鱼,接着是熏鲑鱼和香煎鲽鱼。”他边说边递给我一个盘子,“但是记得留点肚子,因为面包很大个,而且后面还有烤牛肉、猪肉和鸭肉三明治。”
  古丹麦人吃的单片三明治(Smorrebrod)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午餐——一片黑麦酸面包加上各种装饰配菜。丹麦人一年四季都吃这种午餐,圣诞节和复活节是单片三明治最辉煌的时刻——整个哥本哈根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起吃午餐。这时候,桌上会摆满他们最喜欢的单片三明治,老爸们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讲着那些老掉牙的冷段子。他们吃饭时总会来点丹麦最出名的40度白兰地。这种聚餐在任何地方都能持续2-5个小时,而且气氛总是十分活跃,平常的午餐也经常如此。
  今天我们在Restaurant Kronborg吃午餐。这是一家隐藏在哥本哈根鹅卵石路面以下的传统餐厅,因其所提供的单片三明治、热情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而出名。店里的蒸馏酒多数都是自制的。为了精心搭配这顿午餐的菜肴,店家准备了山楂和沙棘口味的烈酒,它们被装在五花八门的雅各布·艾勒·邦(Jacob Eiler Bang)的Kluk细颈瓶里——这种瓶子诞生于20世纪初,以酒倒出来时发出的声音命名。
  “干杯!”尼克拉斯一边递给我—瓶酒一边说道。




  单片三明治的字面意思是“黄油面包”,这种烹饪传统是丹麦所独有的。据说,北欧海盗外出掠夺时,吃的就是黑麦面包搭配黄油和洋葱;19世纪80年代,工厂工人们的午餐也经常是单片三明治,后来,冷藏的大规模商业化大大增加了配料及可能的菜品种类。在接下来的七十年里,单片三明治迅速普及。到了20世纪20年代,街上出现了许多单片三明治车,就像后来到处可见的热狗摊一样——在高峰期,哥本哈根的单片三明治工厂日产量竟达到十万份左右。1946年,丹麦的铁路有14种可供选择,打出的标语是“火车上的随身眼务”,北欧航空公司(SAS)也在四万英尺的高空供应豪华单片三明治。
  但是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房屋建设导致旧的酒馆建筑遭到破坏,法国名厨艾斯可菲(Escotfier)备受欢迎的烹饪方式被视为良好饮食的典范,单片三明治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生活。随着当时的美食作家和厨师对鹅肝和白汁烩小牛肉的推崇,单片三明治被冷落了数十年——高收入人群继续光顾国际餐馆,那些不能接受廉价、低质的单片三明治的人觉得这种食物只是无趣的面包加一些劣质猪肉或鱼。
  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融合菜(Fusion Cuisine)和21世纪前十年分子料理(Molecular Gastronomy)衰落之后,传统烹饪才开始了大逆袭。丹麦的年轻人突然流行到他们的父辈常去的地方用餐;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始频繁光顾老式单片三明治和白兰地餐馆。“供应现代化美味”成为单片三明治的新标语,特色餐厅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守旧派们也在重新探索丹麦厨房的精髓。
  2015年,哥本哈根已有百年历史的蒂沃利公园(Tivoli Gardens)游乐园内摩尔人风格的Nimb Hotel开始寻找米其林餐厅以外的新用餐理念,单片三明治餐厅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趣的是,1883年该酒店曾是全市首个“官方”单片三明治餐厅。现在,酒店最新的门店FruNimb供应45种单片三明治,从简单的经典腌制鲱鱼加酸豆和腌洋葱到奢侈张扬的鞑靼牛排加牡蛎,种类丰富,可谓应有尽有。我最喜欢的是油炸熏鳗鱼搭配“皇家炒蛋”和松露。
  麦克·博格·伯杰索(Mikkel Borg Bjergso)——因其最初在厨房尝试小规模酿酒,之后发展成酿酒厂遍布全城而被称为“流浪的啤酒商”——他说初涉餐饮业时选择单片三明治,一方面是因为在一年之内开了五家酒吧之后希望做一些新尝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餐馆所在的建筑是18世纪的老房子,内部禁止使用火炉。当我在这家新开张的位于Vesterbro社区的Ol&Brod餐馆与他见面时,他跟我解释道:“这样很好,因为单片三明治卖的时候都是冷的,腌制过的鱼和肉也是冷的。”餐馆是现代风格的单色调,共有十张桌子。
  “我一直很喜欢单片三明治,以前都是很大个的,现在又要重新变成以前的分量了,而且跟啤酒很配。”麦克从北部的渔场买鱼回来自己腌制——他决定冒一次风险,除了午餐时供应传统的单道的单片三明治,他还打算在晚餐提供三道菜和六道菜的单片三明治品尝菜单,这样人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尽情地品尝更丰富的菜肴。
  亚当·阿曼(Adam Aamann)是另一位被认为重新普及和发展丹麦单片三明治厨房的丹麦厨师。在2006年开了一家悠闲的餐馆Aamanns之后,2007年,他的努力获得了丹麦烹饪学院的认可,并被授予荣誉文凭。亚当的宣言是支持有机蔬菜、奶制品和放养的肉类:在十月一个异常晴朗的下午,我骑车来到他薄荷绿色的三明治餐厅,在他那“用爱精心制作”的菜单上,我最喜欢的包括熏三文鱼淋莳萝乳再铺上—层薄薄的萝卜和腌制的洋葱卷、黑麦片和莳萝,腌肉煲芥菜籽、梅片,芹菜培根铺上蓬松的百里香和开花的水芹,这两种三明治使用的原料都是他自己花园里种植的。   Koefoed餐馆所在的酒窖原本是楼上公寓的煤库,这里的食材都是自己生产的或是从老板迈克尔的故乡——波罗的海的博恩荷姆岛采购来的。厨师每天都要烤黑麦面包,然后铺上放养猪猪肉和苹果以及博恩荷姆岛特产鲱鱼(Saltstegte Sild)。这种鲱鱼的做法是将鱼腌制30天后在水里泡八小时,再腌制八小时,接着油炸,上菜时搭配紫洋葱和甜菜。这家餐馆弥漫着香甜的味道和禅宗的氛围——瓦灰色的墙壁勾勒出长长的餐厅和几个舒适的角落,人们可以靠着羊皮毯子不被打扰地静静用餐。
  Orangeriet餐厅可俯瞰罗森堡宫,古朴、简约的建筑三面带窗,像是明亮、通风的温室,坐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前面的草坪。这里冬天的时候非常温馨,夏季又是一番华丽景象,似乎唤醒了哥本哈根几个世纪丰富的历史。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品尝原料为有机鸡蛋和虾、柠檬蛋黄酱、莳萝豆瓣菜的单片三明治和加了蘑菇、苹果、芹菜、香菜的鸡肉沙拉,一边吃一边慢慢地品尝Schramsberg白中自起泡酒直到傍晚。
  单片三明治在当代烹饪史上的昙花一现甚至带来了一种融合。通俗别致、茶室风格的皇家Smushi咖啡厅位于RO涮Copenhagen和Georg.Jensen两家店之间的庭院后面。店里专供“三明治寿司”——一种颠覆典型单片三明治风味和配料的精心制作的寿司,用漂亮的丹麦蓝白陶瓷装盘。显然,这种想法非常受欢迎,餐馆老板于2010年在日本也开了一家供应三明治寿司的咖啡厅。而且“三明治寿司”已被列入哥本啥恨酒店餐饮学院的教学大纲。
  其他有名的餐厅也开始提供以传统菜肴为主的菜单,包括这座城市最为人称道的那些高端餐馆。克劳斯·梅尔(Claus Meyer)和雷内·瑞泽皮(Rene Redzepi)在2003年开了米其林星级餐厅Noma,如今他的高端专卖店Almanak专供单片三明治菜品。
  丹麦议会大厦顶楼的Tarnet是拉斯姆斯·波·博杰森(Rasmus Bo Bojesen)开的“祖母风格”高级餐馆,店内专供单片三明治午餐。有些菜品是拉斯姆斯以旧时最受欢迎的做法为灵感创作的,例如The Tower的“Shooting Star”——这是为数不多的公认的单片三明治菜名之一——用油炸和水煮的鲽鱼鱼片、腌白芦笋和白鲑鱼子作配料。他还提供“土豆”这样的经典菜品:丹麦土豆、腊肉蛋黄酱、碎麦芽和烤洋葱。简单却又出奇的美味,可能是我在这座城市最喜欢的单片三明治之一。
  许多新的北欧厨师才刚刚起步,但一些最早的单片三明治创新者从未放弃这个食品界的“蓝领英雄”,即使在最为艰难的情况下也坚持下来,努力成为哥本哈根最著名的丹麦家庭厨房。19世纪末,当居住在农村的工人最先开始把营养丰富的Rugbrod黑面包加乳酪、腌肉或香肠带到城里当午餐时,酒商奥斯卡.戴维森(Oscar Davidsen)认为这是一种新趋势,并开始在他位于NOrrebro的酒品商店供应多达177种的新式单片三明治配菜。
  如今,作为第五代传人,他的曾孙女艾达·戴维森(IdaDavidsen)在她位于Kongensgade的餐厅继承了家族传统。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包括了250种不同的做法,长达140厘米,其中包括许多响亮的菜名。艾达会根据每个到过这家店的丹麦名人命名一款单片三明治以做纪念。例如,已故的丹麦喜剧演员、指挥家和钢琴家维克特·博奇(Victor Borge)的名字就被用于命名一款面包片加鲑鱼片、新鲜腌制的圆鳍鱼子酱、小龙虾尾巴、格林兰岛虾、柠檬和莳萝蛋黄酱。至于这个食谱的灵感是如何进发的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餐厅和酒吧——包括我最初光顾的Kronborg——都继续怀旧情结,虽然在过去几年他们的客户已经有所变化。在Hauser Plads这座用绿色木梁、叶绿色的木片和木板做墙,桌子用油灯照明的华丽的淡黄色大楼里,Schonnemann从1877年以来一直向客户供应单片三明治和烈酒。今年夏天,为了满足迅速增加的职业午餐人群,店内的菜品将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现在供应110种不同的单片三明治。几个星期前,我们扩建了餐厅,现在店内面积是以前的两倍。”木质吧台内一位正在擦杯子的女服务员告诉我;她身后的墙上堆满了白兰地,横向25瓶、纵向三瓶。
  Told&Snaps位于王室在市中心的宅邸附近,这家店在夏季整修后重新开业。这家低矮的木质镶板餐厅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地方,可以一边享用单片三明治和烈酒一边聊天,而且这里的菜品已经被提升到艺术境界——厨师从丹麦全国各地采购最上乘的原料,腌制和熏制工作均亲力亲为。Kildegarden的烤牛肉搭配蛋黄酱、香酥洋葱和辣根。Hidden Fjord的冷熏法罗群岛鲑鱼加鸡蛋、烟熏芝士奶油、韭菜和柠檬。黄油烤面包加烤子鸡鸡胸肉、咖喱酱和培根。他们也供应“Vet's Delight”这样的经典——自制肝饼加肉冻、咸牛腿肉和红洋葱一适合铁杆守旧派。
  Lumskebugten位于一家舒适的1856年建成的海滨小酒馆内,从贻贝饭馆、风月场所到法式餐厅,这家酒馆几经易主。如今,它又回到最初的状态,供应简单、美味的丹麦饮食。我喜欢靠着红色的、毛茸茸的毯子,一边看着过往的船只,一边享受鞑靼牛肉加蛋黄、辣根和泡菜或烤黑面包加外酥里嫩的鳗鱼和炒蛋。这里集中体现了低调别致的风格,环顾四周,店里的客人足以证明食物和环境的质量——你会看到西装笔挺的当地外交官在这里吃午餐。我知道艾达也喜欢来这里,有一天我刚好看到她,那天很冷,当时她穿着一件显眼的红色呢子大衣。Lumskebugten无疑是一家遗产级餐厅,厨师埃尔文.劳特巴赫(Erwin Lauterbach)也承认自己是个喜欢传统的人。
  “我们大约25%按照传统菜谱,剩下的我会根据气候搭配原材料,在上市时或天气转冷时采用应季的原料。”埃尔文始终认为,虽然许多文化都在尝试模仿单片三明治,但这种丹麦独有的美食只有丹麦人做的才算正宗。“德国人和瑞典人尝试过,但他们没法做出我们的味道。单片三明治是陪着我们一起长大的,就像母乳一样——就是那种生在丹麦、长在丹麦的感觉。”
  现在如果在哥本哈根吃饭,无论怀旧的餐馆和酒吧还是全市最时髦的地方,没人不把单片三明治挂在嘴边。随着那么多新地方和新菜谱不断出现,看起来单片三明治还会继续流行更长的时间。
其他文献
哥斯达黎加人自称“小哥——tico,哥斯达黎加式西班牙语中的后缀,意指“小东西”。没有秘鲁和墨西哥的古老文明,没有危地马拉的繁复传统,与邻国相比,哥斯达黎加也很像个“小哥”。巍峨高山和低地沼泽阻隔了其他文化的渗入,使得这里生活单纯,时而透出的乡土气息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正相宜——世界上已知生物种类的百分之五都在这个中美洲的小国里生活。  由于土著人口稀少,哥斯达黎加几乎没有本地奴工,早年的西班牙殖
期刊
米德是我见过最精明的旅行者之一。每次旅行,他总会随身携带所有贵重物品,从不托运或者邮寄。去年那次到香港的旅行中,他将珠宝、丝绸和一台新款Nikon D3100都装进了登机箱里。在J日金山转机时;他被要求托运登机箱,结果行李被窃——即便如米德般考虑周全,但还是防不胜防。下面来看看那些旅行中最容易出错的小问题吧。  1.穿金戴银过安检  没有人想在过安检时被拦下翻来覆去地检查,省事的办法就是衣着适宜。
期刊
美食市集散落在城内各角落,沿着老城墙根支着小吃摊,型格餐厅和咖啡馆则藏在对面街道里。在清迈,从来都不用担心吃不好,只烦恼选择太多。而白兰纳王朝时期( 1292-1558)流传下来的古味小吃,是最能代表清迈的食物。作为游客,想要在食肆遍布的清迈街头准确锁定正宗兰纳小吃并非易事。寻味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在清迈土生土长、热爱研究美食的厨师PanphailinAoy Puntira的带领下出发。Aoy是“
期刊
新世纪的齿轮缓缓运转,古老的伦敦新出现了一批豪华大酒店,它们正在或即将改变行业的规则。  伦敦对于全世界游客们的吸引力毋庸置疑,2015年大约有一千九百万人次来访。在此背景下,豪华酒店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和激动人心。伦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酒店开业,它们风格更加现代,气氛更加休闲。有的新酒店开在远离伦敦高档核心区的地方,比如南岸区(South Bank)河边的Mondrian at Sea Cont
期刊
清晨,Cafe beaubourg露天座像剧场尚未开演时空荡的观众席。席上零散地坐着几个客人:从某个夜店里狂欢了一夜刚爬出来的颓懒失魂的年轻人;起得太早的观光客,咖啡因还未灌进血液里眼睛仍惺忪无神;几个一派悠闲翻看报纸杂志的巴黎人。黑白衣着的侍者则无聊地东张西望,悠闲得像猫。  Cafe beaubourg露天座上这杯咖啡,小浓稠,历史滋味醇厚得很。这里是巴黎少数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位于圣马丁街
期刊
重庆火锅的热辣和重庆姑娘的美丽名声在外,好像找个馆子、爬个山,就勾全了旅行清单。  不过,若想深入重庆“巴适”生活的内部,却有更多可以做,比如赏一出灵气十足的川剧。  仔细留意,本地人由荣昌夏布制成的衣物、用天然大漆绘成的餐具、以安陶烤制的酒瓶,都是自然不过而易被忽视的遗产。探寻它们的过程如摸索重庆的骨肉血脉,它们像大足的千年石刻般长存也常新,在山河间静待来客。  异乡人  到重庆很难找路。站在街
期刊
“任何人都不准在我面前说瓦伦西亚的坏话。”海明威在瓦伦西亚遇见的那个热情的吉普赛女郎向他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此刻,我站在瓦伦西亚这座拥有数百座钟楼的欧洲阳光之城的土地上,尽情地感受被阳光笼罩的温暖,贪婪地嗅闻着混合着果实、鲜花和米香的空气。街道上依然能见吉普赛女郎的身影,不时还会经过几辆马车。踏着石板路,穿梭在一座座建筑风格迥异古老的建筑群中,差点要迷路的我总算是找到了今天的采访对象朱利安.罗
期刊
“食在广州,厨出顺德”,这句老话果不其然,爱群、广州大厦等一千老字号金牌酒楼均由来自两小时车程外的顺德厨师主理,各地粤菜餐厅厨师的顺德基因也是正宗好味的保障。说到顺德走出去的餐厅,不得不提香港的凤城酒家,这间开张于20世纪30年代的顺德名号餐厅,鼎盛时期全港有七间店铺,连村上春树和蔡澜都是座上宾,也成为几代香港人的美食记忆。而源白顺德、以云吞面得名的何鸿记也摘星香港米其林。我们此行的美食向导、土生
期刊
无论落座于博斯普鲁斯湾畔品一杯香浓土耳其红茶,还是漫步在香料市场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伊斯坦布尔都能引人入迷。古老与现代的共生交融,这就是它的魅力之处。当然,这少不了美食的催化。用现代观点去改良古老食物和烹饪技巧的独特餐厅日益增加,而传统风味历久弥新。  这里的食肆无不反射城市辉煌的历史。曾贵为三大帝国都城、象征多种文明交汇地的伊斯坦布尔,厨房里流传下来的遗产也丰富多样。不仅如此,它也是土耳其美食面
期刊
你发现了吗?当你与法国入探讨来自阿德莱德的奶酪,或与美国人说起顺德烧猪时,大家通常知之甚少。所以,“美食第二城”就是指那些不为大众熟悉,却拥有做人美食文化的好地方——它们坚持、专注,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敢于冒险和变化。此番,《悦游》与城中名厨一起,精选出七道最具当地特色的菜肴,烹制了一份“环球美味”菜单。现在,请铺上餐巾,开始享用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