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最后一个阴冷的冬天,德国东部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德累斯顿,在盟军飞机倾泻的炸弹和冲天大火之中,顷刻之间化为一片废墟。这就是有名的“德累斯顿大空袭”。
目标
1945年元月,伴随着盟军在地面东西夹攻的军事形势,欧洲的制空权也牢牢地掌握在盟军手中,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80%都受到了盟军的空袭。然而,德国的第五大城市——德累斯顿却始终没有受到轰炸。
这是为什么呢?谜,简直是个谜。
因为它是文化古都吗?因为它缺乏军事价值吗?因为它距离英国太遥远吗?怎么说也无法解释。况且,它正处在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而且附近的石油工业基地早已屡遭空袭了。
有一种猜测比较可靠,说该市关押着2万多名盟军战俘,致使盟国不敢贸然行动。此外,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伯母住在该市,致使丘吉尔不敢下决心的议论也有。
德累斯顿果真是不会遭到突袭的避风港吗?不,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正在悄悄降临。在美国空军2月3日白天对柏林作了一次大编队空袭之后,英、美两国商定,将在2月中旬对德累斯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袭。
计划
2月13日晚,英、美两国决定大规模地空袭德累斯顿,他们决定以3小时为间隔,分两批出击。第一批飞机将集中向玛利安桥旁的体育场投弹,使这块面积为1.28平方公里的土地迅速变成一片火海。3小时后出发的第二批飞机,将正巧赶上德国人在进行艰难而紧张的抢救工作。可以想象,当英国空军又一次把火的地毯劈头盖脑扑向他们的时候,德国人将是何等的狼狈!
时间到了。18点整,第一批245架飞机已全部从英国安德兰特基地起飞完毕。飞在最前面的是1架作为先导的“蚊”式轰炸机,继而是1架投掷照明弹的“兰卡斯特”式飞机,接着又是2架投掷红色目标指示弹的“蚊”式飞机,最后就是黑压压的重型轰炸机机群紧随其后。
攻击
22点整,一场空前的空袭开始了。
令人惊讶的是,此时此刻,德累斯顿却沉浸在一派宁静和安详之中,简直就像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只见“兰卡斯特”式飞机的飞行员们打开了炸弹舱,将4颗照明弹准确地向目标——体育场投掷下去,4团红色火球随即腾空而起。接着,2架“蚊”式飞机也投下了指示弹,一时间,空袭的目标点便暴露无遗了。飞在最前排的飞机都扔下了爆破炸弹,这些炸弹将古老的花岗岩建筑连根掀翻,同时也将邻近房屋的玻璃窗震得粉碎。后排的飞机则把燃烧弹如倾盆大雨一般往下扔去,很快便把熊熊的火焰灌进了建筑物的千疮百孔之中。
3小时后,第二批529架飞机又飞临了德累斯顿的上空,由于他们要攻击的目标早被烧得不可开交,所以盟军空中指挥官临时决定另外寻找新的轰炸目标。但盟军参谋部的预计和现实竟如此合拍,排成长蛇阵的抢险队真的沿着公路开来了。这些首当其冲的目标瞬间就变成了一条火龙。机群大摇大摆地在德累斯顿上空穿来穿去,倾泻下无数的重磅炸弹。
然而,灾难并未就此中止。第二天上午,当德累斯顿的大火还没有熄灭的时候,美国空军的1350架轰炸机又蜂拥而至,使德累斯顿再次遭到了重创的厄运。
真正的营救工作不得不从14日的黄昏开始,来自柏林甚至遥远的奥地利的救护队员把受害者从地下室中拖出来时,他们多数已被烧死。最惨的要算中央火车站了,挤成一大片的平民在热浪的熏烤和烈火的煎熬之后,我顶着你,你压着我,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
钟声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在得知德累斯顿被炸的消息后,狂嚣着:“我们死了20多万人,我们一定要向英国报复,讨还血债!”
在英国议会中,这件事很快成了有争议的问题。4月1日,丘吉尔提醒英国空军说:“看来,我们这次轰炸德累斯顿干得是太绝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德军随时都有可能报复我们。”
虽然后来德国空军无力报复英国,而且这场灾难也成为了历史,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是否应该对德累斯顿进行大空袭的争执却时起时落,始终没有停息过。英国学者底彼德·阿宾格对那次大空袭作了较为客观的估计:一共死亡了13万5千人,死亡人数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如今,战争的阴霾早已过去,但不知从何时起,每逢每年的2月13日,德国东部的每一个乡村教堂的小钟楼上,都会不约而同地响起沉闷而忧郁的钟声,以悼念在那场大空袭中无辜死去的人们!
(责任编辑/林超)
目标
1945年元月,伴随着盟军在地面东西夹攻的军事形势,欧洲的制空权也牢牢地掌握在盟军手中,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80%都受到了盟军的空袭。然而,德国的第五大城市——德累斯顿却始终没有受到轰炸。
这是为什么呢?谜,简直是个谜。
因为它是文化古都吗?因为它缺乏军事价值吗?因为它距离英国太遥远吗?怎么说也无法解释。况且,它正处在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而且附近的石油工业基地早已屡遭空袭了。
有一种猜测比较可靠,说该市关押着2万多名盟军战俘,致使盟国不敢贸然行动。此外,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伯母住在该市,致使丘吉尔不敢下决心的议论也有。
德累斯顿果真是不会遭到突袭的避风港吗?不,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正在悄悄降临。在美国空军2月3日白天对柏林作了一次大编队空袭之后,英、美两国商定,将在2月中旬对德累斯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袭。
计划
2月13日晚,英、美两国决定大规模地空袭德累斯顿,他们决定以3小时为间隔,分两批出击。第一批飞机将集中向玛利安桥旁的体育场投弹,使这块面积为1.28平方公里的土地迅速变成一片火海。3小时后出发的第二批飞机,将正巧赶上德国人在进行艰难而紧张的抢救工作。可以想象,当英国空军又一次把火的地毯劈头盖脑扑向他们的时候,德国人将是何等的狼狈!
时间到了。18点整,第一批245架飞机已全部从英国安德兰特基地起飞完毕。飞在最前面的是1架作为先导的“蚊”式轰炸机,继而是1架投掷照明弹的“兰卡斯特”式飞机,接着又是2架投掷红色目标指示弹的“蚊”式飞机,最后就是黑压压的重型轰炸机机群紧随其后。
攻击
22点整,一场空前的空袭开始了。
令人惊讶的是,此时此刻,德累斯顿却沉浸在一派宁静和安详之中,简直就像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只见“兰卡斯特”式飞机的飞行员们打开了炸弹舱,将4颗照明弹准确地向目标——体育场投掷下去,4团红色火球随即腾空而起。接着,2架“蚊”式飞机也投下了指示弹,一时间,空袭的目标点便暴露无遗了。飞在最前排的飞机都扔下了爆破炸弹,这些炸弹将古老的花岗岩建筑连根掀翻,同时也将邻近房屋的玻璃窗震得粉碎。后排的飞机则把燃烧弹如倾盆大雨一般往下扔去,很快便把熊熊的火焰灌进了建筑物的千疮百孔之中。
3小时后,第二批529架飞机又飞临了德累斯顿的上空,由于他们要攻击的目标早被烧得不可开交,所以盟军空中指挥官临时决定另外寻找新的轰炸目标。但盟军参谋部的预计和现实竟如此合拍,排成长蛇阵的抢险队真的沿着公路开来了。这些首当其冲的目标瞬间就变成了一条火龙。机群大摇大摆地在德累斯顿上空穿来穿去,倾泻下无数的重磅炸弹。
然而,灾难并未就此中止。第二天上午,当德累斯顿的大火还没有熄灭的时候,美国空军的1350架轰炸机又蜂拥而至,使德累斯顿再次遭到了重创的厄运。
真正的营救工作不得不从14日的黄昏开始,来自柏林甚至遥远的奥地利的救护队员把受害者从地下室中拖出来时,他们多数已被烧死。最惨的要算中央火车站了,挤成一大片的平民在热浪的熏烤和烈火的煎熬之后,我顶着你,你压着我,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
钟声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在得知德累斯顿被炸的消息后,狂嚣着:“我们死了20多万人,我们一定要向英国报复,讨还血债!”
在英国议会中,这件事很快成了有争议的问题。4月1日,丘吉尔提醒英国空军说:“看来,我们这次轰炸德累斯顿干得是太绝了。我们一定要注意,德军随时都有可能报复我们。”
虽然后来德国空军无力报复英国,而且这场灾难也成为了历史,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是否应该对德累斯顿进行大空袭的争执却时起时落,始终没有停息过。英国学者底彼德·阿宾格对那次大空袭作了较为客观的估计:一共死亡了13万5千人,死亡人数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如今,战争的阴霾早已过去,但不知从何时起,每逢每年的2月13日,德国东部的每一个乡村教堂的小钟楼上,都会不约而同地响起沉闷而忧郁的钟声,以悼念在那场大空袭中无辜死去的人们!
(责任编辑/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