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金婚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增瑞 让出来的人生
  收了工,吃罢了饭,
  老两口儿来到了台前,咱们两个来表演。
  老婆子。
  哎!老头子~
  哎!你看咱俩说哪段?
  你爱说哪段说哪段!
  瞅着那老两口,观众他真喜欢……
  这是相声名家王谦祥、李增瑞合说的相声《换包装》中的经典片段,夸张的探戈舞步,诙谐的曲调,一声“老头子”、“老婆子”的亲切呼唤,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两位演员的默契。
  作为捧哏演员,尤其是经常表演“一头沉”(逗哏演员台词较多)作品的捧哏演员,李增瑞老师在舞台上的语言一向比较少,这次采访让我能够有机会倾听他的讲述,和我们聊一聊“两个男人的金婚岁月”。
  母亲藏起了我的录取通知书
  提起“祥瑞组合”的缘分,还得从1960年的夏天说起。
  李增瑞:那年我13岁,当时我小学还没毕业,上五年级。我是北京人,从小就喜欢相声,每次学校联欢的时候,我都和同学一起演出。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在前门大栅栏那片儿当交謦,那年放暑假的时候,他父亲跟我说“曲艺团正招生呢,你还不报名去”。当时文艺青黄不接,所以文化艺术界在全国范围内准备招收一大批学员。我只参加了一次初试,就没信儿了。
  记者:当时考曲艺团,是要进行好几次考试吗?
  李增瑞:复试就有两次呢,可我这边就没消息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到了8月,8月19日,我才接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记者:您只考了一次,就被老师看中直接录取了?
  李增瑞:接到通知书,我和我母亲说,人家录取我了。这时候我母亲才拿出五封信来。
  记者:啊?藏起来?!
  李增瑞:我一看,通知我去复试的有两封,通知我去体检的有两封,还有一份录取通知书。我自己接到的那份录取通知书,已经是人家给我发出的第二份了。我妈她不乐意让我说相声,她想让我继续念书,想让我考大学。我当时考曲艺团,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喜欢相声,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家当时生活确实很困难。
  我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们家姊妹六个,我上面有一个姐姐,男孩里面我最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我想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如果考上曲艺团,就能享受学徒工待遇,每月有16块钱生活费,每年还有25块钱的置装费。这样我起码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省下一些钱来给家里。学校的老师也不愿意让我考曲艺团,因为我的成绩在班里是拔尖儿的,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当时到学校开证明,老师不给我开,让我自己找校长。记得那是个礼拜六的下午,我在校长门前等了一个多钟头,才等到了校长,把证明开来。就这么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决定了我这一生的事业,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早恋”加“包办婚姻”
  与此同时,另一个少年也从包头报考到了北京市益艺团学员班,他,就是在日后和李增瑞成为“黄金搭档”的王谦祥。
  一个12岁,一个13岁,大家都开玩笑说,“祥瑞组合”的缘分是从“早恋”开始的,他俩都承认这一点,但同时总会补充一句,“我们共同爱上的,是相声”。两人当年的组合不但是“早恋”,而且绝对算得上是一桩“包办婚姻”,老师的一句话,成就了他们半个多世纪的相声缘。
  李增瑞:入学以后我们先到农村劳动了一个月,回来后开始上大课,从绕口令、打灯谜学起,我和谦祥一开始都有各自的搭档,那时我是逗哏演员。练了两三个月基本功以后,老师开始给我们分对儿。当时我们一共四个人,老师安排李金斗和王文友一对儿,又跟我们俩说:“你们两个,一对儿。”而且安排谦祥逗哏,我捧哏。
  记者:当时的曲艺学员班是怎样学相声的呢?
  李增瑞:那时我们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团代班,不是院校制。给我们任教的是王长友、谭伯儒两位先生,他们是我们的开蒙老师。我们这个学员班最大的教学特点,就是“一边学一边儿演”。当年的北京市曲艺团在大栅栏里头,学员班离前门小剧场也就有几十米远,我们每天晚上都可以去那儿观摩老师们的演出。自己学习排练了新节目以后,也到那儿去演,去找舞台上的感觉,一点一点的摸索。台上演一遍,胜过台下练十遍。演完后老师会给我们指出哪儿演得好,哪儿演得不好。我们的学员班不单学相声,而且还有文化课,当时有语文、历史、政治、音乐四门课程。学员班还请京剧老师来教我们舞台形体的基本功,像什么“走边”、“起霸”、“趟马”,都要求我们去学。谭伯儒先生念过私塾,他总是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还教我们描红模子,练毛笔字。
  记者:您最初是逗哏演员,但是老师安排您做了捧哏。虽然喜欢相声的观众也都知道“三分逗,七分捧”,做一个好的捧哏演员并不简单。但毕竟是和以前的位置和作用不一样了,当时您心里愿意吗?
  李增瑞: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后来长大了以后,我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当时我们周围有一些逗哏的演员看不起捧哏的,捧哏演员很受气。我就总想,我不能是受气的弱者,所以我要学的东西比其他的捧哏演员要多一些。从1963年开始,我就学了快板,可以独立表演;一年后我又开始学弹三弦,在演出时可以给鼓曲演员伴奏。那年暑假,我还看了好些像《鼓诗词汇编》之类的书,学习曲艺作品的辙韵。我找来了一本书,叫《王贵与李香香》,自己练着用曲艺的十三道大辙把这个故事串起来,就这样私下里下功夫,一段一段地练着写。我是个捧哏演员,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万一人家不要我的时候,我还能有饭吃。(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这些学员虽然还没毕业,但是已经能独立演出了,并且有了喜欢我们的观众群。谦祥学习新东西特别快,除了说相声以外,他学着演山东柳琴腔,唱得很不错,他的身手别人更是比不了。表演唱、天津怏板,他都学得快。在艺术方面,他的综合素质非常好。
  记者:您的综合素质也很好啊!
  李增瑞:我只能算是“笨鸟先飞”吧!小时候练功,大家都笑话我,说我是“山西胳膊直隶腿,铁板桥的腰”,你就能想象我这肢体有多僵硬吧。我只能说是肯下功夫。   记者:“文革”开始的时候,您和谦祥老师还不到加岁吧?
  李增瑞:对,我们也就是十八九岁。那时相声成了“四旧”,我们这些说相声的年轻人成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黑苗子”,都去了干校。当时团里的宣传队也会演一些拥军爱民题材的节目,但是相声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不能演了。那时候因为我写了一段山东快书叫《拥军井》,军宣队觉得这个节目不错。所以1970年军宣队搞文艺革命时,就把我调到了创作组。直到1973年,北京市曲艺团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一个相声段子,叫《劳动号子》。这个作品是武汉曲艺团的胡必达先生创作的,所以团里派我和谦祥去武汉学习这个段子。这样,我和谦祥又重新开始合作。当时我们这个作品在曲艺团的演出中是“攒底”(即“大轴儿”,最后一个出场)的节目。
  也许那是我俩今生最后一个节目
  一个格调清新,说唱俱佳,逗得有声有色;一个朴实稳重,火候分寸严谨适度,捧得自然诙谐,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舞台上,王谦祥与李增瑞默契配合,相得益彰;舞台下,他们相互尊重,信任包容。
  李增瑞:怎么形容我和谦祥的关系呢?我觉得就是……就是咱们有时说的“好得没的说了”。
  记者:我记得曾经听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好朋友,不是在一起时有说不完的话,而是在一起时即使不说一句话,也不会觉得别扭”。您说的是这样一种关系吗?
  李增瑞:对,就是这个意思!小的时候在学员班,除了我们俩,还有李金斗、王文友,我们四个人住在一块儿。那间房也就大约有八九平方米,屋里有两套上下铺,很挤,但我们几个亲如兄弟。我们各自成家以后,我和谦祥两家住的也就离着二三十米远。后来团里给我们分配房子,两家就隔着一堵墙,连对方家睡觉打呼噜都能听见。谦祥他心灵手巧,小时候老师上课用的粉笔,他能给刻成一个个的小白塔;我这人比较笨,所以家里有什么不会干的活,我都找他。家里灯泡坏了,我就找他来给我安;需要用什么膨胀螺栓在墙上打个眼儿啦,我不会打,就让他来帮我弄。不是有句老话,叫“灵人是笨人的奴”嘛。
  记者:大家都说“搭档如夫妻”,两口子过日子难免会有马勺碰着锅沿的,您和谦祥老师在工作生活中产生过矛盾分歧吗?
  李增瑞:除了对待相声作品的表演,我们两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在生活中我们从来没有过矛盾。人和人之间相处吧,必须得相互包容,要替对方想,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对方。虽然我们工作在一起,住得也很近,两人相处的时间比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但我们都尊重彼此独立的生活空间,不能把人家的空间都占满了。我们都认为,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别猜忌,得把“信任”放在第一位。
  记者:在表演方面产生分歧时,两住老师怎么处理呢?
  李增瑞:对表演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今天按你的想法演,明天按我的想法演,看演出的效果,由观众来决定怎样演更好。
  记者:合作50多年来,您和谦祥老师之间一定有好多难忘的事吧?
  李增瑞:最难忘的,应该是1986年,谦祥跟我说,医生检查认为他有可能得了肝癌。他连他爱人都没告诉,只告诉了我。他当时还挺淡定的,可我听了这件事后好几宿没睡,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太大了。那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全国相声大赛,我们参赛的作品是《训马专家》,“如果真的得的是肝癌的话,那有可能这是我们俩这辈子合作的最后一个作品了。”谦祥当时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那时候正是夏天,天气特别的热,我们反复地修改,反复地排练,可最后只拿到了一个优秀奖。这个成绩很不理想,但我们俩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努力了。就在同一年,文化部举办了一个全国曲艺新曲目比赛,我们又以这个作品去参赛,这一次我们得的是二等奖。这让我们两个都特别高兴,因为这个奖告诉我们,“真金不怕火炼”。更让人高兴的是,就在我们得奖以后,谦祥患肝癌的可能性也排除了。
  记者:经历了这么多甘苦共尝的日子,您和谦祥老师有没有以一些特殊的方式庆祝自己的金婚呢?
  李增瑞:没有。我们没有举行任何活动,我们两个都比较低调,总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们这辈子,可以说没有大红大紫过,但是对待每一个节目我们都是认真的。比如《方言外语》,这个节目很短,只有四五分钟的时长,但是我们创作排演了两年。我们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基本上是细水长流,但这水能流50多年,也确实是不容易。
  拿吉他上台,我怕马季先生看见
  王谦祥与李增瑞都是相声名家马季先生的高徒,在他俩合作30周年纪念演出时,马季先生曾给他们题了一幅字——“艺高德更高”,这是对弟子的殷殷厚望,也是对两位爱徒艺术及人品的极高评价。
  记者:在您眼中,马季先生更像严师还是更像慈父呢?
  李增瑞:我觉得他是良师益友。马季先生跟我们不管是说什么事情,哪怕是对我们的作品提出意见建议的时候,都是和我们商量着来,从来没有过居高临下,从来没有过训斥。马季先生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艺术的那种执着。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方面,他是这一代人的楷模。比如当年我整理《学唱数来宝》,就是“棺材铺”、“一头大一头小”那段,那就是马季先生建议我做的。那是一个传统节目,当时我找到高凤山、王学义、李世明三位先生,搜集了关于这个作品的材料,把这些拿到马季先生面前,念给他听。“行,挺用功的!”他先是表扬我,“但是增瑞,我和你商量商量啊,你应该把这个作品里一些老的东西改成新的,让现在的观众能够接受,而且让他们感觉有一种新鲜感。改传统节目要用它的框架结构,用它的表现技巧,用它的艺术手法,但是在内容上,要有一点儿新的变化。”他一下子给我点出了这个节目应该怎么去改,该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我按照他所说的思路,把原来作品中的“剃头棚”之类的内容去掉,因为这些场景在咱们现在的生活中都已经消失了,观众很难产生共鸣。
  我把它改成了“电影院”、“自选商场”、“歌厅”这些在现在人们平日里熟悉的地方,这样就和大家日常的生活贴近了。这个作品演出效果相当好,内外行对它的评价都不错,这都得益于马季先生给我指的路。再有一个,就是相声《戏与歌》。当时是1987年,那是一段“吉他相声”。一开始和马季先生一块儿演出时,我拿着吉他总是想方设法躲着他。   记者:是因为当时大家对这种表演形式存在争议吗?
  李增瑞:对!1984年的时候,我们团里调来一位相声演员,会弹吉他,演出火得不得了。我当时的心态就是,绝对不能输!我就找来教材,自己琢磨,因为我会弹三弦,有弹拨乐器演奏的基础。学了大概有一年,当时手上被吉他弦勒得全是茧子。我们街坊有一个歌舞团演员,弹吉他的,一有不明白的我就去向人家请教。我们那时排演了一个节目叫《老放牛》,一开始是没有吉他的。这个节目的基础本身就很不错,把吉他弹唱加进去以后,演出效果大火。但是有很多人看不惯这种表演形式,觉得这不是相声。所以我怕让马季先生看见。但我没想到马季先生并不反对这种表演形式,“你不用躲着了,我知道你用吉他了,没事儿……”我这才知道,在我们创作这段相声之前,他就看过我们的《老放牛》,而且觉得那个节目不错。“只要吉他是为我们相声服务就行。相声作品要有贯穿始终的喜剧线,你这个节目有喜剧线、有包袱,是相声!”马季先生包容鼓励相声创作表演的创新,而且也让我们把握了相声创新的原则,我也更明白了为什么他创作的作品能有那么强的生命力。
  强者当示弱
  在相声表演中,尤其是“一头沉”(逗哏演员台词较多)的相声作品中,捧哏演员的语言比较少。因此许多观众在观赏相声表演时,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聚焦在逗哏演员身上,但事实上,在相声表演中,捧哏演员的作用不可小觑。
  李增瑞:捧哏的话不需要多,多了就让人觉得“碎”,但是你的每一句话一出来,都要让人记忆深刻。哪怕是“嗯”、“啊”、“这是”,都要求你出包袱,每一个节骨眼儿,每一字、每一句的分寸火候,都要求你能很好地把控。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两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作为捧哏演员,你的能力差,你老是一个弱者,老靠人家逗哏演员来提着你,拽着你,时间长了,人家也会觉得你是个包袱,是个累赘。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你的能力对他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那么对方自然会喜欢你。
  记者:您和谦祥老师在台下的相处是更像“一头沉”呢,还是更像“子母哏”(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呢?
  李增瑞:我和谦祥的性格其实都比较内向。打小的时候起,别人见到我们,就都不相信我们是说相声的,都以为我们是学生。
  记者:这是不是从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相声表演艺术家们说的“相不游街”(不能把舞台艺术带到生活中去,不能在台下耍贫嘴)?
  李增瑞:对!最初学相声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么一句话,“台上像猛虎,台下似绵羊”。我们都是内向型的人,而且谦祥的性格比我还要内向,我比他话多。但是如果是采访、做电视节目,我一般还是愿意让谦祥先说,我来做补充。
  记者:曾经在电视里看过您和老伴一起参加《非常夫妻》节目的录制,在节目里我们看到,在家庭关系中,您的老伴在家里是绝对的“领导”,但您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者,因为您强调“男人要支撑家庭,对家庭负起责任”。从这点上看,您在舞台上的捧哏之道、舞台下与搭档的相处之道,是不是也和您在生活中的夫妻相处之道有共通的地方呢?
  李增瑞:具体地说,还不太一样。但就你说的这点上,还真是有相似的地方。两个人在台上一起表演,即使是“一头沉”的作品,你的词少,你也有50%的责任。作为捧哏演员,你不能成为弱者,在家庭中也是一样。人一定要做强者,但要懂得“示弱”。“强者示弱”,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别把自己当根葱
  李增瑞老师一家人居住在北京一处老旧的小区内,家中陈设朴素平凡,除了一些展示舞台风采的照片外,让人找不到一点“名家”的感觉。采访李增瑞老师,就像和一位谦逊平和的邻家长者畅谈。李老师及其家人的热情亲切,也让我觉得这次的采访就像是去邻居家串门一样轻松快乐。
  记者:在我们普通观众看来,您和谦祥老师都是曲艺名家,是舞台上、电视里的明星。在以前的工作中,尽管没有和您像令天这么深入细致地聊,但我和您也曾经有过一些接触。您给我的感觉是特别谦和,好像……您从来就没拿自己当名人,从来没把自己当明星。
  李增瑞:我总觉得吧,这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谋生的手段不同而已。大家眼里所谓的明星、领袖人物也好,平时生活中咱们接触的医生、教师、售货员也罢,大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谋生,本质就是两个字——“打工”。只是每个人打工的地方不一样,所做的事情不一样。比如说领袖人物,他们是在给十几亿人民打工,他们身上的担子比我们重得多,要把国家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那些贪官污吏,他们不好好打工,不好好为人民服务,只能落得锒铛入狱。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自己把自己架起来,多累得慌。只有做常人,才能享受生活。
  记者:您的女儿是我的同龄人,今天是第一次和她见面,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的邻居、我的同学一样。
  李增瑞:我这闺女可有意思了:当时她毕业的时候,本来找了一家很好的单位,面试的时候,人家就说了一句“放心吧,冲着你爸爸,我也把这个事情给你办好。”这孩子一回到家就和我说,“爸,这单位我不能去。人家是冲着您的面子,看中的不是我。我要靠自己!”直到现在,她妈想起这事儿来,有时还埋怨她,可我觉得我这闺女挺好。这孩子像我!
  记者:您和谦祥老师的谦和低调,从某些程度上得益于恩师们的教导和言行的影响吧?
  李增瑞:小时候,谭伯儒先生常说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影响我的一生。第一句是:“人,不管走到哪儿,干什么工作,要先有一个好人缘。有人缘就有饭缘,一定要做好人。”还有一句就是:“人要长能耐,不要长脾气。长能耐,能挣钱;长脾气,讨人嫌。”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让我终身受益。
  做师徒不如做朋友
  在李增瑞老师60岁生日的时候,他曾经写过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与老搭档王谦祥的情谊:“年过六十发如银,相依相伴近五旬,说学逗唱闲扯淡,填空补白会捧哏。酸甜苦辣未尝尽,喜怒哀乐相依存,心如止水自然静,知足常乐养精神。”如今,只要王谦祥先生的身体情况还不错,李增瑞老师还会偶尔和他一起登台。青年相声演员付强有时也会邀请他合作演出。每天,他会像京城的许多居家老人一样,一大早儿就去周围的菜市场买菜,和老邻居们打着招呼,过着常人简单平静的生活,享受着家庭的天伦之乐。最近,年近7旬的他还为《北京相声史话》撰写了一篇15000余字的关于谭伯儒先生的文章。和众多喜欢他的观众一样,我们也关心李老师是否带徒弟,是否将他在艺术方面的丰厚精神财富传给年轻一代。
  李增瑞:年轻人上我这儿来的也有不少,也有人希望能够拜师。他们喜欢相声、喜欢我,我很高兴,也愿意认他们(作徒弟),但是我都会和他们讲好,我们的前提是,先做好朋友。师父、徒弟,这样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徒弟对师父是仰视,师父对徒弟是俯视,俯仰之间,便有了不平。不平则鸣,平则和。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源,都是因为心里的不平衡。而朋友之间是彼此平视的,我更希望以这样的一种状态与年轻人相处。所谓“师道尊严”,确实应该有,但是“师道尊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的。作为老师,只有你做好了,弟子才能真正地尊重你。所谓师父徒弟,这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称呼,不需要非得让孩子们在我面前磕个头,用这样的方式来认可这种关系。
  记者:这么说,您没有“摆知(举行拜师收徒仪式)收过徒吗?”
  李增瑞:没有,从来没有。我觉得吧,做徒弟、做师父都不容易,不如做朋友。尤其是现在,为人师,你就要传道、授业、解惑。传道、解惑好办,但授业很难,人家孩子跟你学了以后,你怎么能让他吃上这碗饭,这点上现在不好办。如今如果想以说相声来谋生,做一个职业相声演员,说实话,确实很艰难。所以我总是跟孩子们说,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先在社会上有个立足之地,然后再来为相声做点事儿,这样你心里头踏实。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作为一个说相声的,我这是大逆不道。但我还是愿意让孩子们实际一点。他们能到我这里来,能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能够感悟出一些东西,这就足够了。学过相声的人,无论能不能专业从事曲艺工作,在为人处世、与人交流方面,都会比同龄人更成熟。年轻人到我这里来,我希望他们把我当成忘年交……
其他文献
作为美联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主席,一头银色短发、脸颊红润、眼神中不时流露出坚毅的、给人的感觉是学术范儿十足的、现年67岁的她已经创造了历史,但她的美联储时代才刚刚开启!人们期待这个拒绝做任何附庸的女性,能够带领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格局!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提名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担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以接替将在2014年1月任期结束后离职的伯南克;在
期刊
2013年12月16日,原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郑黎亚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郑黎亚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与多位共产党员深入敌营,十年未有一人暴露一人叛变。为在敌营长期潜伏,她和丈夫请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做证婚人,堵住了国民党特务的嘴。  潜伏敌营最后一批撤离  大约两个月前,郑黎亚高烧不退,几度昏迷后进人ICU。在旁照顾的幼子杨小杨后来回忆,母亲在醒来时的第一句话便是“谢谢组织”。离休后,尽管享受副省
期刊
他是一位英雄——14岁参军,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上百次战斗,3次荣立战功。抗美援朝中,他身负重伤仍死守阵地,失去四肢和左眼,经历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他是一名党员——不跟组织讲条件,告别荣军所毅然回乡。25年里,拖着残躯办夜校、打机井、修梯田、种果树……贫穷的小山村在他手中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他是一位文人——从小不识字,没上过一天学,硬是靠着用嘴翻字典,用残臂书写,历时7年,创作出3
期刊
1958年,苏联著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因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帕斯捷尔纳克却拒绝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为何拒领诺贝尔奖?俄罗斯档案文件的解密,为我们准确了解这件事的真实原因提供了可能。  《日瓦戈医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于1890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曾经为托尔斯泰的《复活》画过插图的著名肖像画家,母亲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钢琴家。在第一次世界大
期刊
“中国十大孝子”典范王凯、王锐兄弟用脚步诠释母子情深,一路上欣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美德!以下文字是他们哥俩在旅行中的几个片断。  小姑娘送千纸鹤保平安  我们迎着朝阳离开了郑州,心里默默地祝福勤劳善良的河南人民。在河南驻马店,我们的车子又出了问题,勉强推了好久,终于在路边看到一个修车的摊位。我们连忙停下来让修车师傅给我们换轮胎。就在这时,两个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小女孩走过来,她们十二三岁的样子,看到我
期刊
看到梁静茹,便想起了2004年她在自己书中的一句话,“我想一直保有小孩子般的线条。”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牛仔裤和球鞋的简单打扮,还因为她看你的眼里,没有捉摸不透的思量和躲闪,通透得让人痛快。回想她这一路走来,似乎总有人为她保驾护航,也许,她才是最坚强的勇士,保护好了那个最真、最完整的自己。  2013年10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国的欢迎午宴上说:“这是我时隔21年再次访问马来西亚,故地重游,备感亲切
期刊
图片故事  拜年、摸奖、演节目 我家春晚的三个固定环节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为重视和喜爱的台家团聚的佳节。60多年来,春节在我们家,更是从老人、大人、孩子……人人喜爱期盼的节日。  我有三个女儿,都已经结婚生子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按照习俗,正月初二是回娘家过年的日子;恰巧我的三女儿阿蓝是初二的生日,她又是从小全家最为疼爱的小女儿,所以在每年的春节前,大家都早早地做好了各项准备,初二这天,各家的大大小
期刊
说实话,采访前,我对瞿颖是有一些偏见的:40多岁的人了,不好好演戏,还要在某档搞笑真人秀节目中频频“变脸”,和张亚东交往也那么多年了,这个婚到底还结不结,孩子还生不生?我想生活中的她,一定很不女人。但采访后,我对她的印象就大为改观了。  做艺人:你要觉得我搞笑,那是你的事,我可不负责搞笑,我是认真的  访问是从近一年来与瞿颖紧密相关,也是很多人因此对她刮目相看的《百变大咖秀》开始的。  她是这样解
期刊
张国强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演司令陈大雷,《士兵突击》中,扮演钢七连连长高城、《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扮演迷龙,一个个军人形象,让他这个东北男人的铮铮铁骨和乐观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年来,张国强一直没有停止拼搏,他旺盛的创作精力,得益于健康的体魄。游泳、健身、痴迷戏剧、钓鱼等等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他说:“健康其实就是神清气爽,就是快乐的一种状态。”  痴迷戏剧,涵养性情  生于1
期刊
烈日下,一个骑自行车来到北门市场的中年女人问一个卖海蛎子的胖女人:“几个月前,是不是有一位剪短发的老太太在你这里买过海蛎子,少付了一块五毛钱?”  “出了什么事?”胖女人问了半天,才知道这个女人是为还钱来的。“没有,才一块五毛钱,有也不要还。”“再想想看是不是有这回事?”胖女人想了半天,说:“记起来了,那个老人手里拿着药……”“谢谢,谢谢!她是我婆婆,我可找到你了。”女人异常激动。  原来,那女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