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 第一嘴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看《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时,听到了展远华老师对一位选手的点评,“你后半段比前半段唱得好,开口第一句没有起到镇场作用,戏曲行里,有这样一句话,美不美,第一嘴!秦腔名家田德年老师在演唱《斩单童》时,一出场,一声长吼,好像猛虎出山,空谷震响,恰似鹰隼入林,百鸟喑哑,台下常常会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亢奋的喝彩声,这就是先声夺人。”听到这里,茅塞顿开,上课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导语设计得自然巧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对学好本节课的重点有明确的作用。
  一、用视频激趣导入
  视频录像具有直接形象的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首先播放了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香港主权的交接仪式。当雄壮的国歌在香港的土地上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时,学生肃然起立高唱国歌,从他们激动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们的爱国激情已经达到了顶点。这时导入新课:“这是令华夏儿女骄傲的一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早在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就严正声明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设置这一情境导入教学,学生整节课激情高昂,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浓烈。
  二、播录音设境导入
  贝多芬说过,音乐能使人的精神世界迸发出火花。音乐是流动的艺术,优美动听的音乐就像涓涓细流,无声地滋润着人的精神世界。在讲授杜甫的《登高》时,首先播放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在凄婉动人的音乐声中,教师动情地朗读了这首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很快“入境”,这也为捕捉诗人的感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音乐的教育功能在于通过情绪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健康发展。
  三、联实际诱思导入
  人常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话题与自己关系紧密,学生的思维马上就会活跃起来,并参与其中,积极主动。“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异性之间往往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对爱情又大肆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拥有真正的爱情呢?这节课我们来听听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这样的导语设计,便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并诱导他们深入思考。
  联系学生实际导入课文,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作比较复习导入
  比较会给人带来直观的差异,用学过的课文比对新课文,会使学生对新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初二时,我们学习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诗人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边塞雪景的壮美和将士的苦寒生活;同样面对北方的大雪,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又会传递出怎样的情怀呢?”就这样,导入到了《沁园春·雪》的教学上。
  这种比较导入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还对新课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新旧知识浑然天成,效果良好。
  五、讲故事知人导入
  作家的故事经历能促使学生了解他们文章创作的背景,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位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学习《绿色蝈蝈》时,给学生讲解了法布尔买民宅的故事以及他与昆虫之间发生的故事。这种设计,使学生在了解作者本人的同时,更被法布尔的实践精神和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所折服。
  六、讲新闻类比导入
  新闻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是观察世界的窗口,作为学生更应当了解新闻、关注新闻。在讲《公输》时,正值伊拉克战争爆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伊拉克战争不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也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灵带来了伤害。在战争爆发前,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爱好和平的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人士都四处游说,力图阻挡美英等少数国家。结果失败,看来阻挡战争不仅要有三寸不烂之舌,还要有实力作为后盾。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此作了诠释,不信,我们就来学习《公输》,看看墨子是怎样阻止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攻打一个弱小的国家的。
  这样的导语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国内外的大事,又制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有人说,写文章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其实,上好课开头应如唱戏,镇住全场,课上得美不美,不妨听听第一嘴!
其他文献
一、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情况分析  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校外专家课堂演示案例和讲座、对本校师生问卷调查、以及日常与本县不同中学同行闲谈,发现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有如下现状:  1、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有参加交流互动的愿望。  2、语文课堂上,学生比较喜欢问答式的互动。  3、教师设计的互动方式与学生的互动兴趣成反比。学生感兴趣的,教师用得少;学生不感兴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把美育贯穿在语文课的目标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其思想境界,对提高他们人格品位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的过程中要进行联想和想像,要动用形象思维。审美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过程伴随着语言进行.没有语言也就无法表达思维的内容,因此审美又有助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课程之中。现就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整合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阅读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速度快慢,讲述抑扬顿挫。有其特有的节奏。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活力。然而,有些语文课却因过度开放而导致松散乃至放任自流,从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的局面。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既开放灵活,又有序开展.既松之有节,又紧之有度?  一、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和相
期刊
一、用真情实感去写作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真情实感,都要求学生写正面的、积极的、高尚的东西,绝不允许学生有一点所谓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家叶圣陶《作文论》中提出:我们作文,必须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写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表达对社会真切关注,对生活真情的感受,对美的真挚的追求,积极表现自我个性,表达自己喜、怒、哀、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写作
期刊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我们所教的语文开始。语文的宗旨在于“语”和“文”。“语”就是听和说;“文”就是读和写。今天单就读和写谈一点看法。读能为写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语言习惯;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读。读是基础,写是延伸。所以说,中学生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一、选好书  什么书才算是好书呢?我们粗浅的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积极向上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
期刊
一、精彩文章的语调:写出幽默味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用心打造语言的幽默味,能给人妙趣横生、耳目一新之感。巧设比喻是首选,如“考得好,神清气爽,春光无限好;考得糟,捶胸顿足,天地一抹黑。成绩上升,阴转晴;成绩下降,晴转雨;直线下降,则阴转雷阵雨夹冰雹,外带短时阵风11到12级……”这一比喻贴切地将因考试带来的悲喜情绪生动化,形象化,给人以趣味感。移植借用显新奇,如“终于挨到铃响,告别‘牛顿’和‘焦耳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着眼于人的能力提高,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将促进学生阅读水平、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摘录重要信息,自己质疑并提出问题,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研究性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着眼于课内精读与课外略读相结合  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
期刊
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班级,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管理是首当其要的,要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有方,也就是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出成效,现就班级管理谈以下几点:  一、制定合理的班级公约  班级是学生集体学习的基本单位,要想班级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形成学习型的班级,班级必须有良好的班风,班风能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体现内涵发展,如有一个班有良好的班风,班级成员之间会形成巨大的凝聚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以上名人名言中,不难看出,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也是保证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的动因之一。教师要注意发现教材所蕴涵的兴趣因素,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建立稳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