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人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代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在平时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导人新课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导入;实验;悬念;趣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化学课堂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和情感因素。让学生形成一个欲罢不能的追求
期刊
一、听说领先.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语言习得规律,从听说人手,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我首先为班里的学生起了英文名字,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英语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坚持以听说领先。通过放录音磁带、幻灯、录相、投影或图片等,引导学生边看,边听录音。
期刊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中
期刊
一、语音——学习英语的拐杖    儿童学习祖国的语言,往往先从学拼音人手,掌握语言有声的方面。学习英语更是。我们人类对音的记忆比形的记忆持久,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读准音,在读准音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再看是否跟以前学过的单词有类似之处,有何特点可以帮助记忆。教师及时加以归纳,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帮助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产生正迁移,提高记忆效果。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在很多方面,如某些语法现
期刊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的心理取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
期刊
随着新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力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数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利用计算机绘制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形,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透彻的观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    在“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这一章中,主要内容是柱、锥、台、球四种,体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对立体图形的分析与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我们
期刊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的教学古训,也激励许多人从事学法指导的研究和探索。    一、创设思维情境引其思考    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课堂教学中应让
期刊
一、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纵观今年的文综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全面考查。例11、12、17、19题。2、图文并茂,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例14、18、3l题。3、依据历史线索或专题,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综合。例13、15、26、32题。4、关注时政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例16、34题。5、考点均衡分布,知
期刊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四项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项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否综合运用这四项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提高阅读能力则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四项基本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的内在动力,或者叫做“内驱力”,只有充分
期刊
高中课本中介绍了向心力演示仪,能定性的演示向心力和质量,角速度及转动半径的关系,但由于向心力演示仪结构较复杂,对于演示结果学生感受的并不是很真切,在这里介绍同样可以演示向心力的简易实验装置。供物理老师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