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文明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医学在不断更新。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人的寿命延长了,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丰富了,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普遍提高了。可是,人生的道路上,却出现违背常理的奇怪现象,有人进入山区农村,有人摆脱现实社会,寻求最原始、最本质的生活方式,回归大自然。这是为什么?
人们还能吃什么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今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从古到今,人不能不吃不喝,食物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头等大事。然而,如今似乎什么都不敢吃了,人们将何以生存?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庸人自扰,而是事实。
且看一日三餐: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家,吃个增白剂加柠檬黄馒头、塑料大米……
吃米,镉超标;吃面,掺增白剂;吃牛肉,有疯牛病;吃猪肉,有瘦肉精;吃鸡,有禽流感;吃黄鳝、大闸蟹,有激素;吃海鲜,有福尔马林;吃金华火腿,有敌敌畏;吃蔬菜,有农药;吃水果,有催熟剂;吃豆制品,有大白块;吃辣椒酱,有苏丹红;吃粉丝,有吊白块;吃腐竹,有工业明胶;吃白木耳,用硫磺熏;吃黑木耳,用墨汁染;吃泡菜,工业盐腌制;吃豆芽,有亚硝酸钠;喝奶粉,细菌超标;吃月饼,馅子几年前;喝酒,工业酒精勾兑。什么都不吃了,只喝水,铅汞含量超标;连水也不喝了,只呼吸空气,空气也被污染了。
即使食品都安全了,一波又一波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让不少人被动地成为“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虽然,宣布涨价的国际巨头被罚了款,但缩水的食品包装,早已宣告了事实上的涨价潮。
眼下,猪肉已经攀升至每公斤近30元的历史高位,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一路飙升,更不要说跳起来都够不着的房价。交通拥挤不堪、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巨大、人际关系冷漠、通货膨胀持续、潜规则四处暗行、红十字被20岁的炫富女郭美美变成了“红石灰”,人的最后一点善良都被吞噬了……
一个离奇的故事
2011年3月27日,一篇博文《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 二十年牧耕读书 自己接生》,24小时引来120万次点击,全球超过5000家网站转载。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离奇的故事?
王青松是北大国政系1979级学士、北大法律系1983级硕士、“北大哲学系1989级汤一介博士第一名未读……”1989年,与妻子——英语系教员张老师一起进山,双双“辞去北大教职”,退隐山林,和泥筑屋。开荒蓄水,植草种树,耕牧读书。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无电、无电视、无网络……唯一进口的物资是食盐。山里禁止汽车进入污染,进出大山的物资,全部用担子挑出挑进。
王青松之妻张老师,从北大英语系教师到农家妇人,十几年只出山两次。一次是奉命换身份证,另一次是挂失存折。家里使用的筷子,都是自家种的高粱秆。山里严禁使用肥皂、洗发水、洗衣粉……他们用草木灰当肥皂洗手。土地禁止农药、化肥,种植绿色环保,吃的完全回归大自然食品。36岁高龄初产,丈夫亲手接生,母子平安健康。儿子土生风长,自幼与自然为伴,从未打过任何防疫针。
王青松的家,在京郊的一座大山里。除了要翻过几座“山”,还要涉过一条河。小河两岸,都是他“一家三口,手工开垦的农田”。王青松家有数百只黑山羊,三头黑猪,几十头黄牛,几匹骡、马、驴。放羊基本靠8岁的儿子一人负责,其母辅助。
王青松的儿子,正经历着由“文明”向“野蛮”的过渡。一个多月前,他在东面山里放牛,小儿在西面山中牧羊。晚上八点回家,妻子问:“宇儿呢?”“没回来?!”深夜,在一个高山顶上找到儿子,他和羊群裹在一起,茫茫地注视着山外面的世界。问他“怕不。”“不怕,我是山的儿子。”
跑步、爬山、摔跤,城中小儿无人可以匹敌;语文、数学、外语,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可达城里儿童一到三倍。教员:母亲,一对一,半耕半读,上午学习,下午放羊。 孩子的发展方向:国学,已大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国足、田径、角斗士。孩子迫切需要扎上牛鼻子,由“野生动物”向“文明方向”驯化,就物种进化而言,是不是严重的身心摧残。
妻教儿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一遍,全记住了。儿子指出:“妈妈,说错了。”“啊?”应当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福”“为什么?”“你没看见爸爸每次锄禾回来,吃饭都特香特多。”儿子的理解引起了父亲的共鸣,儿子生活在大自然,“皆辛苦”变成“皆幸福”,体会到真正的锄禾人,心里酣畅痛快。
根本问题未解决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到底什么才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吃什么才对人的身体无害?食品是人们消除饥饿的好东西,逐渐变成导致人们生癌、染上肠道寄生虫病、人体组织被大量破坏的“毒药”!
从吃不饱,到不敢吃,社会进步的方式像一部黑色幽默短剧:面包有了,黄油有了,人们仍在“吃什么”的漩涡里挣扎。越是深加工的食品,越让人感到不安;越是初级的食品,越让人感到放心。
对于不同食品(米、面、油、肉、蔬菜、水果、禽蛋、糖果糕点、豆制品、奶制品、水产品、酒类、熟食、儿童食品、食品调料)的安全考虑中,最不放心的前三位分别为熟食、奶制品和儿童食品,三者是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
《丛林》是美国作家辛克莱于1906年发表的一部记实性小说。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和社会监管的严重缺失,使食品安全和卫生处于令人恐怖的状态,引起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极大震动。
最后,小说的主人公终于悟出了只有实现企业公有化,才能消灭这些黑暗现象和彻底改造食品业。他坚信:未来的工厂,属于工人阶级。小说题名为“丛林”就是一个隐喻——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小说的热销相反,肉食品销量大减,出口欧洲的肉类骤然下降50%,肉食品制造业大为恐慌。
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肯德基、麦当劳快餐,美国人也知道是垃圾食品,却向全世界扩散。餐桌和坐椅小得不能再小,无非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就不得不浪费大量的资源,和低碳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未经定论的转基因食品开发和传播,更是危及全人类的安全。
食品安全引深思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走向食品内部、从物理污染走向化学污染。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来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善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
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不能让天狗吃掉良心,只有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先圣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包括了对社会公德的追求和自我道德的约束,请拷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离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传统美德越来越远?是否已经背离了社会公德?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文作者系静安区卫生协会顾问)
人们还能吃什么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今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从古到今,人不能不吃不喝,食物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头等大事。然而,如今似乎什么都不敢吃了,人们将何以生存?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庸人自扰,而是事实。
且看一日三餐: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家,吃个增白剂加柠檬黄馒头、塑料大米……
吃米,镉超标;吃面,掺增白剂;吃牛肉,有疯牛病;吃猪肉,有瘦肉精;吃鸡,有禽流感;吃黄鳝、大闸蟹,有激素;吃海鲜,有福尔马林;吃金华火腿,有敌敌畏;吃蔬菜,有农药;吃水果,有催熟剂;吃豆制品,有大白块;吃辣椒酱,有苏丹红;吃粉丝,有吊白块;吃腐竹,有工业明胶;吃白木耳,用硫磺熏;吃黑木耳,用墨汁染;吃泡菜,工业盐腌制;吃豆芽,有亚硝酸钠;喝奶粉,细菌超标;吃月饼,馅子几年前;喝酒,工业酒精勾兑。什么都不吃了,只喝水,铅汞含量超标;连水也不喝了,只呼吸空气,空气也被污染了。
即使食品都安全了,一波又一波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让不少人被动地成为“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虽然,宣布涨价的国际巨头被罚了款,但缩水的食品包装,早已宣告了事实上的涨价潮。
眼下,猪肉已经攀升至每公斤近30元的历史高位,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一路飙升,更不要说跳起来都够不着的房价。交通拥挤不堪、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巨大、人际关系冷漠、通货膨胀持续、潜规则四处暗行、红十字被20岁的炫富女郭美美变成了“红石灰”,人的最后一点善良都被吞噬了……
一个离奇的故事
2011年3月27日,一篇博文《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 二十年牧耕读书 自己接生》,24小时引来120万次点击,全球超过5000家网站转载。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离奇的故事?
王青松是北大国政系1979级学士、北大法律系1983级硕士、“北大哲学系1989级汤一介博士第一名未读……”1989年,与妻子——英语系教员张老师一起进山,双双“辞去北大教职”,退隐山林,和泥筑屋。开荒蓄水,植草种树,耕牧读书。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无电、无电视、无网络……唯一进口的物资是食盐。山里禁止汽车进入污染,进出大山的物资,全部用担子挑出挑进。
王青松之妻张老师,从北大英语系教师到农家妇人,十几年只出山两次。一次是奉命换身份证,另一次是挂失存折。家里使用的筷子,都是自家种的高粱秆。山里严禁使用肥皂、洗发水、洗衣粉……他们用草木灰当肥皂洗手。土地禁止农药、化肥,种植绿色环保,吃的完全回归大自然食品。36岁高龄初产,丈夫亲手接生,母子平安健康。儿子土生风长,自幼与自然为伴,从未打过任何防疫针。
王青松的家,在京郊的一座大山里。除了要翻过几座“山”,还要涉过一条河。小河两岸,都是他“一家三口,手工开垦的农田”。王青松家有数百只黑山羊,三头黑猪,几十头黄牛,几匹骡、马、驴。放羊基本靠8岁的儿子一人负责,其母辅助。
王青松的儿子,正经历着由“文明”向“野蛮”的过渡。一个多月前,他在东面山里放牛,小儿在西面山中牧羊。晚上八点回家,妻子问:“宇儿呢?”“没回来?!”深夜,在一个高山顶上找到儿子,他和羊群裹在一起,茫茫地注视着山外面的世界。问他“怕不。”“不怕,我是山的儿子。”
跑步、爬山、摔跤,城中小儿无人可以匹敌;语文、数学、外语,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可达城里儿童一到三倍。教员:母亲,一对一,半耕半读,上午学习,下午放羊。 孩子的发展方向:国学,已大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国足、田径、角斗士。孩子迫切需要扎上牛鼻子,由“野生动物”向“文明方向”驯化,就物种进化而言,是不是严重的身心摧残。
妻教儿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一遍,全记住了。儿子指出:“妈妈,说错了。”“啊?”应当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福”“为什么?”“你没看见爸爸每次锄禾回来,吃饭都特香特多。”儿子的理解引起了父亲的共鸣,儿子生活在大自然,“皆辛苦”变成“皆幸福”,体会到真正的锄禾人,心里酣畅痛快。
根本问题未解决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到底什么才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吃什么才对人的身体无害?食品是人们消除饥饿的好东西,逐渐变成导致人们生癌、染上肠道寄生虫病、人体组织被大量破坏的“毒药”!
从吃不饱,到不敢吃,社会进步的方式像一部黑色幽默短剧:面包有了,黄油有了,人们仍在“吃什么”的漩涡里挣扎。越是深加工的食品,越让人感到不安;越是初级的食品,越让人感到放心。
对于不同食品(米、面、油、肉、蔬菜、水果、禽蛋、糖果糕点、豆制品、奶制品、水产品、酒类、熟食、儿童食品、食品调料)的安全考虑中,最不放心的前三位分别为熟食、奶制品和儿童食品,三者是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
《丛林》是美国作家辛克莱于1906年发表的一部记实性小说。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和社会监管的严重缺失,使食品安全和卫生处于令人恐怖的状态,引起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极大震动。
最后,小说的主人公终于悟出了只有实现企业公有化,才能消灭这些黑暗现象和彻底改造食品业。他坚信:未来的工厂,属于工人阶级。小说题名为“丛林”就是一个隐喻——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小说的热销相反,肉食品销量大减,出口欧洲的肉类骤然下降50%,肉食品制造业大为恐慌。
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肯德基、麦当劳快餐,美国人也知道是垃圾食品,却向全世界扩散。餐桌和坐椅小得不能再小,无非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就不得不浪费大量的资源,和低碳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未经定论的转基因食品开发和传播,更是危及全人类的安全。
食品安全引深思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走向食品内部、从物理污染走向化学污染。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来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善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
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不能让天狗吃掉良心,只有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先圣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包括了对社会公德的追求和自我道德的约束,请拷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离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传统美德越来越远?是否已经背离了社会公德?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文作者系静安区卫生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