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站:丹凤县博物馆
1月1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丹凤县。丹凤县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县城内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步行走到。
在赴陕之前,已和博物馆取得联系,对于我的拜访,刘馆长表现得非常热情,随着话题深入,亦是越谈越多。商洛本属于楚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遂取商於之地。商於地方六百里,南接楚国,东接魏国,在魏楚两大强国的重压下,秦国能如此扩地,南取商於,东收河西,可谓扬眉吐气。自古有八百里秦川之说,而商鞅封地六百里,西起陕西商洛,东至河南丹阳一带,确乎如秦孝公所承诺的“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可见地位何等显赫,当然,事实上这片封地形状狭长,长度虽有六百里,宽度却不大,将权臣封在狭长的边界线上,个人臆测镇守意义大于封地意义。
商鞅封邑遗址就位于号称“秦头楚尾”的丹凤县,刘馆长告诉我,这片土地本在海平线以下,历经千万年的地壳变动挤压,遂成山地,尤其是商南一带,若想找卵石、沙子,须得上山顶。如今的遗址,已经完全看不出痕迹,只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农田,连夯土层也早已沉入地下。90年代修建公路的时候,曾经对这片遗址进行过一次发掘,出土文物颇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字瓦当,成为唯一能证明此地为商鞅封邑的证据。
然而,当年的发掘保护并不够严格,文物多有遭窃和损毁,令人痛惜不已。遗址出土的古代钱币几可筐载,当地村民对此简直不屑一顾,而是趁机寻找金器,多有所获者。
拜访过刘馆长,我参观了丹凤县博物馆的两个小展厅。丹凤县博物馆也是罕有人至,除展厅外,办公的房子低矮破旧,仿佛90年代的小学教师办公室。开门之后,讲解员就离开,留我一个人在展厅内自由浏览,很快就在历史馆藏内发现了新的惊喜:另一枚残损的“商”字瓦当,令人振奋。此外还有封邑遗址出土的铜剑、青铜戈、云纹瓦当、龙纹空心砖等。
第三站:商鞅封邑遗址
别过丹凤县博物馆,顶着正午温暖的太阳,前往古城村商君封邑遗址。遗址位于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由中心街沿路西行即到。当我真切的站在古城村的时候,确如刘馆长所说,没有任何遗址的迹象。
我辗转问了好几个人,终于一位老大爷把我指到了村长家,村长跟我说了明确路线:村子后面这一片田地都是商鞅封邑遗址,方圆一两公里。同时告诉我,现在村子里已设了“商鞅遗址保护站”,巡逻保护,防止取土和盗挖。因前几年报道遗址上有砖厂取土烧砖事件,引起很大反响,后将砖厂迁出,树立了遗址石桩标记。石桩上刻着“商鞅城遗址”,不知被谁用绿漆写了古城村。
石桩树立在残余的水渠垛口之下,水渠墙高出地面三四米,古城村的入村公路就在渠豁口穿过。当地人把商君封邑遗址所在的一片田地叫作“岭上”,在古城村东几十米处,有通往岭上的土路,沿着土路走上去,就看到一片高高低低的农田。农田多是非常小的小块,大则数百平米,小则几十平米,都种着冬小麦。这里田地面积太小,无法用机器耕作,只能人工松土,撒播。田地里有多少年也清理不尽的石头瓦砾,非常贫瘠,产量很低,最好的风调雨顺年景,一亩地也就七八百斤麦子。两千年前,这里的百姓应该更贫困,名为商鞅封邑,只怕这位权倾一国的变法大臣,也很难从这里收取赋税。
站在岭上,看到耕地高低错落如梯田,却没有灌溉设施,瘦弱枯萎的麦苗躺在地上,干枯的杂草丛到处都是,一片苍凉气息。人云商洛“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若在古代靠天吃饭,生存在这样的土地上,其贫瘠之处若非亲临,很难想象。行走间,看到一位挥着镐头刨地松土的村民,我便近前去搭讪,一边帮他刨地一边问起商鞅封邑遗址的故事。年届六十的大叔告诉我:只是90年代修公路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是商鞅封邑,此前,他本人甚至他的祖辈都从没听说过。我问:现在还有没有人在地里找到古代的东西?大叔连连摆手:挖不得,不让挖的,连土都不让取,被县上知道了要治罪的。“治罪”这个词,颇有古风,也许这就是商君法治时代留下来的印记,年深日久依然存在于方言口语之中。
告别大叔,我在岭上东走西转,不时看到一些青灰色的瓦砾,瘤状的石头,田地间多是垂直的土坡,又没有道路,上下很麻烦,有些深沟落差五六米。我不断地在土地上徒手刨挖几下,希冀看到什么,却终究一无所获,两个小时后,捡了几个土块,走下了“岭上”,殊不知因自身知识不够,已经同珍贵的封邑遗物擦肩而过。
1月1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丹凤县。丹凤县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县城内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步行走到。
在赴陕之前,已和博物馆取得联系,对于我的拜访,刘馆长表现得非常热情,随着话题深入,亦是越谈越多。商洛本属于楚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遂取商於之地。商於地方六百里,南接楚国,东接魏国,在魏楚两大强国的重压下,秦国能如此扩地,南取商於,东收河西,可谓扬眉吐气。自古有八百里秦川之说,而商鞅封地六百里,西起陕西商洛,东至河南丹阳一带,确乎如秦孝公所承诺的“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可见地位何等显赫,当然,事实上这片封地形状狭长,长度虽有六百里,宽度却不大,将权臣封在狭长的边界线上,个人臆测镇守意义大于封地意义。
商鞅封邑遗址就位于号称“秦头楚尾”的丹凤县,刘馆长告诉我,这片土地本在海平线以下,历经千万年的地壳变动挤压,遂成山地,尤其是商南一带,若想找卵石、沙子,须得上山顶。如今的遗址,已经完全看不出痕迹,只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农田,连夯土层也早已沉入地下。90年代修建公路的时候,曾经对这片遗址进行过一次发掘,出土文物颇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字瓦当,成为唯一能证明此地为商鞅封邑的证据。
然而,当年的发掘保护并不够严格,文物多有遭窃和损毁,令人痛惜不已。遗址出土的古代钱币几可筐载,当地村民对此简直不屑一顾,而是趁机寻找金器,多有所获者。
拜访过刘馆长,我参观了丹凤县博物馆的两个小展厅。丹凤县博物馆也是罕有人至,除展厅外,办公的房子低矮破旧,仿佛90年代的小学教师办公室。开门之后,讲解员就离开,留我一个人在展厅内自由浏览,很快就在历史馆藏内发现了新的惊喜:另一枚残损的“商”字瓦当,令人振奋。此外还有封邑遗址出土的铜剑、青铜戈、云纹瓦当、龙纹空心砖等。
第三站:商鞅封邑遗址
别过丹凤县博物馆,顶着正午温暖的太阳,前往古城村商君封邑遗址。遗址位于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由中心街沿路西行即到。当我真切的站在古城村的时候,确如刘馆长所说,没有任何遗址的迹象。
我辗转问了好几个人,终于一位老大爷把我指到了村长家,村长跟我说了明确路线:村子后面这一片田地都是商鞅封邑遗址,方圆一两公里。同时告诉我,现在村子里已设了“商鞅遗址保护站”,巡逻保护,防止取土和盗挖。因前几年报道遗址上有砖厂取土烧砖事件,引起很大反响,后将砖厂迁出,树立了遗址石桩标记。石桩上刻着“商鞅城遗址”,不知被谁用绿漆写了古城村。
石桩树立在残余的水渠垛口之下,水渠墙高出地面三四米,古城村的入村公路就在渠豁口穿过。当地人把商君封邑遗址所在的一片田地叫作“岭上”,在古城村东几十米处,有通往岭上的土路,沿着土路走上去,就看到一片高高低低的农田。农田多是非常小的小块,大则数百平米,小则几十平米,都种着冬小麦。这里田地面积太小,无法用机器耕作,只能人工松土,撒播。田地里有多少年也清理不尽的石头瓦砾,非常贫瘠,产量很低,最好的风调雨顺年景,一亩地也就七八百斤麦子。两千年前,这里的百姓应该更贫困,名为商鞅封邑,只怕这位权倾一国的变法大臣,也很难从这里收取赋税。
站在岭上,看到耕地高低错落如梯田,却没有灌溉设施,瘦弱枯萎的麦苗躺在地上,干枯的杂草丛到处都是,一片苍凉气息。人云商洛“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若在古代靠天吃饭,生存在这样的土地上,其贫瘠之处若非亲临,很难想象。行走间,看到一位挥着镐头刨地松土的村民,我便近前去搭讪,一边帮他刨地一边问起商鞅封邑遗址的故事。年届六十的大叔告诉我:只是90年代修公路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是商鞅封邑,此前,他本人甚至他的祖辈都从没听说过。我问:现在还有没有人在地里找到古代的东西?大叔连连摆手:挖不得,不让挖的,连土都不让取,被县上知道了要治罪的。“治罪”这个词,颇有古风,也许这就是商君法治时代留下来的印记,年深日久依然存在于方言口语之中。
告别大叔,我在岭上东走西转,不时看到一些青灰色的瓦砾,瘤状的石头,田地间多是垂直的土坡,又没有道路,上下很麻烦,有些深沟落差五六米。我不断地在土地上徒手刨挖几下,希冀看到什么,却终究一无所获,两个小时后,捡了几个土块,走下了“岭上”,殊不知因自身知识不够,已经同珍贵的封邑遗物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