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指出这一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前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与工人运动日益密切的联系,并因而产生的以科学理论武装工人运动的使命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作本书的根本动力。
  其次,《形态》的写作是时代的要求和理论斗争的需要。批判各式各样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通过“清算自己过去的信仰”来确定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从而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作本书的直接动力。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形态》共分两卷,第一卷包括一个序言和三章。课本所节选的是第一卷的第一章。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正面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同时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三、唯物史观的前提
  1.确立唯物史观的前提的必要性。
  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前提,从而开辟“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为此,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只有从这个现实的物质前提出发,才会有科学的历史观。
  2.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写道:“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它包含了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表明,人是任何历史观不可或缺的前提,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就无所谓历史。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人的活动,首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分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其次强调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在《形态》中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全面论证了物质生产条件,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生活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第二个因素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为了满足新的需要,就要从事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历史发展的第三个因素就是人的生产,即繁殖,而在人的生产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起初唯一的社会关系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关系。历史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从事生产的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是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
  四、结语
  联系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实的个人”这一重要的理论能带来不少启示。首先,应当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其次,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潜在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正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迅.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习与探讨.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 要: 日本的侵华政策由来已久,其实施也是不择手段,花样迭出,组织、利用伪军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李际春部伪军为个案,以其形成、发展到瓦解的过程分析日本利用伪军的方法,以及伪军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对在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个人该怎样生存的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日本侵华 伪军 李际春部    一、动乱、复杂的大环境  日本侵华的意图由来已久,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田中奏折”,将日本先征
一、引言  前些天,我批阅一个学生的习作,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构思独特,语言流畅,但通篇没有“我”的存在,因此这是一篇没有灵魂的作文。此后,我与这位学生进行了面谈,从他的话中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东西。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我一再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大千世界。很多学生照做了,但往往内容单一、泛化,缺失“自我”,甚至出现个性的“畸变”。究其根本是忽视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观照。  一个内心
摘 要: 普通高校艺术特长生文化基础的薄弱,想要提高文化成绩,就必须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学好语文是成绩提升的关键,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 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途径    高中课程改革在总体目标上要使高中教育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就要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高中
摘 要: 音乐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音乐教师应切实把握音乐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本质,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自然、潜移默化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 渗透    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
摘 要: 加强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读人物传记、查相关史料,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理性思考、相互交流,更好地感悟优秀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著追求和精神风貌,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生命教育    中学阶段学生的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节外生枝法、巧度金针法、借题发挥法、一箭三雕法等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的记忆、理解、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巧度金针法 节外生枝法 借题发挥法 一箭三雕法    “耗时多、效果差”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痼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如果没
近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进入高一后感到英语太难学了,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英语这门课的学习。我走访了部分家长和学生,有的家长说是孩子没有努力学,有的说是高中英语老师没有初中英语老师认真,有的认为是高中英语难度太大。学生则普遍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听不懂老师上的课,二是教材难度太大。那么怎样引导高一新生走出迷茫,尽快适应
摘 要: 新课改对于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通过合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文中通过作者自身专业化过程的阐述,从对教师专业化的自我理解出发,分别从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自身对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解、自身专业化的方案制订实施及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化道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增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途径,对于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考察近年来在中考记叙文阅读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深层含义类题目。深层含义类题目包括这样几种题型:(1)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2)分析文章中标题的深层含义;(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中考命题者习惯在这些题上拉开考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此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往往不能确定答题的方向,不知道如何答题,导致答非所问。  一  中考大纲中有一条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
摘 要: 1912—1919年是一个终结与开端的历史过渡时代,而在这个阶段的《玉梨魂》也同样地体现着文学上的历史过渡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意旨,来探讨《玉梨魂》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探讨当时社会现实新旧变更在小说文本中的折射问题。  关键词: 小说《玉梨魂》 历史过渡 艺术表现形式 思想意旨    一、引言  《玉梨魂》是民初销量最大的一部小说,这篇小说在1912年时先在《民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