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业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给企业创造了不少参与竞争的机会,但真正拥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盈利模式的农业企业并不多见。
  在我国,农业一直被视为“弱质产业”而少有人问津,由于农业投资所需的资金量大、周期长、风险高、利润低,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基本不感兴趣,而是普遍把目光放在增长较快、回报较高的行业,如IT、高新技术等领域。但是,这一局面在近几年得到了扭转,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农业的政策背景之下,农业获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量的风险资本和私募基金涌入农业领域,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潮。在资本的推动之下,传统农业的产业架构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场称之谓“新农业”的变革正在进行。
  新农业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给企业创造了不少参与竞争的机会,然而,受制于农业自身的产业特性和不太成熟的市场环境,新农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是否能够突破这些挑战和瓶颈,关系到企业投资农业的成败,也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运。
  
  新农业具备四大特征
  新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因而对新农业特征的分析,必然要从与传统农业差异的角度来进行。笔者认为,新农业具有如下三大典型特征:
  规模化生产和经营。长期以来,我国小农经济的模式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导致农业单位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将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实施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而这正是新农业的起点和最基本的特质。
  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较高。小农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由于主体力量的薄弱,难以对市场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往往是一哄而上,导致产品滞销或适销不对路。新农业重视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其产品或服务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因而能够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注重对产业链的延伸挖掘。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条狭窄,产品类型单一,其产品或服务较多地集中于种植、养殖等产业前端和农产品简单加工等中端领域。而新农业注重对价值链的挖掘,除了关注产业前端以外,还不断挖掘产业链的中后端,比如农产品流通、深加工和农业服务等领域,将农业的产业价值链大大拓宽,增加了盈利的空间。
  规范化的管理和对风险的严格控制。传统农业由于以个体经营和承包经营为主,管理处于粗放式状态,对于质量管理、风险控制的力度较弱,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而新农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也较强。
  
  新农业面临三大瓶颈
  土地流转不易。新农业以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为前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土地的集中不可避免,但是我国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仍比较滞后,还存在不少空白地带。2005年农业部颁布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为进行了规范,但这些规范十分笼统,对流转方式、流转期限等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对相关部门如何支持土地流转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另外也缺乏对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流转不规范的现象(如口头流转、私自流转等)还大量存在,与土地流转相关的评估、咨询机构缺失,致使转包费、租赁费缺乏科学依据。另外,相关部门倾向于不向私营企业授予产权相关证件,而且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经营自己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新农业开展所需要的土地集中构成了制约。现实中虽有大规模“圈地”的案例(如万达在北京延庆投建面积达5700亩的有机农业园),但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
  利益分配不均。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其初衷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农问题”。因而,在企业在投资“新农业”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又要让利于农户,做到企业、政府和农户三者利益的平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过于强调企业利益而忽视农民利益的情况。目前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多表现为简单的买断关系,多数农户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户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的价格实际上由公司制定,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另外由于合同不规范,部分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不能贯彻执行,致使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护,农民参与新农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新农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商业模式缺陷。近年出现的“新农业”发展热潮,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本推动,而真正拥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盈利模式的农业企业并不多见。不少非农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是基于对于农业高速增长的预期,但实际上农业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不可能像其它行业那样具有爆发性增长的空间。还有一些企业把投资“新农业”演变成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圈地运动”。此外,许多地方在发展新农业时,往往只重视规模化生产而忽视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缺少配套措施,如今年在广西很多种植大户大批量种植香蕉,但仓储、物流、加工没有跟上,最后导致香蕉价格暴跌,蕉农损失惨重。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缺陷造成的结果。
  
  寻找新农业的突破口
  面对新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农业企业该如何突破?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瞄准方向,选择那些风险相对较低、具有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做深做精,二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农业企业的组织运营体系,缩短中间环节,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分享的利益分配机制。
  突破口一:瞄准方向
  设施农业或规模化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对土地、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低,风险可以控制,易于复制,因而受到不少资本和企业的青睐。规模化种植、养殖降低了成本,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批量生产,将农田打造成“植物工厂”或“养殖工厂”,前景诱人。目前,联想等大型企业斥资大举进入水产、养殖行业,完成了对农业的初步布局。
  农产品深加工和循环经济。农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在加工环节,加工环节的利润率可以达到20%以上,深加工的利润率更高。同时,农产品加工规避了生产环节可能遭受的自然风险,收益相对稳定,因而为广大的农业企业所看重。如果能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则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长春大成集团即是以玉米深加工为主,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氨基酸、植物多元醇、生化饲料和生物肥料等200余个品种,年产值达340亿元,其中氨基酸和植物多元醇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由于其开创性地提高了赖氨酸和多元醇的生产效率,并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2011年被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50强。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城市郊区或周边农业区内开辟采摘园等,集采摘、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不仅可以享受田园风光,还能体验农作,感受乡土情趣。目前有人将目光瞄准了城市数以万亩计的闲置屋顶,通过将屋顶改造成菜园,打通城市绿化、蔬菜种植以及白领农作休闲三项主体功能,城市绿化与绿色经济兼顾。这项计划已开始在上海实施。
  农业中介服务。随着现代服务业向农村渗透,农业中介组织将会大有可为。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数力量薄弱,信息落后,迫切需要第三方组织提供专业的科技辅导和社会化服务。内蒙古永业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该公司以农资产品“生命素”为起点,通过构建农技服务“连锁店”,将永业的科技产品和专利技术提供给农民,同时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和专业指导。永业集团设立了“永业农技服务基金”,用于支持当地农户的科技知识普及讲座,购买农业科技图书,并扶持农业致富带头人,目前,这一网络已发展到28000家。
  突破口二:创新商业模式
  农业是一个政策扶持性较强的行业,新农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的系统性风险,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潜在价值,在保持企业持续盈利的同时,回馈“三农”,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股份制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是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改进和优化。过去的“公司+农户”模式下,企业与农户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农产品的质量风险难以控制,农民获得的收益也十分有限。股份制合作社则将企业与农户联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具体来说,农户以土地或其它固定资产入股,享有土地等的资本化收益,同时也可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以自己的劳作获得工资性收入。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内蒙古摒弃落后的奶站供应模式,探索出“奶联社”的运营模式,即奶农直接以奶牛入股,享有奶牛的分红收益,一头入社奶牛年收益率在20%左右;奶牛的配种、饲养、挤奶、送奶全部由奶联社完成,原奶直接供应伊利等大型奶业集团。由于内部监控相当完善,奶联社所产原奶平均价格每公斤要比散户高出近1元。
  农产品直供。传统农业的中间环节过长,农产品利润在经过批发商、渠道商、分销商等层层“拔毛”之后,留给生产者的利润所剩无几。直供模式省去了中间环节,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带来实惠。CSA即是一种典型的直供模式。CSA的全称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即社区支持农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CSA采用会员制,会员在年初预先支付一笔费用,农场按照要求生产出健康的有机蔬菜和农产品,定期配送给会员家庭。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是采用CSA模式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在国内已产生一定的影响。CSA模式作为一种定制化、个性化的农业,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面临的主要瓶颈是成本较高,难以大面积复制。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商业模式,值得推广。
  全产业链模式。所谓“全产业链”是指从田间到餐桌所涵盖的种植/养殖、加工、分销/物流、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而全产业链模式则是企业的业务涵盖以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全产业链是中粮集团提出来的发展模式,全产业链模式使得上下游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把最末端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与养殖环节,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全产业链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管控能力。目前采用全产业链模式的,除中粮集团外,还有新希望集团、哈尔滨中央红集团等民营企业。
  
  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
  
  中插1:随着现代服务业向农村渗透,农业中介组织将会大有可为。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数力量薄弱,信息落后,迫切需要第三方组织提供专业的科技辅导和社会化服务。
  
  中插2:全产业链模式使得上下游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把最末端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与养殖环节,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
  
  
其他文献
零售终端混合业态要成功,需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第一是多种业务存在内在一致性,第二是能满足客户多重需求。  绕过“美丽的陷阱”  混合业态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个“美丽的陷阱”:  首先,原有核心业务在消费群体眼中失去准确的定位是引入混合业态最大的风险。想买药的消费者进入药店感觉像在一家普通超市,想读书的人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大咖啡馆,这些不良消费体验会让企业没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失去竞争力。  其次,新业
期刊
联想的资源、人才、和管理优势以及沉下来几年不要利润的决心,都为其抓住新农业商机的提供重要保证。     柳传志、朱新礼、王健林、宁高宁这些中国企业界顶尖大佬们最近都在忙什么?是的,新农业、现代农业!    新农业、新市场、新机遇  新农业是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农业,是深加工的增值农业,是可信赖可追溯的品牌农业,是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的工厂式农业,是工业化的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
期刊
比附是静态的,更在乎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借势是动态的,更在乎借势的发展和动向。  什么是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其实就是借助有影响力的事件,展开与产品相关的营销活动,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既定市场目的的营销方式。如果把比附营销比作“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么借势营销就是“乘着东风好远航”,比附是静态的,更在乎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借势是动态的,更在乎借势的发展和动向。借势营销也正是有着
期刊
在美国,高盛早就臭名昭著,它与华尔街的其它一些投行甚至是“贪婪”、“欺诈”、“我活不顾你死”的代名词。    高盛,又是和高盛有关!近日,一篇《李书福危局:海外高利贷勒紧吉利脖子》报道引起业界轩然大波,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与美国高盛集团(下称“高盛”)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中称,吉利深陷“高盛牌”高利贷绞索,缘起于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当时,吉利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部分收购资金通过向海外
期刊
企业家形象虽与企业形象密不可分,但却是一把双刃剑。  某权威机构曾经对“公众眼里的企业家形象调查”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19.4%的人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是两回事,18%的人认为这要因人而异,但更多的人——50%的人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人们就把企业家当成企业的“代言人”了,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而言这种现象更是常见。  现象是常见,但其背后蛰伏的危机却并不
期刊
为何那么多创新型企业陷入困境?关键在于创新者与管理者难在现实中合一。这源于创新对两者素质要求的迥异。    时近年终,中国市场上风波不断。HP突然更换CEf,MOTO被收购,比亚迪裁员,汉王亏损……我们不禁要问,曾经金光闪闪的企业,曾经以创新为创业发展之本并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企业到底怎么了?正如德鲁克在其著作中体现出的思想——创业是企业长青之本,但是那么多创新型企业陷入困境?也许现在是讨论“企业如何
期刊
年轻人快速变化的是思想而不是味蕾,品牌可以出位张扬,产品还是要脚踏实地。  年轻人是快消品的主力军,为了讨好这些年轻人,不少企业费尽心思搞新潮、搞时尚,到头来却觉得很受伤。到底哪里错了呢?  首先,重概念轻口感。  一些企业以为年轻人喜欢新鲜事儿,以为用外星人才能想得出的新奇概念就能吸引顾客,超越竞品。但产品首先要好吃,这是食品饮料的根本特性。现在的年轻人对口感不好的产品完全没有忍耐力,仅靠玩概念
期刊
真正使得企业卓尔不凡的通常是流程与管理创新——它是企业竞争优势中不太显要的那一面。    公司高层和管理思想家们对于“创新”的认识正变得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与一些管理者夸夸其谈的口吻不同,很多研究都把创新话题阐述的不再那么神秘。人们就创新的定义以及创新问题的诸多方面正逐渐达成共识。  然而,这里还是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这些认识的企业创新实践是否带来了切实的改善,这些创新是否推动企业实现了卓越绩效
期刊
HP突然更换CEO,MOTO被收购,比亚迪裁员、汉王亏损……我们不禁要问,曾经金光闪闪的企业,曾经以创新为创业发展之本并成为行业领先者的企业到底怎么了?  创业是企业长青之本,但是那么多创新型企业陷入困境?  创新团队与日常运营团队间矛盾重重,研发费用一飞冲天,曾经的创新路径正在变得过时……在一個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又如何突破创新的困境?
期刊
怎样推广新产品,史玉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其新品推广的“七剑”力量非凡。  要研究新产品的推广,有一个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他就是史玉柱,此人尽管在商界颇多争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再到黄金酒,每一款产品在中国都是尽人皆知,也使史玉柱摆脱“首负”帽子频频登上富豪榜。事实上,史玉柱在新产品推广方面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而这也给国内众多企业的新产品推广无不带来了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