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不应是企业的代言人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家形象虽与企业形象密不可分,但却是一把双刃剑。
  某权威机构曾经对“公众眼里的企业家形象调查”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19.4%的人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是两回事,18%的人认为这要因人而异,但更多的人——50%的人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人们就把企业家当成企业的“代言人”了,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而言这种现象更是常见。
  现象是常见,但其背后蛰伏的危机却并不为人所常见,尤其在这样一个越来越透明化的时代,企业家不仅要重视企业形象的管理,同时还必须重视自身形象的建设——实际上企业家形象往往就是一个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形象虽与企业形象密不可分,但却是一把双刃剑,良好的企业家形象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构建企业竞争力;但企业家形象一旦形象受损也会极大反噬企业的形象,造成企业声誉、经营的双重压力。
  企业家的形象多半是通过公众场合的言论行逐步构建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而“祸从口出”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从一向崇尚健康、公益的王石称“慈善不能成为企业负担”,到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的牛根生却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在某种层面上他们都被一层虚幻的道德泡沫所包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可能是公众从他们的言论中刻意解读出来的,也可能是他们刻意建造的,但不管是哪种可能,公众在潜意识中已经将他们视为公共价值的承载者和社会公德的风向标。当他们的行为、言论在特定时刻违背社会主流价值标尺时,企业家的辛辛苦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可能一夜颠覆。
  而且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相应的市场监管体系却未能跟上。无论是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还是淘宝商城之战中显示的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缺失,都说明了这个问题。明星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活力的一个体现,市场需要他们。当企业家们星光灿烂地前行时,有时难免陷入市场监管的纰漏,遭遇“触网者”的不幸。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曾经这样写道: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一旦企业家有什么负面新闻便大街小巷人人皆知。
  个人认为所谓的明星企业家只是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要么就是明星,要么就是企业家,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并玩得风生水起且保证不出岔子的企业家可谓少之又少。而且一旦企业家的风头盖过企业,企业就成了企业家“代言的产品”,这对企业短期而言可能是有利的;但长期而言企业就成了企业家个人的附属,这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说是不明智的,尤其一旦企业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幸垮掉了,企业很可能也要垮。这种忧虑对中国企业而言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倒一个企业家就倒一个企业的教训还真不少。
  因此,那些热衷于抛头露面的企业家们要么时时刻刻慎言慎行,避免不恰当的言行造成企业的危机,要么就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大隐隐于市”,慢慢退出公众的视野,做一个幕后英雄吧!
  作者系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研究院研究员
  
  
  中插:
  企业家的风头盖过企业,企业就成了企业家“代言的产品”,这对企业短期而言可能是有利的;但长期而言是不明智的,一旦企业家不幸垮掉了,企业很可能也要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日趋复杂,以及对主观幸福感评判标准的普遍模糊,这个人群的压力与往年持平,高抑郁倾向却呈显著走高的趋势。  这是一个被定格的群体。他们感受到沉重的压力,既纵横捭阖,又忍辱负重,病假天数大幅增长;对事业高度认同而又目标明确,但却挣扎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中,时刻面临着活力丧失、价值坍塌的冲击……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高级经理人。  2011年度中国高级经理人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主要通过将
期刊
混合业态之恼    书店在卖咖啡,药店在卖大米、食用油、化妆品,混合业态这种经营模式会将书店、药店等终端经营场所带向何方?  2011年10月底,国内民营图书连锁老大光合作用书房关门“歇业”。  创始人孙池提出了“悦读”这一生活方式,图书大都是畅销书,还有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包括CD、杂志、文化用品等,店内环境设计十分温馨,还提供咖啡,意在打造“第二个书房”。这种体验式消费曾给光合作用带来了不错的利
期刊
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引入资金,每次拿了投资人的钱就要给人家股份,所以“股份比例”会随着公司不断的融资和扩大而变化。  俺们创业者都是贱骨头,不去寻求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却偏偏要去冲浪、去拼命。创业图的是什么?是公司里的“股权”。  这里有一个字:Captable,这是一个恐怕在字典里都找不到的单词,却在创投和创业当中,无所不在、无时不用,什么意思呢?即创业公司里的“股份拼骨图”。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引人资金
期刊
新农业商机  如果有人告诉你买某一股票的年回报是425%,投资某一个项目三年有15倍的回报,你认为他们投资的是什么产业?金融业?互联网?房地产?都不是,是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农业。前者是你购买永业国际(农业营养素公司)股票获得的回报,后者是达晨创投投资福建圣农(白羽肉鸡生产食品加工企业)的获利。《福布斯》杂志的最新调查表明,农业是中国最赚钱的行业,其次才是房地产和金融。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一
期刊
祸从口出?  言过其实?  在这个社会监管欠缺的商业时代,那些用梦想之光照耀商界,又用人格之光塑造崇高的明星企业家们,却被他们之前广为传播的豪言壮语所伤。导火索,往往是商业运行中出现的监管纰漏。  马云,过去那个豪光万丈地向天下中小企业大嘴高呼“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电子商务革命性人物、商业巨子、创业教父,如今却显得悲情。  他早早地向媒体表示,“阿里巴巴已经过了生意人和商人的阶段,我们对赚钱的
期刊
以九阳之“矛”,刺美的之“盾”,结果如何?显然,这是一个多解的问题。  一个专注于豆浆机品类16年的企业——九阳,近年却在豆浆机市场上受到航母型企业美的挤占,短短几年,就被抢走了近30%的市场份额;格兰仕——曾经微波炉市场的绝对老大,被美的夺下了近一半的份额;在空调市场,美的对格力的地位也形成了触动;在白电市场,美的似乎对海尔也开始产生了威胁……,现实似乎表明,大而全的美的更有竞争力。  九阳与美
期刊
零售终端混合业态要成功,需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第一是多种业务存在内在一致性,第二是能满足客户多重需求。  绕过“美丽的陷阱”  混合业态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个“美丽的陷阱”:  首先,原有核心业务在消费群体眼中失去准确的定位是引入混合业态最大的风险。想买药的消费者进入药店感觉像在一家普通超市,想读书的人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大咖啡馆,这些不良消费体验会让企业没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失去竞争力。  其次,新业
期刊
联想的资源、人才、和管理优势以及沉下来几年不要利润的决心,都为其抓住新农业商机的提供重要保证。     柳传志、朱新礼、王健林、宁高宁这些中国企业界顶尖大佬们最近都在忙什么?是的,新农业、现代农业!    新农业、新市场、新机遇  新农业是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农业,是深加工的增值农业,是可信赖可追溯的品牌农业,是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的工厂式农业,是工业化的人才和管理人才才能
期刊
比附是静态的,更在乎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借势是动态的,更在乎借势的发展和动向。  什么是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其实就是借助有影响力的事件,展开与产品相关的营销活动,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既定市场目的的营销方式。如果把比附营销比作“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么借势营销就是“乘着东风好远航”,比附是静态的,更在乎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借势是动态的,更在乎借势的发展和动向。借势营销也正是有着
期刊
在美国,高盛早就臭名昭著,它与华尔街的其它一些投行甚至是“贪婪”、“欺诈”、“我活不顾你死”的代名词。    高盛,又是和高盛有关!近日,一篇《李书福危局:海外高利贷勒紧吉利脖子》报道引起业界轩然大波,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与美国高盛集团(下称“高盛”)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中称,吉利深陷“高盛牌”高利贷绞索,缘起于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当时,吉利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部分收购资金通过向海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