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社会思维场与社会思维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八讲 社会思维场与社会思维力
  社会思维场是个体思维场和群体思维场的综合场。每个个体思维主体由于主体和客体、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同场性的个体思维场。每一个别群体思维主体,由于其中各个个体思维场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以及群体思维与整个社会思维场的相对相关、相互作用,便形成具有特定场性的群体思维场。每个个体思维场和每个群体思维场都有内场和外场,它们互相含摄、交互作用,构成社会主体整体的场。
  社会思维场是社会认知思维和群体思维即“知、情、意”的统一场,并始终贯穿着个人思维和群体思维的相对相关、相互影响,贯穿着正反(负)两种思维力的矛盾运动。任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即社会思维力,而一切社会思维体系都由正反(负)两极方向的思维力构成。一般来说,正极方向的思维力是表现真、善、美的积极的进步的思维力,而反(负)极方向的思维力则是表现假、恶、丑的消极的保守的思维力。各种社会思维力错综复杂地相对相关、交互作用,便形成社会思维力场。
  社会思维力的方向、性质和强度取决于人与环境、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的特定状态。无论个人思维或者群体思维都包括着正、反(负)两种思维力,正思维力趋向真、善、美,反(负)思维力趋向假、恶、丑。社会思维的发展是各种思维(个人的、群体的、认知的、情感的)正反(负)两种思维力(真、善、美,假、恶、丑)相对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结果。正思维中包含着反(负)思维力的因素,无反(负)不成正。反(负)思维力中也包含着正思维力的因素,无正不成反(负)。正思维力和反(负)思维力相对相关、相互含吸又相互排斥。个人和群体的各种不同类型(基本的和具体的)社会思维的正反(负)思维力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着人类集体思维质量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社会思维场效应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社会思维力的性质、强度和主体间的思维振幅、心理距离。这里可以借用物理学上的公式:W=F·S表示。在主体间思维振幅和心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思维场效应的性质、强度取决于社会思维力的性质和强度。
  人们的思维运动是思维波的运动。思维力通过思维波的运动表现出来。个体或个别群体思维力的性质和强度同该主体思维波的性质、长度、速度、振幅和能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证明,人们之间只要思维频率相同,智慧互相感应,信息互相交流,思路互相沟通,就会产生思维共振。思维共振现象反映了人们思维交流中思维等级和类型上的接近。据说,美国前些年就已经能够初步利用电子技术和脑电波来阅读人的思维了,根据不同特征波型了解被试者所想的词。
  如果现代科学能测出大脑发挥思维机能的运动波长或通过测出产生思维运动波的质量和思维运动的速度,就能获得思维波长。当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时,就能产生共振,从而增强社会思维波长。当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时,就能产生共振,从而增强社会思维的相互感应性、交流互补性与和谐性。无数社会思维力通过思维波的相对相关、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最终融合成为一种统一的“合力”,即社会思维场力。在这种社会思维“场力”中,每种思维力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性质和强度,还要受到整个“场力”的制约和影响。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趋于真、善、美的正思维力会在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逐步取得支配地位。
  任何个体的或群体的思维波都既包括认知思维波又包括情意思维波。认知思维的运动,无论正极或反(负)极,都主要是观念波和知识波的运动,其中观念波是关键,知识波是基础,而作为其集中表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意志思维波的运动,无论正极或反(负)极,则主要是意志波与情感波,其中意志波是关键,情感波是基础,而作为其集中表现的“信念”“热情”则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要有效地发挥社会思维的场效应,就必须抓住教育这个根本,重视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同时,还必须看到,社会思维场和电磁场不同,它不完全遵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法则,在一般情况下,同质性思维(内容、方法相近)和人们思维波长成整数倍,就容易产生共振感应和交流互补,而异质性思维或人们思维波长不成整数倍时,则容易出现碰撞、排斥。然而异质性思维,不但在碰撞中可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思维,而且还可能由于作用与反作用而增大思维压强,并互相吸取积极因素,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作者对校本研修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深有感受。回顾近年来全市以及学校的研修活动,作者觉得特别有收获,体会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学习——实践——反思。  关键词:校本研修;备课;教师专业成长;反思    “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和与学校为单位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合为一体的学校管理机制。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对校本研修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深有感受。回顾近
有关高适和岑参边塞诗风格研究方面的文章相当多,但真正将二者放在一起研究“高岑”合称背后的审美原因的文章并不多。本文着重从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给人们留下的审美感觉即“艺术完美体”的艺术感受,并非从人们习惯性的想当然出发,挖掘“高岑”合称的真正原因。  一、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看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相同相承  高适和岑参以他们特有的诗艺才能驾驭着各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摘 要: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探讨班主任对学生违纪情况的处理。  关键词:学生;违纪;处理  对班主任来说,面对整体素质偏差的中职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生气甚至使人不能忍受的事情。有的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有的学生恶作剧,有的学生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青年班主任教师来说,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失去理智,大发雷霆,于是不考虑后果,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语,采用一些不理智的手段。其实
当前,面对一次次考试,面对白热化的竞争,深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道的语文老师,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在考场上应对自如,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把大量的作业砸向学生。而这些语文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往往是“教”的强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孩子们对这些作业毫无兴趣,但害怕被老师处罚,每晚不得不艰难地奋战在书山题海中,直至深夜,真是苦不堪言。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由烦作业到积极主动地完作业呢?我觉得应
一、授课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中的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中的第一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那么,在具体的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在新课程设
当我们处于厄运的时候,当我们败下阵的时候,当我们面临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将人生寄托于希望。希望会使我们忘记眼下的失败和痛苦,给自己的人生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给生命注满希望,朝着这个亮点迈起你的步伐,不要注重你的结果和开始,只求过程之美。  而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不就蕴含了这个道理吗?给生命注满希望,才有了动力,才能铺就成才之路。  三弦琴,弦在琴上,拨动的是生命的脉搏。丝丝音符演绎的
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不仅做常规性的事要订计划,而且完成非常规性的任务之前也要认真订计划,千方百计地提高做事的效率。  1986年春,盘锦市为了提前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动员全市城乡人民大修水利。魏老师的班级也领到了任务,往20米高的大坝上运10立方米土。  劳动前,魏老师和同学们商量:10立方米土,压得再实,最多也就是13.5吨。全班72名同学,12位同学挖土,并每人负责给5位运土的同学装土;其余6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是有一群人陪伴前行,其中老师是对我们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这么多年过去,让我们脑海中历历在目的仍然是学生时代的班主任们,是他们让我们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  一转眼走上工作岗位已有八年,在这八年里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个象牙塔里的学生转变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经历了当老师的过程才深切体会到以前教自己的老师是多么用心和有责任感,让我有种无形的压力。在这些老师当中,记忆最深的还
第4讲 社会思维的含义与本质  从人类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个人思维和社会思维两个层次。所谓个人思维,是指人作为个体主体在个人特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与个人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智力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如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在任何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总会在形式和内容上带有个人的特异性。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以个体之间在思维方面
教学了《倒数的认识》一课后,感觉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回想起来,主要得益于课前充分准备、与同年级教师课前交流以及课堂上顺应学生的思路、以学生为本等方面,现作小结如下。  一、课前的思考与交流  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常常会质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想到吗?”“学生会完成吗?”一个个问号的出现束缚了我们的教学思维,小心翼翼的扶持、细致入微的指导,必然就束缚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相信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