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孟浩然的诗歌特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其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风神散朗”,“风仪落落”地抒情主人公形象,并且形成了“别有妙境,清淡自然”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清淡自然;壮逸;情景交融
  
  1 孟浩然的诗歌特征与其人格的关系
  
  说起孟浩然,人们都知道他是湖北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市人),由此他被称为孟襄阳,闻一多先生也曾就张祜说过的“襄阳属浩然”之句,提出了“浩然也属于襄阳”,可见孟浩然一生忠于襄阳,他四十岁以前,一直隐居鹿门(湖北襄阳东南三十里),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不第,以后便在吴越等地漫游了几年,最后重返故乡隐居,以布衣终身。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对仕途也曾有过热望,有过追求,可是一次次的波折与打击,使他乐观的心情渐渐暗淡下来,最终不得不隐居。虽然有过诸多波折,到底比较简单,虽有所不满,但终究认识肤浅,因此,山水隐逸就成为他诗歌的主要题材,这也造成了他诗歌内容的狭仄,使得他得诗歌在思想上成就不高,尽管这样,可是,孟浩然诗歌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与他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格是分不开的。
  陈贻掀曾在《孟浩然诗选·后记》中对孟浩然的诗歌作过分析,他认为“冲淡”仍然是孟诗的主要艺术风格。闻一多在《孟浩然》中说“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而且说,“反正除了孟浩然,古今并没有第二个诗人到过这境界”。然而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盂山人有其闲远。”他认为“闲远”是孟诗的整体风格,等等。总之,对于孟浩然诗歌风格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不管是冲淡,还是闲远,它都说明了孟浩然的诗更近于自然,不假雕琢的特征,而这一特征恰恰与盂浩然的人品紧密相连。
  那孟浩然的人格究竟怎样呢?编《孟浩然》的王士源曾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孟浩然的风骨——风清骨峻,而这种风骨体现在他的诗里,便形成了他特有的诗歌风格。另外,孟浩然在生活中追求闲远,旷达。他的生活经历相对而言是简单的,没有风浪的,并且他长期生活在农村,避开了官场仕途那些复杂的世事,沉醉于一个幽静的世界,再加上他仕途失意,不慕权贵,对当朝的权贵深表不满,但他却将情感在自然山水之中淡化。因此,纵观他的一生,其思想比较单纯,感情比较淳真,且崇儒尚侠,颇有气骨。由此,通过一系列的诗歌创作,不但创造了一个“风清骨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而且形成了自然冲淡的独特艺术风格,为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增添了别有韵致的奇观,也充分体现了“诗品出于人品。”
  
  2 孟浩然诗中的清淡、壮逸之气
  
  杜甫曾称赞盂浩然的诗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明代胡应麟《诗薮》则进一步指出“浩然清而旷”,这都说出了孟诗清淡自然的特征。由于孟浩然长期生活在农村,他追求朴实纯真,追求闲远旷达,一生过着平静恬淡的田园生活,经常与一些隐士,僧道交往,诗酒邀游,生活过得平静而缺少波澜,除了由于仕途不得意而在作品中流露些许的不满和哀愁之外,对生活缺少一种强烈的激情。因此,即使他有所不满,可这种情感也被自然山水融合而淡化,所以发言孟诗之清淡自然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样的例子在孟诗中比比皆是。如:《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它写得是应邀过访故友的情景。诗人淡淡写来如话家常,语言朴实,风格淡远,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给人历久难忘的印象。语淡而意不薄,平淡之中蕴藏着醇厚的韵味,可谓清而不淡,淡而不薄,真是“淡到看不见诗”的杰作。
  也有人曾说,盂浩然的诗,清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白开水,虽处处可见,但是人人需要它。所以,孟诗得清淡自然是有目共睹的。如《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这首诗先点明义公在大禹寺修行,接着写大禹寺雨霁晚晴,景致幽雅;末赞义公品性高洁。景色清绝,再加上养静习禅的主人公,更增加了清幽恬静的情调。又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里孤舟旷野,冷月清江,为身处客地德他乡游子勾引起多少新愁!境界一旷,一清。极目远视,苍茫辽阔,天都显低了,树也显小了,难道这不是旷吗?再看江水,清澈透明,月亮倒映其中,皎洁可爱,难道不是清吗?由此,清旷德景象便迎然而出了。这种清旷,也就是前面所提到德胡应麟说的“孟浩然清而旷”。
  说起“盂浩然清而旷”,我又不由地想起了胡应麟也曾说“王维清而秀”。可见,王、孟都有“清”的特色,然而他们又具有不同。王维的“清”中偏重于秀,而盂浩然却在“清”中侧重于旷。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山傍晚,雨过天晴,空气特别清新。夜幕降临了,人们才感觉到秋气凉爽,皎洁的明月从松间露出了笑脸;溪水微涨,从石头上潺潺流淌着。幽静的竹林中传来一阵喧笑,那是洗衣服的姑娘结伴归来;莲花莲叶纷纷动荡,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诗人在此着意描绘了秋雨之后的山村美景,在其“清”中显示出“秀”来。转而,我们再看看孟浩然的诗,如《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听清。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这里的西岭、群壑给人以“旷”的美感,把诗人的胸怀开拓得辽阔了几分,而它与给人“清”的美感的松月、风泉相配合,就格外显得魅力诱人了。
  另外,盂浩然的“清”,朴素自然,脱口而出,如话家常,富有生活气息,而且感情深厚而真淳。
  再如《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此诗写春潮初醒时的情趣。春眠本是静态的,可是春眠鸟呜,生机勃勃,打破了酣眠状态,便将静的一点而成为动的。此时,风雨已经停将下来,本也属静态,但诗人却偏偏不去观赏此时的景,而是转而回想夜里的风声雨响,再进而联想花的飘零,又一次将静景写活了。总之,全诗朴素自然,漫不经心之中却出口成诗,可见诗人笔法高超啊!
  此外,孟浩然的“清”中又有壮逸之气,确如《吟谱》所言“孟诗冲澹有壮逸之气”,从而可看出孟浩然独特的艺术创造能力。清人潘德舆进一步指出,盂浩然有一部分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如他的《临洞庭潮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并表示渴望出仕的心情。仲 秋八月,洞庭湖波澜壮阔,水天相接,仿佛和太空合而为一。湖面蒸腾的水气笼罩着整个古泽。波涛汹涌,响声如雷,地动城摇。如此壮阔的景象,象征着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诗人以自己的仕途不顺与雄伟壮阔的湖景,兴盛的时代作比,从而表现出希望汲引的感情,构思新颖,特别是前四句的写景,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的名句,它也的确是在清淡的写景之中透出了一丝壮逸之气。
  这类诗歌在孟诗中尽管不多,也不能代表其主要风格,但毕竟是诗人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决不为此而忽略。
  
  3 孟诗中的情景交融
  
  葛晓音曾在他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他认为“盂浩然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前辈诗人,是以不刻画,不雕琢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直寻兴会,寓情致和故实于鲜明的兴象中,继陶渊明所开创的以意为主,由情见景的意境和平淡自然的风格之后,又形成了情景交融,意在象外的意境和冲淡清旷的风格。”此中所谓的“兴象”,陈贻掀著的《孟浩然诗选》中曾解释为:“兴象不过是触景生情,藉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效果。”由此,从艺术上看,盂诗多采用白描手法,淡淡写来,毫不费力,不斤斤于字句的刻意追求,平淡自然,一气呵成。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这首诗看上去是一首古淡而富有韵味的山水旅行诗,然而其中却包含了诗人浓浓的感情,诗的前四句写景,黄昏的雾气笼罩着四野,山色暗淡。深谷中不时传来凄切的猿叫声。夜幕降临后,两岸山崖黑漆漆,江水流得也特别湍急,野旷悄无一人,万籁俱寂,唯有岸边嗖嗖作响。这轻轻得骚动时不时地扰乱了宁静之中的人的心绪;更何况明月高挂,独照孤舟,又怎能不让人深思呢?此时,乡思、客愁、怀友之情、漂泊之感,一齐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不由泪水涟涟。此诗前景后情,情景交融,藉景抒情,正好符合了葛晓音对孟诗的分析。
  总之,在清淡自然的诗句中,包含着诗人深沉悲伤的情感,而这种景中寓情,寄情于景,清淡自然的艺术特征却给盛唐田园山水诗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经验。因此,在王维之前,盂浩然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并代表了南方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与北方的王维构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两座高峰。
  
  参考文献
  [1]王从仁,《王维和孟浩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出版
  [2]房日晰,《唐诗比较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i992年10出版
  [3]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4]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5]王明居,《唐诗风格美新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0月出版
  [6]陈贻煅,《孟浩然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7]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8]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
  [9]刘开阳,《论孟浩然和他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10]袁行需,《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阅读教学新理念,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个性化的阅读、独特体验、多元解读和文本价值。这些理念的内涵究竟怎样?它们之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有再次深入思考的必要。    一、个性化阅读,“凤凰台上凤凰游”。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之“个性”,是指在阅读教学影响下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学习策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比如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明确可行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
【摘 要】寻找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达到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结合。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思想品德教育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要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作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重要,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
[摘 要]本文根据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论观点,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学习能力,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以下事项值得大家注意。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探究    在目前新课程改革倡导下、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形势下,为了能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本人积极参与了《合作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并进行了的尝试。但在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阅读教学功能的体现    阅读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书面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远程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功能呢?    一、发挥多媒体的材料處理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06-01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是各式各样的,也有着不同的途径。学会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素质。本文就初中物理课程资源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以全新的概念进入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是很难变成实际的教
一、一次调查受到的启发    数学课以理性见长,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所以在学生眼里数学数学课堂没有太多的乐趣,产生“厌数”思想,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往往出现一些语文很棒而数学很烂的偏科生。我认为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得喜欢它。为此,我在高年级50名爱好上数学课的同学中开展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统计结果如下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58-0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目前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一味追求分数,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教师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阅读  培养学生
心理学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在思维的类别中,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期望中学生在求学阶段就做出惊天动地的创造发明,通常是不现实的,但中学教育所应该做的是促使学生形成今后能够做出重大发明所必要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储备。而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低能儿。    一、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