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粗心”的理由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孩子,计算都会错,就是粗心!”这是家长会上家长经常讲的话,也是很多老师经常给家长宽心的一句话,言下之意:孩子不笨,方法都懂,就是临时出了一些小差错而已。日子一长,陋习难改,“粗心”就会成为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说起“粗心”,笔者不仅想起中国古代的一则笑话:有个小和尚学理发时用冬瓜作为练习的材料,通过用刀刮冬瓜上的细毛练习如何剃光头。每次练习完毕,手酸腰疼之际,小和尚总要使劲把刀插入冬瓜以发泄心中的怨气。那日,老和尚要考验小和尚的刀功,就让小和尚给他剃头,孰料事毕,小和尚一不小心竟将刀插入老和尚头颅……同样道理,对于计算来说,算理与法则的掌握不是太难,而学生自身不良的行为与心理上的障碍才是主要的,这远远不是简简单单的“粗心”二字所能概括的。
  一、“粗心”背后的心理原因
  1.情绪不安,精力不集中
  笔者记得自己小时候,大部分同学每天学习很轻松,但学起来照样成绩很好,而现在的孩子营养跟上了,甚至家教都请上了,但作业却是照样错误百出。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处于急躁、焦虑的情绪当中,这就像驾驶员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出车祸一样。处于焦虑中的个体,其认知能力会受到制约,注意力便会大幅度下降,一些计算的低级错误便经常发生。还有一些学生是学习习惯不好,平时作业一边讲话一边做,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三心二意的结果就是错误增多,于是就用“粗心”二字来掩盖自己的不良习惯。
  2.任性而为,舍弃法则
  当下的独生子女是个性张扬、我行我素的一代,他们中不少人习惯了放荡不羁的生活状态,在学习中他们也很少受规则意识所束缚,计算时尽可自由挥写,思考时完全脱离逻辑,有的算理都搞不清,法则更是抛到九霄云外。很多学生则对计算抱轻视态度,认为计算谁不会,考试时也是自恃有才而“三分钟搞定”,等发下试卷后发现错误层出不穷时才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3.片面思考,忽视全局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是对我们一些学生的最好写照,由于学生知觉的片面性和局部性,他们往往会脱离全局而作部分的考虑,导致不合整体要求的结果。面对较复杂的计算问题,他们往往先入为主,在计算中舍弃整体策略。比如:78 22×5=500,完全是只看见前面部分而缺乏整体的思考所致。又如:(235-17 5)-(235-17 5)=(218 5)-(218 5)=223-223=0,尽管没错,其实学会大方向思考,就可发现两个括号里的内容完全一致,当然可以直接写0,显然,计算策略的不同影响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4.定势作用,机械照搬
  “定势”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一些影响,它容易导致认知活动的错误。小学生由于理解力不强和注意品质的不完善更容易产生“凡事一刀切”的错误。比如由于整数加减法中有的教师把法则说成是末位对齐,尽管没有导致多大错误,到了小数加减法中,由于小数点后边位数不一,导致有的学生也是这样将末位对齐,由于相同数位不对齐而出错。再如乘法分配律用多了以后,学生就习得了一种“分配”的意识,于是出现了诸如232÷(4 8)=232÷4 232÷8=58 29=87的做法,这完全是不分场合、简单地进行了分配律的负迁移所致。
  二、减少计算“粗心”的策略指导
  1.强化第一印象
  心理学研究认为,第一次接触的事物给一个人留下的印象总是特别深刻,以后的认识都是在此基础上来建构的,而且每个人有维护原有印象而抵触后来的认识的倾向。
  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充分估计,在首次认知中要对同一题型有足够的强化训练,如在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比如算到3x=2,很多学生都会得出x=这样的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于数的计算,一直认为要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大的数除以小的数,所以看一眼就会得出这个结果。如果教师第一次讲解简易方程的求解原理——“天平原理”,就把它讲得很明白,运用“天平原理”,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就不会出现上面这样的差错了,第一次的印象深刻了,以后的错误就很少了。
  2.暴露思维过程
  完整详尽的书写过程就是全面细致的思考过程,平时计算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书写完整的步骤,并强调学生多笔算,避免多个步骤下的口算,否则如果过于自负、一味追求快速就容易出现“翻船事故”。
  在例题教学时,教师也应在黑板上展示完整的书写过程,而且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来龙去脉并内化为完整的认知结构。有的老师一味依赖多媒体,用鼠标点击代替 完整的分析,将教学变成“电视剧”,这是本末倒置、不宜仿效的。
  为了使计算的思维进一步规范化,可设置一些干扰训练,如:学生计算 650÷25×4 时,往往首先想到先算25×4=100,再算650÷100=6.5。在运算中,学生受到数字“凑整”的干扰,就违背了法则。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正确作答并说说为什么会出错,这样可有效地发挥元认知的调控功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3.比较多样算法
  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要把重点放在对算理的理解和最佳方案的选择上。一个学生如果提出这样算,就应让他说出为什么这样算,使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多样化并不排斥最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提高,未经学生充分加工草率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比如学生如果提出整数加减法的关键是末位对齐,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说成相同数位对齐,就不至于对今后小数的教学产生负迁移。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你的方法与他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他的方法好不好?”使学生在理解算法的合理性的同时,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4.学会事后补救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检查的好习惯,适时把检查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并训练它尽快掌握。如:逆推法、末位核查法、估算法等。
  订正错题要建立在查错的基础上,而查错则要建立在对算理与算法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曾经尝试“作业少而精,订正严而实”的训练思路,由于作业量少,学生心态平和,不会过于急躁,也给学生订正作业争取了时间。我要求学生对选择、填空等题型的订正采取写过程加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书写展示思维过程,避免了个别学生只抄答案,马虎应付的做法。
  5.适时心理辅导
  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一次计算就正确的信念,不要寄希望于后来的检查,更不能形成错了无所谓的态度。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以一种平和专注的精神状态解题。如果是共性的东西当然适于进行群体性的辅导,但是学生在计算中呈现的错误可能会是“天女散花”,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性格也截然不同,所以教师必须花一些时间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必要时进行面批作业,个别计算的辅导要配合一定的情绪辅导,要让学生在计算时保持中等程度的紧张水平,既不会因过于放松自我而随便作答,也不会因高度焦虑而错误百出。
  三、结语
  我们认为,绝大部分学生的解题错误并不是所谓的“粗心”所致,而是与学生做事不负责任的态度密不可分的。从小的方面看,我们要训练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要家校联手,从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负责,养成精益求精的办事习惯。换而言之,计算错误的纠正应与养成教育和心理行为引导相结合,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一、头脑风暴法简述  1.头脑风暴法的含义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诸葛亮会议法等,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lex F.Osborn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头脑风暴法的优点  (1)简便易行。头脑风暴法没有高深的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没有特殊要求,实施起来简单易行。  (2)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法能够使
[摘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笔者在教授《传统文化》教材时,借助“咏诵趣生”“搜集趣广”“实践趣雅”“演练趣浓”“切磋趣溢”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从教材中充分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形成对学生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中发扬。  [关键词]咏诵趣生 搜集趣广 实践趣雅 演练趣浓 切磋趣溢  中华
[摘要]作文评讲是写作训练交流、反馈、提高的重要环节,我们绝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应对学生习作进行“再生利用”。在作文评讲中,我们应该贴近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讲。  [关键词]作文评讲 赏识评价 分享乐趣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教师重指导轻评讲,只注重作前指导、精批细改,批阅后打一个等级就算基本完成了任务。很多教师对于习作讲评渐渐弱化,有时干脆省去了作后评讲。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
【摘要】 低年级学生对一切新的事物都会关注,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只有对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集中注意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喜欢上课的课堂,就需要老师费劲心思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只有用兴趣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其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形成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兴趣 情境创设 快乐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两者密不可分。著名数学家华罗
[摘要]“十二五”期间,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学校个案研究”。在研究的四年多时间里,以校本教研、专业成长训练、课程改革、文化建设等为依托,通过大量调查、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研究,不断探索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逐渐形成了促进学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学习、研训、评价等机制,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关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础”目标提出,体现了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从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是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个性与共性、内隐与外显的统一体。我们需要关注如何使这些已有的活动经验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从单薄走向丰富,从而实现思维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因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一道,得到了大力的弘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角色意识、合作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晨间锻炼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是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重要途径。  一、过去的晨锻活动  我园建园已有29年的历史,是所省级示范园。晨间锻炼的开展一直沿袭着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晨锻模式。同班的幼儿在本班老师的组织下,在指定的晨锻区域内,利用自制的体育器械开展一物多玩的晨锻活动。  问题一:锻炼
当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背着书包“换位”成一名小学生时,那是他人生中多么自豪的一刻;但是,很快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一族”,让多少家长、老师为其“愁外愁”。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新人学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一是他们不适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小学生活,学习的正规化和负担的加重,比起那种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前期,简直天翻地覆。二是他们不适应
摘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快乐研修”的教师发展理念,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为基础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关注合作学习、群体反思和团队建设,促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就一定会收获智慧、收获快乐、收获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关键词:以校为本、研修结合、协作成长  積极推进校本研修、创建学习型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