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效,不是有效,哪一堂课不都或多或少“有效”呢?高效是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
  课堂“高效”有四层含义:学生学业成绩的高效;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每一位学生的高效;每一分钟的高效。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上,做到全员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素质高效。
  怎样才能实现课堂“高效”呢?课上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习质量,这样的课堂一定会高效。这就必须给学生一个“紧张”学习的氛围,从而形成一个“紧张”的课堂。只有全过程让学生紧张学习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紧张”,课堂“高效”的标志。
  “紧张”,不等于慌张,不是畏惧、害怕、胆怯,而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而不懈地努力,是全力以赴,心无旁鹜,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心求学,主动求索。只有紧张,学业才精,德行才成。现在提出要给学生“减负”,要让学生轻松,我们认为,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的学习——“没有课堂的紧张,哪里会有课后的轻松?”“没有课堂的‘紧张’的‘劳’,哪里会有课后‘轻松’的‘逸’?”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呢?
  
  一、取消预习,开展课始“先学”活动
  
  现在教学,一般都有“预习”这一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是对的,其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讲,却严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现在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属巩固性作业,这就要有一定的时间;再加上预习作业,课余作业时间就更多。现在推行所谓的“学案”、“学教一体化”,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干脆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案”、“讲学稿”,使“学”、“教”同步,教师一堂课讲的内容,在课前一定要先“学完”,要多长时间,可想而知。(2)不利于教师高效教学——课堂教学只有从“学情”出发,才可能达到“高效”,而学生通过所谓的“预习”是自己内化的结果吗?此时的满分是真正的满分吗?“学情”是真、是假,教师无从把握,课堂“高效”便成了一纸空文。(3)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对“未知”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课上学习效果便打了折扣。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取消“预习”,将“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先”学:即在上课之始,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最有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着探究、实践、学习,这是课堂民主性的表现;这时的学生学习,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从而有利于教师在下面的环节中最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时的学生学习,由于有了教师的“学习指导”,有了学习时间的要求,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时间观念,提高了学习效率;没有了预习,学生课业负担自然相应减轻,学生在课堂上也就积极了起来。所以,将“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先”学,使学生一上课就高度“紧张”,“紧张”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二、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兵教兵”
  
  所谓“兵教兵”,就是让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就不会的问题进行相互探究。这时的“兵教兵”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的一场“人民战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行列中,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会学。由于“兵教兵”是更重要的放手,是各自学习成果的展示,关系到各人展示的表现,学生自然在这一环节中会更积极、更投入。因此,采用“兵教兵”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高度“紧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升认识水平。
  
  三、 让“比”贯穿课堂,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
  
  课堂教学中,应引进“比赛”,学生对“比赛”是最敏感、最积极的。“比”是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比”,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实况,知晓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提升。教学中,应该将“比”贯穿课堂始终,在学生“先学”时“比”,比谁通过自己个体学习在没有老师、同学“教”的情况下,能出色地解决问题;在“兵教兵”时“比”,比谁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比谁能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在“当堂训练”时“比”,比谁能得到满分,能获得胜利。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比成绩,还比谁积极、认真、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时间观念、责任与目标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比自学能力、自学方法。“比”,渗透着素质教育的内容,“比”使全班“动”起来了,“比”使全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四、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从上课到下课都应该放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同时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也就是要我们的教师切实做好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切实做到两个“关注”: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所谓有问题的学生,就是那些表现不佳的学生,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不紧张投入的学生。教师要用教育智慧处理学生的不学、假学、厌学,“有利、有理、有节”地处理问题学生。所谓学生的问题,就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这类问题,教师不能立即“教”,不能立即给以指点、引导、启发,而是激励学生自己竭尽全力去解;实在解不出来,老师还是不能出场,而是引导同学相互解决,共同研究,让学生在自解与合解中体验探究的艰辛与乐趣;如果全班学生都不能解,教师才从后台走上前台,做必要的引导、帮助、启示。
  课堂上,老师做到两个“关注”,其实质就是能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紧张”之中,从而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学习因“自主”而“高效”。
  
  五、教师真正放手,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倡导“放手”,有些教师是表面放手,实际上处处不放手,在学生自学探究时,时不时的插话、询问,没有让学生“静思默想”;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时不时地提醒、讲解、告知,没有让学生“冥思苦想”,这是一种严重的课堂干扰,这种干扰能让学生紧张吗?显然不能。
  有些老师错误理解“激趣”、“情境”,学生还未进入文本,还没有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开始就用长篇大论来一段“精彩导入”、“背景介绍”、“课文解题”,接着又来一回精彩范读,更甚者,在学生茫然时,借用多媒体提供了很多音像。美其名曰引入情境、激发情趣、示范引路、提供帮助,实质是老师自我表现,霸占学生读书权、学习权、参与权,还是对学生不放心、假放手的表现。
  为了使学生积极紧张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激情,即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参与,以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六、发挥学生作用,用“包”法实现互动学习
  
  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教育的追求。但由于课堂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50,很难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怎么办?我们在实践中,将学生全部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教育职能,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承包,并将相互管理情况纳入学生百分赛考核之列。这也就是充分发挥小教师作用,推行了陶行知所倡导的“小先生制”。通过这种办法,学生不仅关注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还主动自觉地关注本组学习成果,不仅发现自己的问题,还不断地发现他人的问题,从而积极地解决自己与他人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同时还能不断地增强团结互助意识,促进班级学风的发展。这种“包”,促进了学生的投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紧张”。
  课堂上让学生“紧张”起来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我们所做的一点探讨。教学只要一心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一心着眼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心落实课堂“高效”,教学最终会实现课堂的“高效”、课后“轻松”的新课改目标。
其他文献
“让团支部有存在感,让团员有归属感,让团干部有成就感”,学校团委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合理的共青团组织结构,确立团支部的核心地位,尊重团员学生的个人特点,服务团员的成长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德育体系中的强大作用。     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    要充分发挥团支部的组织力量,必须在学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共青团体系。  第一,规范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团委例会,上传下达团委工作,定期请团支部汇报
【案例】  期望中的等待  朱阳是我遇到的众多问题学生中的一个,进入初中不到两个星期,任课教师们就能列举出他的种种“丰功伟绩”:上课不听讲、嘻笑怪叫、顶撞老师……他甚至放出话来:“只要能整得老师生气,我就觉得痛快!”科任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是他上课能睡得着觉我们就阿弥陀佛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急功近利地训斥过,也采取过高压手段,但我看到的只是他叛逆、冷漠的目光,表现则是“涛声依旧”。怎么办
【摘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修养,拓展学生的视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與文本的对话,阅读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以教师的过度讲解取代学生的自主阅读。“语文主题阅读策略”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材,通过“人文主题”“语文工具性要素”两个方面组织阅读材料,形成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
一、“追问式”时文评点校本课程背景    在课堂评点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缺乏思辩思维、发散思维,学生评点时往往在同一理解层面滑行,难以深入到文本深层次的理解维度上,于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参与下走向解读的深入,就成了时文评点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在深入研究了评点案例以后,我们发现,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障碍,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追问,于是我们开发了“追问式”时文评点课堂形态。  “
静读龙应台的《目送》,是近来每个夜晚睡前的最后程序。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寻常的这一句感受,轻轻易易地击中内心的一隅,我迷离了双眼……  年少时,我们就像牢笼里渴望飞出去的鸟儿,像井底渴望看看广阔世界的青蛙,像泥土
2010年是北京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我们认为数学试卷应该在与往届高考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会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发生一些变化。下面,从对新课程的理解和体会出发,就今年的高考复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供各位老师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结构与能力考查热点分析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预计将整体保持稳定。文理科试卷题型结构仍为选择题8个,分
【摘要】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了地区的师资力量,提升了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级教育教学部门和学校逐渐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新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建立成为必然。  【关键词】网络名师工作室;“三通两平台”;高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
女孩儿卓卓自述  我为什么会早恋    在我还不想恋爱,也不懂什么是爱情时,学校的主观武断把我推进了早恋的行列。  那是高二的第二个学期初,我作为学生会的干部,他作为校篮球队的队长,因为组织开展篮球赛的需要,有了接触并渐渐熟识。我们见面时自然地打招呼,偶尔也在晚自习课间休息时在操场边说说笑笑。但是,仅仅因为我和他出众的容貌,这些在每个同学身上都可能发生的自然交往,竟然引发了学校的特别关注,我们被毫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产生了许多偏差行为,处于危险的边缘。作为农村寄宿小学的班主任,应长期关注偏差行为学生,把帮助学生改变偏差行为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偏差行为学生的表现与成因,从认识心理学中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转化偏差行为学生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偏差行为学生;成因;转化策略  偏差行为又称为越轨行为或者偏
在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办学质量较高的普通完全中学——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钢院附中)怡然静卧。  这所始建于1960年的老校,如今早已不见了上世纪的旧貌,代之以焕然一新的现代化建筑,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质朴淡雅而又不乏现代流韵的校园中,一组以浅灰、墨绿为主色调的建筑在绿树与鲜花的环绕中依次而立。琅琅的读书声和优美的环境交映生辉,勾画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