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学生正处于变声阶段,学生的声音富有“个性”,同时他们又缺乏声音“美”的标准的概念。那么,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变声期;自信心;范唱;“美”的声音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45-2一、正确了解“变声期”,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
  在歌唱教学当中,一些学生在唱歌过程中不停地出现跑调的现象,以至于没有信心继续唱下去;也有许多同学有很强的歌唱愿望,但他们都为自己“窜”不上去的低嗓音和“奇怪”的音色而“临阵脱逃”。种种现象表明,这是学生对自己变声期的声音特点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所致。那么,如何找回学生唱歌的自信心呢?即教师向学生正确的讲解什么是“变声期”,唱歌时应该注意什么。
  初一学生一般为12岁,到第二学期,多数同学由于机体受内分泌腺的作用,喉头及声带发音会发生突变,如声音沙哑,出“怪”音,声带浮肿,这种现象叫“变声”,持续时间女孩子约半年左右,男孩子约一年左右。这段时间称“变声期”,或称变声前期。
  整个变声过程大约需要三至五年,变声后男生较原来童声低八度,女生低三度,男生由清脆纤细的童声变为宏大雄壮的大男子汉声,女生的变化不太显著,只是趋于成熟。
  变声期是一种自然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在音域、定调、高音处理等方面,要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时期,个别歌曲的高音可用“假声”来完成。在唱歌活动中,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不要长时间不停顿地歌唱(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不要在唱前吃有较强刺激的食物,也不应在剧烈运动后或饭后立即练唱,还要注意锻炼身体,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所说:“没有健壮的身体,哪里还有歌声”。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歌声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作良好的范唱,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好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有个初步的印象;教师的范唱,是激发学生歌唱兴趣、提高歌唱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唱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范唱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好恶。因此,教师要将自己当歌唱家一样为学生表演,来真正打动学生,从而指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和表现情感、表现美的目标。
  我国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唱歌,有两方面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歌唱技术;二是从内心的精神活动。”那么就中学生实际唱歌的情形来观察,唱歌的技术方法要注意,而歌唱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首位。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达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例如:在教唱歌曲《摇篮曲》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情感。于是,范唱时用轻声、温柔、甜美的歌声来引导学生轻声轻唱带上呼吸,打开腔体,学生由此受到感染,掌握了带上呼吸,轻声轻唱的方法,同时也把握此曲温柔、甜美的情感,甚至还想象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画面。
  在音乐课堂中,不仅要使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歌曲,还要培养学生正确歌唱的方法。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能够较好地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只有在唱歌教学中、利用良好的范唱,让学生通过观察,从听觉转换为视觉来让学生清楚掌握正确歌唱的方法。
  例如:在初一年级的歌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唱歌的姿势和自然,圆润的发声方法,教师不用过多的语言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观察老师唱歌的姿势及口形,学生通过观察,立刻身体坐端正或婷婷玉立地站立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对于范唱好的教师来说,应更好地通过自己的范唱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予以学生美的享受;而对于范唱弱的教师,为了使歌曲范唱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应该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在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基本功的基础上,精良自己的业务,更好地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至于让学生终身喜爱音乐。
  三、在歌唱教学中穿插适当的声音训练
  中学生处于变声阶段,应该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歌唱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加强的,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及其手段传授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发声,用恰当的情感去表现,做到声情并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引导学生在唱歌时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因此,要学生学会歌唱的方法,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呼吸是人的本能,为的是吐故纳新、生命的需要,而歌唱的呼吸是为了气息更饱满,声音更有威力和表现力。歌唱时的吸气量比生活中的自然吸气量多,学生往往由于“贪心”吸得脸红脖子粗,这相反造成发声器的僵硬,气息难以控制。呼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唱一个乐句比讲一句话的时间长得多,又有音高上的严格要求,歌唱需要比讲话有更多、更长的气息支持,如果靠学生习惯的较浅的呼吸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吸气应要求学生双肩放松、胸脯自然挺起,精神振作而上身放松,随着口鼻的开启气息很自然地流进扩张的胸腔,这时人为地下降横隔膜。横隔膜的运动是呼吸的原动力,可以让学生两手插腰来感觉横隔膜的运动在改变胸腔的上下径,乃至上腹和后腹部位舒展外张,如果横隔膜的持续下降至小腹膨胀,学生就达到了常人所说的“小肚子一鼓,气流丹田”了。如果学生学会了这样吸气,他们的气息是深而多的。而呼气是主动又有控制的,这就需要气息的支持,也就是需要向内下吸的保持力量和向上向外呼的支持力量,而向上呼的支持力量大于向下吸的保持力量,这时小腹就明显地内收,好象“吸中有呼,呼中有吸”,努力将气息控制在腹部周围,避免上浮,同时放松肩膀、胸部及膀子周围的肌肉,以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如果控制好了气息就会感觉有一股风样的气流圈从腹部到头在连续不断地滚动。通过学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下练习,他们有了歌唱呼吸的正确方法,当他们站着的时候气息运动就会逐渐产生流动感,也就有了声音圆润的最初感觉。然后,让学生练习发“sol”这个长音,让学生尽量唱得长一些,哪怕多坚持0.1秒都可以,从而加强横隔膜的锻炼,体会呼吸的支持。也可以让学生一口气唱他们喜欢的歌曲,唱到他们气息无法支持为止。而在歌唱训练中,呼吸应随着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而变化,随乐句的长短和分句进行调节,随情绪的变化而或激动或柔美。   引导学生打开喉咙自然的歌唱。有些学生在唱歌时声音出不来,有的喉音较重,唱了不久嗓子就疼,有的学生唱到高音区近似于喊叫而声音发抖、刺耳,原因就在于没有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一个重要的外观标志是喉结下沉。人的声带长在喉的甲状软骨中,也就是喉结内。男生的喉结随发育而明显,女生的喉结在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并非不存在。无论是男是女,歌唱时的喉结一定要往下拉,这一点十分重要。而有的学生为了努力使喉结下降就用力压舌根、拉下巴,造成紧张的状况是不利于发声的。正确的做法是舌面平伸、自在,体会打哈欠、大笑或大哭的感觉。我告诉学生按大哈欠时的喉结位置去发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途径,并指出歌唱时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也不妨让学生把头往后仰来发声,喉结就下降了,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是松弛、自然的,但也是空洞、没位置的,可这是体会打开喉咙的好办法,并指出歌唱时一定要把头恢复到正常状态。当一个人喉咙打开时,喉咙会向四周扩张,喉结和喉的底部感觉是向下拉而又沉稳的,这时的鼻咽、口咽和喉咽都处于兴奋的扩张状态,牙关也是张开的,也就是说喉、口、鼻、咽腔形成了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管道。
  引导学生在唱歌时有充分的声音共鸣。初学歌唱的同学,往往自然声区较好,但声音位置低,唱高音困难。这时可以多练“哼鸣”练习,重视学生的哼鸣练习。哼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有人高兴时会哼小调,不满不服气时会用一声“哼”。这可简单,但歌唱中的哼鸣要求喉咙不要捏,要打开,喉结放在最低位置上,笑肌要提起,自然地面带微笑状,而且把“哼”的感觉贴在叹气的深呼吸支持之上,否则哼不到面罩里,晕乎乎的让学生体会一下擤鼻涕的感觉。这时的横隔膜是有力的支持者,全身要畅通,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胸口不要想着劲,向下叹着哼。在检验哼鸣方法正确与否时,可看学生的嘴巴是否能自由动作而又不影响发声,如张嘴闭嘴哼一个样,音色不变,说明学生基本掌握了,训练发声时,可以采用“m、n”带出元音,这种办法可让学生先找到鼻音再找面罩共鸣。初学歌唱者可以从最初的模仿小声哭泣来找感觉。大家逐磨一下,人在哭泣的时候声音为什么会变宽、变暗?其实,当人在无意中打开了喉咙,喉结位置低而舌根一点也不下压,上腭也“兴奋”地抬起,而横膈膜的动作变化幅度也大了。当然,模仿小声哭泣是体会共鸣的感觉,不能让学生带着哭腔进入歌声,而要诱导学生在发音实践中把握哭泣时的发声状态。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正确了解了“变声期”,获得了歌唱的自信心;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加上适当的声音训练,“美”的声音也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渐渐偏离了这一方向。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有声朗读”的现状及其原因和后果,并就“有声朗读”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改变现有教学状况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了“有声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有声朗读”,真正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声朗读;现状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有些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游戏的痴迷,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那么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字化游戏,指导学生利用数字化游戏提高学习,把跳动的数字化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字化游戏;网络认识误区;引导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
摘要:学生行为养成,文明习惯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提出了“自然、自由、自己”的校训,其核心指向了“善”,本文从我校实情出发,以德育为抓手,系统地阐述了我校“善”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学校文化;行为养成;善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19-2文明是一种进步,是行为的端正,是习惯的改善,是修养的提高,是品质的
摘要:教育博客助力立美教育,适应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潮流,为学校、家庭、社区,教师、学生、家长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使得所有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交流,人人都能与博客网共成长,使之成为研究的平台、写作的平台、展示的平台、合作的平台、心理辅导的平台、学习的平台、家校互动的平台、访仙社区文化的发源地、信息源,实现教育全覆盖,使得学校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关键词:访小博客网;没有“围墙”的学校;立美教
摘 要:后勤管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有效的后勤管理一定会为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后勤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为教师创设一个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本文结合当前学校后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现状分析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来探索后勤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后勤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知识以及规律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数学教学追求,也是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阐述在数学课上采用“辩论会”引入、“故事”融入、“新闻”带入、“游戏”加入、“采访”切入这几种不同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具体做法,反思总结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辩论会;故事;新闻;游戏;采访;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读到语言的生动细腻,读到作者独特的感受,唤醒孩子的生命力,让语言散发芬芳,让知识散发魅力,让生命散发光辉。  关键词:语言;表达;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88-1  《水》,是作家马朝虎回忆儿时“缺水”的生活经历,细腻而生动地描述“缺水”境遇中的独特感受。好的作品,总是期待读者透过语言描述的表象,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学生特长的发挥提供了机遇。进入高中后,体育高考队训练又为这些有特长的学生的升学提供了捷径。本文从宣传赢得多方支持、选苗奠定成功之基、统筹做到文化体育并重等方面,提出了保证训练效果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高考队;宣传;选苗;文体并重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50-2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愈来愈多的学生有了自
摘要:本文中所谈的“差生”,主要是指行为后进生,即行为规范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差生”的形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对他们的引导转化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加强德育,是转化“差生”的根本途径。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吸引着学生,能够缓解学生内心的压力,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音乐本身美的内涵可以很好地陶冶教育学生。音乐课对德育的渗透,对“差生”的转化,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摘要:本文从以听激趣、以演领悟、以写促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高年级的故事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童话故事;高年级;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36-1  童话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她像一串欢悦跳动的露珠,似一股清澈明朗的泉水,如一群温柔可爱的花仙子,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遐想,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