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高地理课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点教育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要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形成“人地平等”意识,形成“人口道德”意识,形成“环境道德”意识,形成“资源意识”意识。
  关键词:地理观点 形成意识
  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或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也正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因此基础地理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突出地理观点的培养。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教学论的加工,融入到基础地理教育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基础地理教育,使学生获得与人地关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重视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地理理念。在基础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就是在地理课程实施中贯穿“人文精神”,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就是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地理观点教育可以归结为人地协调观点教育和空间观点教育两种。我现就人地协调观点教育谈谈看法。
  第一,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要使学生意识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缩小,地球上的许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却都互相联系,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例如,工业社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日益严重的"越境污染"问题,就是因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借助自然或人为的力量从源地向其他国家扩散和转移,对此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要使学生懂得,即便是宇航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新世纪,人类仍然要在地球上生存,即人类仍然“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使学生形成“人地平等”的意识。人属于自然界的一分子,自然界创造了人,并影响着人,自然环境是否适宜,是人类祖先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当人类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使地球的演化不再仅仅是自然过程。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懂得,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需的进程;人类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人类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还要保护自然,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
  第三,使学生形成“人口道德”意识。人口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核心。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持续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意识到人口激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知道与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第四,使学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一方面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生存空间,并改变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人类生存和消费活动排泄的废弃物要由环境来容纳和消除。如果人类索取资源的强度过大,排放的废弃物过多,便会超过环境的承载力,从而产生环境问题,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应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使学生形成“资源道德”意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自然资源承受的压力巨大。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懂得,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保障。在任意一个给定的空间、给定的时间、给定的地域和给定的周期内,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应当对非可再生资源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寻求可替代性资源,禁止开采和利用中的过度浪费;对可再生资源来说,应促进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生,加强保护,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应担负着阻止滥采滥用、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二中 524000)
其他文献
课堂里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里假如只有了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要想克服没有朗读只有讲析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失误和一味的朗读带来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我认为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正确地认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地位,认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朗读是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语言文字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几经修订,直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都无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不是一种说教,主要介绍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相关知识,而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我对初一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一:“你一言我一语”和“独立思考发言”  我认为初一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着眼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让同学拿自己或者是自
期刊
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心,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  第一,复习课知识的梳理  复习课首先进行知识的梳理,内容往往较多,关系复杂,教师在课上怕浪费时间往往包办代替,我通常在上复习课前一天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复习章节知识,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来整理章节知识,第二天
期刊
摘要:高考数学试题,模拟题中考查比较数的大小问题经常出现,以往都可以根据我们所学的普遍方法如:作差法、选取中间量、利用函数性质、图像法等就可以解决,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往我们见到的题目形式在发生变化,用一般方法不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看到考试要求,在教学中深化教法,学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适应素质教育下对他们的要求.  关键词:比较数大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经过多年
期刊
不知不觉,雨开始下了,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雷声,慢慢悄悄地落下来……  细雨迷蒙,似有似无,它落在地上,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像一段美妙的音乐。细听,你便会沉浸在其中,不舍得离去。仿佛世间只有你一人,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外。  喜欢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从天空妈妈的怀抱里跑了出来,在满世界里乱蹦乱跳。我喜欢在这样的雨中行走,奔跑,任凭雨滴打湿我的衣襟,细雨落在我的脸上,细细地,柔柔地,亲
期刊
当今课堂改革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哪里?本文列举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准确、客观地评价。  [案例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
期刊
随着新一轮英语高考改革的临近,各地又掀起一场英语教学的新讨论与研究。英语在是否退出高考的研讨声中,在减分的质疑中,最终既没有减分,更没有退出高考,而仍然和语文数学一样150分加入高考,说明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如何有效解决英语教学几十年的低效低能,费时费力的矛盾,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能,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多年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认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初一时,学生们刚接触文言文,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让学生排课本剧,表演课文中的故事,学
期刊
初中新课标英语《 go for it 》,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上下分别与小学、高中接轨,进而编写成“一条龙”式的英语教材体系。教材图文并茂、色彩绚丽,给人新颖、形象、直观的感觉。它除了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特征,把英语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轨道上来。但是由于汉语与英语有着差异,当代初中生难以接受。这就使学生对英语学习
期刊
记录卡片资料并分类、接触、把玩,符合记忆规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在有大量知识点需要记忆的历史教学中,这种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卡片学习法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整理、分类、把玩卡片,会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其性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热爱,增强责任心,成为一个能把握住自己的人,这也是新时期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由此,我在教授纪年法这一知识点时,由于中国纪年法较为复杂,我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