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身老人再婚那些事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不少老人在痛失爱人的几年后,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伴,在经历了几年“磨难”,有幸修成“正果”,和和美美两人相伴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而更多渴望在晚年“有个伴”的老人则依然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老人成功获得幸福,而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一些老人寻找后半生的幸福呢?
  老年人再婚的喜与忧
  79岁的丁老通过“单身老人联谊会”结识了75岁的何阿姨,同样热爱文学、音乐的两位老人很快走到了一起。“联谊会上,我朗诵了自己做的一首打油诗《月儿圆》,讲的是我中秋节独自赏月时的心情,她当场就对了一首出来,就这样我们认识了。”丁老说。
  现在,丁老和何阿姨的生活十分幸福。“我们俩都喜欢音乐,她弹古筝,我唱歌。闲暇时我俩喜欢坐在一起唠嗑,有个人说说贴心话,生活就不会那么寂寞了。”丁老说。
  丁老膝下有三个儿子,何阿姨也有五个儿女,孩子们对两位老人的事情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孩子互相都见过面,他们对我俩的事都很理解,如果不是孩子们大力支持,我们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丁老说。
  目前,像丁老和何阿姨这样通过各种形式“征婚”的中国单身老人越来越多。
  因老伴去世,2008年,66岁的离休干部陈伯通过梅城某婚介中心认识了50岁的徐阿姨。起初,双方的子女认为他们年龄差距太大,在一块生活会有矛盾,不同意两人结合。在子女的阻拦下,他们明明互相喜欢却见不着面、说不了话,情绪随之变差,身体状况也逐渐下降,这才让子女们让了步。“与老伴一起的幸福感是再孝顺的子女都无法给予的。”陈伯表示,再婚后,他们互相扶持和依靠,整个人感觉年轻了十岁,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晚年生活质量明显地提高了。
  而单身的王姨今年才53岁,她坦言,再婚可能带来更多的家庭和社会压力,因此她情愿选择忍受孤独的生活。
  有十多年婚介工作经验的张女士坦言,由于老人再婚涉及自身观念、社会习俗、子女、财产等问题,经她介绍成功再婚的老人并不多。“大部分老人刚开始谈着,后来因子女的反对而散了;少部分谈成功的老人,也因担心出现财产纠纷而选择同居不领证。”据张女士介绍,不少老人思想比较保守,他们既盼望找个伴调节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又担心找了个身体不好的,或是性格难处的,同时又怕子女反对、邻居朋友笑话等,所以很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并未提出再婚的要求。同时,不少做儿女的认为,只要保证父母衣食无忧,自己就算尽了孝心;部分人认为,谈恋爱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不该想这些,有人甚至觉得老人再婚是一件 “丢脸”的事情,而且担心两位老人结婚后财产、赡养费等问题会产生纠纷,因而不太赞同老人再婚。
  老人再婚子女支持很重要
  张阿姨中年丧偶后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如今孩子都成家了,反倒不理解母亲想再婚的想法。张阿姨的女儿说:“我们不是不替老人着想,只是不需要一个后爸闯进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再说,后爸就一定对她好吗?”不少老人因顾及子女的态度,只好选择“同居”而不考虑登记结婚。
  68岁的李伯对此亦深有感触。李伯的爱人去世多年,但子女孝顺,生活无忧。李伯坦言,老伴刚去世时,自己还在岗位上,便将精力放在工作上;刚刚退休时,孙子还小,偶尔带带孩子的日子也挺充实。如今,孙子读幼儿园了,时间一下子空了出来,心里的空虚感越来越强,这才萌生了找个伴的想法。然而,他把想法一提出来,立即遭到儿女们的反对,见儿女们态度坚决,李伯只好将愿望埋在心中。
  可见,子女的态度对单身父母再婚有很大的影响。据美国对100余名65岁以上的丧偶老年人进行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重新结婚者心情舒畅,疾病减少,延缓了衰老。
  
  老人再婚的心理障碍
  其一,老年人自身。有的老年人头脑中存有陈腐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自己么大年纪了,再寻找配偶觉得脸上不光彩。尤其是女性老人,怕别人说自己“老不正经”、“老来俏”。有的老人怕再婚带来新的家庭矛盾,怕添新麻烦,所以宁可忍受孤独,也不再寻配偶。个别老年人患得患失,论地位,讲条件,过分计较利害,左顾右盼,始终迈不开再婚的步子。还有的老年人由于过去与原来的配偶感情很深,如果再找一个,感到对不起过世的老伴。
  其二,子女反对。除了社会学原因,如遗产、怕别人议论自己对长辈不孝、不愿与继父或继母相处等以外,从心理学上讲还有这么几个原因:
  1.担心老人上当受骗。很多子女会把老人当作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能像决定我们孩子的生活一样决定老年父母怎么过。
  2.对亲生父亲/母亲保持忠诚。对于多数人来说,从婴儿时期我们就认为父母是属于我们的,父母是为我们生、为我们死,为我们存在,是不能分享的,我们渴望忠诚于父母,也要求父母忠诚于我们。父母的再婚显示的是对亲生父母的不忠,这往往使我们很生气。
  3.难以启齿的疑问:年老的他们,还能做爱?通常我们更能够接受无性的父母,父母这么大年纪有性行为会叫子女觉得破坏了自己心目中的纯洁形象,还会影响孩子。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调适
  老年人再婚夫妇,由于有昔日婚姻的经验比较和制约,双方心理都较复杂。再婚后,只要双方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互敬互谅,互相信任,是可以创建幸福美满的新家庭。
  矫正再婚心理动机。老年人再婚,一般主要出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由这些不纯动机所形成的再婚夫妇,没有稳定的婚姻基础,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矫正。
  正确对待心理重演。所谓“心理重演”,是指老年再婚后的生活境遇与前次婚姻过程恰好吻合,而引起一种心理反应。正确对待心理重演的方法是,当遇到温存、亲昵的心理重演时,应更加信任和热爱现时的配偶,为获得第二次爱情而幸福,并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对方。切莫对前偶过分怀念,或在言行上有所流露,免得引起对方的嫉妒。
  共同克服回归心理。老年人总是喜欢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老年再婚后往往不自觉地把先后两个家庭加以比较。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矛盾时,就会去追忆过去的爱情的甜美,产生再婚后悔和怨恨情绪。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创造美满幸福的新家庭。
  适应对方心理特征。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体察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身体较好的一方要耐心安慰、体谅、理解和容忍对方。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避免感情上的冲突。
  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本刊综合)
  点评
  不管人们的愿望多么美好,人到了老年时期,总会有生离死别现象的发生。丧偶就是任何老年人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妇女报2009年发表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表明,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35%的无配偶,还有36.7%的人表示一旦丧偶有再婚的意愿,但是只有6.9%的人付诸行动; 而丧偶的老人中85%的老人希望再找一个伴,但能如愿的也并不多。
  其实,早在1996年,中国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指出“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此外,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这些都给老年人追求晚年幸福提供了法律保障。我们在鼓励更多单身老人勇于冲破世俗的观念,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希望这些老人的子女们能用更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来支持父母。
其他文献
每到逢年过节,给父母送什么礼愁坏了许多子女。然而,2012年,这一难题似乎有了不同的答案。一整年的时间,不少人都曾听到这则广告:“妈妈的回忆录写成的那天,她激动地哭了。已经多少年,她没有在我面前掉过眼泪。我总以为,让她吃好喝好,住上大房子,有钱四处旅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但那天我发现,回忆才是她所有快乐的源泉。了解你的家人,给他们最想要的。”  这是一家撰写回忆录的公司所做的广告,“写回忆录”这一
期刊
“千万不要以为八十岁的老太太不会幻想,到了我们这个年岁这何尝不是支撑我们的力量。如果膝下有子,明天他会不会说:妈,和我一起住吧,不要去那种地方。”  我是一位老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今年我已过了八十,因为明天我就会住进养老院。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住进养老院完全是我自己的选择,趁着自己身体还算健朗,头脑还不算糊涂,早些打算,选择的范围也可以宽泛一些。  不过终究有些舍不得,舍不得住了大半辈子的屋
期刊
人老了死都不怕,还害怕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要相信家中老人善意的谎言。只有真正懂得老年人心理的人才会透析老人的话中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保障比较充足,但心理问题的出现呈上升趋势。很多老年人一生辛劳,年轻时忙工作,中年时忙家庭,好不容易退休了,还要为了让孩子、孙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操心、奉献“余热”。甚至有人调侃地说,老人活着10%为自己,20%为子女,70%为孙子。但是如果只懂奉
期刊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近期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老年人居住养老机构的意愿逐步下降,城镇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10年间从18.6%降到11.3%,农村老年人则从14.4%下降到12.5%。可见,养老机构并非是多数老年人养老的选择,老人同样期待着与家人一起享受夕阳的时光,期待着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期待着社会的关怀和关注。  以下这些老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品味和深思。他们的
期刊
1946年11月4日出生的张德江,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算是年轻的。在他的简历中,明明白白写着“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知青”,他也是一名插队知青。  “插队知青”的全称是“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耽误了正常学习进程的1966年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在校生,又被习惯称为“老三届”。“老三届”中资格最老的,当然是1966年没有机会入读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习称“老高三”。张德
期刊
1969年初,毕业于北京35中的王岐山,随两万多名北京知青来到陕西,在延安冯庄公社插队落户。王岐山在延安插队落户的这段经历,留下的资料甚少。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吃。王岐山多年后回忆,当时他选择了延安圣地,没有去黑龙江,“后来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在2009年2月22日举行的“北京知青赴延安县冯庄公社40周年联谊会”上
期刊
生活中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有简单,有繁复;有低调,有张扬;有荤,也有素。如今,疲惫不堪的都市人越来越意识到,也许,朴实无华的“素生活”才是抵御浮躁的一剂良药。  “素食”能长寿  清代文人朱锡绶说:“素食则气不浊”,可如今“气浊”的人却不少。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在暴饮暴食、大鱼大肉下生活,肉吃得多,酒喝得也不少,而且往往追求重口味,油、盐放少了,觉得不香;辣椒、花椒放少了,觉得不过瘾,结果每个月总有那
期刊
来自美国的贝天牧(Tim Baker)夫妇,20年间在中国救治、收养孤残儿童超过3000名。贝天牧夫妇的故事被很多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中分享、热传,网友将贝天牧誉为“洋雷锋”“当代白求恩”。  爱心,聚成“牧羊地儿童村”  位于京津之间的天津武清区有一片牧羊地,贝天牧夫妇在这里为孤残儿童建立了一个家,取名为“牧羊地儿童村”。这个儿童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孤残扶助机构,先后收养3000多名孤残儿童。  
期刊
“亮亮,赶快跑,给你爸爸送去!”1999年冬天,4岁的王亮第一次接过爷爷递来的饭碗,第一反应就是“奔跑”,跑回家的速度够快,高位截瘫的父亲才不会挨饿,才不会吃到冷饭。  如今,这样的奔跑王亮已经持续了12年。她带父上学的经历,再次引发了网民关于“孝心”的讨论,她的行为,也让很多成年人反思:“我们的孝心是否褪色?”  学会奔跑,让重病的父亲活下来  2011年9月,王亮带着高位截瘫的父亲走进重庆梁平
期刊
老人们爱聊天,扎堆聊,找子女聊,和老伴聊  由一位大学教授创立的我国首条免费老年人心理危机求助热线,就是一条陪老人聊天的电话线。5年来,他们与8600多名老年人聊天中总结出了现在的老人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并希望告知所有人,让老人心理健康,其实很容易——陪他们“唠嗑”。  徐坤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名教授,2006年,她创立了一条“爱心传递热线”800-810-0277,就是专门陪老人免费“唠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