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主办、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承办的全国直辖市和部分城市住房保障工作交流会于11月2日在天津召开。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董迎科,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的有关领导,中国社科院和天津财经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及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住房保障工作的主管领导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京、津、沪、渝等地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公租房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各自在投融资方面的创新做法。
一、 北京:“三多一统一”的公租房创建模式
为加快解决北京市中低收入“夹心层”家庭及新就业人员、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住房问题,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三房”基础上,2009年8月1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建立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并逐步把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住房供应的主要形式,加大建设供应规模。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遵循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原则,将“三多一统一”模式贯穿始终。
所谓“三多”,是指多元化供地方式、多元化建设模式和多元化融资模式。在供地方式上,实现以政府划拨为主导,同时鼓励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投资建设公租房。作为北京市发展公租房项目的重要补充,还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既促进城乡结合部环境建设,又能合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在建设模式上,以政府为主导,兼有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新产业园区利用自有闲置厂房,定向为员工建房,租售并举;农村小城镇则采取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修建保障性住房。在融资模式上,除政府划拨外,还依靠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解决公租房建设融资难题。今年计划用于支持公租房建设的45亿元公积金贷款已基本到位;另以过桥贷款的形式落实了3.78亿元的商业贷款用于公租房项目建设收购,待公积金贷款到位后置换商业贷款。
所谓“一统一”,是指公租房的供应对象、租金标准和建设品质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规划设计上,公租房将选择在地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并将提高托幼、小学、社区医疗等配套标准。在户型设计上,面积设定在30~60平方米,户型包括单居、小套型和中套型,满足承租家庭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二、上海:广开低成本融资渠道
由于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中心城区的房源又相对紧张,上海市的公共租赁房主要面向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上海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因此,上海的公租房政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于申请人不设户籍限制,只要具有上海市城镇常住户口或上海市居住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的均可申请;第二,由于公共租赁住房涉及到的人群广、收入差异大,因此在申请条件中不设收入标准;第三,公租房采取只租不售的政策,租赁期限有明确规定;第四,租赁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与市场化租赁形成良性互补;第五,采取政府主导、机构运作的模式。
上海市公租房的准入门槛较低,房源需求量较大,因此,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较高。为此,上海市政府想方设法为公租房建设广开低成本融资渠道。一方面,由政府财政提供部分资本金和贴息;另一方面,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性住房。此外,吸纳公积金沉淀资金、商业保险、企业年金、地方社保等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如上市公司、开发商等)投资建设公租房。
三、保障性住房金融备受银行青睐
与会的商业银行代表均为与天津市住房保障项目有过合作经历的银行,其中天津市保障性住房金融的40%~50%均来自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而海河治理及华明镇建设均为天津市政府与国开行的合作项目。他们在谈及与政府住房保障项目合作的最真切体会时纷纷表示,由政府作担保,保障性住房金融的风险可控,大有可为。目前,各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针对保障性住房金融专业化、差别化的贷款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着眼“十二五”,探索新模式
此外,天津、重庆、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等地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本地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志峰会长、侯淅珉司长和与会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公租房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刘会长明确强调,探索、建立一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租房政策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值此“十二五”即将到来之际,各地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未来五年的住房保障规划,调整供应结构,增强中小户型供应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节能减排;明确细化保障性住房的户型及装修标准,在不增加装修造价的前提下,提升居住品质。
侯司长指出,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公租房建设的重要性,大胆探索、多渠道发展公租房建设新模式,北京的“三多一统一”模式等城市是很好的范例。此外,要抓住重点,积极完善公租房制度建设,切实落实政府的主导、支持作用;抓紧研究公租房长期融资问题,为公租房的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一、 北京:“三多一统一”的公租房创建模式
为加快解决北京市中低收入“夹心层”家庭及新就业人员、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住房问题,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三房”基础上,2009年8月1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建立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并逐步把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住房供应的主要形式,加大建设供应规模。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遵循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原则,将“三多一统一”模式贯穿始终。
所谓“三多”,是指多元化供地方式、多元化建设模式和多元化融资模式。在供地方式上,实现以政府划拨为主导,同时鼓励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投资建设公租房。作为北京市发展公租房项目的重要补充,还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既促进城乡结合部环境建设,又能合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在建设模式上,以政府为主导,兼有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新产业园区利用自有闲置厂房,定向为员工建房,租售并举;农村小城镇则采取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修建保障性住房。在融资模式上,除政府划拨外,还依靠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解决公租房建设融资难题。今年计划用于支持公租房建设的45亿元公积金贷款已基本到位;另以过桥贷款的形式落实了3.78亿元的商业贷款用于公租房项目建设收购,待公积金贷款到位后置换商业贷款。
所谓“一统一”,是指公租房的供应对象、租金标准和建设品质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规划设计上,公租房将选择在地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并将提高托幼、小学、社区医疗等配套标准。在户型设计上,面积设定在30~60平方米,户型包括单居、小套型和中套型,满足承租家庭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二、上海:广开低成本融资渠道
由于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中心城区的房源又相对紧张,上海市的公共租赁房主要面向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上海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因此,上海的公租房政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于申请人不设户籍限制,只要具有上海市城镇常住户口或上海市居住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的均可申请;第二,由于公共租赁住房涉及到的人群广、收入差异大,因此在申请条件中不设收入标准;第三,公租房采取只租不售的政策,租赁期限有明确规定;第四,租赁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与市场化租赁形成良性互补;第五,采取政府主导、机构运作的模式。
上海市公租房的准入门槛较低,房源需求量较大,因此,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较高。为此,上海市政府想方设法为公租房建设广开低成本融资渠道。一方面,由政府财政提供部分资本金和贴息;另一方面,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性住房。此外,吸纳公积金沉淀资金、商业保险、企业年金、地方社保等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如上市公司、开发商等)投资建设公租房。
三、保障性住房金融备受银行青睐
与会的商业银行代表均为与天津市住房保障项目有过合作经历的银行,其中天津市保障性住房金融的40%~50%均来自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而海河治理及华明镇建设均为天津市政府与国开行的合作项目。他们在谈及与政府住房保障项目合作的最真切体会时纷纷表示,由政府作担保,保障性住房金融的风险可控,大有可为。目前,各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针对保障性住房金融专业化、差别化的贷款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着眼“十二五”,探索新模式
此外,天津、重庆、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等地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本地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志峰会长、侯淅珉司长和与会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公租房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刘会长明确强调,探索、建立一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租房政策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值此“十二五”即将到来之际,各地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未来五年的住房保障规划,调整供应结构,增强中小户型供应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节能减排;明确细化保障性住房的户型及装修标准,在不增加装修造价的前提下,提升居住品质。
侯司长指出,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公租房建设的重要性,大胆探索、多渠道发展公租房建设新模式,北京的“三多一统一”模式等城市是很好的范例。此外,要抓住重点,积极完善公租房制度建设,切实落实政府的主导、支持作用;抓紧研究公租房长期融资问题,为公租房的发展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