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
  
  问题解决教学,概括地说,是教师指导学生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知识的过程。具体地说,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产生和获得的全过程。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认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些成果与结论的获取途径与过程,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大胆推测和假设,在思考、实验的基础上获得合理的结论,要让学生获得自我学习的学力。如何解决现行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问题解决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代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情境中的学习,在真实世界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经验,将有助于学习者构建更加牢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世界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从本质上来看,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一种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化学学科中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选取故事或新闻情节。很多知识的产生都伴随着颇令人回味的故事情节,将其加以适当改造,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从问题一开始就进入高潮。
  (2)选取生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化学现象,学生往往听到过、看到过、甚至试过,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学生对学习这类知识的欲望更加直接,提炼这些现象,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3)选取相应史料。史料的真实性,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其中往往渗透一定的化学思维。在讲授玻璃时,选取玻璃从发现到成为珍品再到玻璃的普及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玻璃的性质、成份等。
  (4)选取社会生产现象。在讲授金属防护时,选取铁船的防护常需油漆,同时在其底部放锌块来设置情境。
  (5)利用实验,激趣生疑。化学实验以其鲜明、生动、直观的形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能较快进入教学情景之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如:在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中,可设计分别将一朵干花和一朵湿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的不同。
  (6)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场景。有些知识如果不利用模型等直观教具,学生往往很难很快融入教学中,对这些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场景,其课堂效果将大大提高。如:在物质的晶体结构教学中,出示晶体模型或多媒体场景,可使学生获得空间感觉,尽快进入一个立体空间中。
  (7)为学生提供似乎无法解释的“两难情景”,产生认识冲突。
  2.分析明示问题
  这是一个信息转换过程,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上述情境材料中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处理,剔除无关信息,以获得对问题本质的认知。
  如在浓硫酸的教学中,先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试验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熊身上事件。
  (2)在网上打入“硫酸”进行搜索(显示绝大多数为硫酸产品介绍或硫酸毁容、伤人案)。
  (3)某硫酸厂电焊工曹某将一废弃于室外的装运硫酸的槽罐车切割分解,不料发生爆炸,酿成惨祸。
  (4)演示实验:将铁片分别放入盛有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
  通过对上述问题情境的分析,要引导学生概括出待研究的问题:硫酸为什么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在这些伤案中为什么都提到了浓硫酸而不是稀硫酸?是否浓硫酸具有和稀硫酸不同的性质?这种差异在哪里?浓硫酸为什么可以用铁罐装运?上述引起爆炸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等等。
  3.引导解决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或逻辑思维方法,
  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求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常有下列方法:
  (1)设疑——引探法。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想浓硫酸和稀硫酸应该具有一些不同的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设想是:实验对比。然后各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阐述各自观点,最后大家提出可以选用几种有代表性的物质进行浓、稀硫酸的对比实验。
  (2)猜想——验证法。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浓硫酸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此环节应加强指导)。
  (3)比较——归纳法。各组根据实验现象,作出解释,派代表阐述各组观点,通过争论最后得出结论。
  4.反馈评价总结
  这是问题解决的形成结论的阶段。在这里,如果被检验是正确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则形成结论和范例(比如教学中的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或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后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如果通过检验,其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不正确或不是完全正确,那么再重新进入问题解决的步骤。这种评价和结论最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学会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创新素质的一部分。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这些评价和检验,也可以由教师做出,但要学生明白其错误出现的原因,能动的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找出新的问题情境,同时学生在获得概念和规律性认识后,教师应及时设置不同程度的练习题,指导学生使知识得到迁移,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对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的目的。
  二、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需要不同教学模式的整合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虽有其优势,但并不能也不必让学生完全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一切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平衡、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及受教学时限的限制,许多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模式,在教学中取舍、融合,以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问题的真正拥有者应是学生,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教师的角色更多地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考虑的不单是如何“教”,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如何“学”,要防止教师把问题攥在手里,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课堂的主人仍是教师的状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尽管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但这种自主学习又是必须指向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当学生质疑关注点偏离教学重点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维走回教学正轨。同时学习者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特定的困难,当这些困难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不足以应付挑战,这也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引导。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进行探讨,包括: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突出概念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加深记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概念。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使用应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的特点,本着“适应性、可行性、有效性”的原则来选择。我们认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策略应该以引导学生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21世纪的人才。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及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索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近几年数学教育工作
一次六年级的习作课堂上,当我们与孩子们交流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时,学生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学生说她的烦恼来自于同学们的言论,就是大家都说她太“宅”。由于我不太了解什么叫做“宅”,就立即在课堂上让她谈谈。  她说,老师,这个你都不知道呀?“宅”就是呆在家里不出去,依赖网络生活的意思。  我说,呵呵,这有什么好烦的呢?  她在习作中这样写道:“偶可不想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宅女’,在网上,偶也总是‘潜水’,‘人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采用多种诱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情景教学的适当使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注重学生交际意念和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 学习兴趣 培养 拓展  对于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来说,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学生对英语这门新学科的感知和认识不清楚,以致于学习兴趣往往
高中地理学科被公认为是文科中的“物理”,往往因其难度而打击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同时,作为“副科”也很难引起家长及学生的重视,特别是高一大部分学生往往以通过会考为目的,很少会在课外花时间去研究地理、学习地理。因而,如何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扎实地掌握地理知识,解决绝大部分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学科能力,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应是地理教师所追
名师是指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我在本文中所说的“名师”其实可以分为多种:第一种名师是依靠精神传承、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如孔子、孟子、叶圣陶、陶行知……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家;第二种是江南江北的执教过几节优质课打拼或包装出来的名师;还有一种是一些教育机构从众多德才兼备的教师中评选出来的榜样型名师。后两种名师是当今最多的。  《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理解和运用其实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解中强化运用,运用中提升理解,就这样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使语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可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教材,把教材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敲开习作之门的关键。  一.精彩片段,仿一仿。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其探究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善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许多年,但当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十余载,经历了教材改革几多次.以前几次的改革可以说变化不大,每次都能轻松应对,然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不仅教学内容有了很多突破,教学理念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三年的教学里,我同我们备课组其他同仁为探究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现在就把我在这几年里积累的几点粗浅的教学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要多思教材  新教材有不少的知识,其理论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