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通识:了解世界的知识图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269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爱又恨
  四年前我进入复旦。还记得刚到时,我领到了一本好几百页的砖头书,辅导员告诉我们这是大学选课指南。我当时心里就吃了一惊,打开书翻了翻,发现我们中文系要修的不仅有诗词格律这样的专业课,也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而这些课程大部分来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学院。那时候我才知道,复旦大学在2005年就开始推行通识教育了。因此我2011年来到复旦读书的时候,需要学习6个核心模块的通识课程,涵盖传统文学、哲学思辨、文明历史、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艺术审美六大领域,此外还有人文基础、经管基础、计算机基础、任意选修等课程。
  于是,在复旦你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抱着高数课本的理科生踏着铃声冲进能教室,和拿着《论语》书的文科生们一起听教授讲解佛教经典;也能看到同学们在大众传播课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激烈的辩论。对于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最为奇葩的是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编程。这可是难倒了一群文艺青年,大家不得不挑灯夜读,啃云里雾里的语言,怨声载道。
  学习通识课程有什么用?我刚上大学时,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许多大学生相似,并不觉得这些课程很重要,甚至认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我们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通识教育并不是“无用之学”。大学第二年的暑假,我到一家报社实习,发现撰写新闻稿件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多读中文系的专业书就可以妙笔生花,反而更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洞察事件的新闻眼光。在实习的两三个月里,我时常在工作中猛然醒悟:这个讲述事件的方法在新闻系的大众传播课上学过,那个关于生态环境的新闻曾经在通识课程中被老师提到之前学习过的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在实习时帮助我快速地理解陌生的领域。
  由于能比较好地适应工作,采编组的Leader开始让我独立“出任务”,我成了办公室里有史以来最快出师的实习生。如今我决定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也与这个愉快的经历有莫大的联系。通识教育中,一两门课程只是让我们了解某
  回首国内的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兴起,但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如何平衡,如何改变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看法,等等。海外教育中,一门课可以对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高等数学课对本专业学生要求根据分数评级,对于外系选修的学生则只有 pass和fail,对于旁听的学生则只要求出席并做学习笔记。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或可以为借鉴。
  个领域的皮毛,但是知识可以在实际中拼接起来,构成我们的知识图景。可以说学习的领域越大,我们这片知识图景就越宽广,越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通识教育的学习感受,我想那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受益无穷的三门课程
  回想起自己在复旦上过的通识课程,有三门课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每每想起仍觉得受益无穷。
  第一门是哲学系的汪堂家老师开的《谈谈方法》课,属于 6个通识核心课程中的“哲学思辨”板块。在复旦六大通识核心课程素有“六魔”之称,以课程任务多、考试繁琐著称,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哲学思辨”课了,哲学这样“玄乎”的学科无疑增加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谈谈方法》是哲学家笛卡尔的一本小书,对于当时没有怎么接触过西方哲学的我来说,心里实在有些打鼓,害怕老师一上来就冒出一波又一波天书一般的哲学概念。
  出乎我意料的是,汪老师上课并不是一板一眼地介绍哲学,他往往先由日常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然后再深入浅出地联系上笛卡尔的概念。汪老师还提倡弘扬复旦的辩论传统,让大家效仿古希腊哲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来进行演讲与辩论。记得当时初涉哲学领域,我的观点不免稚嫩而肤浅,但是汪老师从未训斥反而时时进行鼓励。一个学期下来,这门让大家“闻风丧胆”的通识课,竟从没有出现过睡倒一大片的情况。这门课激发了我了解哲学的兴趣,虽然到现在仍是读书不求甚解,可是对哲学不再害怕,反而意识到哲学是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更重要的是,课上那种激浊扬清的辩论之风,改变了我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怯懦心理,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另一门值得提一提的课是历史系的吴晓群老师开设的《希罗多德<历史>》。这门课需要阅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然后分析其中记载的史料。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一个小时只能读几页书,一方面是对古希腊的历史非常陌生,另一方面是长长一串的希腊人名让我得了“脸盲症”,经常把人物记混了。好在有过学习哲学的经验在先,我没有自暴自弃,沉下心去一边读一边记,还自己绘制人物关系图谱,过了几个星期就克服了读不进去的“危机”。
  如果说这两门课算是“文史哲不分家”,那学习经济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大一的时候我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选了管理学院胥正川老师开的《电子商务》课。四年多前“互联网 ”的概念可不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限于在淘宝上买买衣服,亚马逊上买折扣书。喝过洋墨水的胥老师一上来便让我们采用国外大学的研讨模式,每节课拿几个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案例让我们做case study。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互联网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都有自己的核心商业模式。至今仍记得当时我和小伙伴做了“美丽说”“蘑菇街”网站的案例报告,而这样的选购网站直到两三年后才真正热门起来。这段学习经历让我开始对电子商务与新媒体着迷,后来逐渐向新媒体行业发展。
  这些课单独来看似乎毫无联系,可是它们陆续组成了我的知识结构,让我在观察事情时候比原来更敏锐,思维也更加多元。老实说,学习这些陌生的通识课程,我学得相当痛苦,但是一旦冲出自己学习的“安全区域”,收获会比只学习得心应手的课程要大得多。
  在海外的反思
  在复旦学习的时候,我对通识课程的了解是逐步加深的,虽觉得它有益但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直到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求学,听了一位教授的课,我才醍醐灌顶。这位教授颇为“古怪”,他本行做的是汉语研究,却出版了很多本文学乃至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我曾问他能涉及这么多领域的秘诀,教授说:“我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习自己专业的新知识,然后另外花两个小时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作为一个地道的文科生,他在读博士的时候还曾经挑战斯坦福大学的数学课、逻辑学课、天文学课,可以说他是在进行自主的通识学习。教授认为钻研其他领域的知识,会反过来帮助增进对自己专业的见解。尽管新知识并不“友好”,一堂课可能只能听懂 5%,但坚持下来就会比别人多懂一些,“一个只钻研狭窄领域的人,出成果的可能性远不如一个拥有广泛知识量的人。”
  我对此深以为然。因为仔细观察一些取得成就的学术牛人,大多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并非只耕耘自己所学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我们的专业学习越来越细致,譬如中文专业里就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等方向,如果不对其他方面有通识的认识,那么你在自己领域的学习也是十分狭隘的。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通识教育让我们不必“坐井观天”,帮助我们对整个世界有更深的觉解与认识。通识教育教会了我几点重要的能力:第一是保持好奇心,对不同领域的知识抱有敬畏之心,不会因为专业不同而否定他人的观点;第二是联系性地看待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对自己的学习潜力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20%挨饿,10%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一个月没有固定住所  这些数字基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Sara Goldrick-Rab教授的研究。她在2015年年底调查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7所社区学院的4000多名学生,发现平均20%的学生挨饿,10%的无家可归。非裔、亚裔、拉美裔学生的这些比例更高,非裔学生无家可归的比例达到20%。美国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以招收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走读比例高,录
《中华民国史》(1-4卷),张宪文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民国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推荐理由:该书是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宪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十年披沥所完成的皇皇巨著。该书以中国近代社会如何历经艰难、逐步缓慢地向现代中国发展为主线,在广泛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档案文献,清晰展现了中华民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本书视角独特、视野宏阔、内容厚实、持论公允,根据民国史发展的历程,
2015年3月,考研失败后,刘小猫(化名)顺理成章地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很快一份手游公司软件开发员的工作轻松到手。工作机会来得如此简单,刘小猫却犹豫了,他心里嘀咕“找工作哪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校招才刚刚开始,难道这么快就签‘卖身契’吗?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呢?”考虑了两天,他给手游公司打去电话,以不太适合为由潇洒地拒绝了。但接下来求职路上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却让刘小猫始料未及,更措手不及。  被幸运砸中
Hackson,注定会流行  36小时候,好几个黑科技产品问世。一个APP实现了让照片有喜怒哀乐等动态表情效果。并利用IBM Watson提供的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功能,能够对输入的语音进行情感分析,从而让照片中的人物展现适当的面孔。另一个APP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用户得自拍才能打开APP,赋予其私密性。此外,系统会根据自拍照表情辨识出使用者的情绪,并且逐日记录,所以它名叫情绪日记。还有一个软件,装在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10,9,8……2,1,发射!”的倒数计时,耸立的发射架上传来阵阵轰鸣,火箭破空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枚火箭是长征六号,它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发射记录。  在这20颗卫星中,有一颗叫“紫丁香二号”,是我国首颗由学生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与微型卫星相比,其对遥感系统
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所在的善斋,  我就恍惚间有踏入美术馆的感觉——大门两侧摆放着马克思和鲁迅的雕像,  楼梯口错落有致地垂下几盏清雅的手绘灯笼,走廊里陈列着绘画、陶瓷、剪纸、招贴等各种艺术作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描绘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熠熠生辉的人物。  驻足其间,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瞬间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些是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意想
学文献出身,又埋首学术研究,葛兆光的阅读量很大。他在学问上求新求变,不断开辟新领域,读书习惯却多少显得有些“保守”,遵循三十多年前所受的学术训练,在日记本和电脑上做笔记和摘钞。《且借纸遁》是葛兆光在1994年~2011年间泛览“杂书”所作的笔记和摘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思想史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敏锐地从其他学术领域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葛教授自谦要借此到专业之外透一口气,实际上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
有人说:在公司里做好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事实上,“找到合适的人”的难度要比“做合适的事情”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在用人单位实践中,“招人难”(尤其是招聘高学历人才难)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座大山。相信很多管理人员都有类似的体验:一边是各种压力,堆积如山的工作就在眼前,时间紧任务重,亟需人手来一起工作;另一边是各种顾虑,人员成本、上手难度、积极性、员工稳定性、团队契合度……很多费脑的因素
提起武大樱花的来历,就要追溯到一段令人心酸的曲折往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  劈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美丽的大学校园。  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最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之时,日军的侵华战争打响了。至1938年初,武汉形势吃紧,武汉大学
近年来,虽然对公益领域感兴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不少人仍不会将公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公益从业者面临的收入不足、跳槽难等问题。早期的公益从业者也对转型充满迷茫,他们不知道能转到哪行,也不确定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公益人才的专业性出了问题,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性不足,在职场中缺乏竞争力。如果从业者掌握了充足的专业技能,即便不在公益领域,仍然有多种职业可能性。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