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数学笔记,尽显课堂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数学课堂上是否要引导学生记笔记的问题,一直以来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数学课上记笔记很重要,便于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种观点认为数学课重在理解,重在解题,记课堂笔记会影响听课效果。后者主要是针对部分学生离开思考、一味抄写、机械照搬地做笔记,反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的现象。而事实上,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好做笔记的方法,数学课堂笔记带来的不应当是这样的恶性循环,而是远大于其弊端的利。接下来就谈谈此“利”何在,何以得“利”。
  一、课堂笔记,利大于弊
  正确的做笔记方法能够带来课堂上的多重感官刺激——眼看、耳听、手记。眼看耳听,增强记忆;手上动笔,集中精力。多重感官刺激带来的不是空白的大脑和机械的抄写,而是极高的学习效率。
  不仅如此,在课后温习时,课堂笔记还能够成为激活学生记忆的关键点。如果科学地做好笔记,学生能够通过当时记录的信息进行课堂再现,更加生动地回忆出上课所学的知识点。这同时也是一次对课堂知识的凝练、总结、提升,把冗长的课堂浓缩成薄薄几页精华,到达所谓“把厚书读薄”的境界,这样学生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同时也更有利于整个大的知识框架、知识体系的构建。
  好的课堂笔记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工整的书写、合理的布局、适当的绘画和装饰元素的有机结合,不亚于一份赏心悦目的精美艺术品。
  近年来,小、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连接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地各级教研部门和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学习目标的不连贯让许多学生在不同学业阶段的衔接处出现一定的学习困难,而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是解决此方面问题的一个重大策略。在这些学业阶段中,小学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更加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笔记能力的培养。
  二、笔记方法,自有大道
  课堂笔记的内容,自然是重概念、重方法、重总结。数学本身是建立在定义和逻辑上的一个学科,概念性的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方法则是数学学习的“金钥匙”,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单纯去记忆公式可能会出现差错,而将“无限分割圆柱并将其拼接为长方体”这一方法记录下来,便能在温习这一知识点时再现课堂,清楚地记住公式的由来。记录总结性、规律性的知识点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精简和提炼。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引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点引导他们记录课堂上的难点、疑点、规律性结论,不会的地方做上记号,课后及时询问老师。还可以引导他们记录下课堂主要的教学思路,有利于课堂再现、释疑解惑。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提醒他们不要疏忽最基本的概念,最基础、最常见的题型也要注意记录解题思路,有助于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最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到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因此记笔记的要领,还重在一个字——“趣”。当代多媒体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多加入动画、贴纸等小孩子易于接受的元素,引导他们在笔记本上绘出适当的插图对知识点进行解读。还可以在班级内举行笔记评比,对趣味性、设计感强的课堂笔记予以嘉奖和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科的趣味。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引导孩子打开笔记本大声朗读课堂所记下来的歌谣、方法或法则等,如正方体的展开图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相连,异层必有‘日’‘凹’‘田’不能有,掌握此规律,运用定自如。”学生念自己亲手所记的歌谣,趣味十足,朗朗上口,不仅非常有成就感地发现自己的作品能够大有用武之地,自信心和做笔记的欲望都得到增强,同时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对这一知识点烂熟于心,考试时能信手拈来,快速运用。
  三、创造转化,能力升华
  数学课堂笔记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录,教师应促进学生数学课堂笔记的“创造性转化”,使其内化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财富。
  课堂笔记应该由机械的知识点载体转化为思维过程的载体。课堂笔记不应该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而要转化为一种思维过程的载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上听课所得,思考所悟,有疑惑时将其具体写出,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下面写上自己思考或是从老师处得到的解答。教师可以一段时间让学生上交一次笔记本,在上面写上评语、批注,与学生在笔记本上进行别样的师生交流。
  课堂笔记应该由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开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一定要求做课堂笔记,但要逐漸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笔记的方法。正如上文第二点中所提到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笔记内容会更有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学生找到自己最需要记录的笔记内容,发展出富有个人风格的笔记风格、笔记形式,课堂笔记将从一种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方法,而学生从中体会到的益处,则将进一步转化为其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注重趣味性的提升、思维上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不仅使课堂事半功倍、尽显魅力,而且帮助他们培养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是一笔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其他文献
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新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注重素质教育,提倡美育教育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课堂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激趣、以美求真、以美启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活泼而又有富有效率。  一、以美激趣,绽放数学自身魅力  如果能在数学
期刊
核心素养是课程的立足之本,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被誉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的“史料实证”素养,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
期刊
在每一年开学季的新生入园时,都会出现很多小孩子出现哭闹的现象,有些小孩子一開始会因为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会比较开心地上学去,但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小孩子就会出现想家的情绪,进而开始哭闹,并且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种种不适状况,面对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们应该从幼儿园的环境入手,降低幼儿对于环境的陌生感,增强小孩子的归属感,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  一、幼儿园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
期刊
一、敬业精神、教师素养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体育教师必须首先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充分理解新课标,从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能够体现特色,力求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是必要手段。随着国家对全民身体素质关注的提高,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基础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有关课改的培训进修,组织观摩优质体育课,为体育教师提供
期刊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德育因素,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爱国教育,体现“富强”“爱国”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它关系着我们教育培养什么
期刊
所谓班级软环境,是相对于班级硬环境(指各类教学基础设施)而言的,是指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手段、方式,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学习的潜能和动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协调发展。我们常说的班风、班貌、班级文化就属于班级软环境。良好的班级“软环境”往往表现出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特征,这种空间是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氛围,它有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教学这一名词走进了葫芦岛市,我县的各个学校也开展了针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堂上有效提问进行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坏,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影响着我县高效课堂的实际落实,为此,我们在《初
期刊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随着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出现象依然存在。幼儿园安全隐患的种子仍然根深蒂固。如何响应《纲要》精神,消除安全隐患,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幸福的园所环境才是首要的园所发展目标。  案例一:某幼儿园孩子在午睡时,孩子高烧惊厥发作,班级当班教师手足无措时叫了保安,好在保安清楚孩子高烧惊厥的紧急处理,,随后又立
期刊
一、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1.落实双基  2.培养能力  3.加强评价  通过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发展性。  二、复习范围  以十册教材第六单元涉及的复习内容为主。1.数和数的运算;2.代数初步知识;3.应用题;4.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简单的统计。  这六部分内容,按照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编排,使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比较完整和系统化。复习时需要教师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就是要是通过悬念制造,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入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便是“阅读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