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间 人性有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间道》是香港商业类型片中的佼佼者,与传统同类题材影片相比,它的突破表现在它实现了由注重讲述故事到刻画人物的转变。在刻画人物方面,影片的表现角度和叙述内容非常独特,它刻画了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社会价值观截然对立的人物,但是创作者显然的人道主义态度使得影片将镜头深入到人物的人性深处,深刻地表现他们共同的人性挣扎,反思了他们相同的人生和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无间道》 人性 悲剧性
  
  《无间道》这部被香港影评界称做拯救了新世纪香港电影市场的作品,堪称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自播映以来,一度拿奖拿到手软。2007年,在纪念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举办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中,《无间道》夺得最佳电影称号。这在每年量产三百余部影片、有东方“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实属不易。
  不仅如此,舆论界还称颂《无间道》改变了香港电影的制作模式。其影响之大。程度之深,至今不绝。那么,从电影元素来说,影片《无间道1》的开创价值和经典意义究竟在哪里?本文试从文本分析角度探讨它的成功之道。
  
  一
  
  熟悉香港电影的人都知道。以警匪、枪战、黑社会为题材的影片是香港电影界乐此不疲的类型影片。早期表现善恶对立、黑白对抗,讲述有消费性的故事是其主要特点。到80年代,一批在商业元素包裹下兼注重刻画人性的影片出现。如吴宇森的悲剧英雄系列等。很显然。从大的类型来说,《无间道》仍然属于此类影片。但是,它又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影片。既有商业故事,又注重塑造人物,表现深刻的人性挣扎,深入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主题。
  从题材来看,善恶对立是这类影片惯常的思维模式,也是这种类型影片展开叙述和结构故事的关键所在。但这部影片开头就安排了对韩琛犯罪集团的抓捕行动,这惯常的情节高潮一般都安排在影片最后,顺势揭出谜底,结束故事。而为了保持影片情节张力,双方的这种欺骗与反欺骗常常被安排为潜在的斗法过程,作者运用巧妙的隐藏和恰当的暴露来制造看点。而在这部影片中,冲突戏被提前,还有,双方的卧底一开始就是显露的,传统悬念亦被舍斥。这表明。影片并不以此为看点,那么。题材表现的重点何在呢?
  原来,在剔除完全注重故事情节因素的传统做法后,影片题材已经发生了巧妙变化。影片前面安排的这次情节高潮表明。其重心已经由警匪对抗的故事巧妙地转化为警匪双方内部的人性倾轧——双方调查自己队伍中的内鬼,由此深入刻画人物。
  影片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陈永仁和刘建明,表现他们身份错位,自我丧失的无奈,表现了他们希望回归正常人的身份和生活的愿望和共同的悲剧命运。
  陈永仁本来是警校的优秀学员,但恰恰因为他的优秀。他幸运而又不幸地被派作卧底。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的不归路。原本说好是三年期限,但如今已经快十年了。年限的不断延长,既说明了卧底生活的艰难和危险,又反衬了他的痛苦:既隐含了他工作出色,又说明了他愈是做得好愈是无法摆脱苦境的悖论和无奈。为了成为出色的卧底。他不得不干那些“合乎”他身份的事,以博取信任,但是身为警察的自觉和为人的良知又使他强烈地自我谴责。他处于极度的心理折磨之中。刘建明没有陈永仁那么多的磨难,他似乎一切都挺好,物质丰裕。地位牢固,精神自得。殊不知,他的虚伪和做作已经被身边最亲密的人观察得一清二楚。她称他有二十八种性格,很可怕。如果说陈永仁面临的是忍受,那么刘建明面临的则是选择。陈永仁无法找回自己的身份,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痛苦,那么,刘建明则是在如履薄冰的幸福边缘迷失,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流连忘返。
  同时。影片还表现了他们希望回归正常人的身份和生活的愿望。苦难中的陈永仁是这样,幸运之中的刘建明同样是。女友觉得他很“可怕”,“挺可怜”。特别是他在除掉黄警司之后。原以为韩琛会更加赏识他。结果却发现韩琛在利用他。背着他甚至甩开他在做事。他于是彻底幻灭了。转而寻找陈永仁合作,就是希望回归的标志。
  陈永仁既是一个好人,又是一个英雄,但他离幸运就是稍差一分,他的悲剧命运令人同情。刘建明开始是一个替犯罪组织卖命的人。但在最后。他请求陈永仁给他一个机会。他的忏悔是真诚的,但他觉悟之时已经晚了。
  影片刻画的这两个主要人物,从价值观来说。他们分明代表着正价值和负价值。传统警匪片不但表现他们社会角色的对立。而且更要强调他们性格的冲突和人格的强烈对比。但在《无间道》中,影片恰恰突出写他们人性和人格中相同的一面。
  影片开头就表现了他们的人性相通。序幕中,刚刚被派到警队训练的刘建明望着陈永仁被赶出警队大门的背影。心里说:“我想跟他换。”刘建明到音响店挑选设备。偶遇陈永仁。两个人沟通顺利,感受相同。影片开头的这两个画面和细节都是隐喻性的。为整个影片刻画人物打下了基调。
  陈永仁和刘建明人性的共同点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工作能力来说,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从个人品德来说,影片更表现了他们普通人性的一面。作为人。在普通生活中。他们原来是如此的接近和友好。刘建明对待MARY,和陈永仁对待心理医生的态度多么相似!MARY能够观察到刘建明的心理隐衷。指出他的伪装和可怕。我们可以逆向理解为是因为刘建明对待自己亲爱的不设防造成的。同样,陈永仁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医生。他竟然连自己是警察这样天大的秘密都告诉了她。在传统警匪片中,反面人物像刘建明之类人极容易被概念性地丑化,而与此同时。像陈永仁这样的英雄则会被概念性地拔高和纯化。而在这部影片中,它既没有刻意拔高正面人物,也没有有意贬斥反面人物。它注重表现了人物在具体环境下的真实行为和心理。
  通过影片对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人物塑造手法的分析,可以透析出创作者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态度。这种创作心态,是决定这部影片取得深层突破的内在原因。创作者在对待他所塑造的人物时,不是以一种价值判断为预前提,将所有的人物进行好坏分类,然后做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判定。而是采取了客观的中立态度,以一种自然主义的客观性和现实主义的典型性来表现人物。因此,影片中人物的性格表现和影片故事的情节发展动力都是人性的表现和流露。
  诚如刘建明说的,他在被派做卧底时是没有选择的。陈永仁也是这样。在影片序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因成绩优异被派卧底。陈永仁做卧底尽管非常称职。但过程却是非常痛苦的。他打人被抓,影片不是故意暴露他的缺点,而是通过这样的细节真实地表现他的无奈。他在心理医生面前流露自己的秘密,并不是他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而是他寻求心理解脱的努力。陈永仁的可贵和伟大恰恰是他的真实,如痛苦、心理变态、激动和矛盾,是他在如此艰难的工作处境和生活处境中依然坚持住的执着和坚忍。
  和陈永仁相比,影片表现刘建明的人性 的角度又自是不同。如果说陈永仁每天都想着恢复自己的身份的话。刘建明则是在一个过程中才逐渐有了要求恢复身份错位的人性自觉意识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关键作用。一个是女友MARY,一个是韩琛。影片中,MARY用自己写作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来隐喻刘建明,第一次。她说那个每天都跟自己做戏的人已经失去自我了,很可怕。第二次,刘建明高升了。他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公开地要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MARY说他很可怜。MARY的话是针对他正在进行的行为而言的。第三次。MARY知道了刘建明的真实身份,她痛苦地哭了。她说她写不下去,隐喻了她对刘建明的失望。从刘建明人性觉醒的过程来说。MARY是她的引导者和拯救者。另一个人物韩琛也是刘建明人性觉醒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韩琛对他的轻视和背叛,是促成刘建明善恶转变的重要因素。
  
  三
  
  影片《无间道》的名字源出佛经故事。“无间”指无间地狱,如同我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据说,被打入无间地狱的,都是罪大恶极的人。“无间”之名。既是对身为卧底的两个男人的生存境遇的概括,又是对普通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前面提到,影片在表现警匪双方人物时,重点不是突出他们的差别或对立。而是强调他们人性共同的地方,即身份错位、命运无常带给人的巨大痛苦和无法摆脱的无奈。陈永仁为打击黑社会势力做出了自己的牺牲,影片从头至尾突出的是他的精神压抑、心理痛苦和人生不幸。如果说赋予刘建明以一个善恶终于有报的结局。正好符合了我们传统的心理期待,那么将一个道德意义上的好人也表现得如此凄苦,又是什么意图呢?
  单独分析陈永仁这个人物,确实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分析他的对立面——刘建明来问答这个问题。影片序幕中年轻的刘建明说自己想跟被开除的陈永仁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伏笔。到影片最后,他请求陈永仁给他一个机会,他现在想选择做好人。这样贯穿整个影片的线索就是他从无可选择到最后艰难地做出选择的过程。那么是什么促使他必须要做出决定呢?从情节来看,是韩琛的背叛造成的。从个人感情来说。则是他不愿失去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感情依赖,尤其是MARY的爱。从个人深层原因分析,刘建明这个人在个人品性上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成为黑社会的卧底,不是他个人品格的缺陷。而是命运的安排和无奈。
  不管是陈永仁也好,刘建明也好,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无间命运。陈永仁一直在默默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一种精神和思想的境界。但是,他却在纠出了内鬼的胜利时刻,牺牲在黎明之前最后一丝阴暗里。刘建明的善恶转变和忏悔,影片同样给了他这样一个结局。到他决心做出选择,真心忏悔的时候,他却已经因自己的罪行不得不受到法律的追究了。陈永仁的回归和刘建明的忏悔最终在命运的驱使下成为泡影。
  从抽象意义来分析,无间道不仅是为卧底的陈永仁和刘建明作了人生和命运的真实写照。而且是人类生活和命运的隐喻,影片中的众多人物的命运是这种隐喻的具体展开。影片人物众多,但几乎无人能够摆脱无间命运的捉弄和苦难。比如黄警司,还有那个伪装得很好的阿强,以及大B等等,都是无间命运里的悲剧性人物。
  总的来说。《无问道》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隐喻。它对于陈永仁、刘建明是这样,对于黄警司、韩琛、傻强、大B也是这样。拯救的力量有没有呢?有,比如爱情,但影片显然把最根本的希望寄寓于人性的自我拯救,陈永仁和刘建明是最好的例子。但从刘建明最后杀害大B这一细节来看,创作者已经将这最后一丝亮光彻底掐灭了,浓重的悲剧笼罩着影片,也冲击着观众。
其他文献
左图:余道应,安徽省霍邱县人,2009年来嘉善。一家三口创办了学前看护点,为嘉善新居民儿童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李静,浙江省嘉善县某中医养生馆推拿师。父母于2007年来嘉善后一直种植蜜梨。  浙江省嘉兴市嘉菩县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量农民工涌入嘉善。20年过去,跟随父母迁入的这些孩子都已经长大,大部分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也有一些人完全融入了这座城
[摘要]本文首先对人的主体意识內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是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实现“情”的意义生活,其次,运用人的主体意识基本观点,对该片艺术之美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最后指出,哲学家是在探索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艺术家是在表现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  [关键词]主体意识 生命意义 艺术美    引言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满》所以能将人带入美
[摘要]电影字幕是整个影片独特氛围、艺术性、情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强、提升我国影片的字幕设计水平一直是电影工作者关切的课题。本文就电影字幕的片头、片尾字幕美学意义及艺术表现手段和电影字幕的版式安排及中国传统艺术对电影字幕的美学鉴赏意义和手段进行了论述,总结了电影字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表现方法。以期通过本文呼唤电影工作者对电影字幕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以提升我国影片的字幕艺术表现水平。 
[摘要] 本文基于影视城建设热潮背景下,分析了影视城旅游开发的特点,影视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对影视城旅游开发战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影视城 热点 问题 开发战略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建设热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这类建设热潮的背后蕴涵着巨大风险,2005年金鸡百花节的资料显示,至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
[摘要] 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艺术电影之翘楚、“作者电影”的旗手,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2007年的逝世,被人们称为“欧洲人文电影时代的最后落幕”。所谓“伯格曼现象”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关键词] 伯格曼现象 作者电影“戏剧的电影”与“电影的电影”    2007年7月30日,作为世界“艺术电影”之翘楚、“作者电影”的旗手、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以89岁高龄告别了人
[摘要]电影《时时刻刻》打破了电影语言的传统线性叙事的方式,运用意识流手法将三个时空的不同类型女性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蒙太奇如梦如幻地将女性内心,通过女性主义的外壳,展现了电影“白日梦”的魅力。电影的母本《时时刻刻》根据《达洛卫夫人》再创作而成,英国女作家吴尔芙的创作过程和最终命运被戏仿,《达洛卫夫人》作为线索影响了不同时空中的女性,这种预言式的奇观和“白日梦”一起,把女性对世界诗意与完整的认识方式
[摘要]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影视创作走向了一个极端:片面追求感性,忽略理性,片面追求娱乐功能,忽略了人文关怀和精神引领,从而导致中国影视创作娱乐性的严重失度和创作生态的严重失衡。  [关键词]大众文化 影视 娱乐 创作生态    世纪之交,随着现实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地疯狂涌入,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中国社会的大众生活及其审美表现方式、文艺的价值取向等,都迅速地发生了前所
[摘要]《巴别塔》是好莱坞于2006年推出的一部获得多种奖项的电影,影片以一杆猎枪为线索交叉地讲述了多个故事,展示了人类生存处境中由各种隔阂所带来的悲哀和不幸,以及在隔阂之后人类实现沟通和交流的希望。  [关键词]巴别塔 隔阂 沟通    一、电影《巴别塔》简介    《巴别塔》是好莱坞的墨西哥裔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2006年创作的一部电影,该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戛纳影展最
青木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称赞《窦娥冤》说:“此剧为元曲悲剧的第一杰作。”正因如此。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上演。窦娥的艺术形象一直活跃在,当今的舞台上,京剧《六月雪》便是其中之一。《六月雪》虽改编自《窦娥冤》,但其改编将原剧的浓厚的悲剧意蕴完全消解,而这其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六月雪》中悲剧意蕴的消解    亚里斯多德在其
[摘要]描绘了纳什的生活片断,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人类生存精神环境的一面。  [关键词]数学家传记 数学史 数学文化    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奥洛夫·雅格布森宣布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数学家,其中一个是约翰·纳什,以表彰他们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其中两位得奖者当然是教授,而纳什的头衔却有些古怪:访问合作研究员。倘若再打听一下,即使这个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