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天动地窦娥冤”到“骨肉重逢庆团圆”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木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称赞《窦娥冤》说:“此剧为元曲悲剧的第一杰作。”正因如此。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上演。窦娥的艺术形象一直活跃在,当今的舞台上,京剧《六月雪》便是其中之一。《六月雪》虽改编自《窦娥冤》,但其改编将原剧的浓厚的悲剧意蕴完全消解,而这其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六月雪》中悲剧意蕴的消解
  
  亚里斯多德在其文艺理论著作《诗学》中比较全面地探讨了有关悲剧的理论,奠定了悲剧理论的基础,后经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现代悲剧论。在中国,王国维最先从西方引人悲喜剧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目前,一般认为“悲剧是表现处于特定环境的先进的或善良的主人公及其事业,由于反动、邪恶势力的迫害而遭受失败或被毁灭,从而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反动势力压倒进步力量、美好事物被摧残的矛盾;中突以及抒发悲愤感情的一种戏剧”。鲁迅先生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尽管有人完全从西方悲剧理论出发,否认中国古典戏剧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学术界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窦娥冤》是一部文学史上不朽的悲剧经典。比如,最早引进悲剧理论的王国维就对中国人缺乏悲剧精神很不满,并认为除《桃花扇》、《红楼梦》外,中国文学中没有真正的悲剧。但几年之后。王国维改变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从元代开始就有悲剧了,他在《宋元戏曲考》第十二《元剧之文章》中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笔者完全赞同此论。从戏剧冲突的性质来看,窦娥这个善良、正义的美好事物被黑暗社会毁灭、吞噬是悲剧性的:从人物形象来看,主人公窦娥是个出身悲苦、反抗悲壮、结局悲惨的悲剧人物:从全剧来看,剧作充满悲剧色彩、悲愤之情、悲壮之美。虽然作品的结局是窦娥的鬼魂最终借助于已经作了肃政廉访使的父亲为自己昭雪冤屈,报仇雪恨,但冤死的窦娥毕竟不能复活,故事让人悲叹不已,具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效果。而京剧《六月雪》对《窦娥冤》的改编则把原剧的浓郁的悲剧意蕴完全消解,甚而变成了一个有惊无险的喜剧。
  
  1.由“年轻守寡”到“夫贵妻荣”:窦娥身世悲剧色彩的消解
  《窦娥冤》中,窦娥自述身世道:“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我三岁,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俺父亲将我嫁与蔡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通过窦娥的这番自报家门,我们发现窦娥这个人物的身世便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三岁丧母已是人生一大不幸。七岁又成了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典与蔡婆家做童养媳,说是做媳妇,可窦天章心知“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窦娥在原本女性社会地位就低下的封建社会做童养媳的苦楚可想而知,好不容易长到十七岁与丈夫成婚,原想这一来可以终生有靠,但窦娥还没有享受到婚姻的幸福,丈夫就过早地去世了。于是,窦娥年纪轻轻就开始过着守寡的枯寂生活。就这样,人生的不幸一个接一个降临到善良又无辜的窦娥身上,对这命运的作弄窦娥只能默默承受,无法逃避。身世的不幸使得窦娥自叹“命好苦”,终日里“情怀冗冗,心绪悠悠”,月圆使她肠断、花好让她泪流。今生已令她绝望,她只得寄希望于今生受苦只把“来世修”《窦娥冤》中的窦娥纵然不被冤屈致死,只是她不幸的身世也使得她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六月雪》中,窦娥成了官宦家的小姐,婆家蔡家也是官宦之家(剧中窦娥婆婆自语)。而且婚后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婆婆对她疼爱有加,丈夫蔡昌宗又饱读诗书,并考取了状元。窦娥由原剧中身世万般不幸的寡妇变成了丈夫健在,夫妇和谐,夫贵妻荣的女子。这样,《六月雪》的改编就把窦娥身世的悲剧色彩完全消解。
  
  2.由“三桩誓愿”到“无端飘雪”:悲壮之美的消解
  《窦娥冤》中,窦娥在被斩前要求天地实现三桩誓愿来昭示她的清白无辜。第一桩誓愿是“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因为窦娥是清白的,所以她认为她的血不应流在污秽的土地上。只有像她一样纯洁无瑕的白练才能承受,并用一段唱词表明她发下此愿的用意:“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第二桩誓愿是“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这表明即便是死,窦娥也不愿把自己的尸首留在这黑暗的天地间,对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誓愿。窦娥解释说:“你道是暑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月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第三桩誓愿是“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抗旱三年”。窦娥认为老天爷会为她所遭受的千古奇冤鸣不平,定会显灵为她鸣冤,她说:“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这里,关汉卿巧妙化用苌弘化碧、邹衍遭谗、东海孝妇冤的典故,以超现实的因素产生“感天动地”的情感力量,从而使故事充满悲壮之美。
  京剧《六月雪》则把原剧这“感天动地”的三桩誓愿完全删除,改为窦娥从未许愿,却在窦娥被押赴刑场要行刑之时,六月的天空自己飘下雪花。这里窦娥强烈的悲愤之情和主观意愿被剔除,由此而产生的悲壮之美便也被消解殆尽。
  
  3.由“象征性大团圆”到“现实中大团圆”:悲剧意蕴的彻底消解
  有人说,中国古典戏曲都是以大团圆结尾,即使是悲剧作品也不例外,如公认的悲剧《赵氏孤儿》,也是以“孤儿”严惩恶贼屠岸贾,为全家报仇雪恨而收场。而《窦娥冤》也有窦娥死后鬼魂复仇的情节。但善良的窦娥毕竟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毕竟不能死而复生。因而《窦娥冤》的结局只是象征性的团圆,实为现实的悲剧,只能给人以虚幻的安慰。
  京剧《六月雪》把窦娥被屈斩。死后鬼魂复仇改为法场被救,当无辜的窦娥要被斩首之时,窦娥做大官的父亲窦天章及时赶到救下窦娥。而窦娥赶考得中状元的丈夫蔡昌宗也赶回家中。严惩凶顽,最后以“六月飞雪因奇冤,媳妇贤德孝感天。今日一家重相聚,骨肉重逢庆团圆”而收场。这就把原作中象征性的大团圆。转变为现实中的大团圆,从而把原作中的悲剧意蕴彻底消解。
  
  二、由“悲”而“喜”的深刻文化内涵
  
  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作为 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无一例外地显示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京剧《六月雪》对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由悲到喜的改编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的。
  
  1.中庸思想的浸润
  众所周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景象,但很快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并作为统治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而中庸之道是贯穿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潜沉在中国民众的心底。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庸思想表现在戏曲中,就是要在戏曲中营造一种恰到好处、不趋于极端的中和之美的艺术氛围。如苦尽必定甘来,悲后必定喜至。
  
  2.中华民族乐天的民族精神
  王国维曾明确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中华民族的这种乐天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积淀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人们的创作和接受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定势表现在戏曲中。就是人们更喜欢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大团圆结尾。
  
  3.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和美学观
  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和美学观强调文学的社会教化作用,这使得中国传统戏曲非常注重惩恶扬善的功利性。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戏曲把文学的这种劝人向善的社会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打开中国传统剧作无一例外都是宣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恶人必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惩罚的到来只是一个早或晚的时间问题,这样就给善良的人们一种社会公正的信心,起到惩恶扬善的社会作用。
  
  4.善良正义的民族性格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尽管中国民众曾受到无情的压迫和迫害,但这并未使中华民族丧失善良正义的民族性格。也并未使中华民族停止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在戏曲中主要表现为人们始终有战胜邪恶势力的信心,而作品的结局也必定是正义战胜邪恶。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深刻的文化原因,在文学史上像京剧《六月雪》一样把前代悲剧改为喜剧的作品古已有之,在明代剧坛,这种改编的喜剧化倾向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李开先的《宝剑记》虽取材于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却改变了原来的悲剧色彩,剧中林娘子并未被恶人逼死,林冲的冤案也得以昭雪,并且最终夫妻团圆。又如汤显祖的《紫钗记》改编自唐传奇《霍小玉传》,但也将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李益负心另娶,霍小玉悲极而死,改为卢太尉招婿不成,从中作梗,李、霍二人消除隔阂,破镜重圆。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深刻的文化原因才会有京剧《六月雪》对《窦娥冤》的这种由悲到喜的改编。这也正是善良的中国人笃信“好人一生平安”的具体表现。
其他文献
张渝光曾任扬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1944年,他出生于重庆,不久后随父母回迁至上海,他的父亲当时是国内少有的照相制版技术专家。解放后不久,扬州市急于引进照相制版技术,派人到上海寻找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于是11岁那年,他跟随父母迁居扬州。  在扬州,他的父亲在报社搞照相制版,是有技术的红人。中学毕业后,他到了社办厂搞塑料印花,扬州日报社要他父亲去专门搞照相制版,他父亲就把儿子推荐过去了。在父亲教导下学了
摘要 胡戈在网上发布了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恶搞的形式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恶搞完全可以用在电影的营销中。通过恶搞,可以吸引广大的观众关注被恶搞的影片,进而促进影片票房的增长。  关键词 恶搞 电影营销 炒作    2006年初,胡戈发布了他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红遍了整个网络。“恶搞”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一时间很多人都在谈恶搞。其实,《馒头
左图:余道应,安徽省霍邱县人,2009年来嘉善。一家三口创办了学前看护点,为嘉善新居民儿童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李静,浙江省嘉善县某中医养生馆推拿师。父母于2007年来嘉善后一直种植蜜梨。  浙江省嘉兴市嘉菩县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量农民工涌入嘉善。20年过去,跟随父母迁入的这些孩子都已经长大,大部分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也有一些人完全融入了这座城
[摘要]本文首先对人的主体意识內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是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实现“情”的意义生活,其次,运用人的主体意识基本观点,对该片艺术之美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最后指出,哲学家是在探索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艺术家是在表现生命意义中实现生命意义。  [关键词]主体意识 生命意义 艺术美    引言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满》所以能将人带入美
[摘要]电影字幕是整个影片独特氛围、艺术性、情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强、提升我国影片的字幕设计水平一直是电影工作者关切的课题。本文就电影字幕的片头、片尾字幕美学意义及艺术表现手段和电影字幕的版式安排及中国传统艺术对电影字幕的美学鉴赏意义和手段进行了论述,总结了电影字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表现方法。以期通过本文呼唤电影工作者对电影字幕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以提升我国影片的字幕艺术表现水平。 
[摘要] 本文基于影视城建设热潮背景下,分析了影视城旅游开发的特点,影视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对影视城旅游开发战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影视城 热点 问题 开发战略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建设热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这类建设热潮的背后蕴涵着巨大风险,2005年金鸡百花节的资料显示,至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
[摘要] 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艺术电影之翘楚、“作者电影”的旗手,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2007年的逝世,被人们称为“欧洲人文电影时代的最后落幕”。所谓“伯格曼现象”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关键词] 伯格曼现象 作者电影“戏剧的电影”与“电影的电影”    2007年7月30日,作为世界“艺术电影”之翘楚、“作者电影”的旗手、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以89岁高龄告别了人
[摘要]电影《时时刻刻》打破了电影语言的传统线性叙事的方式,运用意识流手法将三个时空的不同类型女性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蒙太奇如梦如幻地将女性内心,通过女性主义的外壳,展现了电影“白日梦”的魅力。电影的母本《时时刻刻》根据《达洛卫夫人》再创作而成,英国女作家吴尔芙的创作过程和最终命运被戏仿,《达洛卫夫人》作为线索影响了不同时空中的女性,这种预言式的奇观和“白日梦”一起,把女性对世界诗意与完整的认识方式
[摘要]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影视创作走向了一个极端:片面追求感性,忽略理性,片面追求娱乐功能,忽略了人文关怀和精神引领,从而导致中国影视创作娱乐性的严重失度和创作生态的严重失衡。  [关键词]大众文化 影视 娱乐 创作生态    世纪之交,随着现实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地疯狂涌入,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中国社会的大众生活及其审美表现方式、文艺的价值取向等,都迅速地发生了前所
[摘要]《巴别塔》是好莱坞于2006年推出的一部获得多种奖项的电影,影片以一杆猎枪为线索交叉地讲述了多个故事,展示了人类生存处境中由各种隔阂所带来的悲哀和不幸,以及在隔阂之后人类实现沟通和交流的希望。  [关键词]巴别塔 隔阂 沟通    一、电影《巴别塔》简介    《巴别塔》是好莱坞的墨西哥裔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2006年创作的一部电影,该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戛纳影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