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况屡见不鲜,法律对其规制难起成效。一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补偿性赔偿不足以体现现代侵权法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二是责任主体存在局限性。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三个方面着手:引进惩罚性赔偿理论、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事后审查义务、对于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专门立法。
  关键词:隐私权;人肉搜索;侵权责任
  "人肉搜索"在互联网高速普及的时代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虐猫女"、华南虎事件、王菲案件等等类似事件频频发生。现代信息社会的个人隐私一旦泄露, 就会迅速扩散而处于难以挽回的状态。言辞激烈的网上"通缉"易煽动网民情绪, 使本应发挥作用的舆论监督变成"网哄"甚至"网络暴力",对被搜索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10年《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扩大了侵权行为侵犯的客体,将"隐私权"加入进去,该法第三十六还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利用网络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却屡见不鲜,法律对其规制似乎难起有效作用,其原因为何?一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补偿性赔偿不足以体现现代侵权法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二是责任主体存在局限性,侵权行为发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之内,侵权人的身份难以确定,被侵权人通常只能起诉信息发布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此,怎样克服上述困难,以较低社会成本有效规制网络中实施侵权个人隐私的行为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补偿性赔偿原则的局限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分成两部分来理解:第一,第一款表明不管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服务提供者, 只要利用网络实施了侵权行为, 作为侵权行为人就应承担责任。鉴于用户的隐匿性, 被侵权人不易确定直接侵权人身份的特点, 第二, 第三款规定了在两种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对用户在自己网站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被称作"提示规则" 和"明知规则"。这两个规则借鉴的是《美国千禧年数据版权法案》规定的"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1]。提示规则意味着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难以确定侵权人的身份, 或者他不想花费成本去确定侵权人,他有权通知并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 若按被侵权人的要求采取了相关措施, 那他就进到了避风港,侵权责任就与他无关。明知规则意味着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知道用户利用其网络实施了侵权行为,明知就是一看就知道, 这叫"侵权行为已经红旗飘飘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此却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那他应当与该用户对全部侵权后果一起承担责任。
  法经济学研究证明, 富有效率的侵权法"能够促使当事人采取合理的预防投入,预防损失的发生或使损失减少"。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过错责任和补偿性赔偿原则的网络侵权责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补偿性赔偿原则"足以保持法律的效率"[2]。
  然而,笔者认为,传统意义的补偿性原则已经不足以体现现代侵权法的有效性和威慑力。首先,隐私权和一般的财产权不同,财产权遭受损失时候的估价一般比较容易,然而关乎人的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遭受侵害时,由于不存在市场价格,其损失也就很难具体定价。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肉搜索等相关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案件之中,受害人往往因为隐私权的被侵害而受到巨大的精神打击,2013年12月16日央视《新闻1+1》所报道的当事人,种种迹象都表明是因为受不了来自网络上的各种攻击而导致精神崩溃,从而走向绝望的道路,可见,"人肉搜索"这种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对于当事人所产生的后果真是难以估量,对当事人精神上所造成的创伤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难以抹去。然而在现实中,因为和精神损害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精神损害的非物质性等特点,导致其精神损害的具体数额较难评估,并且赔偿的数额往往较低,难以弥补受害人心灵的创伤。最后,在理性的"经济人"基本预设中,人肉搜索者同样追逐个人利益和心里满足的最大化。[3]由于人肉搜索这种行为的成本不高,且能持续得到一定的心里满足,所以网络之中,这种事情时常发生。在补偿性赔偿原则之下,故意侵权的网络用户和帮助侵权的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预期法院判决较低的精神损害赔偿,只要其认为侵权获得的违法收益大于其可能付出的成本,实施侵权行为就是有利可图。
  二、责任承担主体的局限性
  第一,人肉搜索发起者的责任。
  对于"始作俑者"发起者毋庸置疑是承担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最主要主体。在主观上,发起者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故意,明知人肉搜索的行为会造成他人信息暴露于外的结果,却仍然为之的;或者应知被搜索人信息会暴露于公众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在客观上,实施了将他人的私人信息公布于网上,并且呼吁搜索的行为。结果上,造成了被搜索人通讯信息、生活信息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轻则影响被搜索人的日常生活,重则,使得被搜索人的精神防线崩塌,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最后,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一般是指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相当的客观联系,在因果关系上采取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根据社会一般人的经验和常识判断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4]"人肉搜索"从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到现在已有13个年头,其危害及争议始终没有停歇过,对被害人的危害更是历历在目,发起者在发起人肉搜索的同时应当预见到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严重的危害,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的,因而,行为和结果之间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
  第二,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责任过轻。
  杨立新教授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上发表的信息不负有事先审查义务除非是自己发布的信息。[5]他认为理由有二,其一: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没有事先审查义务,这是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他认为最高法院之所以确定传统媒体负有这样的义务是因为传统媒体都有编辑部门,对发表的作品要进行审查和编辑。而网络平台是开放的,是自由发言的空间,况且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是海量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进行全面审查。其二: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他认为,这一条文首先是说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这说明,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此侵权行为并不知情,如果有事先审查义务就不会这样规定。   笔者不赞同杨教授的观点,第一,根据他所给出的第一个理由,传统媒体为什么会有事先审查义务,是因为它们内部设立有编辑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责就是负责事先的审查,根据这一逻辑思路,网络提供者为何没有事先审查义务,是因为其内部没有相关的编辑和审核部门,这种以有无相关审核编辑部门作为是否具有事先审查义务的前提,实不能令人信服。第二,杨教授认为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之多,范围之广无法一一事先审查。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初步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不是难事,全面否定事先审查义务恐有一刀切的嫌疑,法律所要问责的也不过是那些极少数的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案件。况且,网络服务提供者区别于一般网民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盈利性,人肉搜索所带来的疯狂的网络转载率,提高网络知名度,进而进行广告的大量植入,这些都是为网络提供者所吸引的。因此网民在网上发布一则信息,时常能够给网络提供者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理应承担与其相一致的义务,事先审查义务应包括其中。
  三、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
  在人格侵权领域, 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条件之一是侵权人主观恶性严重, 侵权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难以观察和客观计量, 且损害具有个案性特征, 须对个案进行具体的复杂的评估。要威慑或有效阻止这类故意侵权行为, 须增大侵权成本, 才能威慑到潜在的侵权人, 从而阻止侵权行为的不断发生。在美国司法实践中, 法院对故意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的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我国也有学者认为, 侵权人故意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的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常常是非物质性的, 对此仅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将无法消除侵权人存在的获利空间和心理满足, 无法威慑侵权人停止故意侵犯他人人身的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 增加其侵权成本, 才能从制度上封闭潜在的侵权人通过故意侵犯他人人身获取利益的空间。
  (二)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事后"审查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有事先审查义务,理论界争议较大。笔者退一步考虑,如果承认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具有事先审查义务,我们是否能够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事后"审查义务。比如,我们可以规定在信息发布之后的特定时间之内进行选择性审查,以点击率为审查的前提条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害人隐私权进一步扩张的可能,尽管这种方法有治标不治本之嫌,但是基于目前我们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其不失为一种措施。
  (三)对个人信息资料的保护进行专门立法
  纵观我们国家对于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保护条款较为零散,立法水平相对落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进行专门的立法。首先,应该学习台湾的立法,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围,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个人数据信息的总量相当庞大,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和管理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对于各种掌握大量信息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为受到侵害的个人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最后,在立法中应当明确损害赔偿机制,效仿韩国的相关立法,明确侵权赔偿具体数额的方式,使得侵权人对于侵权行为的成本可以准确估量,并且可以适当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预防和震慑侵权行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条文背后的故事与难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33.
  [2]高晋康,郁光华.法律运行过程的经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2.
  [3]石毕凡,徐珉川.人肉搜索、王菲案与隐私权保护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8).
  [4]高晋康,郁光华.法律运行过程的经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9.
  [5]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王叶(1988-),男,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201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管理者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教育管理伦理性的探讨有利于改善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呼吁和倡导道德的教育管理行为;有利于在法律基础上,借助道德伦理来更好的实施管理。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性;现实生活;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具有其他管理
期刊
摘 要:微博的兴起契合了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从微博的含义、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了微博在思政工作中的价值,通过调查问卷对微博的使用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通过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建章立制规范微博运行、选拔培训组建专业团队等举措将微博引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微博的含义、特点  (一)微博的含义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对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情况。分析了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依据相关的理论和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课程安排管理和任课教师的特点,提出应将教师、课程和与课程相关的其它因素作为调查重点;介绍了调研的方法和问卷的设计,;最后对已经取得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得到各位同学和老师的指正。  关键词: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期刊
摘 要:"实践探究型"课型是当下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回应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以"依法保护环境资源"教学为例,探讨"实践探究型"课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丰富相关理论与课型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践探究型;课型;教学  "实践探究型"课型,是指教师紧扣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创设一个模拟实践任务,并通过若干关联的课堂 情境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开展小组协作、探索新知、践行理论,自主完全学习
期刊
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各种电商平台风起云涌,移动支付愈发便捷,购物环境准入没有了时空限制,消费路径相较之前明显缩短,这些都促使了社交媒体语境下,网络“种草”行为的兴起。作为人们的消费指南,这些“种草”信息一方面帮助他们在众多的商品中做了筛选和精简,而且适度合理的消费也让人保持了愉悦和健康的心态。但另一方面,花式“种草”的结果是让人们深陷消费欲望的“黑洞”,“种草”成瘾,进入不停地“种草”与“拔草”的“恶性循环”。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种草”的研究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消费主义的有关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
宋城饭店原系A县旅游局所有的国有饭店。王芳于1995年4月开始在A县宋城饭店做服务员,三班轮流工作,但每年的4-8月县旅游旺季时,经常在饭店内单位加班。1998年,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的号召,将县旅游局所属的宋城饭店纳入国有单位改制范围。宋城饭店从国有企业转变为个人所有的私营饭店。1998年12月份,宋城饭店领导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体研究讨论,制定了改制及分配补偿方案。
期刊
摘 要:人格刑法学不仅是关注犯罪行为,也不仅是关注犯罪人,而是将它们综合起来考量,因而人格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理论不但注意了犯罪行为,还通过行为具体分析了犯罪人和犯罪的原因。量刑原则始终贯穿着量刑活动的始终。我国的量刑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环境造成的责任由社会承担,真正实现刑法实质上的公正。笔者希望能在人格刑法理论的视野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量刑原则。  关键词:人格刑法;量刑原则;罪责刑相
期刊
摘 要:对言论自由美国法院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支持下,保护言论自由成为常态,公民就公共议题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然而在某些场合有些人却假借言论自由之名,实现其他目的,言论自由有变质的倾向。言论自由的对象应该具有公共性,公共议题的言论也应该是在公域内并受相关因素的限制。  关键词:言论自由 言论对象 言论自由限  言论自由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形成的司法原
期刊
摘 要:著名学者富勒(Lon Fuller)在《哈佛法律评论》中发表的"洞穴奇案"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笔者在阅读过萨伯(Peter Suber)的《洞穴奇案》一书后获益良多,也对此案作了思考。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洞穴奇案"作了简要的分析。第一部分是案情简介;第二部分提出了"洞穴奇案"的争议问题所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是对案件所作的分析,主要针对四名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进行了思索和
期刊
摘 要:瑕疵担保责任,是一项古老的,且适用范围很广的,但是又颇具争议的责任形式。在旧德国民法中,瑕疵担保责任被赋予了同给付障碍法同等重要的体系地位。然而,随着"积极侵害债权"制度的发展,它与不完全给付的关系一直是德国法研究上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合同法》中,并没有规定独立的瑕疵担保责任;但是学说中,仍然存在有认为瑕疵担保责任应作为一种的责任形式存在的声音。在我国合同法上是否有必要承认独立的瑕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