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很容易遇到困扰。这是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学科水平較低,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对数学学科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本次研究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基本途径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决问题。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数学教育的职能回归,也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题目的设置其实并不太复杂。只要学生认真读题的话,想要弄懂题目的意思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在学到一年级数学中《十几减8、7、6》这一小节的时候,课文中给出的问题是:小熊猫的商店里有12个风车。有一个小朋友想要买8个,问题是:还剩下几个?这道题目的本质上是一道减法算术题。为了让同学们通过认真审题来精确捕捉重要信息,老师会问同学们:
(1)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题目中出现了哪些数字,它们是什么关系?
(3)题目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老师提出这几个问题,引领着同学们去认真审题,找到答案。通过逐步的引导和思考,同学们认识到,这道题的本质是让大家求出:12-8等于多少。再结合这节课上的知识,用12减去8,同学们就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4。通过认真审题读题,明白题目需要我们解答什么问题,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开动脑筋,得出答案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的运算只涉及到了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法。但由于计算的题目通常不会太大,学生在解题中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会比较多样。比如计算题:15-6+8=?这道题,同学们可以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可以采用画图法,甚至可以用实物法去进行计算。我们认为,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不用急于去给同学们指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而是可以适当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认知数学的过程。就像乘法算式4X4=?,同学们也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加法,用4+4+4+4的方式去计算结果。这种算法在成年人看来也许有些笨,但却可以强化学生对乘法和加法内在联系的认知。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在围绕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不妨多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思路。比如,在讲到8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对口诀背得熟练,但当乘法混搭加减法的时候,就有些搞不清楚该怎么做。以题目8X3+3=?这道题为例。老师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去想,可以有几种解题的思路方法。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并将大家的想法进行了汇总。
(1)直接代入乘法口诀计算:(8X3)=24。24+3=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2)画图法进行计算:在纸上画出横8、竖3,24个小圆圈。然后在后面再加上一列3个小圆圈,这样就等于横9、竖3。套用乘法口诀9X3=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3)拆分法进行计算:8X3+3=8X3+8-5=8X4-5=32-5=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几种解题思路,老师分别去分析各种方案的特点特征。比如,对于第一种直接带入乘法口诀并进行加法运算的方式,老师认可这种方式的简单快捷,并提醒大家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对于第二种画图法进行计算,老师会提醒大家注意通过画图的方式去观察乘法、加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对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来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变形来形成新的乘法算式。像我们画出横8、竖3的图形,如果在下方继续添加一个横排3个圆圈,这就等于组成了横9、竖3的图形,它和9X3是对等的。相反如果把三个圆圈图形加在其他横排的后面,就可能变成6X1+7X3,或者变成3X4+5X3。虽然结果一样,但根据画图的图形结构不同,其算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学会检验,保证答案准确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受到思路的局限,以及计算不认真等的影响,答案出错率是比较高的。对此,我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验算,验证答案是否准确。比如,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或者表内除法,学生应该尝试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结果。如果多次计算的结果一致,则答案的准确率要更高。养成检验答案的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值得多加引导。
结束语: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的训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更是广泛应用。但从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来看,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更加侧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胡淑梅.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92-94.
[2]叶少珊.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简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44-145.
[3]魏彦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17(31):81-82.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基本途径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决问题。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数学教育的职能回归,也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题目的设置其实并不太复杂。只要学生认真读题的话,想要弄懂题目的意思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在学到一年级数学中《十几减8、7、6》这一小节的时候,课文中给出的问题是:小熊猫的商店里有12个风车。有一个小朋友想要买8个,问题是:还剩下几个?这道题目的本质上是一道减法算术题。为了让同学们通过认真审题来精确捕捉重要信息,老师会问同学们:
(1)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题目中出现了哪些数字,它们是什么关系?
(3)题目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老师提出这几个问题,引领着同学们去认真审题,找到答案。通过逐步的引导和思考,同学们认识到,这道题的本质是让大家求出:12-8等于多少。再结合这节课上的知识,用12减去8,同学们就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4。通过认真审题读题,明白题目需要我们解答什么问题,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开动脑筋,得出答案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的运算只涉及到了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法。但由于计算的题目通常不会太大,学生在解题中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会比较多样。比如计算题:15-6+8=?这道题,同学们可以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可以采用画图法,甚至可以用实物法去进行计算。我们认为,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不用急于去给同学们指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而是可以适当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认知数学的过程。就像乘法算式4X4=?,同学们也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加法,用4+4+4+4的方式去计算结果。这种算法在成年人看来也许有些笨,但却可以强化学生对乘法和加法内在联系的认知。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在围绕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不妨多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思路。比如,在讲到8的乘法口诀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对口诀背得熟练,但当乘法混搭加减法的时候,就有些搞不清楚该怎么做。以题目8X3+3=?这道题为例。老师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去想,可以有几种解题的思路方法。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并将大家的想法进行了汇总。
(1)直接代入乘法口诀计算:(8X3)=24。24+3=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2)画图法进行计算:在纸上画出横8、竖3,24个小圆圈。然后在后面再加上一列3个小圆圈,这样就等于横9、竖3。套用乘法口诀9X3=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3)拆分法进行计算:8X3+3=8X3+8-5=8X4-5=32-5=27。所以,题目结果为27。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几种解题思路,老师分别去分析各种方案的特点特征。比如,对于第一种直接带入乘法口诀并进行加法运算的方式,老师认可这种方式的简单快捷,并提醒大家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对于第二种画图法进行计算,老师会提醒大家注意通过画图的方式去观察乘法、加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对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来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变形来形成新的乘法算式。像我们画出横8、竖3的图形,如果在下方继续添加一个横排3个圆圈,这就等于组成了横9、竖3的图形,它和9X3是对等的。相反如果把三个圆圈图形加在其他横排的后面,就可能变成6X1+7X3,或者变成3X4+5X3。虽然结果一样,但根据画图的图形结构不同,其算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学会检验,保证答案准确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受到思路的局限,以及计算不认真等的影响,答案出错率是比较高的。对此,我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验算,验证答案是否准确。比如,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或者表内除法,学生应该尝试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结果。如果多次计算的结果一致,则答案的准确率要更高。养成检验答案的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值得多加引导。
结束语: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的训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更是广泛应用。但从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来看,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更加侧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胡淑梅.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92-94.
[2]叶少珊.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简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44-145.
[3]魏彦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17(3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