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也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这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不仅可以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还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48
引言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能自己提出问题是考核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提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己提问题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积极性较差,学生很少自己主动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考试所能用到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
一、设计真实有效的数学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去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数学与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老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所以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除了要保障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充分理解之外,还要保障同学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去,所以老师要积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保护,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引路过程中老师要树立好的榜样,积极正面引导,具体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动机和课堂表现方面。老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了解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去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境界,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留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让同学们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一起讨论解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提供简洁明了的结构大纲来供学生们参考学习,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融会贯通,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仅仅对知识起到运输作用。这样的课堂效果十分不理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环境来改变与创新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问题本身,在问题中去认识,发现,分析,解决。不同于传统形式上的刻板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去突破单向传递式教学方法,即摆脱教师中心制的模式,将课堂与学生融合,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力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视频结合,以多媒体工具为媒介,在讲解完本节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后以视频的形式举出例子,将传统型“提出知识点——列举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下一个知识点”模式中的“列举问题”改变为“探索示例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讨论,让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发现并提出多样性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余弦函数的定义后,在分析余弦函数的性质时,将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对定义域与值域具体数字的计算;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上节课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一课中周期性与奇偶性的计算方法,对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进行计算。在解决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余弦函数,让学生此函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去發现问题提出的角度与解题思路,进而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时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类比,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进行整改与完善,无论是具有什么社会身份的人,都需要生活,真理与经验也大都是从生活中积累出来的,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具有很多关于数学问题的例子,教师需牢牢把握生活活动中的各项数学教学例子,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展开思考,尝试着对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生活现象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学生自己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频率”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在课堂上进行举例。在国庆节期间,各高铁站为了保证乘客的出行,在九月的某一天对乘客进行调查,乘客在车站从排队到买到票的时间为t,之后对300名乘客进行了抽样调查,制作表格,确定数据后,提出问题,国庆节期间乘客购票用时的平均值可能会在哪个组中,你联系铁路部门应多增设几个窗口。通过这样的生活举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堂的有趣性,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拓宽思考范围,打破局限,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具有高度集中的学习态度。
结论
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教师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内容、课堂模式的改变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数学,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也可以使得学生不断增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老师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采取多种手段来发展提升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01):78-79
[2]王珍.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7,10(22):90-91
[3]沈建军.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19):79-8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48
引言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能自己提出问题是考核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提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己提问题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积极性较差,学生很少自己主动思考,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考试所能用到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
一、设计真实有效的数学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去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数学与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老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所以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除了要保障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充分理解之外,还要保障同学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去,所以老师要积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保护,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引路过程中老师要树立好的榜样,积极正面引导,具体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动机和课堂表现方面。老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了解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去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境界,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留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让同学们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一起讨论解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提供简洁明了的结构大纲来供学生们参考学习,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融会贯通,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仅仅对知识起到运输作用。这样的课堂效果十分不理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环境来改变与创新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问题本身,在问题中去认识,发现,分析,解决。不同于传统形式上的刻板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去突破单向传递式教学方法,即摆脱教师中心制的模式,将课堂与学生融合,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力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视频结合,以多媒体工具为媒介,在讲解完本节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后以视频的形式举出例子,将传统型“提出知识点——列举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下一个知识点”模式中的“列举问题”改变为“探索示例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讨论,让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发现并提出多样性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余弦函数的定义后,在分析余弦函数的性质时,将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对定义域与值域具体数字的计算;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上节课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一课中周期性与奇偶性的计算方法,对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进行计算。在解决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余弦函数,让学生此函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去發现问题提出的角度与解题思路,进而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时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类比,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进行整改与完善,无论是具有什么社会身份的人,都需要生活,真理与经验也大都是从生活中积累出来的,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具有很多关于数学问题的例子,教师需牢牢把握生活活动中的各项数学教学例子,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展开思考,尝试着对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生活现象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学生自己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频率”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在课堂上进行举例。在国庆节期间,各高铁站为了保证乘客的出行,在九月的某一天对乘客进行调查,乘客在车站从排队到买到票的时间为t,之后对300名乘客进行了抽样调查,制作表格,确定数据后,提出问题,国庆节期间乘客购票用时的平均值可能会在哪个组中,你联系铁路部门应多增设几个窗口。通过这样的生活举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堂的有趣性,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拓宽思考范围,打破局限,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具有高度集中的学习态度。
结论
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教师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内容、课堂模式的改变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数学,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也可以使得学生不断增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老师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采取多种手段来发展提升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01):78-79
[2]王珍.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7,10(22):90-91
[3]沈建军.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1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