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语文的百花园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惠及学生一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创新性都很强,语文学习能为他们找寻兴趣所在,发挥创造性,也利于学生的交流,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语文学习开辟了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 语文 作文 阅读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单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健全人格的主要基地。但是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向班级生活延伸。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便如明灯,给语文教学以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语文即生活本身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语文就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在低年级的日常教学中生字教学可谓最枯燥乏味,学生在反复机械的读写背中兴趣顿失。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生活性,运用低年级学生熟识的儿歌、顺口溜来识字和记字。比如,在教授《航天飞机》中的“慧”字,笔者采用了一句顺口溜:横山上面双丰收,用心思考显智慧。这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既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爱玩的特性,又分析了字形,达到了识字、记字的效果,语文的生活性也显现无疑。
  相较于低年级的课堂,高年级的课堂较为沉静。可武凤霞老师的一堂《石头汤》却充满生活气息,课堂上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在讨论主要人物这个环节,武老师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从讨论男主角、女主角入手,一下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引出了女主角“小女孩”。再数一数小女孩的出场顺序,会场一下子炸开了锅,“一次……四次……”学生们欢呼雀跃,既习得了角色相关知识,又领略了绘本的隐藏趣味。从学生感兴趣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习与生活自然链接。
  语文课堂中丰富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有趣的练习,源于生活经验的触发,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理解了文本的意蕴,积累了文本语言,且产生一种源于生活的亲近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创作来源于生活,小说是社会人物的缩影,散文亦是生活感受的凝结……课文、课堂,皆是一幅幅生活的画卷!
  当学生对周围留心观察,对生活加以体验,当切身感受与习得的语言文字契合的那刻,学生便钟情于语文,乃至萌发提笔欲望!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我们拭去了眼前的雾霾:语文就是用生活味的语言去还原本就发生的事,生活的泉源丰盈而不枯竭,写作的溪水自然而流畅。
  二、语文即活动本身
  “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笔者让学生把这一设想大胆运用到班级语文活动中,且将这些活动与校级的“学陶”活动有机整合。
  学校围绕《走近陶行知·学生读本》开展的“学陶”活动时,班级环境布置就紧紧围绕陶爷爷的作品进行赏析,橱窗、黑板报不断更新内容,分为古诗、名言、小故事三大类。因为阅读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意义,有效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无形中的阅读更利于习惯的养成。不仅于此,每学期笔者都在班内布置读书角,把自己从教以来收藏的书给大家自由阅读。每周二的读书时间,学生们可以默读、聊读,甚至趴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班级的读书风潮渐渐席卷教室的每个角落。
  笔者还利用一个月的班队课时间开展“走进陶行知”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手抄报、讲故事、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学生们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如数家珍,名言佳句信手拈来,撰写的文章也有一定的思考。学生们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发挥:学生们为表演巧用废弃物自制道具;戴上框架眼镜的小演员细细讲解的样子不仅形似,更是神似……活动结束了,情感却依然流淌在学生心中,笔者渐渐在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捕捉到陶校长的影子。“读书交流活動”更把整个感知过程融入内化过程,让感知与内化同步发展,促进了学生自觉阅读行为的形成。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唯有行动,才是学习语文的生命力,所学的语文知识才能如溪水潺潺流出,不再是师生间的你追我跑,学生的创作思维在活动中涌动、激荡。这一切都源于紧紧依托于陶行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语文即情感本身
  著名教授朱小曼曾说:“情感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基模性的质料,它与生俱来,不断发育成为支持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性、内质性材料。”当语文与生活相遇,阅读文本本身成为浸润学生心灵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得到双重回归,从而使学生能说、会写又善思,道德、审美乃至精神生活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
  (一)自主参与,体验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调动好学生的情绪,使其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探幽发微中体悟文本所传达的情感,从而自然产生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在教授《观书有感》时,笔者出示了朱熹的另一首《观》:“昨夜江边春水生……”让学生围绕“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对话。此处意在让学生思考“春水大涨使战船像一根羽毛一样轻”这句话以及与读书的联系,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谈到熟能生巧及时机的重要性等。我继续追问,“诗人看到了如此情景和读书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的思维又回归文本,学生说到读书乃至为人处世要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游刃有余。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教者只需要适时引导,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揣摩、探讨、质疑。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多维的,创造性揭示了说理诗的魅力,真正实现了文本意义的内化。
  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展开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得以感染和陶冶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主参与、自觉投入。
  (二)迁移外化,升华情感
  学生在经历了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后,内心往往会产生一种表达的冲动,想把在阅读文本中涌动的内心情感体验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抒发,这也是学生内心积聚情感的一种倾吐与宣泄,即情动而辞发。
  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紧扣描述月光下母亲形象的几段文字,引领学生朗读、感悟和体验,学生在与文本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感受母亲那浓浓的爱。音乐声起,当学生沉浸在爱河中时,笔者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我想此刻你们的心里一定涌动着一股暖流,请把你心中的感动写下来!”交流中,学生表达了对自己母亲和天下所有母亲的感激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不仅得以抒发,而且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也得到了交流、补充、印证、丰富。从迁移外化到情感的升华,情感从阅读过程中内化吸收,再到由内而外地倾吐,学生将文本内容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这种善于思考、自省的能力也会带进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他们把想到的说出来,想写的写下来,这便是语文。让每堂课都有欢笑与思考,让阅读、写作成为闲庭信步的美事,让大家一起领略语文这座百花园的美妙。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时,一切变得简单。陶校长的教育理论在新的时代有着同样强大的生命力,小学生正值可塑性最强的年龄,当这两颗“星球”经由教师引入既定的语文学习轨道,在班级这个小宇宙中发生一场震撼心灵的碰撞,思维的火花将散落学生的人生旅途。学习语言文字为此成为一件美好的事,将久久萦绕在学生心头,这也是一场充满艺术味道的教育创造行为!
其他文献
[摘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笔者在教授《传统文化》教材时,借助“咏诵趣生”“搜集趣广”“实践趣雅”“演练趣浓”“切磋趣溢”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从教材中充分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形成对学生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中发扬。  [关键词]咏诵趣生 搜集趣广 实践趣雅 演练趣浓 切磋趣溢  中华
[摘要]作文评讲是写作训练交流、反馈、提高的重要环节,我们绝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应对学生习作进行“再生利用”。在作文评讲中,我们应该贴近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讲。  [关键词]作文评讲 赏识评价 分享乐趣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教师重指导轻评讲,只注重作前指导、精批细改,批阅后打一个等级就算基本完成了任务。很多教师对于习作讲评渐渐弱化,有时干脆省去了作后评讲。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
【摘要】 低年级学生对一切新的事物都会关注,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只有对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集中注意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喜欢上课的课堂,就需要老师费劲心思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只有用兴趣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其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形成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兴趣 情境创设 快乐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两者密不可分。著名数学家华罗
[摘要]“十二五”期间,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学校个案研究”。在研究的四年多时间里,以校本教研、专业成长训练、课程改革、文化建设等为依托,通过大量调查、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研究,不断探索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逐渐形成了促进学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学习、研训、评价等机制,从而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关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础”目标提出,体现了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从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是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个性与共性、内隐与外显的统一体。我们需要关注如何使这些已有的活动经验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从单薄走向丰富,从而实现思维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因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一道,得到了大力的弘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角色意识、合作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晨间锻炼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是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重要途径。  一、过去的晨锻活动  我园建园已有29年的历史,是所省级示范园。晨间锻炼的开展一直沿袭着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晨锻模式。同班的幼儿在本班老师的组织下,在指定的晨锻区域内,利用自制的体育器械开展一物多玩的晨锻活动。  问题一:锻炼
当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背着书包“换位”成一名小学生时,那是他人生中多么自豪的一刻;但是,很快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一族”,让多少家长、老师为其“愁外愁”。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新人学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一是他们不适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小学生活,学习的正规化和负担的加重,比起那种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前期,简直天翻地覆。二是他们不适应
摘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快乐研修”的教师发展理念,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为基础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关注合作学习、群体反思和团队建设,促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就一定会收获智慧、收获快乐、收获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关键词:以校为本、研修结合、协作成长  積极推进校本研修、创建学习型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本着
“这孩子,计算都会错,就是粗心!”这是家长会上家长经常讲的话,也是很多老师经常给家长宽心的一句话,言下之意:孩子不笨,方法都懂,就是临时出了一些小差错而已。日子一长,陋习难改,“粗心”就会成为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说起“粗心”,笔者不仅想起中国古代的一则笑话:有个小和尚学理发时用冬瓜作为练习的材料,通过用刀刮冬瓜上的细毛练习如何剃光头。每次练习完毕,手酸腰疼之际,小和尚总要使劲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