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复]幸福是瞬间对自由的感悟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好采访,在等待与刘再复见面的时间里,心中甚是忐忑,对于自己能“招架”他的多少光芒,并没有把握。后来,他出现了,戴着帅气的鸭舌帽,可贵的是身上决然没有那种通有的让人窒息的气场,乡音未改,笑容里透着智者的谦卑。
  采访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出现布列松的形象,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有个“决定性瞬间”的说法,指的是最佳照片都是敏捷地抓住恰好出现的瞬间光影,此时,无论是一个轮胎还是一小片水洼,都各得其所,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然而他说:“实际上,我对摄影本身并无兴趣,我的兴趣在于抓取若干分之一秒的现实。”他所“抓取”的这一瞬间,让看照片的人望洋兴叹,因为,把有意义的东西带给世界的人,必然与取景相框中的事物灵犀相通。
  刘再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悟”之禅宗,与布列松如出一辙。悟,即灵犀相通,是生命体认的至高境界,它让人回归自式,即我式,此时,任何樊篱都消散,留下一闪而过的自由之念。
  高行健说,自由是一种颜色,一种语调。
  刘再复说,幸福是瞬间对自由的感悟,只存在于纯粹的精神领域,自我感悟才能触及。
  
  对话
  
  文学是我的信仰
  书香:近年来,您除了文学创作,还涉足文学评论。对您来说,文学意味着什么?
  刘:对文学,我其实并不是兴趣,而是一种信仰。沈从文曾告诉一位前来求取文学造诣“真经”的青年说,对文学,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信仰它。所谓信仰,就是可以为它牺牲一切。在人文的精神创作里面,历史代表深度,文学代表广度,哲学代表高度。莎士比亚对历史的了解让常人莫及,但丁在哲学上的造诣异常丰厚。对我来说,把学问、思想、文采三者打通,把哲学、历史、文学三者打通,才会有后劲。我现在70岁了,却感到一切才刚刚开始。人生是充满悲剧性的,当你的思想刚开始成熟,却要面对死神的等待。这一点上,李泽厚曾说他有一个死亡假设,假设这时候自己已经死亡,那么,财富、权力、功名还值得再去追求吗?
  书香:如果早年您继续留在国内,也许没法像在国外那样静下心读书,没法沉淀出超然的境界。当年的“出走”,反倒成就了今天的您?
  刘:出国以后我的座右铭是:山顶独立,海底自行。真正的宝贝,都是沉在海底的。我现在退休了,真正进入到读书、写作的沉淀状态,也可以说是面壁状态,类似“达摩面壁”。落基山就在我家对面,它就是我的“壁”。这就是我的沉静状态。我的经验是,只有在沉静状态,你才能跟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灵魂相逢。人浮躁的时候是不会遇见那些灵魂的,当然也不可能对话。我出国以后接触这些书,有些是表象的,有些是内在的,荷马、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对话的对象。
  书香:您即使是在面壁,也是心忧天下;您对故土还是有无尽的眷恋,这也成了您写作很重要的动力,而且使您有别于哲学家的晦涩、概念化,取而代之有灵性的血肉。您是如何定义“故乡”的?
  刘:确实是这样的。我后来想清楚了,重要的不是身在哪里,而是心在哪里。我确实还有牵挂,祖国,故乡。大乘佛教禅宗的要点有三条:第一,放下;第二,放下;第三,放下。我在当中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的时候不在乎也无法领悟这些,出国对我确是一盏明灯,放下权利欲,放下功名,放下财富,还要放下焦虑,放下孤独感。不断地放下,奇怪的是,有样东西始终放不下,就是乡情。我所居住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很有“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我想到故国就沧然而涕下,除了故土,还有亲人、朋友。我的哲学提纲里也说到,情感是最后的真实。我不断地重新定义故乡,一方面是自己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尽可能地把乡愁往形而上提升,变成良知的乡愁、心灵情感的乡愁。
  李泽厚先生一再讲,西方的文化讲究合理、合法,中国文化除了讲合理,还讲合情。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它可能带来长处,也会带来短处。
  书香:在上世纪80、90年代,文学的地位非常高。但是现在称别人为“文学青年”好像是一种嘲讽,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刘:文学越来越退向边缘,这是必然的,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学本身的原因。从社会原因看,一旦进入商业社会,俗气的潮流覆盖一切。现有一个现象是全人类都在变质,人类变成一种金钱动物,共同崇尚一种伪宗教,即金钱拜物教。巴尔扎克说对了,这个世界将变成一个金钱开动的机器。文学被排挤也就成了必然;从文学本身看,文学作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学养不够。当我们学习鲁迅精神的时候,不能忘记鲁迅的学养。二是趣味问题,高级的审美趣味对一个作家来说至关重要。高行健的作品,很多人看不懂,但让欧洲的高级知识分子着迷,他把看不见的心灵状态转化成可视的剧情,这种投射是很难做到的。未达到高级趣味修养,不能轻易怪罪,这不是人自身的错误。三是灵魂的问题。这就是作家本身的问题了。一个作家不能追求世俗角色,而应该注重本真角色。世俗角色能带来世俗的利益,但稍有疏忽就会损害人的灵魂、本真。
  我只管练佛不管行佛,社会上怎么看文学,是否接受文学,不必多想;外在的评价不重要,自己到了什么境界却很需要自己去意识。一个人,要自己觉悟到自由才自由。我不在乎万人之愕愕,我却能满足于一人之啧啧。
  书香:您曾经说过,21世纪应该由文学世纪转变成教育学的世纪,这基于什么?
  刘:由文学的世纪变成教育学的世纪,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二十世纪是语言学的世纪,二十一、二十二世纪则应该是教育学的世纪。这是我和李泽厚达成的共识。二十世纪强调语言本体,但实际上它倾向于一个工具;二十世纪也是一个机器世纪,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变成计算机附件。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学的世纪,是指依靠教育,恢复以人的尊严、价值为中心,发展全面优秀的人性。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养职业、生产技能,而是培养全面优秀的人性,以提高生命质量。这也符合孔子“学为人”的基本理论。如果人是抱着提升自己的心态去学习、创造,你将永远不会满足,所谓学无止境,而且,“学”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现在学校普遍的“忍受”。
  
  普遍的人性是永远存在的
  书香:《人伦二十五种》这本书中,您概括了25种人性。20年后的今天,您对当时的概述有没有新的看法?
  刘:我过去太沉重,如果分轻人和重人的话,我应该是属于重人的。卡尔维诺在最后一场演讲中说到,世界将越来越沉重,唯一的办法是以轻御重。这给我很深的启发,让我决定以轻驾驭重,所以《人论二十五种》这本书带有戏剧性,用“轻”之角色来观看人性,但当时刚出国,捕捉普遍人性,还是带有情绪,要是现在写,那些带情绪的话就不会出现了。普遍的人性是永远存在的,没有时效性,不会过时。例如套中人,做事说话都带着“套”的人随处可见,到现在仍旧是这样的。作为学者,一定要避开套而进行原创,在精神领域里面没有原创就没有价值。
  书香:您还是隙缝人吗?
  刘:我仍然是一个隙缝人,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生存。我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求生,但纯粹的精神领域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触摸、理解,所以这也是一个夹缝。我虽然在夹缝中,还是尽可能地去创造,所以现在很希望能打通中西文化的血脉,打通学问与生命的连接。这是我的追求。
  
  写作是生命体认,为延续生命而写作
  书香:能谈谈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
  刘:我现在的状况,最重要的是构造一个象牙之塔。“象牙之塔”在二十世纪是一个贬义词,鲁迅曾提倡作家不能总关在屋子里,要“走出象牙之塔”,去十字街头拥抱社会、拥抱万象。我们尊重各种选择,同时自己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我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远离社会,远离政治。我认为作者不应该从政,作家一旦参与政治,即意味着生命的无辜消耗,二十世纪这样的例子很多,法国的阿拉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共产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掺入政治倾向后,价值就不高。
  这个时候我选择回到象牙之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要保证有面包和牛奶,为了谋生到香港当客座教授;还必须耐住寂寞和清贫,只有这样,才能抵达达摩之洞,进入面壁状态。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是纯粹的文学状态,文学状态与非文学状态区别很大。我介绍高行健的时候,总喜欢说他是“状态中人”,确实他一直处在文学状态中,这是一种非功利、非公民、非集团、非政治、非市场的状态,而且他一直坚持下来了,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出国以后我完全简化了社会关系,现在仅存与学生、学校老师、几个朋友以及大自然的关系。现在我和大自然的关系已经重于与人的关系。海明威最后的状态也是这样的,他为什么站着写作,因为他要在两个小时内写完,他急着去打鱼,急着奔向大海,自豪地把捕到的鱼提起来给人们看。我现在黎明写作,总希望快点写完,然后去草地上开拖拉机,割草、种地。
  我很喜欢体力劳动,连老朋友李泽厚都感到惊讶,他和太太都很佩服我这一点。我从小学开始就是学校的劳动模范,获得过很多模范奖牌,上学时劳模的称号基本上被我垄断了,甚至还获得过捕鼠英雄的称号。大学毕业第一年去山东,被推为“劳动标兵”,后来在干校时体力劳动也很积极。我擅长于体力劳动,但是我的脑力劳动却总受批判,所以我怀疑我是走错路了。
  书香:您常说“‘看空’而积极”,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刘:人看空、看透后如何继续生活,这是真正的哲学问题。例如《红楼梦》是教人看空、看透的,我看完书后却更加有力量。禅宗的三个阶段,第一,山是山,水是水;第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第三,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其实是看空的过程。只有将功名、世俗看透,才能积极延续生命。甄宝玉与贾宝玉见面的时候,贾宝玉满怀欣喜,而后却为甄宝玉要“立言、立德、立功”的“酸论”而万分失落。实际上,甄宝玉看到的贾宝玉是本真的自我,可惜他已经不认识了。我写“红楼四书”不是为研究,研究讲究的是知识性、理论性、考证性,《红楼梦》作为我的生命体认对象,完全是处于内在生命的需求,这个跟波斯王国宰相的女儿一样,为了活下去而讲一千零一个故事,我是为了延续生命而写作。
其他文献
Lily说,由声音去认识一个人,很有诗意。而我觉得,“读”Lily的漫画,就像读诗,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解读空间,秘密和深意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所以,一边翻着她的漫画,一边通电话,就同时领略着双重诗意;也恰似“涂鸦墙”的形式,左边是文字,右边是画。  翻开《Lily的女性涂鸦墙》,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又可爱又可怖的大头“公仔”。Lily自述:“香港的房子很小。我家在狭窄的门廊上挂了个全身镜。……我从小照
期刊
我们经常说“贫穷”,有时候恐怕也不甚了了。究竟“贫穷”是什么?它到底是一种物质匮乏的状态,还是一种匮乏者的心态?这不好回答,本书却尝试从香港新移民家庭中找出答案,既展示新移民家庭的贫穷困境,追溯造成如此现象的种种原因,也勾勒出新移民家庭成员的心理面貌,并思考他们的前景。  主编陈国贲是社会学家,而书中各篇的作者都是其学生,虽然本书充斥着许多理论剖析,但也引用了大量新移民家庭的个案并描绘得入木三分,
期刊
2004年,黄育海带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众同仁,开始对民营出版和文化经营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索。  公司建立之初,九久选择了独特的“图书出版+网上书城+读书人俱乐部”会员制直销模式。仅仅7年时间,俱乐部会员已经超过200万,“99网上书城”也已成为大陆第三大网上书店,更是大陆屈指可数的B2C网络营销盈利者之一。在出版内容上,九久致力于欧美乃至世界的畅销书、优秀文学的版权引进,将欧美图
期刊
但凡出版社,必有一两套拿手书系,凝聚出版焦点。  1982年开创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最为知名的社科学术丛书品牌。20多年下来,这套丛书已有300多种,对几代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自1988年出版至今,已出版40余种,亦是同类书籍的翘楚,让我们得以从海外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国;同样的,八十年代的台湾出版社,几乎每家都有书系。有些是拿自己公司名字作为
期刊
预测,且一预就是十年,搞得我像半仙。书市不可预定预测,具有绝对正确性。在绝对的罅隙,衍生了可以预测的相对可能——少点儿耳塞目盲,虽非半仙,对出版业进行一番热门职业预测是可以做到的。或者说,未来新兴热门职业衍生于而今的现实土壤,从当下出版态势可以看出端倪。有心看,就能看个正着。且随我从现有出版体系到未来出版版图的裂变轨迹来看。    现有出版业的职业角色现状    内容提供商,多半是作者(著作权人)
期刊
书系,自从出版成为一种时尚,就为出版人所器重。现代文明社会,出版成为一种产业,好书系更是竞争的法宝。  好书系之所以受人青睐,是因为一个好书系就能成就一个出版社,不仅能让出版社名扬天下,更能带来丰硕的经济效益;不仅能让名不经传的出版社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更能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出版社起死回生。所以说,现代出版社都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投资书系,希望能成就一个好书系,抱得金娃归。  既然书系在出版人心中有如
期刊
女性与书写   时间:2011年8月2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单向街书店   嘉宾:珍妮特·温特森、苏珊·奥巴赫、李银河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著有《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等多部社会学作品。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是英国最具争议性的著名作家之一,出版过十部
期刊
有些书系的形成,跟书系主事者的风格和一以贯之的关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静宜从事编辑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大学毕业时,她有幸进入汉声文化,在那里受到了汉声做书理念的熏陶,继而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出版信念的幼苗:可以做跟本土化、文化有关的东西。也正因为深受汉声做书态度的影响,黄静宜做的书有一个特点,都是自制书,都关注在地文化。  离开汉声后,黄静宜成为远流“台湾馆”的编辑。台湾馆,顾名思义,制作的都
期刊
自2006年推出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到“巴黎创意人”系列(《巴黎手作艺人》、《巴黎家的私设计》等等9种),以及今年推出的“工作与生活图书馆”系列(《最糟也最棒的书店》、《我们生活的风景》等等7种),吴宏凯studio以出版所谓的“轻设计书”(编注:读者群并非只是设计专业人士,而是许多对设计、美好事物感兴趣的人),开拓了此类书籍在大陆的市场,并成为这一领域书籍的重要出版者。  “你觉得我做的是
期刊
8月,我们迎接了甜蜜七夕情人节与温馨父亲节(8月8日是台湾人民公认的父亲节),也度过敬拜神鬼的中元节。太平洋高压威猛,暑热难挡,出版界业也热气腾腾,大书一波接一波,摆成一轮轮目不暇接的流水盛宴。    电影所衍生和带动的书  8月最热的,是一系列的“赛德克·巴莱”书。  九月是赛德莱·巴克月。包括将在“总统府”前广场办首映会在内,电影《赛德克·巴莱》先期宣传奠下厚基,未映先轰动。导演魏德圣赶在“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