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辞职引发的权力危机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景素奇 国际人力资本网董事长纪 亮 《中外管理》杂志“大话人力资源”栏目编辑
  嘉宾: 周 锚 买麦网总经理
  梁 军 实达科技人力资源部总监莘 强 三星中国人力资源部总监
  唐爱国 北京大学人才开发办公室主任王海鹰 北京精锐纵横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观园集团是一家以水泥能源为主的综合性民营集团公司,最近几年发展形势喜人,可旗下的广告公司多年来始终业绩不佳。为了扭转现状,2006年底,集团任命广告公司核心骨干薛宝钗出任总经理,聘任期一年,年终根据业绩考核决定是否留任。结果引起了广告公司另一骨干贾探春的不满,当即提出了辞职。
  探春觉得自己并不比薛宝钗差,过去的业绩甚至胜过宝钗,而且当总经理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只有做了总经理才能实现自己的能力与人生价值。董事会经过考虑之后,觉得放走探春这样的人才是一种损失,便千方百计将探春留了下了,同时也留下了探春的满腹牢骚。
  不过,牢骚归牢骚,探春还是积极配合宝钗工作,尤其业务还是做得不错,整个广告公司里面业务排在第一位。然而在宝钗担任总经理的半年时间里公司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是互联网对传统广告业的影响巨大;另外,第一次做总经理,欠缺管理和团队建设经验以及横向内外的协调经验,结果2007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只完成计划的38%。于是,探春又旧话重提,向董事会表示不想在宝钗这样无能的领导手下工作,再次要求辞职。
  董事会当然明白,探春这次辞职有要挟的意思——要么批准其辞职,要么让她做总经理。而这两种选择对大观园广告公司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损失。集团CEO王熙凤在这个问题上左右为难:一方面不想放走探春这么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在与员工的博弈中成为被胁迫的角色。情急之下王熙凤修书一封,说明意图,派集团助理平儿前往《中外管理》杂志社,希望得到专家团的帮助。
  
  探春的野心
  
  企业如何看待骨干对于更高职位的野心?是追求,还是要挟?
  
  唐爱国:
  为什么探春一次一次提出辞职,她有业绩,有与董事会博弈的力量,你要留住她必须要付出代价,这就是博弈。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就是激励机制的问题。在管理学上,探春的心理是讲究责权利结合的激励机制。所以我的个人倾向要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这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探春的离职表面看是对宝钗能力的不满,实际上最终矛盾是互联网媒体跟传统媒体的竞争关系。现在广告媒体受到一些挤压,但是又找到新的空间,比如说电梯里的分众传媒。还有针对特定行业的,比如说房地产,就有了市场细分,你找准市场细分,就找准自己的业绩。所以我建议如果宝钗对这种形势没有充分认识的话,董事会应该可以考虑探春的要求,也许对公司发展是一种转机。
  
  梁军:
  探春的辞职现在看来只是一种要挟,背后的原动力是她对成功的渴望、对能力认可的需求。所以剩下的问题是董事会如何满足她的需求。一个人的野心是双方面的。只要与公司目标相符合、只要对效益有帮助,我们就应该鼓励员工的野心。
  
  王海鹰:
  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有一个前提,大观园集团是一个小公司,而作为管理者,王熙凤为首的管理层有一种情绪:探春好像是在要挟。用要挟这个词不妥,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胸怀,海纳百川的胸怀。
  必须肯定的是探春的业务能力非常强,并且有为公司出力的决心和行动。如果不给探春一个机会,就会把有能力人的打击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意见是:在天平上倾斜,保护强人。虽然探春很急躁,在薛宝钗任期未满的时候就提出了辞职,但这只能说明她有很强的职业诉愿,这不是件坏事情。
  
  给探春一个机会
  
  企业如何能让有野心的骨干安心工作?如何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王海鹰:
  我在管理中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像探春这样的人能力非常强,并且需要更高的职位,但是企业没有合适的岗位空缺,管理层应该怎么办?我有两个建议:
  一是从我党的机制中悟出的一些道理,比如说中央候补委员。现在探春的业绩很好,如果不给予更高的职位,她很可能另谋高就。那我们就需要通过候补职位的方式,让探春看到希望。现在探春的辞职,无非是觉得自己比现任总经理薛宝钗能力要强,但是薛宝钗真的离职之后,谁出任总经理依然是未知数,探春心里没有底,所以采用了辞职的杀手锏。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事业部制。如果我是王熙凤,会成立一个事业部——一个独立核算的非法人部门。有些人能力特别强,发她很高的薪水也在公司呆不下去,而且董事会也心疼。那就让她当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老板,用业绩说话。有时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当探春在事业部作为主管亲自参与管理的时候,就会理解公司的难处了。
  
  周锚:
  关于探春的位置安排,董事会需要全盘考虑,如果其他部门也需要探春这样的人才,尤其是能够发挥她销售干将的作用,那就对探春进行工作调动。这样不仅发挥了她的作用,还可以满足她一定的期望值。
  这件事情说明董事会在用人上存在失误,不应该把这两个人留在一个部门,企业用人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两个能力相当、业绩相当、阅历相当的人在一起,容易引起矛盾。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如果探春可以塑造成为管理人才,第一时间就应该向她讲明,这样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探春负责。
  
  梁军:
  在我们企业对探春这种人启用的是谈话方式,选定一个跟她关系比较亲近的员工与之交心。员工谈话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了解到探春真正诉求是什么,找到这个关键之后启动组织谈话,其结构内容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对工作历史的评定,针对其职业诉求进行分析解释,以及对客观环境和条件的说明。
  
  给探春寻找接班人
  
  如何将骨干离职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人才梯队建设对民营企业是否适用?
  
  莘强:
  在像GE这样的国外企业里有一个“后继者计划”,基本上把这种核心人力按照企业独有的办法进行排序。所以一旦核心人力走的时候,不会让企业突然出现一个大窟窿。我在三星任职的时候自己也有后继者,只不过我的老板不告诉我而已。这种代替不是恶意的,是一种善意,是督促你去提高。
  而在我国,有的时候在民营企业完全是靠领导、经理个人魅力影响企业的运作,没有形成机制,往往是以个人的魅力影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如果过分依赖于个人,一旦个体不存在的时候,这个企业靠什么运作?
  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制度当中有人才梯队,才能像供血一样,人才走了不至于出现一个窟窿,后续人才可以跟进。
  
  王海鹰:
  梯队建设对跨国公司是可行的,对民营企业不怎么可行。民营企业不像跨国公司财力雄厚,可以在人才培养上拿出很多钱,民营企业没有这样的条件。在我国民营企业要学会妥协,尽量避免人才的流失,因为通过成本核算,我们会发现妥协的成本往往是最低的,远远低于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的成本。做企业就要“藏污纳垢”,企业需要容忍和留住探春这样的人才,我就可以坦诚地承认我的企业就有一批这样可爱又可恨的“坏蛋”。
  
  (“大话人力资源”为《中外管理》杂志与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公司共同发起的圆桌沙龙。每个月邀请CEO、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三方共同讨论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内容为情境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旨在有的放矢地展现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让您在谈笑间由虚鉴实。)
  
  整理 编辑:纪 亮
其他文献
俗話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对于新任经理人来说,对下辖下属进行“换血”再正常不过,并且员工也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虽然非常抵触,但也无能为力,毕竟自古如此。  然而,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行,企业要和员工签定固定期限合同,甚至十年以上员工还有权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此一来,员工的心里是踏实多了,“饭碗更可靠了”,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薪酬待遇一定就是几年,无论从法律上
期刊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制造”,大都从代工起步。  而终点,更多的“中国制造”锁定为自有品牌。  其实,代工也是一种“品牌”。只不过,是一种B2B品牌。通过为品牌企业提供代设计+代加工(ODM),或只是代加工(OEM),代工企业构成了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代工模式在国际上已经运作多年并行之有效,不少代工企业也赢得了虽无声但却无尽的实惠。  但终究,做品牌依然是众多企业的梦。在多数企业家眼里,当代工
期刊
在台湾人陈立恒的眼里,瓷器是迷人的。  现在,在中过台湾,中国大陆、美国以及欧洲的大型商场里,都可以看到各种以展现大自然的花草风姿,虫鸟律动的独特造型的瓷器,翻到底部,无一例外地都写着“FRANZ”,再加一个古体的“陈”,那就是陈立恒的得意所在。  15年前,陈立恒初次开始瓷器的生产,源于其领衔的海畅集团为国外瓷器品牌做代工。但其接触瓷器的时间其实更早一些。海畅集团自从30年前便开始从事礼品,家饰
期刊
人?    管人,首先要知人。  什么是人?字典上说“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说它对,是因为人确是以制造工具改造了世界。说它不对,人所共知,使用工具的已不只是人。俄国思想家、文豪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人由三大块儿构成:一是丰富的知识;二是思考的能力;三是高尚的情操。没有知识、不会思考、缺乏情操,即使有人的模样,也不应算“人”。我觉得,这比字典的说法更好。因为“制造工具”只是一种现象,而非本
期刊
有效学习≠模式复制    2006年,戴尔正面临运营成本过高、销售业绩下滑、直销模式遭到业界质疑等诸多困难,但丝毫没有削弱国内IT企业对戴尔的研究和效仿。联想在大量引入戴尔的人才之后,于2006年建立以大客户为目标的呼叫中心,逐步尝试电话直销;神舟电脑于2006年年底开通800直销电话,悄然试水直销模式中国惠普于2007年引进戴尔的老将符标榜……这一连串的事件绝不是偶然。  无论是学习戴尔直销的众
期刊
杜拉克一直是我尊敬并认同的管理学大师,多年来,我也在不断学习他的理论,并在经营管理中实践。他的理论尽管工具性不强,但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旦“悟”到,对管理实践非常有帮助。其中印象深刻的收获我总结了几条:追根溯源;化繁为简;尊重并崇尚人性;重视实践、重视成果;强调社会责任。没有前功尽弃的“搬迁”  追根溯源很有哲学色彩,也是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真正做到认识本质,抓到根源并不容易。比如吃饭,大多
期刊
品牌是一种关系    对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来说,雇主品牌是一个新概念,但却不是一个难理解的概念。雇主品牌四个字所包含的意义、策略和方法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和《西游记》基本上都可以当作雇主品牌的教科书。家道中落织席贩履的刘备刘皇叔、面黑身矮的刀笔小吏宋江宋押司、六根清净的文弱书生唐僧唐三藏,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拥有极
期刊
德国,我们很熟悉。  德国制造,凭借卓越的品牌、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举世皆知。  德国管理,也与美日一起并称世界三大管理模式。  德国,我们曾亲密。  1984年,德国大众生产线,远早于美日车系10年就被引进中国。  同年,德国专家格里希作为中国首位“洋厂长”,使武汉柴油机厂走向世界。  然而,德国依旧陌生。  我们有多少人能把德国管理模式,像对美、日管理那样如数家珍地说清?  当美日管理理念
期刊
魏文侯选相识人的标准    哲理的故事  魏文侯正在想着自己提拔一位相国,可是目前手头有两个人选魏成子和翟璜都不错,一时不知到底该选哪一个。于是他去问谋士李克。  李克并不直接回答魏文侯的话,却说:“大王,您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您平时对他们的考察不够。”魏文侯急忙问:“怎么考察?有何标准吗?”李克说:“当然有,我认为考察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一看他平时亲近些什么人,从他亲近的人的品质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期刊
在近两年半的时间以来,我每个月都要来中国,跟中国很多企业的经营高层进行沟通和交流。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公司都在分析因果关系,然后再从手法、技法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希望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制度、规章、手册、标准等等这些东西,来解决企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不管你制定什么样的规则、规章、制度、手册、标准,如果不能明白“造物即造人”的真理的话,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    解决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