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须赤绘日本人喜爱的漳州红绿彩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0月中旬,西安大唐西市艺术馆举办了为期五天的“陕西省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展”,其中将明末清初流传到日本的40多件“吴须赤绘”——漳州彩瓷也引进展出,勾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
  “吴须赤绘”是日本人对漳州五彩瓷(又称红绿彩)的称谓。海外学者则将漳州窑生产的瓷器称为“汕头器”(SWATOW)、“克拉克瓷”,并将其产地归之为“华南窑系”。上世纪90年代末,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在漳州进行考古发掘,最终确认“克拉克瓷”“汕头瓷”以及日本人称之为“吴须赤绘”的彩瓷,均为明朝末年产自漳州的瓷器。
  明代万历年间,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就在此时,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景德镇窑工反对陶监官的斗争发展为火烧御窑厂的暴力,传统瓷都景德镇御用烧窑废止,造成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锐减,甚至停歇。
  据史料记载,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在17世纪的80年间从中国运出1600万件瓷器。这样大量的瓷器,等级不一,仅靠处于困境中的景德镇窑是难以承受的。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者们一方面寄希望于具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民窑,当然更希望在口岸附近开辟窑场就地生产,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搬运过程中的大量损坏。他们拿着景德镇瓷器样品和西方人喜爱的纹饰图样,四处寻找供货方,于是,福建沿海民窑就成为大量制作景德镇瓷器替代品的生产基地,漳州市平和县的南胜、五寨等地民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壮大的。据文献记载:1621至1632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三次在漳州收购瓷器,数量动辄上万,同时,日本人也从漳州购买瓷器,其中不乏数目可观的的南胜、五寨窑产品,“吴须赤绘”就是明末清初流传到日本的漳州瓷器。
  综上所述,漳州瓷器的崛起填补了明末清初中国陶瓷史大约半个世纪的空白,漳州瓷器不仅维系了中国陶瓷史的传统,同时也展现了它的辉煌和荣耀。到了清初,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湾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衰落,漳州瓷随之在海内外基本销声匿迹。由于漳州瓷主要的市场是外销瓷,很少在国内销售,致使国内遗存的漳州瓷少之又少,国人甚至不知道这些瓷器的产地在哪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确定这些瓷器均产自福建漳州窑,困惑了陶瓷界400多年的谜案才得以破解。
  下面精选“吴须赤绘展”中的部分展品以飨读者。
  吴须赤绘仙人鹿纹大碗
  口径38厘米,高9厘米。
  碗底中央以青釉描绘身背花篓、手撑花伞的道长及神鹿。道长被认为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鹿则是侍奉仙人的衔花鹿。外围绘莲花瓣纹相连,瓣内绘各种花草;碗外缘以红彩为地,绿彩勾线8组开光,内书“玉堂佳器”四字,字间间以开光花草。
  吴须赤绘双龙戏珠纹大碗
  口径40.5厘米,高9.5厘米。
  碗底中央的画面先用黑线勾出后再覆以青釉,描绘两条龙围绕宝珠戏嬉,宝珠随风飘移,场景热闹奔放。边缘莲花瓣相连,绘花草纹;碗外缘部分红色锦地纹为地,“四兴佳时”四字与花草纹交错搭配。
  吴须赤绘罗汉降龙伏虎纹大盘
  口径39厘米,高10厘米。
  碗底中央下部绘有伏虎罗汉(迦理迦尊者),上部是乌龙降雨蓄水罗汉(伐罗弗多罗尊者);祥云一部分以青色描绘,其余以绿色描绘,月与蛟龙吐水则以赤色描绘。中区以赤色为主描绘生机盎然的花草楼阁,外缘配以重叠的红色小花纹。
  吴须赤绘“魁”字果子钵
  口径21厘米,高10厘米。
  钵底中央用红釉写一“魁”字,魁为祥瑞吉庆、难能可贵之意;钵内壁绘简易果叶纹,红果绿叶,随意洒脱。钵外壁绘几组花草纹。
  吴须赤绘“万古春”钵
  口径24厘米,高12厘米。
  钵内中央底面绘一头变形的狮子,中带及外缘均绘制交错搭配的双重花草纹;钵外身书写“万古春”三字,寓意为万古长青,字间以开光牡丹等花草纹隔开。
  青吴须“赤壁赋”果子钵
  口径17.5厘米,高8厘米。
  钵底中央绘有“玉堂佳器”吉祥佳句;钵外身以青釉半面描绘东坡学士坐于船中,另一半书写“后赤壁赋”诗文,用黑釉描线。此种装饰题材在明代瓷中较为少见。
  吴须花鸟大盘
  口径47.5厘米,高10.5厘米。
  盘底中央是传统题材锦鸡牡丹;宽缘均匀分布六个开窗,开窗绘花草纹,开窗间绘规矩的锦地纹。整器用青花描绘而成。
  吴须赤绘花瓶
  口径7.5厘米,高21厘米。
  器形规整,绘画笔致稳健,洗练流畅,可能是作为插花的器皿。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甘肃地处边陲,清末民初时,交通闭塞,工农业生产滞后于内地,商品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各地铜元成灾的情况下,甘肃并未受到冲击,后在外来铜元的影响下,才开始铸造具有本省特色的铜元,但这已是民国年间的事了。  甘肃地方军阀被冯玉祥国民革命军逼走,冯派刘郁芬接管甘肃军政大权。刘驻防兰州,将天水的造币机具运到省城,成立了甘肃造币厂,首先造有“无纪年的党徽双旗五十文”铜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铸行孙中山像
期刊
说说“卍”字古钱币  “卍”字是上古时代一些部落的符咒,在中国远古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就出现过“卍”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卍”字也融入中国文化,意思是“吉祥海云相”,“卍”字常用金色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成为“瑞相”。唐代武则天把它的含义定为“万”字,意思是“万德庄严,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卍”字出现在唐镜上,明清时期瓷器上“卍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经有幸买到过一批古钱窖藏品。这批窖藏古钱品相很好,锈色精美而锈蚀不重,几位泉友看过后都认为是罐装出土货。其年代跨度上至明代天启,下至清代雍正,其中仅脍炙人口的“跑马崇祯”就有40余枚。这批窖藏成为我古钱收藏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  那个时期古钱收藏远远不如现今这么兴盛,其交易仅在庞大的集邮市场边缘占一个小小的角落。喜好古钱的泉友也不多,互相见过几次也就脸熟了,聚在一起多数是探讨
期刊
(接上期)  多乳钉纹青铜镜  “乳钉纹”铜镜以两汉时期最为盛行。所谓“乳钉”,是根据装饰图样的形象命名的,人们把那些圆而突起,既像“乳头”又像“铆钉”的图样形象,称之为“乳状铆钉纹”,简称为“乳钉纹”。从铜镜纹饰的发展情况看,“乳钉”最初是由“圆形花蕊”发展演变来的。战国时期流行的花叶镜、菱纹镜、透纹镜和山字纹镜上,装饰的带圆形花蕊的花朵,少者有四朵,多者达八朵以至十二朵。这些花朵的花蕊一般都较
期刊
青铜器简称“铜器”,有炊器、酒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等。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由最初的实用器逐步演变为祭祀的礼器,成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其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内容丰富,花纹繁缛富丽。青铜器上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尤其是铭文,往往记载着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金石文字
期刊
三彩瓷是磁州窑在金元时期烧造的一种低温彩色釉陶瓷,在河北的观台窑、河南的当阳峪窑、勋掌窑、焦作窑、山西的晋南窑等均有烧造。三彩器最早在唐代流行,将各种色釉施于器表,入窑进行低温烧制后呈现晕散、流釉,使出窑的瓷器色彩华丽,生动自然。金元时期的三彩器继承了唐三彩的工艺并有所发展。一是由一次烧制变为两次入窑烧成,使瓷器更为坚固耐用。其制作方法是,在器坯成型后放置窑内先进行素烧,然后在器坯的不同部位施黄、
期刊
(接上期)  战国时期,河北境内燕国、赵国、中山国鼎足而立。燕昭王在位时,大规模营建南部陪都武阳城即今河北易县的燕下都,采取一系列兴燕举措,国力达到极盛,跻身“战国七雄”之列。随着燕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此时燕国的青铜器有了很大发展。1964年至1978年经过多次对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进行勘查和发掘,发现大量铸造兵器及钱币的青铜手工作坊遗址,反映出战国时期燕国发达的青铜冶铸业。1982年江苏盱眙南窑
期刊
在艺术市场上,人们大都有从众心理,大藏家们喜欢追求一流名家作品,无论多高价格都在所不惜,而对于小名头的画家往往不屑一顾。像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大家作品,现在动辄就上千万元或过亿元,这对于一般的藏家实在是承受不起,而且并不排除有泡沫的存在。  然而,艺术市场并不只是为了名家作品而存在。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热和进一步完善,一些小名头的画家作品在市场上逐渐多了起来。事实上,这些处于二线小名头画家
期刊
一句“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著月光”的诗文描绘出了青花瓷柔美、清净的质感。珍珠般的素胎上青色的线条如烟雨般勾勒,蓝色的图纹下映衬着如月光般净白的胎体。青花瓷以其明快清雅的绘画,丰富多样的造型,大气恢弘的神韵,融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特色著称于世。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在海外需求的刺激下,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引进从西亚地区进口的发色浓艳的
期刊
2014年北京翰海的春拍现场座无虚席,申石伽的一幅巨作《罗浮春暖》,一经亮相,立即引来众多藏家的激烈争夺,估价从40~60万元起,一路飚升,最后以82.8万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其个人拍卖的最新纪录。  在当今火热的艺术市场上,许多藏家往往会把购买大名头画家作品作为收藏投资的重点,比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等;也因这些名家作品的拍卖价格日益高涨,它们也成为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