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币二则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说“卍”字古钱币
  “卍”字是上古时代一些部落的符咒,在中国远古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就出现过“卍”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卍”字也融入中国文化,意思是“吉祥海云相”,“卍”字常用金色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成为“瑞相”。唐代武则天把它的含义定为“万”字,意思是“万德庄严,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卍”字出现在唐镜上,明清时期瓷器上“卍”字也多有出现。
  在本人收藏的古钱币中,有几枚铸有“卍”字展现给读者共赏。
  图1,正面为契丹文“地久天长”,背面有顺读“契丹”两个汉字,左右各有“卍”字。“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一种是左旋。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仪式都是右旋进行,这枚钱币上的“卍”字是左旋,应该不是佛教用品,可能是契丹国在举行重大国事活动时所铸行的具有祥瑞象征意义的纪念钱币。此币为银质,外径46毫米,厚4毫米,重35.8克。
  图2,钱币正面阴刻契丹文,其含义本人不解,有待泉家赐教。钱背四出,有四个“卍”字,均是右旋。可以推测这是一枚与佛教有关的纪念币。此币直径37毫米,内穿8毫米,厚4毫米,重24克,是一枚银质钱币。这种钱币存世极少,到目前为仅见。
  图3,这是一枚银质钱币,直径28.5毫米,内穿5.5毫米,厚2毫米,重7.9克。钱面“万寿无疆”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古写“卍”字,右旋,与佛像胸前的“卍”字完全一致。钱背光素无纹,此钱制作十分规整,字迹挺拔秀美,钱缘轮廓与字口深峻、地章平整。面上外廓与内穿较窄,背面外廓与内穿较宽,这是一枚样币无疑。银币黑色包浆十分厚重,因本人未曾发现类似的有关资料,制作年代及性质,有待泉家指教。
  “卍”字因象征着“吉祥、瑞相”,随着佛教的传播,被广泛应用在佛像、陶器、瓷器、青铜器,以及古钱币上。以上三枚具有“卍”字的古钱币,在浩瀚的钱币家族中确属凤毛麟角。
  两枚珍稀“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始铸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通宝”的出现在钱币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开创了翻砂铸钱的先河,自此以后历朝方孔圆钱的钱文结构、模式都把“开元通宝”作为标准,一直引领着钱币铸造一千余年,直到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在数量巨大的“开元通宝”钱币中,仍然保留下许多珍稀品种。如金银质“开元通宝”多有存世,当时朝廷遇有重大庆典时,用来赏赐臣下的特殊钱币,不属于流通钱币。这种赏赐自唐朝已形成定制,代代相传。在遇有非正常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变。如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皇上的车驾停留在歧州,生了位皇女,三天后大行赏赐,给臣下的礼物有洗儿果子,金银钱,银叶坐子,金银铤子。当时昭宗正处于颠沛流离中,还要如此大讲排场,所以今天仍然能见到这些金银宫钱。
  图1这枚“开元通宝”外径25.5毫米,内穿5.5毫米,重6克,银质。钱文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隶体书法极其工整。“元”字为左挑“元”,宽廓大字,钱背铸有一龙一凤,龙在上,凤在下,龙凤呈祥。这种钱币存世极少,确是一枚珍稀古币。
  图2“开元通宝”外径24毫米,内穿5.5毫米,重4.2克,铜质。此钱文笔法凝重,结构严整,钱背铸有祥云托日下月纹,是一枚难得的珍品。(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一处生活行宫。道光皇帝晚年主要生活在此,传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他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道光皇帝曾专门写过一篇《慎德堂记》收录在道光《御制文余集》中,文中反复强调了自己修建慎德堂的目的是为“崇俭去奢,慎思永”。道光三十年(1850年)
期刊
不经意间,已经是春暖花开时。四月的春天,桃红柳绿,暖日晴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处处酝酿着新的希望,但愿今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能在这春日暖暖的阳光中逐渐复苏……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们眼界开阔,出手不凡,并开始频繁涉足国际市场,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然而中国藏家是否可以从此屹立于全球收藏界而不倒呢?中国藏家要想长期保持与世界接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期刊
元青花作为中国瓷器烧制工艺的珍品,以豪迈的气概与原创的艺术,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和简明的快感。它确立了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将华夏陶瓷艺术推向了巅峰。1959至2006年间,我国文物机构通过考古发掘、民间征集等方式,共获得元青花瓷器156件并分别珍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这批馆藏元青花分藏在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墓葬、窖藏出土及元代建筑遗迹发掘的元青花瓷器127件,占馆藏数量之和
期刊
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寓意。为吉祥、美好、善良的象征,《说文》有记:“羊,祥也。”古器物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羊也是讲礼仪、遵道德的化身,《诗·小雅·无羊》曰:“羔羊,鹊巢之国也,召南之政,在位皆俭节正直,德如羔羊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很多以羊为题材的玉雕。2015年正值乙未羊年,拟对历代玉器中羊形象的演变和时代特征作一杂叙漫谈。  玉羊之作,今所见最早者为商代晚期器物。此期
期刊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四五千年,在太湖流域就已经十分发达,以精雕细琢的玉器著称,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良渚玉器向四周扩散,向南远播到珠江流域,向北跨江过河,进入中原,最后被夏商文明所吸收。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等,惯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中国玉器文化宝库中,良渚文化玉器最为引人注目,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现展示几件良渚玉器佳作,供爱好者同仁品赏。  玉手
期刊
一、山西宋金瓷器概况  宋金是山西瓷器史上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窑厂数量众多。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宋金时期山西境内的窑址遍布南北,多达六十处,其中知名的有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霍州窑、盂县窑、平定窑、临汾窑、河津窑、八义窑、阳城窑。二是产品种类丰富。山西与冀豫为邻,深受定窑、磁州窑、钧窑、当阳峪等窑口的影响,平定窑、盂县窑的产品明显可以看出定窑的影子,浑源窑、
期刊
近在网上购得任焕章高脚温锅底一只,胎釉厚润,腰腹丰盈,敦实庄重,形似上古青铜豆,一股“早期”的气息充盈眼界。配上一任氏山水盖子,把缺失的视觉修复,虽不算圆满完善,可此刻浅绛荡涤的心绪越过尘凡直抵清净,恐将三月不知肉味了!  以中国画方式在瓷上作画,尽管元时青花、明时五彩、清初粉彩有此意思,墨彩似显正式,各自有独特的绘画语言、题材、方式,但似乎都有局限。青花虽有灵动之笔,且年代较早,只是绘画与图案装
期刊
两锱钱的具体铸造发行情况,目前不是很清楚,没有定论,多数学者倾向于战国中晚期。两锱钱属于纪重货币,我认为其与秦惠文王半两钱及秦惠文王半两钱制关系密切。  秦惠文王半两钱是秦惠文王执柄政权后,为了继续贯彻秦孝公制定的富国强兵、向东称雄的基本国策,为扩军备战蓄积财力,解决军事装备所需铜材问题,于执政后的次年,对当时的流通货币进行了整治后而重新铸造发行的货币。其改大小相权的二等两种半两钱币制为一等一种半
期刊
由收藏界杂志社、西安雅观陶瓷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十大名窑名家陶瓷作品展”近日落下帷幕。9月26日,在西安雅观陶瓷艺术博物馆举行了颁奖仪式,由西安雅观陶瓷艺术博物馆馆长任斌向在本次展览中获奖的16位陶瓷艺术大师颁发了奖杯和获奖证书。出席颁奖仪式的有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常务副会长杜西亮、秘书长高玉书等嘉宾。  获奖名单  德化窑 陈仁海 许瑞峰   龙泉窑 徐峻清 叶小春   定 窑 陈文增 韩
期刊
甘肃地处边陲,清末民初时,交通闭塞,工农业生产滞后于内地,商品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各地铜元成灾的情况下,甘肃并未受到冲击,后在外来铜元的影响下,才开始铸造具有本省特色的铜元,但这已是民国年间的事了。  甘肃地方军阀被冯玉祥国民革命军逼走,冯派刘郁芬接管甘肃军政大权。刘驻防兰州,将天水的造币机具运到省城,成立了甘肃造币厂,首先造有“无纪年的党徽双旗五十文”铜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铸行孙中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