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什么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参考资料称,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笔者认为有些不妥,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以求抛砖引玉。
  我认为要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下简称《得道》)的中心论点,首先得认识和了解作者孟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又一大师。青壮年时代,孟子就有改革社会的理想抱负,他曾到处去游说自己的“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采纳。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社会,足迹遍及当时的魏、齐、滕、鲁等国,游说均遭失败,于是,才退而授徒讲学。纵观《得道》,全文渗透的正是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无疑是孟子当时的游说之作,“得道”就应该是孟子所希望的让君王实行的所谓“王道”,即:对老百姓施行“仁政”,换句话说,就是多关心老百姓,多替老百姓作想;“多助”,则是孟子希望看到的“景象”。换句话说,就是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而后“失道”一句,则是从反面说结果,带有“警告”的意思。从这点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孟子游说的中心目的,即:游说的中心论点。
  下面从论证的艺术上说。
  《孟子》的文章,充满论战性质,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叫很讲究论证方法的运用。到底《得道》的中心论点是不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还可以想象当时孟子劝导君王时的情景——“伴君如伴虎”,作为百姓身份的孟子,跟君王说话,不比跟老百姓交谈那样可以信口雌黄。要让手握生杀大权、高高在上的君王听完自己的主张,并接受自己的主张,并非易事。千万不可直奔主题,那会有“教训”之嫌,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一旦君王不耐烦,脑袋说搬家也就搬了。因此,说话的“策略”必须讲究。显然,把中心论点放在文章的开头,不是劝导君王的“策略”,是“找死”。劝导君王,必定要由一个“闲话题”引起,只有君王对你的话题产生了兴趣,才能听完你的陈述,在无意之中明白和接受你的主张,你的游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在我们想象孟子是怎么样选择话题引起君王倾听的兴趣的。什么话题君王最感兴趣呢?首推打仗。君王一生的目的,最大程度上是巩固自己的统治,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得想法战胜对手。因此,聪明的孟子就选择了以“打仗”的话题来吸引君王倾听的兴趣。首先,他就提出了一个让君王感兴趣的新鲜话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新鲜而又别致,似乎饱含哲理。君王必定问:为什么?于是,孟子就用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性——用一个极小的城都攻不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这是正面论证;用一个防御条件极好的大城都守不住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反面论证。一正一反,极具新鲜感,说服力,符合君王倾听的“胃口”。这是游说的真正目的吗?不是。文章的下一段才真正地接触了中心论题——如何治理国家。
  如何治理国家包含了几个主要方面:一,如何巩固国防;二,如何使人民不迁到别的国家去(当时需要人多);三,如何在天下建立威信。但作者都没正面回答,而是运用了“不以”否定了不正确的想法或做法,如:“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些否定句的运用,是孟子又在吊君王的“胃口”。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呢?我们仿佛看见了君王急于想知道谜底的专注神态。孟子的游说效果颇佳,目的即将达到,我们仿佛看见孟子暗藏喜悦和得意的神态。现在他该亮出谜底了,那就是“只有施行仁政,才是治国之道;如果施行暴政,国必灭亡”,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为关心了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拥护你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自然就是你的了;如果当君王的残害老百姓,老百姓是会反对的,反对的人太多了,君王自然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岂有不败之理?从以上看,中心论点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现在讨论文章开头两句话算什么的问题。
  我认为那只能算两个小论点。其作用一是给听的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激发其倾听的兴趣;二是起一个逐渐把论述推向高潮、引入中心论点的作用。逻辑应该这样:
  打仗,天时固然重要,但地利更重要;地利重要,但又没有人和重要。人和可以获得国家的巩固和安宁。要达到人和,君王就要施行“王道”和“仁政”。
  (作者单位:551100贵州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后,数学作业的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批改作业及关于作业批改应注意什么,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试图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的综合反映,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一、从提问入手,引出新知    语言是一门艺术,提问更是如此,课堂提问中,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上课就要采取对器官有刺激性的语言引起学生回忆,挑起学生的兴奋点。  我在教学
期刊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原来最常用“√”“×”,右上角打上一个分数。近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老师将批改程序改进为“√”“?”,右上角打上一个等级。改进后的批改作业法可能有以下好处,其一,“×”变为“?”,错是错了,给你点面子,或是留有余地。其二,分数变等级,这是估算法的实际应用 。  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也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怎样才能实施自主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主动、自觉、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自学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机具、水平、速度,去圈点、勾画、思考、交谈,对自己认为学懂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将不太懂的问题勾出来,以为什么或是什么作用等拿到课上向同学向老师提问,寻求解答。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
期刊
作业既是反馈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环节。而批改作业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阶段的他们,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灵中都有被老师赏识的愿望和需求。因此,应该提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予以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评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评语的及时性    
期刊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合作学习是一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下面,我想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一、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来优化组合    在小组划分的问题上,既要考虑
期刊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分管艺术教育工作的副校长,自己本身也是美术教师,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让我始终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却往往会成为学校工作容易忽略的地方,针对目前学校的现状,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1、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就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
期刊
【内容摘要】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的阶段。笔者试从驰名商标内涵的界定、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以及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在知识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淡化 无过错责任    绪论    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
期刊
今年高考,我校考生王严苹总分516分,但该生语文科只得七十几分,究其原因,是时间不够,作文仅写百余字。可见,考场作文固然离不开临场发挥,但这种发挥是与考生平时的生活积累、思想修养、认识水平以及写作实际能力密不可分的。考生的失误警醒了我们,因此,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不把科学、有效的应试作文训练,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一、限时成篇,训练写作速度    高考语文应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作文
期刊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克服厌倦心理;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尊,克服自卑、自弃心理。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