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主流文化的推动,然而伴随着不断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网络时代以来的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促进了主流文化的新陈代谢,却也不断模糊了人们认识主流文化的视野,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何正确认知我国网络时代的亚文化,对提升主流文化意识,凝聚民众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文化;网络;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41-01
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领域的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了“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区域或某一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既包含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应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考虑和认知,不同的历史时期,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亚文化,它们也都有着共同特征,即对主流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叛逆和抵触。如何正确判断亚文化的发展态势,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社会学领域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被称为新新人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新时代赋予了这一时期的人们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尽情发扬“亚文化”的舞台,一些“符号”、“火星文字”、“脑残体”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近来,一张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开。然而我们发现,帖子本身的内容并无任何的实际意义,它何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引起众多网民的共鸣?
首先,社会心理学角度认为,语言的流行更多的是一种从众现象,这也反映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倾向于内敛、谨慎,但上述流行语的流行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随着文化融合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人的内敛、谨慎特点的弱化,个性和自我表现等特点的增强,尤其在现代化转型期,人们往往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彰显自我,展示个性,这逐渐成为一些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其次,从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角度来看,网络上新兴的词汇,是对具有文学性的口头语和反常语的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挥,它以诞生之初的独创性和新奇感进入大众的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并逐渐地变成了日常用语,彰显出文学语言的勃勃生机。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有益于语言的丰富与发展,益于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网络流行语对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例如,某些个体的话语风格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很易形成代沟。
再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推手”作为幕后的推动者,充分运用了网络媒体的平等性、公开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扮演着网络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一定程度上也引导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网络推手”可以传播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新闻,他们也可以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此影响他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同时凭借这特殊的角色天然地赋予了他们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吸引网民注意力,最后把这种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变成商业利益。
最后,从对社会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新的时代使得文化研究者的阶级立场、文化态度发生了转变。当代文化研究者从批判主流文化的层面转向批判边缘文化这一层面上来,这种文化研究模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加盛行,这种研究模式走向了分散性、符号性和边缘性,但也体现了当代文化研究深度交叉、总分结合的状态。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网络社会中出现的“流行语”现象?个人觉得,网络流行语作为新时代、在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中间出现的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体现出辩证法中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必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或者至少存在于一小部分群体之中,在当前尤其表现在存在于广大的青少年网民之中,可以说,它的存在在这种群体之中是具有普遍性的。网络流行语所表现出来的亚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它们的区别表现在,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它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这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特殊性,代表了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其成为文化研究者攻击的症结所在。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网民中的青少年,他们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树立的阶段,过分的依赖网络交往,会造成青年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会产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离。网络语言的交流又具有自由性、及时性等特点,青少年在网络中使用虚拟的身份,他们中的一些人信口开河、随口谩骂、歪曲的信息,这样一种语言污染与语言暴力的现象也会随之发生,他们善于隐匿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躲避现实社会中道德的谴责。从深层次层面来看,我们应该透过事物发展表现出来的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所在,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这一亚文化表象,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他们行为方式和生活处世的态度,提升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意识,凝聚他们的认同感,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1][美]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上[M].彭运石,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5,59.2.2.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10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
[3]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83.
关键词:亚文化;网络;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41-01
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领域的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了“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区域或某一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既包含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应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考虑和认知,不同的历史时期,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亚文化,它们也都有着共同特征,即对主流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叛逆和抵触。如何正确判断亚文化的发展态势,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社会学领域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被称为新新人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新时代赋予了这一时期的人们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尽情发扬“亚文化”的舞台,一些“符号”、“火星文字”、“脑残体”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近来,一张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开。然而我们发现,帖子本身的内容并无任何的实际意义,它何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引起众多网民的共鸣?
首先,社会心理学角度认为,语言的流行更多的是一种从众现象,这也反映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倾向于内敛、谨慎,但上述流行语的流行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随着文化融合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人的内敛、谨慎特点的弱化,个性和自我表现等特点的增强,尤其在现代化转型期,人们往往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彰显自我,展示个性,这逐渐成为一些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其次,从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角度来看,网络上新兴的词汇,是对具有文学性的口头语和反常语的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挥,它以诞生之初的独创性和新奇感进入大众的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并逐渐地变成了日常用语,彰显出文学语言的勃勃生机。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有益于语言的丰富与发展,益于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网络流行语对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例如,某些个体的话语风格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很易形成代沟。
再次,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推手”作为幕后的推动者,充分运用了网络媒体的平等性、公开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扮演着网络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一定程度上也引导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网络推手”可以传播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新闻,他们也可以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此影响他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同时凭借这特殊的角色天然地赋予了他们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吸引网民注意力,最后把这种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变成商业利益。
最后,从对社会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新的时代使得文化研究者的阶级立场、文化态度发生了转变。当代文化研究者从批判主流文化的层面转向批判边缘文化这一层面上来,这种文化研究模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加盛行,这种研究模式走向了分散性、符号性和边缘性,但也体现了当代文化研究深度交叉、总分结合的状态。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网络社会中出现的“流行语”现象?个人觉得,网络流行语作为新时代、在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中间出现的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体现出辩证法中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必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或者至少存在于一小部分群体之中,在当前尤其表现在存在于广大的青少年网民之中,可以说,它的存在在这种群体之中是具有普遍性的。网络流行语所表现出来的亚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它们的区别表现在,它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它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这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特殊性,代表了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其成为文化研究者攻击的症结所在。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网民中的青少年,他们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树立的阶段,过分的依赖网络交往,会造成青年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会产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离。网络语言的交流又具有自由性、及时性等特点,青少年在网络中使用虚拟的身份,他们中的一些人信口开河、随口谩骂、歪曲的信息,这样一种语言污染与语言暴力的现象也会随之发生,他们善于隐匿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躲避现实社会中道德的谴责。从深层次层面来看,我们应该透过事物发展表现出来的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所在,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这一亚文化表象,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他们行为方式和生活处世的态度,提升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意识,凝聚他们的认同感,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1][美]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上[M].彭运石,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5,59.2.2.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10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
[3]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