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案例教学是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的需要,是基于教育理念变化的要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特点的需要,是基于大学生特点的需要,是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好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必须做到:教材内容转化为与案例相关的授课内容,实现教材与案例的深度一体化;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以课本为基础,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案例的延展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案例教学;应用;原理课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的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领会教育部“意见”后,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尝试,下面是本文作者在案例教学实践中的对案例教学的一些体会与理解。
一、原理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或获得针对性综合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非常必要、有理论上的可能并且能切中现实,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案例教学是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复杂多变,社会问题纷繁难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必然要试图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学生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寻求破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资本主义不变论”等问题的答案,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些问题,单纯用一个原理去解释很难解释清楚,也缺乏说服力,这需要我们从多维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用辩证的、综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使用案例,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案例,实现原理与现实的深度融合。
(二)开展案例教学是基于教育理念变化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型。大众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普及性,重视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发展性,教育理念的变化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中变过去以理论传授为核心的模式为重视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要注重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把握,特别是在关注重大的社会实践问题时,不应从某些局部的和具体的方面去研究,而应从综合的角度同时也是运用综合的手段去研究和把握。”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案例教学,即把理论落实在实际的情境中。
(三)实行案例教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特点的需要
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原理多,概念多,单纯填鸭式地讲解理论、概念、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使学生陷入庞大的体系中无法自拔且无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理论的信心,最终使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必要性产生质疑,实行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案例讲解原理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原理、掌握概念、理解体系。
(四)实行案例教学是基于大学生特点的需要
大学生虽在年龄上属于“成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认识问题往往要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把握问题往往要借助于案例,所以在讲授原理课程时要配合一些案例。同时,理工类大学生由于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所以在大学学习中有重技能轻人文素养、重应用理论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使得他们缺乏基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政治思想类、基础理论类的学科的热情,轻视这些学科,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消解学生的这种错误倾向。
(五)实行案例教学是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脱离实践的理性认识是空洞的,案例教学从案例到理论和从理论到案例的教学思路,是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的体现。
二、原理课案例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实施好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材内容转化为与案例相关的授课内容,实现教材与案例的深度一体化
简单地说,课程所用的重要案例必须与教材的核心内容相吻合,这样案例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否则案例教学就是失败的。以垄断这样一个概念抽象、问题复杂的问题为例,垄断这一节问题很多,比如,垄断的形成原因、垄断的定义、垄断组织的结构、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单纯讲这些概念、理论会枯燥、无趣且难懂,如果找一个典型案例来展现这些知识点效果会好得多,我的方法是从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演变及其灭亡来看整个资本主义所有制从私人资本到股份资本到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的演变,看垄断产生的原因及几个阶段,看垄断的实质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向公有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全面讲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这样使得学生对资本主义垄断的理解更深入,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解更切近,而且也使得学生对后面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必然性有了基本的认同,从而真正实现了以“案例”之水成就认知之渠。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
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必须处理好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案例的经典型与新颖性的关系。案例的数量不可过多,数量过多课堂就变成了故事会,就失去了使用案例的初衷——更好地理解理论,对案例的数量的限制其实在另一方面就意味着对案例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案例的趣味性很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也要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忽视了案例的知识性,案例教学也是失败的。经典案例权威、典型、说服力强,但相对来说陈旧,新颖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典型性和影响力不强,所以也要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讲矛盾,经典的案例是自相矛盾的例子,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个较新颖的案例,即中国乒乓球的案例,中国在乒乓球领域的一枝独秀造成了中国乒乓球的畸形发展,为改变中国乒乓球孤独求败的尴尬局面,中国乒乓球实施了养狼战术。
(三)以课本为基础,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案例的延展性
就课本内容而言,原理课知识点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梳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去哦那个全部的时间来讲解课本内容,我认为讲授知识点时要详略得当,已经学过的略讲,容易理解的略讲,挤出来的时间用于知识的拓展。比如在讲矛盾时,基本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讲完这些内容,有必要进一步扩展,让学生思考,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甚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不仅如此,矛盾在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对矛盾部分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对矛盾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
为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在学生分析案例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拓宽学生思路,实现案例与理论的内在结合,从而达到通过案例学理论的作用,另方面是组织协调作用,教师要驾驭案例分析的过程,避免冷场、包场、跑题等现象,引导学生把讨论引向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从填鸭式教学中的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为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己思考的角色。这实际上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刘 强]
关键词:案例教学;应用;原理课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的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领会教育部“意见”后,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尝试,下面是本文作者在案例教学实践中的对案例教学的一些体会与理解。
一、原理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或获得针对性综合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非常必要、有理论上的可能并且能切中现实,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案例教学是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复杂多变,社会问题纷繁难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必然要试图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学生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寻求破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资本主义不变论”等问题的答案,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些问题,单纯用一个原理去解释很难解释清楚,也缺乏说服力,这需要我们从多维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用辩证的、综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使用案例,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案例,实现原理与现实的深度融合。
(二)开展案例教学是基于教育理念变化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型。大众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普及性,重视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发展性,教育理念的变化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中变过去以理论传授为核心的模式为重视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要注重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把握,特别是在关注重大的社会实践问题时,不应从某些局部的和具体的方面去研究,而应从综合的角度同时也是运用综合的手段去研究和把握。”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案例教学,即把理论落实在实际的情境中。
(三)实行案例教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特点的需要
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原理多,概念多,单纯填鸭式地讲解理论、概念、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使学生陷入庞大的体系中无法自拔且无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理论的信心,最终使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必要性产生质疑,实行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案例讲解原理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原理、掌握概念、理解体系。
(四)实行案例教学是基于大学生特点的需要
大学生虽在年龄上属于“成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认识问题往往要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把握问题往往要借助于案例,所以在讲授原理课程时要配合一些案例。同时,理工类大学生由于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所以在大学学习中有重技能轻人文素养、重应用理论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这使得他们缺乏基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政治思想类、基础理论类的学科的热情,轻视这些学科,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消解学生的这种错误倾向。
(五)实行案例教学是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脱离实践的理性认识是空洞的,案例教学从案例到理论和从理论到案例的教学思路,是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的体现。
二、原理课案例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实施好原理课的案例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材内容转化为与案例相关的授课内容,实现教材与案例的深度一体化
简单地说,课程所用的重要案例必须与教材的核心内容相吻合,这样案例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否则案例教学就是失败的。以垄断这样一个概念抽象、问题复杂的问题为例,垄断这一节问题很多,比如,垄断的形成原因、垄断的定义、垄断组织的结构、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单纯讲这些概念、理论会枯燥、无趣且难懂,如果找一个典型案例来展现这些知识点效果会好得多,我的方法是从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演变及其灭亡来看整个资本主义所有制从私人资本到股份资本到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的演变,看垄断产生的原因及几个阶段,看垄断的实质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向公有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全面讲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这样使得学生对资本主义垄断的理解更深入,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解更切近,而且也使得学生对后面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必然性有了基本的认同,从而真正实现了以“案例”之水成就认知之渠。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
实现教学案例精品化必须处理好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案例的经典型与新颖性的关系。案例的数量不可过多,数量过多课堂就变成了故事会,就失去了使用案例的初衷——更好地理解理论,对案例的数量的限制其实在另一方面就意味着对案例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案例的趣味性很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也要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忽视了案例的知识性,案例教学也是失败的。经典案例权威、典型、说服力强,但相对来说陈旧,新颖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典型性和影响力不强,所以也要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讲矛盾,经典的案例是自相矛盾的例子,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个较新颖的案例,即中国乒乓球的案例,中国在乒乓球领域的一枝独秀造成了中国乒乓球的畸形发展,为改变中国乒乓球孤独求败的尴尬局面,中国乒乓球实施了养狼战术。
(三)以课本为基础,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案例的延展性
就课本内容而言,原理课知识点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梳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去哦那个全部的时间来讲解课本内容,我认为讲授知识点时要详略得当,已经学过的略讲,容易理解的略讲,挤出来的时间用于知识的拓展。比如在讲矛盾时,基本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讲完这些内容,有必要进一步扩展,让学生思考,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甚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不仅如此,矛盾在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对矛盾部分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对矛盾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
为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在学生分析案例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拓宽学生思路,实现案例与理论的内在结合,从而达到通过案例学理论的作用,另方面是组织协调作用,教师要驾驭案例分析的过程,避免冷场、包场、跑题等现象,引导学生把讨论引向深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从填鸭式教学中的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为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己思考的角色。这实际上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刘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