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宠爱于一印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枚小小的虎钮铜印(安徽桐城市博物馆藏),单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黄铜材质,由印身和印钮两个部分组成。印身长5.8厘米,宽3厘米,高1.5厘米。四角截圆,呈椭圆形,四周用单线凸边。将铜印置于手上,就会发现印底部横镌着“御赐”二字,其下竖刻“调梅良弼”四字,皆为朱文小篆。镌文两侧雕刻有两条螭虎,蜿蜒向上,相对拱卫。印钮为虎形。虎呈跽踞状,尾巴向右卷曲,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从印上的“御赐”二字可以得知,这不是一枚普通的印章,而是皇帝的御赐之物。据《张氏宗谱》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二十日,赐臣廷玉“调梅良弼”。受印人张廷玉(1672至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有清一代名相,今安徽桐城人。雍正时期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清朝首任军机汉大臣,配享太庙,谥号文和。
  《张氏宗谱》记载的张廷玉得印时间——雍正七年,在大清王朝的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也是大清王朝的一个多事之秋。准葛尔部的新任可汗葛尔丹策零,继承了他祖父葛尔丹桀骜不驯的个性,在沙俄人的支持下,雄踞西北,觊觎大清,屡屡越过边界,深入大清腹地烧杀抢劫,严重威胁着西北边境的安全,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这年六月,葛尔丹策零又一次率众侵入青海,掠杀牧民,青海民怨沸腾。为了解决西北边境危机,朝廷遂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总领西北军务,以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统帅北路大军,以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统帅西路大军,兵分两路,讨伐准部。
  清朝自1644年定鼎至此,近百年里所历战事无数。这次征战准部,本来并没有多少波澜可惊之处,但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倒不是这场战争本身,而是因这场战争所设的一个新机构——军机处。
  军机处是为简化程序,紧急、高效办理军务而设。为了保证军机处的高效运转,在雍正皇帝的授谕下,张廷玉为军机处订立规制。这其中,对清代中后期政治影响最大的,当属他创立的“廷寄制度”。
  “廷寄”是军机处颁发的一类特殊的密谕,因为内容机密,为防止泄露,遂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办理,加盖军机处银印钤封之后,交兵部发驿驰直接递送。
  通常,这样的廷寄封面一般都会注明传递的速度,比如“马上飞递”,表示每日限行三百里。若有需要火速传递的,则会注明四百里、五百里以及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等字样。这样,廷寄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确保了公文传递的保密与高效,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使皇帝的意志可以畅通无阻地直达地方。
  以廷寄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军机制度的确立,使得军机处逐渐成为清朝的中枢机构,清朝的政治气象开始为之一新,“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在君”,确保了君权无处旁落,杜绝了大臣权势过大,朝纲独揽。长久以来的内阁之弊,如“在前明有严嵩之奸,张居正之专擅,周延儒、温体仁之邪佞倾固”,至此销声匿迹。长久以来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至此不复存在。
  军机处自雍正七年初设,至宣统三年(1911年)责任内阁的设立,存在180多年,伴随清王朝三分之二的时间。这其中,张廷玉的贡献是无人能比的,也正因为如此,雍正皇帝才特赐他“调梅良弼”铜印。
  “调梅”原指宰相之职,但此处代指的是张廷玉的职位。“调梅”一词,见于《全唐诗》李爻的诗:“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良弼”意指优秀辅佐,亦见于《全唐诗》李洞之诗:“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这四个字,饱含着一代帝王对臣子的欣赏与褒奖。但对张廷玉来说,这枚铜印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一种鞭策。正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和鞭策,才使得张廷玉无论是在雍正朝还是乾隆朝,均“器量纯全”,兢兢业业。
  一方面,他勤慎能恪,“小心书谕”,赞画军国大计。尤其是在雍正朝,他“身兼数职,夙夜在公”,同时兼任户、礼两部尚书、军机大臣、《明史》总裁官等多种职务,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他“门无竿牍,馈礼有价值百金者辄却之”,雍正因此对这位臣子极为器重,称他为“股肱大臣”,多次恩赐他财物。终清一世,能够获此殊荣的汉大臣仅张廷玉一人,这是何等的荣耀。
  另一方面,他以身作则,严谨治家。张氏家族在张廷玉时期已是名门望族,但由于张廷玉治家极严,张门无纨绔子弟。他自己率先垂范,虽位及人臣却“无声色玩好之嗜”,要求子孙始终以读书为第一要务。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张门人才辈出。其子张若蔼,张若澄相继中进士,入值南书房。张氏一门曾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可谓空前绝后”的中国之最。尤其是张廷玉的长子张若蔼,是清朝少见的一代青年才俊,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21岁之龄中进士,“殿试二甲第一名,先是读卷官进呈试卷,拟为二甲第二卷,世宗皇帝拔置一甲第三名。以廷玉肯辞改置二甲第一名”(《张氏宗谱》)。张廷玉辞子鼎甲之事,在当时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无不感叹他的坦荡和无私。
  这枚小小的铜印,见证了一段峥嵘历史和一段感人至深的君臣之谊。它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以张廷玉为榜样,克己奉公,抒诚供职。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肃府本《淳化阁帖》拓本版本时代。首先介绍肃府本《淳化阁帖》故宫藏本七种拓本及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并且以懋勤殿本《淳化阁帖》的墨纸尺寸、开数、印章等和《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宋拓《淳化阁帖》对比,推论出懋勤殿本《淳化阁帖》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本。后又以肃府本《淳化阁帖》与懋勤殿本《淳化阁帖》一《石渠宝笈》著录本一在各单帖数量等进行比勘工作。其次,以日本清雅堂本肃府本一影印本一特点与故宫藏
期刊
当今时代,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都是书法艺术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书法家在艺术创作上有充分的自由,各种思潮,各种主张,各种创新探素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这种宽松活跃的艺术氛围,必然推动书法艺术新的繁荣。但也要看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书家过多地关注视觉形式,对书法传统文化内涵有所忽视;中西文化的融会开阔了书法家的视野,但也容易导致对传统的漠视;书法艺术市场的发展,改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
期刊
清代中期,在扬州及周边地区活跃着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的书画风格以迥异于传统画风而著称,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南通画家李方膺就是其中一位。  李方膺,字晴江,号虬仲,又有仙李、衣白山人、借园主人等别号。他擅泼墨写意“梅、兰、竹、菊”四君子,工诗文书画,赋予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内涵。  梅花是李方膺最爱的题材之一。《国朝画徵续录》记李方膺作画“尤长于梅,作大幅丈许,蟠塞妖娇,于古法
期刊
前些天在台北朋友给我看了一方印章,一方让我久违但是印象深刻的印章。说久违是因为这方印章曾经是西泠印社拍卖首个篆刻专场(2006年秋拍)的拍品,那个专场366个标的800方印章,两三个小时下来,各有得主,悉数拍出,轰动了艺术市场和篆刻界,但是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专场上的任何一方重要印章。而印象深刻是那个专场取名“犀象印萃”,主打拍品是出自近现代篆刻名家之手的犀角和象牙印章,比如张钧衡的35
期刊
福建漳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曾在16世纪至17世纪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时,世界海道大通,西方殖民者东来,漳州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一批批的商品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一批批漳州人从这里起航,前往异国他乡。而外国的货物、白银也从这里流向中国内陆,在这里发现的两款神圣罗马帝国银币,就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证明了漳州对外贸易的兴盛。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
期刊
自宋代画院“题诗取仕”(即以一句古诗为试题,让画家从自己的角度描画出诗句意境,以此选拔画家)以来,一说起中国画,便是“诗、书、画”的结合,绘画不仅仅要记录所画的景物,更重要的是要以画面表现意境,表达作者心境,这样的方式足足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近千年。  近代西风东渐以后,绘画种类日益复杂,各种新颖的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在这些缤纷的作品中,丰子恺一系列诗画并重的作品因其古朴拙雅如清如水的莲子,自出版
期刊
你见过照片上面镶嵌宝石吗?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没有见过,甚至连想都想不到。因为现在早已进入数码、网络、信息时代,照片的拍摄、制作几乎全部由电脑和机械来完成,手工已经完全退出了这个领域,甚至连照片最后的装潢如相册、镜框、海报等等,也都是通过电脑在画面上叠加些异国风景、卡通动物和英文美术字母等,尽管也可以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款式供选择,但最能体现人的技艺个性的、别人无法模仿的纯手工制作则完全退出,甚至完全被人
期刊
本刊于2012年第12期推出“上博专家带你看珍品”系列文章,邀请上海博物馆专家在展览现场为读者讲述遗存精华,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不少读者表示收获颇丰,但仍觉意犹未尽。其中“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呈现的瓷器珍品,不仅拓宽了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更有益于对这一品类的研究,希望本刊能再多介绍一些瓷器精品。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本刊再次邀请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从此次大展中精选出9件元青花,它
期刊
2012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19周年纪念日。这使我们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那些歌颂毛主席诞生地——韶山的老唱片。再次聆听这些老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词作家瞿、曲作家曹俊山创作了歌曲《颂歌一曲唱韶山》。歌词恢弘大气,曲调优美动听、催人奋进。1973年,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了由郑湘娟演唱的《颂歌一曲唱韶山》、编号为M-985(M-33/73035)、转速为33转的密纹唱
期刊
2012年,阳历新年的第一天,我于美国洛杉矶开始了“2012年奥林匹克环球行”的第一站。也许是上天眷顾我的原因,在第一站的访问中,我就获得了一件“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瑰宝”—— 一本1936年的奥运代表团签名册。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当时中国派出了由69名运动员、34名赴欧考察团以及官员组成的110多人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奥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派代表团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