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收到花城出版社的张懿编辑寄来一大摞书,其中有一本便是邵燕祥先生刚刚出版的《教科书外看历史》。此前看过邵燕祥先生也是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正先生领衔主编的《思想者文库》中的《非神化》。邵先生减退了诗人的天真浪漫,增添的是对过往历史的难以忘怀,对过往岁月的不留退路的彻底批判。还是一贯的犀利风格,不改的锋芒,对中国社会封建遗毒的批判,对胡风案的审视,对反右扩大化的反省,对柯庆施为什么说“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贱货”的追问,对饶漱石所谓的“先小人后君子”的求索,对十年文革的审视,对前苏联的深刻解读,对苏联对中国深远影响的分析,往往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不仅仅是诗人的激情使然,更多的是一位睿智的饱经忧患的历史老人丢掉思想包袱之后彻底的省悟和毫无保留的呐喊。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写给李辉的《评“红”长简》,嬉笑怒骂,但并非游戏笔墨,让我们见识了一位身自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历史老人是如何看待红卫兵运动的,“事情有时看似复杂,剥到葱心其实很简单,但当你以为实质上很简单的时候,它却表现得目迷五色,复杂难辨。”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从反省历史的角度看,与邵先生的初衷都是一样的吧?还有一篇《1957:中国的梦魇》,引经据典,平心静气,这样酣畅淋漓的长文章如果让大学的一些博导博士们写来,该是怎样的面目可憎味同嚼蜡?《纪念俞平伯老人》,看似一篇小文章,初看题目,还以为是追怀俞平伯老先生的回忆文字,结果一看,笔锋所向,直指李希凡的要害,尖刻犀利,其人品的高低,昭然若揭,令对手无所措手,真是少见的妙文。这样的犀利风格还见之于《喜读〈王力病中答客问〉》、《久违了,王力先生》,看似随意写来,实际上大有深意,令人浮想联翩,让我们领教了杂文大家的风采!《不屑一顾是何人》,文字不长,但是对冯骥才的批评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虽然是第二手资料,但是很令人信服感叹!
  如果说《非神化》中的文字,相当一部分还是属于杂文的急就章的话,那么在《教科书外看历史》一书中,邵燕祥先生显然更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集中到了历史问题上,而且思考得更加深邃深远,更加透彻见底,如《也谈坏分子》,就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阶级斗争问题的肤浅批判了;关于前苏联的思考,如《重过莫斯科》、《历史的感叹》、《重读“赫鲁晓夫接见”的老照片》、《普希金咏蝗虫诗》,在我们分享老先生智慧的同时,不由得想起我们生活的饱经忧患的沧桑土地,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
  《从法律角度看毛泽东稿酬》虽然是受别人文章的启发,但是邵燕祥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启发人们思考,这样的思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围绕一则广告的阅读笔记》,从上海路上商店橱窗里的“上流社会的价值观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无产阶级的想入非非”广告语汇引发开来,居然写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被历史所遗忘的》,提到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这本书,我也在丽江街头买到过,可惜没有细看,邵先生在这样的书中,却读出了巨大历史变迁的复杂性和破坏性来,读书还是要细致琢磨呀!邵先生提到的《白玫瑰:1943年的鲜血》,根据此故事拍成的电影,非常撼人心魄,我曾经把自己看电影的感受告诉过《清风苑》的主编殷方,因为她关注过林昭的事情。
  邵先生的《研究一下“吴芝圃现象”》,根据张一弓发表在《收获》上的小说,结合一些历史资料,把看似难以进入写作视野的资料运用的风生水起,摇曳多姿,应该算是难得的好文章,而关于高耀洁的文字,则更让人沉重了。邵先生如此关注中原,也许和他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有关?当然,邵先生的文字,与妖魔化河南人无关。
  邵先生是大家,但是难免也有疏漏的地方。邵先生为一个名叫李纳的人写的序,认真体贴,赞美由衷,但是提到艾青对李纳的评价,认为艾青的评价很难能可贵,云云。但是,同一个艾青,我们当然不否认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可在白桦《苦恋》这个事情上,也有一段逸事。据说,《苦恋》还没有被公开批判的时候,艾青见到白桦,由衷地说,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但是,不久,在批判《苦恋》的座谈会上,艾青又说,对党这样恶毒攻击,白桦太可怕了!我恨不得一头撞在银幕上!邵先生一时大意,把乾隆皇帝的名字弄成玄烨了,另外,梁启超的外孙女到底叫吴荔明还是梁荔明啊?
  多年前,还是在一家小报社当小编辑的时候,在新华日报上看到邵先生的杂文《会开会吗?》,正在仔细拜读,刚好被一位很自以为是的领导看到,教训我道:老右派的脾气一点不改啊!以后少看他的文章!没有办法,还是喜欢邵先生的文章,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嘛!
其他文献
军旅作家赵启杰又出新作,“士兵版《亮剑》”——《曾经当兵》2008年6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曾经当兵》是已出版《农村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姊妹篇。作品从军营五虎兄弟张彪、鲁兵、晁显、郑宏和肖克的一次聚会入笔,骤起波澜:老板娘苏欣的女儿芦荻暗中对鲁兵产生了好感,鲁兵喜欢的却是刘萍;苏欣成功地在芦荻与助理员徐小虎之间牵上了红线;张彪花钱雇服务员小马冒充女友骗取父亲欢心
期刊
我初中尚未毕业就到漕桥“恒盛丰”南货店当学徒。解放前不久,区委书记史国樟同志到镇上来发展进步势力,组织工会,迎接解放。当时镇工会下面有两个工会:一是搬运工会,二是店员工会,我们大多数人都参加了。工会组织不久,镇子就解放了,工会也更加活跃了。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查夜;再就是搞一些宣传工作,同时把工会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工会文工团。  工会文工团中还有振声中学的一批女学生,我在学校就爱好文体
期刊
一、“墓”的变化    提起盗墓,不少人或许会想起野蛮、龌龊、肮脏、缺德这些不雅的词汇。实际上,盗墓背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盗墓的出现,是因为有墓。  与“墓”意思相近的,还有“坟”、“茔”、“丘(邱)”、“冢”、“垅(垄)”、“土”、“培”、“堬”、“垜(垛)”、“山”、“陵”、“寝”等十多种叫法。  “墓”,大概是最为原始、正宗的概念了。笼统地说,墓是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物的固定设施。在考
期刊
提起陈毅这个名字,很多人立即想到曾经担任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两位与陈毅元帅同姓同名的人。这两个叫陈毅的人与陈毅元帅一样,不仅是军人,而且也都做到了将军的位置上。三个陈毅不仅名字相同,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指挥部队打过仗,还都从事过外交工作。  另两位陈毅将军究竟是何方神圣?    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陈毅    他是湖
期刊
一位40年前巡逻在南京街头巷尾的公安战士,如今写成了400多万字的中国现代军史演义,被媒体誉为“军史演义大王”,他的名字叫胡兆才。在一次战友聚会中,已经晋升少将军衔的王守仁以羡慕的口吻对他说:“还是你有成就,为军史留下了痕迹。”    抢占“高地”    胡兆才萌发写军史的念头,是从1981年开始的,那时他参加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关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条目,在资料室里看到《长征—
期刊
一、宁常、镇溧两路基本情况    宁常高速公路起点接宁杭高速溧水桂庄枢纽,向东经过溧水、句容、金坛和武进,终点与沿江高速常州南相接,路线全长89.97公里,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四联”中“联三”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溧高速公路起于润扬大桥,南接沪宁高速的丹徒枢纽,向南途经丹徒、金坛和溧阳,终点止于溧阳市的新昌枢纽与宁杭高速相连,路线全长65.95公里,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中“联二”的重要组成
期刊
《秦淮世家》:一部应该获得  茅盾文学奖的小说     关于古城的优秀小说,有很多,《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  关于古城金陵的优秀小说,也很多,《金陵春梦》是一部。  关于一个家族的优秀小说,也很多,《红楼梦》是一部。  《秦淮世家》是一部写古城、写古城金陵、写一个家族都非常优秀的小说,是我看到的描写古城金陵一个家族的最好的小说了。  《秦淮世家》,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作者庞瑞垠
期刊
一    讲故事是小说的基本功能。“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佛斯特:《小说面面观》,20、21页,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虽然这种判断带有某种片面性,但作为小说的一种基本特征,“故事性”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正如钱谷融先生所言:“爱听奇闻逸事,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一个生动的故事远比一篇充满至理名言的圣人经典更有吸引力。小说最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
期刊
幼时,我喜欢在长江边偷偷学游泳,逮鱼捉虾,为这也没少挨揍。那时,人们最希望的是长江“翻塘”,浮出水面透气的那些形态各异、五彩斑斓、叫不出名目的鱼虾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小螃蟹们也抢滩似地涌上江堤,随便翻开一块石头,炸了窝似的四散逃去……  我虽然也耳闻目睹过淹死人,但长江,仍是儿时就心驰神往的地方。  在文革后期那个年月,大人下地干一天农活都不舍得买一块烧饼吃。而刚刚上学的我,却每每因学校组织的游泳活
期刊
秋雨绵绵之中,我又一次来到阳澄湖边的蟹市巴城。这几年来,巴城突然一下子走红了,成了上海边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每到菊花正黄蟹正肥的季节,节假日里,不知有多少上海车辆赶往那里,吃蟹、买蟹、逛蟹市,已成了上海人休闲度假的新乐趣。  上月我应几位好友相邀,来过巴城一次,回去后感觉到在这里吃蟹不如看蟹,看蟹不如买蟹,买蟹不如问蟹,不过那次实在是行色匆忙,未能尽兴。所以这次又有了机缘,尽管百事缠身,还是摆脱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