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反面女性角色分析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作为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从多方面反映了阿拉伯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生活状况等。在《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庞杂的故事中,创作者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特别是反面女性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阿拉伯社会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情况,值得探究。因此本文将对《一千零一夜》中的反面女性形象从特征和创作根源两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一千零一夜》;反面女性;特征;创作根源
  一、《一千零一夜》反面女性形象特征
  (一)大部分具有外形美
  《一千零一夜》中描绘的女性形象普遍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容貌、姿态美丽动人。从容貌、姿态到智慧才华,创作者大量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美好的言辞来形容故事中女性形象。因而具有外形美也是《一千零一夜》中反面女性形象的普遍共同点。
  (二)行为放荡不忠
  《一千零一夜》中反面女性形象普遍具有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丈夫不忠,私生活不检点,淫荡不羁,甚至是将男性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玩具,对自己失去利用价值之后便将其残忍杀害或者变成动物。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不安于妇道、放纵淫欲的行为的强烈揭露和批判。故事集开篇趁丈夫不在与黑奴淫乱的两位王后,趁着魔王睡觉逼迫国王兄弟与自己苟合的美女等等,都是背叛丈夫,放纵淫欲,行为不检点的反面女性形象。
  (三)内心阴险狡诈
  《一千零一夜》中反面女性形象往往是满腹心机、阴险狡诈的。其中太后黛娃仙是邪恶阴险女性形象的典型,她精通魔法,擅长设计欺骗他人,在做了害死国王、骗走王妃等坏事后被自己的曾孙设计捕获。
  (四)行动力较强甚至掌握一定权力
  《一千零一夜》中反面女性形象往往具有较强的行动力,她们或者精通魔法,或者善于权术,能通过自己的各种行动达到一定目的而不需要依附于他人。有相当一部分反面女性形象甚至是位高权重的女性,具有高于身边男性的权威和执行力。
  二、《一千零一夜》反面女性形象創作根源
  (一)宗教信仰
  伊斯兰认为妇女除了面部和两手之外,其他部分都属于羞体,理应用衣服遮挡住,甚至头发都要用头巾盖住,禁止妇女“炫耀美色”。此外,妇女穿着性感、透明、稀薄、紧身的服饰以吸引异性对自己“注视”“回头”都是伊斯兰禁止的。作为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古兰经》中提到:“你们不要炫耀你们的美色,如从前蒙昧时代的妇女那样。”“妇女不要说温柔的话,以免心中有病的人,贪恋你们。”以及“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真主禁止妇女炫耀美色,是因为炫耀美色往往会挑起“心中有病之人”对自己的妄想,由妄想而产生情欲,由情欲而产生犯罪的冲动,最终导致悲剧的上演。
  由此看来,伊斯兰教义将女性宣扬个性、展现自我丑化为“炫耀美色”,定义为一种罪行;将“心中有病”的男人的错误归咎于女人,即使受害者往往是女性。这类无视妇女平等权利的宗教观念注入伊斯兰的血脉,那么《一千零一夜》中对美貌女子进行丑化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
  1.否定女子有才有权的价值取向
  《一千零一夜》中出现的拥有一定权力和才华女性形象往往是阴险邪恶、淫荡无耻的,从侧面体现了阿拉伯社会否定女性拥有权力合理性的社会心理和观念。比如《一千零一夜》中钟莎女王和辽彼女王等女性,都是利用自己手中权力压迫、残害男性,将男性视作一无存在价值即可抛弃的玩偶的反面女性形象,体现了阿拉伯人民对女子掌权的不认同,认为女子会滥用权力而使男性乃至整个国家、社会遭受遭殃,甚至女性本身都认同“女子无权即是德”的价值取向。
  2.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对女性人格的污蔑和贬低之词,例如:“切记不要相信女人,更不能听信她们的诺言。她们的喜怒哀乐,全在她们的两腿之间。她们的脸上堆满虚假表情,她们的内心里却尽藏奸。”像这样的描写和言辞在《一千零一夜》中比比皆是,体现了中古阿拉伯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和对女性不合理的偏见。在阿拉伯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归顺于男性并任由摆布,尊严随时可能遭到践踏。这样的社会风气和观念是包括《一千零一夜》在内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遭到丑化的根源之一。
  (三)男性自身的变态心理
  1.男性自身无能导致的变态心理
  (1)将自身错误归咎于女性
  《一千零一夜》中许多故事都出现了将男性自身的错误归咎于女性的情节。书中出现这样的文段:“魔鬼何其可恶,受害的却是阿丹。只因那妖女子耍弄计谋,阿丹终被赶出伊甸园。”将男人抵不住诱惑而自食其果强行归咎于女人。
  (2)无法满足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受男尊女卑、女子必须依附男子等社会观念的影响,在《一千零一夜》中,故事创作者对背叛丈夫的女性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也给她们安排了最悲惨的结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妇女背叛丈夫或许是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体现。一个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果在丈夫身上得不到满足,同时又具备一定自我意识的话,她的选择很可能就是背叛丈夫以弥补丈夫在这方面的缺失。中古阿拉伯社会中实行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周旋于众多女人之中以满足自身欢愉之欲,却将因自己无能或分身乏术导致女性自行追求欢愉的行为定义为不忠和品性败坏,无疑是一种变态心理。
  2.男性对女性以偏概全的心理阴影
  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女性存在私生活不检点、品性败坏等缺点,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在《一千零一夜》中故事创作者存在以偏概全之嫌,将自己因部分品行不端的女性而产生的心理阴影应用于所有女性身上。
  3.控制欲和大男子主义
  《一千零一夜》中体现了故事创作者对于妇女“反客为主”,即对男性具有主导权的行为和现象的恐惧不安。在男性必须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对女性必须具有完全掌控权的固有观念下,创作者将故事中有能力掌控自己甚至掌控男性,掌握一定权力的妇女几乎通通描绘为阴险毒辣、淫荡可耻的反面女性人物形象,典型例子之一就是将男人视为玩偶随意摆布和残害的钟莎女王。这些描写和人物设置隐隐透露出“女性掌控男性对男性来说必定是灭顶之灾”的观念。在阿拉伯男性的固有思维模式下,女性应当依顺男性并任由男性践踏和摆布,他们无法忍受女性摆脱自己控制甚至掌握对自己的控制权,认为女性独立和宣扬个性即为男性甚至整个社会不幸的开始。
其他文献
摘要:同为俄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两人的作品一直被人比较讨论。文章主要从人性视角下比较两者的异同,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其观察人性的视角以及小说中道德观作为人性表征的具体倾向。  关键词:人性描写;比较;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同为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并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双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坚持以文学作
期刊
摘要:梭罗隐居两年所著的《瓦尔登湖》批判了工业时代的人类过分追逐物质生活而导致精神生活贫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自然,追寻心灵本真的命题。一方面,从梭罗对自给自足的生活的描写及瓦尔登湖生态环境的刻画,与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比,显现了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从深入自然的程度的递进,对现世的反省与对生命本源的追溯更值得注意,这种精神的收获可以转化成生活的智慧,有较大的现世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上海往事》以“上海”为名,主体部分(高潮和结局)却在水乡小镇和一座孤岛上展开,并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大量描写,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饱含乡土元素。本文从“想象”和“现实”两个角度切入,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环境描写以及情节设置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上海往事》中的城乡关系,提出“乡土‘永远’是城市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城乡关系;精神故鄉  一、“想象”——城市与乡村的
期刊
摘要: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图为“讽喻说”提供更多参考材料,同时对“爱情说”的部分观点进行反驳。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思想;讽喻说;爱情说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但关于其主题思想的争论在学术界从未止息。综其要者,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三种。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诗
期刊
摘要: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一方面是对于故乡童年的回忆;另一方面是战争形态下的国民性书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条叙事主线,在内里却有着殊途同归的精神内核,饱含着作家内心对于人性的无力和体味人生百态后日渐生出的同情。  关键词:香港创作;人物分析;悲悯视角  香港作为萧红创作转型的一个基地,在萧红创作生涯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香港的稳定和它的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及文坛的包容,让萧红可以充分展现个
期刊
摘要: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独创《说难》篇针对游说现象进行总结,对上游说需要在把握君主需求的基础上陈述自身观点,达到君主认可自身观点的效果。韩非子详谈游说过程中的“七危”和“八难”。游说的关键不在于“放”,而在于“收”。《说难》一文对后世者游说提出了三个目标,最低追求是保全自身,其次是运用技巧使得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最终目的是达到和君主之间“亲近不疑”的关系。体现出的“术”的智慧对后世有着不朽的意
期刊
摘要:残疾曾让史铁生丧失了生的希望,是写作让他重燃生命之火。对死亡的态度让他超越了思维,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他的文字看似朴实淡雅,但里面却流淌了豁达与平静。他已经超越俗世对死亡的看法,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史铁生;写作;生命;死亡  史铁生于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调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期刊
摘要:现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对于教育界而言,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微课”为代表的“微”教育时代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宽学生的课后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实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
期刊
摘要: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结构的构思,以《六国论》为例,《六国论》用的是议论文中最典型也是常见的三段论模式。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也就是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别从两个论点的角度进行论证。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也是结论部分。总结教训,借古讽今。掌握了这些基本结构,在写作时做到三要素完备、突出;论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语言准确、鲜明,写好议论文就不难。  关键词:议论文;《六国论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逐渐步入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当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切实得到发展与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学习能力。本文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并探讨了高中作文思维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作文;思维训练;案例探讨  纵观近些年教育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