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技术下的教与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_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对我们长期以来视为当然的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其开放课程网站时是如此;当2010年8月7日,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技术大会上说,今后5年内,互联网将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最佳“课堂”时,人们就更深切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之于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所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当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无疑将有所降低——这,似乎预示了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3年,首次出版的《移动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Increasing Student Engagement and Retention using Mobile Applications: Smartphones, Skype and Texting Technologies)可以说是首次将诸如智能手机、网络语音视频技术(Skype)和短信发送技术这样最新的移动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看他们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如何增进大学的吸引力的。这本新书的出版,更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学之新道,在于对新信息技术的积极开放,尤其是富于创新的运用和敏锐的反思。
  该书由以出版管理学类书刊而闻名、总部位于英国的“绿宝石出版集团”(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出版,是由该集团与国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HETL)联手策划的“高等教育前沿技术丛书”之最新成果之一。该书第一主编劳拉·万克尔(Laura A. Wankel)博士,现任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一直是全美大学生事务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曾任全美大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会(NASPA)第二区的副主席,至今还是该协会的主席团成员。她与该书的另一位主编帕特里克·布莱辛格(Patrick Blessinger)博士担任《高等教育的教与学》(HETL)期刊的主编。布莱辛格博士曾在欧美150多所高校授课,是国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的创建者和执行主任,并参与创办了《国际高等教育教学评论》期刊,目前是位于纽约州的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的研究员。这是一本论文集,但主要作者大都是世界各地知名高校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或后起之秀。
  该文虽说是一部论文集,但主题是明确而集中的。该书第一部分侧重论证新兴移动技术运用于高校后,如何适应当今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化,以及如何进行教学革新的学理。本书开篇就指出,要特别关注当下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活动对三个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运用,即智能手机设备、网络语音视频技术(Skype)、手机短信发送应用技术。这些技术与更有效且可靠的学习理论相结合,正在革新着我们教学的方式,并且改变着我们对于在后现代全球化社会中学习与生活意味着什么的观念。
  在接下来的5篇文章中。有旨在说明一种所谓“问题和项目取向学习活动”所需教育场景中新技术的可行性应用的。作者基于丹麦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学习专业“硕士培养计划”之创新实践案例,探讨了如何让学生作为共同的设计者,参与到课程与学习环境的建构之中,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等问题,并指出新的教育技术需要教师灵活应对网络环境下面临的各类挑战,因此大学教师的角色更多样化了。以《移动学习:界定、妙用与挑战》为题的文章,对高等教育环境中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无所不在之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和结果进行了全面评述,尤其强调这种方式的显著特征,即允许学生按其所愿,以任何方式或在任何时间地点,并且以从前没有过的形式(如通过触感或声感识别技术)去获取和学习重要学习内容,并与学习内容实现交互。以“博采众长:高等教育中综合运用各类移动技术的跨学科展望”为题的文章,将包括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女性及性别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视角进行整合,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激励、参与、共同体、话语权与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为希望课堂使用移动技术的大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Interdisciplinary Model for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s)所需的行动指南,以及如何使用移动技术来实现这种模式的若干建议,从而为有关移动技术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在高等教育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参与度以及良性学习产出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一篇文章通过展示运用辅助工具而开展一种基于活动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保持兴奋的案例,阐述了学习者中心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建构,并探讨了在网络课程中运用移动技术时,在管理制度、建筑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可能会面对的挑战。
  该书的第二部分则进一步展示移动设备在高等教育教与学实践中多方面的应用问题。如第1篇文章就探索了教育播客(educational podcasts)的创设问题。作者指出,关于时尚设计播客创新(Fashion Design Podcast Initiative)已经在尝试着这样去教育学生,即通过运用播客手段,尤其是教他人来学习(Learning by Teaching)的教学法,让学生将其参与的种种教学活动与他人分享,从而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信心和软技能(如:团队协作、语言交际、制定决策、研究探索和专题陈述技能)。第2篇文章是基于他人研究成果和作者所进行的有关学生自主运用移动设备以实现学习进步的研究,论证了如何让学生创新地运用其个人拥有的智能设备促进其学习,并提供了促使学生大量参与的种种可持续模式,同时还提出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反常规的创新精神、数字素养和就业能力。第3篇文章通过教师如何运用名为“广播盒子”(Box of Broadcasts ,简称BoB)的流媒体系统以促使学生投入学习的案例,展示了视频数据流(video streaming)、远程可视技术和新型智能手机串流功能的日益发展过程中为各式各样学习方式的实现所带来的机遇,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有利于有关理论、客观实在和实践方面的对话。第4篇文章是基于对美国东北部一所大学商科学生所参与的面授课程或者网络课程之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对所使用电子教学材料的积极态度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该参与度也可以作为他们对电子教学材料总满意度的指标。本部分最后一篇文章针对传统上将教育与工作二者视为基于不同理论范式因而互不相容的观点,提出了超乎二者的另一种调和性选择——“第三种情境”的概念,以缓解工作与继续教育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强有力支撑的“基于促进工作的学习(Facilitated Work Based Learning ,简称FWBL)的模式,旨在实现工作与继续教育间的整合,提高在职雇员对学习的参与和投入度。
  《移动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多学科视角,尤其是基于实证调研和教学革新项目成果,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智能手机、网络语音视频技术和短信发送技术这三项快速发展并迅速为广大青年人钟爱的移动技术,在各类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之原理与操作。该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我们要向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在高校工作中对移动技术持开放心态,并积极及时运用,尤其是富于创新地革新教学方式。正如美国西北大学教育和社会政策荣休教授阿兰·柯林斯(Allan Collins)所指出的那样,基于书籍印刷和读写传播而导致学校教育的普及,可以视为“第一次教育革命“,它切实促进了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而在19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和快速更新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阅读、写作和思考中占据中心位置,正日益和教育结合,从而导致和加速了“第二次教育革命”,以适应工业文明向知识社会转型。这些技术本应早就成为教育的关注点,但至今技术在学校中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主要用于一些专门课程,因此技术对学习的主要影响依然发生在校外。
  证明该书颇具价值的还有一个值得分享的证据是,依托来自世界各国300多个高校、跨国企业、研究机构的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2013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平板电脑应用(Tablet Computing)、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等六种技术,在未来一到五年中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因为他们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成功率,实现移动学习成为现实,打破教育壁垒,使我们能够用新的方式与周围世界互动。对此,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常永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教育学院硕士生)
其他文献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诗经·大雅·瞻卬》)中国从先秦开始,女子便被视为祸水而排除在政治之外,但危难之际却总免不了牺牲女子以换取政治上的安稳。王昭君这个原本“轻微”的女子因为政治的需要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后世瞩目的对象。历史上的昭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后世文学及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又是如何?蒋方教授《汉月边关万古情》一书为我们做了最为周详的解说。该书以详尽的史实和缜密的考辨还原着历史的真实,也以
总有些事情像是生了根的大树,在我们的脑海里盘桓流连,挥之不去。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了,我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香港之旅。因为印象太深刻了,好些事情还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我们的旅行团是文化部港澳台办组织的首都文博机构香港、澳门考察团。参加这个考察团的人来自北京形形色色的15个单位,虽然名字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其实性质都是和收藏、展示有关系的博物馆。因此,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的目标就是香港、澳门的博物
班固曾引刘向、扬雄的话称道司马迁有“良史之才”,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则更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者意思都是赞美《史记》的思想内容与其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名著还有哪些现实意义呢?我想谈以下几点:  其一,《史记》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思想。  早在先秦的《诗经·閟宫》就说:“荆蛮是惩
诗体的完全自由  使新诗产生了断层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几千年来,产生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大诗人,创作出万千首家吟户诵的名篇。仅仅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勾起多少人的万缕乡思。我国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羡和钦佩,特别是近邻的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现时日本的中小学课本中仍有中国两首唐诗,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有人为了体会“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
李零先生从其生命不在场的研究视域出发,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真孔子”的形象: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P2)  李零先生勾勒的
“名著阅读”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是一块灰色地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时间有“限”。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二是速成有“招”。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
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几十年前鲁迅所批评的“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的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成名的手段。这种浮躁的心态,带有左翼文学、“文革”造反情结的余绪。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特别是在金钱操纵下的各种作品研讨会和新书推介,是出版商、利欲熏心的评论家、心态浮躁的报人等多方共谋下的产物。而学院派的批评家,并不一定
阿来最初只是想写一部以清朝后期川藏边界瞻对地区一代枭雄贡布郎加为原型的小说,但是研究了瞻对的地方史之后,“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于是改变了主意,起初拟想中的虚构小说变成了非虚构的历史纪实文学。这是历史对文学的征服。但历史从来不仅仅是掘墓寻宝式的发现之旅,史料的诠释、意义的开掘、人性与人心的解读,需要文学家去体察、揣摩和勾画。在此,《瞻对:终于
这本书是我和易中天兄合作的成果,初版于1989年,原书名为《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花山文艺出版社)。它的最初的构思肇始于1984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美学会议,我与中天联名提交的会议论文是《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一万八千字(后发表于《青年论坛》1985年1、2期,该论文题目后来成为本书初版的副标题)。该文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我和中天正式疏通和确立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声名显赫的哲学家,在中国也倍受青睐。老一辈学者如熊伟先生,今日中坚学者如陈嘉映、王庆节、孙周兴、邓晓芒、倪梁康、张祥龙教授等,都为翻译海德格尔的著作,介绍和研究海德格尔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贡献巨大,成绩斐然。就连一向很少涉足翻译领域的靳希平教授,也翻译了一本洋洋几十万言介绍海德格尔生平思想的著作《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以下简称《大师》)。海德格尔的魅力可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