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 拉小提琴的人

来源 :名汇FAMOU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c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吕思清的印象很容易停留在这样的形容词上——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爽朗率真。他的活力不是飞扬跋扈的那一种,而是周到、细致、轻松活泼,有一种天生的随意亲和。
  1969年出生的吕思清,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从18岁起,他开始拉《梁祝》,吕思清版的《梁祝》被誉为当今小提琴协奏曲的最佳版本,这是《梁祝》的曲作者陈钢及许多业内高人对他的评价。而他说:“盛名之下是有压力的,但它并没有形成一种副作用。音乐最奇妙处就在于它永远能被发掘出更深层的内涵、更丰富的情感,这是一个不断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家的享受是无法言喻的。我所做的就是把我自己的音乐潜能完全挖掘出来,所以压力不是束缚或障碍,而是一种动力。”
  “铁腕”下成长
  1969年,吕思清出生在青岛。这并不是一个音乐世家,仅仅因为父亲特别热爱音乐,便要求吕思清的两个哥哥学习小提琴。但是因为父亲经验不足,两个哥哥又特别叛逆,这段教学似乎不得其法。直到吕思清4岁的时候,他对那把小小的提琴表现出了比两位哥哥更浓厚的兴趣,而父亲经过哥哥们不算成功的案例,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于是,年幼的吕思清拉了三个月的空弦,算是他的小提琴入门课程,而这些空弦的乐谱都是父亲自己编写的。那个年代,正在经历十年动荡的国家,很难找到像样的乐谱,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父亲四处写信,向全国各地的爱乐者、作曲家借谱子来抄,后来还发展成了刻板油印。吕思清自己都记不清,究竟有多少曲子是通过父亲的手抄乐谱学会的。
  因为抄写乐谱,父亲和很多音乐家成了朋友,这其中就包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曲何占豪和陈刚。1987年,吕思清第一次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梁祝》的手抄乐谱,封面上还写着一句:“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初学时,何占豪和陈刚都给了吕思清不少指点。十年后,吕思清与指挥家陈燮阳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这首曲子,这个版本一直被评论界称为是《梁祝》的最佳演绎。
  在录制这一版《梁祝》之前,吕思清早已被人冠以“音乐神童”而名声在外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这一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超过了17000人,即使在特批扩招的情况下,也只能招200人左右。这其中,也包括一批少年音乐人才,最小的也有11岁。谁也不知道,当年只有8岁的吕思清,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跨进这所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大门的。
  吕思清自己也只听父亲简单说起过,大概是那年年底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提到了吕思清,“我们有个8岁的娃娃,已经能拉外国的、大的小提琴曲,我看学校可以提前录取。”这下,先是上海音乐学院老师建议他报考,后是时任中央歌剧院院长李凌的举荐,最后是邓小平秘书电话安排破格录取。这些幕后故事,吕思清也是在二十年后才知道的。
  吕思清起初独自来到北京,后来父亲也被安排进京照顾他的学习。父亲向来是个严厉的人,吕思清和两位哥哥从小就是在父亲的“铁腕政策”下学琴的。艰苦的求学生活,让吕思清见到了父亲铁汉柔情的一面。有一年过生日,他回到宿舍看见父亲蹲在地上,凑在火炉边给自己煮面,锅里还有一个荷包蛋。这样的场面,在吕思清记忆里是少之又少的。
  在中央音乐学院,吕思清有机会参演电影《琴童》,被来华讲学的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阻止了,斯特恩大师要求他好好练琴。他被英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选中出国学习,两年后,在梅纽因小提琴大赛中,他获得了少年组第5名。1987年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吕思清成为夺得这个比赛冠军的第一个东方人。
  这么多光环笼罩在吕思清身上,在今天一定会被冠以各种巨星、王子之类的称号,但吕思清却一直有种艺术家的云淡风轻。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也都是后来才听长辈们又提起的。“从小我父亲很少谈论到我取得的成绩,所以我一直对名利没什么概念,直到现在也还是这样。”
  如今吕思清自己也是两个儿子的父亲,大家习惯称呼Alex和Austin叫“双A组合”。吕思清不是像父亲那样的严父,他更希望自己是“双A组合”的朋友。两个孩子也学起了小提琴,但以后是否继续学下去,那都将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吕思清不准备多加干预。
  魔鬼的颤音
  1987年参加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时,吕思清从国内借了一把小提琴,但即便这样,在国际赛场上这把琴依然是最简陋的。每个获得大赛金奖的音乐家,都有机会使用帕格尼尼的瓜柰里名琴“加农炮”举办一场音乐会。这把传奇的“加农炮”,在帕格尼尼逝世后一直按他的遗嘱被保存在他的故乡热那亚。帕格尼尼曾经以无人能敌的技巧与音乐享誉全球,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他和他的琴都受到了诅咒,能发出魔鬼的颤音。


  当吕思清在众人的监护下,第一次触碰到这把名琴的时候,他也感受到了其中的魔力。因为长时间无人使用,这把琴在声音反应上有些迟钝,但它所焕发出的生命力,让吕思清毕生难忘。对于从小使用普通小提琴的吕思清来说,这次相遇,既惊艳又遥远。
  利用这次比赛的奖金,吕思清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尽管生活不算艰苦,与国内众星捧月的环境不同,在这里他谁也不认识他,一切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他先到了曼哈顿大学,后来才努力申请进入了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在纽约,他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演奏家生涯。
  四十年的音乐生涯,他用过无数把小提琴,从最普通的儿童小提琴,到最贵的世界名琴。如今,他常用的两把小提琴,一把是属于他自己的1690年的瓜奈里琴,另一把是朋友借用的1809年的加里亚诺琴。在吕思清看来,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制琴大师将他的灵感和想象力注入琴中,赋予这把琴以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是被封印在小提琴优美的曲线里的,只有当一个好的演奏者出现时,才能真正重新激发出这把琴的生命力。“这就好像一位好的骑师,他也需要一匹好马一样。”吕思清知道人才是好音乐的决定因素,但他也从来不否认名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他曾经在录制维瓦尔第的《四季》和他最熟悉的《梁祝》时,都使用过不同的名琴来演绎。“大师制造的名琴各有特征:阿玛蒂甜美、透彻;斯特拉迪瓦里高贵细腻、富丽堂皇、有震撼力;瓜奈里色彩多变、厚实有力、穿透力更强。每把琴发音的点、音色的表现和把位等都是不太一样的。”他仔细辨别每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的音色,根据音乐的起伏来配合使用,尝试将每一种声音的情绪都表达到极致。
  一把名琴,不仅是一个小提琴家身份的象征,也是他的个性所在。吕思清的瓜奈里琴,时常表现得富于个性而神秘,与温和的音乐家有些不同,但这却是吕思清对音乐的一种坚持和挑战。尽管自己在追求人琴合一的境界,但他并没有给儿子们买很好的琴。“他俩使用的都是一般的儿童用琴,这是一个过程,最先学习的应该是音乐。
  吕思清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音乐家自己的审美疲劳。11月,吕思清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赴北美巡演,他将再次奏响他最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18岁到现在,《梁祝》他拉了好几百遍,可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固定模式的表达。“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在你眼前的乐谱里,你仔细看就都看得到。永远不要觉得你和这些音符已经很熟了,它们充满了神秘感。”这似乎也和名琴如出一辙,作曲家把生命力书写在音符里,只有专注的演奏者才能不断发现其中不同的个性。
  音乐与酒
  吕思清是青岛人,啤酒是青岛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念书时,吕思清也会在练琴之余,和同学一起去楼下点个炒菜、喝瓶啤酒。而现在,喝葡萄酒成了吕思清的生活方式,红酒、美食、音乐、艺术,他总能从中挖掘出乐趣,并且把这些乐趣与人分享。
  第一次喝葡萄酒,还是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获奖之后,他在意大利热那亚准备获奖音乐会。有一天晚上,两位乐手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意大利人的饭桌上,葡萄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第一口下去,我感受到一种非常丰富的感觉,层层叠叠的,这和咱们喝啤酒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但是音乐会结束后,葡萄酒的甘甜和“加农炮”的魔音一样,全都停留在了吕思清的记忆里。
  “红酒和音乐一样,其实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自那以后,吕思清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瓶红酒。现在他更喜欢法国酒。“法国酒平衡,不酸不涩,感觉饱满;丰富,味觉上有层次;变化,每一层都有差别;回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一种长久的回忆。”而这些感受,也是吕思清在音乐中的感受。在音乐里,吕思清也常常需要找寻这些感觉。“平衡,协奏曲独奏与乐队的平衡,或者三重奏之间的和谐;丰富,恋爱的人听出欢乐,失恋的人听着悲伤;变化,有些曲子我拉了几百遍了,激发出自己的激情其实很重要;回味,好的音乐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才是我的追求。”
  他发现,在欧洲,大音乐家都爱喝红酒,而酒庄主人大多也爱听古典音乐。在吕思清看来,“喝酒是三分酒,七分情,你家里最好的酒一定是和朋友一起分享的。”他以自己2的“美杰三重奏”为例,他和大提琴家秦立巍、钢琴家孙颖迪虽然是不同年代的人,但却志趣相投。“我们三个好朋友,在生活上、音乐上都很像,而且我们都爱吃爱喝。”
  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上的分享,都让吕思清觉得友情的可贵。“原本我和秦立巍更爱喝酒,于是孙颖迪也被我们带着喝起来。但是在茶方面,孙颖迪更在行,我们也就在他的熏陶下慢慢了解了更多。在音乐上就更是了,我们是三重奏嘛,三个人之间的平衡与突出,都是由分享带来的默契。”
  如今,音乐依旧占据了吕思清生活中的大多时间。但他觉得,重点并不是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是否专注。“其实这是一种态度,不管是对待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只有你专注于其中,才能更好地享受它带给你的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分享出去。”如果你现场看过吕思清演奏《梁祝》,就能真切体会到他所说的专注地享受和分享。在那段音乐旅程中,他是快乐而悲伤的,他的一次皱眉和一个微笑都被放大,而后转化成一种情绪和气场,感染着音乐厅里的每一个人。
其他文献
电影《采访》是索尼影业原定于平安夜上映的一部喜剧片,但在中国的网络上,它有一个更吸引人眼球的名字:《刺杀金正恩》。没错,又一次剧透了,这是一部极端恶搞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电影。一场混合着黑客偷袭、人身攻击、敲诈勒索、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的全球性风暴,正是由这部电影的上映而引发的。电影里发生在朝鲜的枪林弹雨,无声地落在美国人自己的身上。  一场索尼影业的丑闻  “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被黑客攻破了!”2014年
期刊
白宫家常菜  相对于遍地米其林星级餐厅名厨,来自美国的“白宫总统御厨”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位白宫御厨,从1994年开始在美国白宫工作了11年,历任克林顿和小布什两位美国总统第一家庭。  此次广州从都国际峰会酒店与Walter Scheib合作,不定期的呈现白宫家宴主题。菜单从一道专门为克林顿女儿切尔西创作的汤品开始,芝麻鳕鱼配咖喱甜薯汤开始,酸辣可口,清新醒胃。Walter总结,白宫女性偏好
期刊
坐了14个小时飞机的扎克伯格一点都看不出有多疲惫。来到清华大学后,美国人用中文回答了一个半小时的问题,讲facebook的未来、讲它在中国的前景,台上台下其乐融融。当被问到最敏感的facebook在中国的计划时,扎克伯格先喝了口水,然后说:“我们已经在中国了”。你看,虽然电脑仍然无法顺利登录,但我们和facebook之间只隔了一个扎克伯格。  秀中文的演说家  10月24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
期刊
张璇总是用一双忽闪的大眼睛望着人说话,仿佛未张口就已经传达出她那可贵的温柔和教养。她的目光交流让人融化在她蛋糕一样软软糯糯的样子里。可事实上,出生在山东的张璇骨子里颇有一番齐鲁大地带出的爽快干脆,她喜欢挑战,无论是不计形象的坏人角色还是与自己性格大相径庭的疯狂人物,都不曾犹豫。看到她讲起角色的兴奋和对事业的憧憬,竟然觉得原来患上“认真强迫症”的姑娘也如此可爱。   Q=名汇A=张璇  Q:接戏演戏
期刊
2014年10月23日,中国,上海——林肯中型豪华轿车MKZ展现了林肯最新的设计方向,为林肯品牌开启了崭新的篇章。作为林肯设计中心设计开发的首款车型,林肯MKZ彰显了出众的标志性体验、精致典雅的品位以及强劲的驾驶操控与动力表现。  流畅、简洁的车顶线条为林肯MKZ的外饰风格定下了基调,精巧而雅致的设计语言以充满现代气息的手法诠释了经典的林肯设计元素。优雅的全幅LED尾灯、同级独有的一体式设计电动全
期刊
叶子是一个故事。  淡淡的,有点愁,忧郁得仿佛乌云下的恒星。  风一吹,叶子会抖,不是因为叶子的瘦弱,她瘦瘦的身体上裹着一件浅黄色的大号羊毛衫。  有风时,黄色的毛衫很飘逸,像极了叶子的名字。  叶子本来有一头飘扬的长发,她的头发似乎更适合于秋天的风,在风里,叶子的头发飘动着,这大概是一年中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叶子,像一个美丽的天使。  印象中的秋天再一次来临时,叶子并没有像上一个秋天一样披散着齐肩
期刊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甄子丹看来,拍照时的环境固然重要,但人才是主体,与其纠结背景如何,不如设计好情绪。拍电影也是如此,无论是做武术指导,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他从来不会刻意去设计动作,而是设计人。人有七情六欲,他认为抓住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古代还是时装,情最重要,其他的只是形式,动作上也是有情的,如果那个动作是出自真情,观众也会看得投入。”  就像他在《一个人的武林》里为王宝强做武术指导,并
期刊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的企业文化很有意思,它给人的感觉是,掌舵的人都不太务正业,玩着玩着就把大事给做了。继王石登山成瘾之后,郁亮又开始加入了马拉松运动的推广行列,借万科30而立之年,在60个城市进行起乐跑赛,鼓励更多的人享受跑步的乐趣。一向不太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郁亮,也是在跑步之后,转了性情,他不再排斥参加社交活动和论谈讲座,但前提是不谈地产谈健康运动,逼得媒体采访他也总是以健康运动为
期刊
在十月底到访埃因霍温,不是扑面而来的一年一度荷兰设计周的条幅和喷绘,而是街道上悬挂的低调的旗帜和可能转角便能遇到的设计周展览分会场,并在设计师的作品上坐下休息。对于这个略狭小的地方来说,并不需要大肆宣扬,84个地点举行的382个项目足以让整个城市充满设计的感觉。从10月18日到10月26日,有9天的时间让观众加入跨领域交叉体验以及参与创意的过程。  坐在设计师的椅子上  第一件事是需要拿一张201
期刊
很多城市都有“环”。北京从二环到五环,数字越小越中心—恰恰与射击之以十环为最中心相反。上海则有内环、中环、外环,同样定义了房地产价格高低及外卖送达的边界。香港的“环”最有欺骗性:中环和上环只是一个点、一个地区名而已,并无首尾相连的环之本意。  一百多年后,香港中环—英文名作“Central”,如今也称作“中区”—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Central的CBD之一。打开一份香港地图,将视线聚焦于维多利亚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