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吕思清的印象很容易停留在这样的形容词上——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爽朗率真。他的活力不是飞扬跋扈的那一种,而是周到、细致、轻松活泼,有一种天生的随意亲和。
1969年出生的吕思清,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从18岁起,他开始拉《梁祝》,吕思清版的《梁祝》被誉为当今小提琴协奏曲的最佳版本,这是《梁祝》的曲作者陈钢及许多业内高人对他的评价。而他说:“盛名之下是有压力的,但它并没有形成一种副作用。音乐最奇妙处就在于它永远能被发掘出更深层的内涵、更丰富的情感,这是一个不断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家的享受是无法言喻的。我所做的就是把我自己的音乐潜能完全挖掘出来,所以压力不是束缚或障碍,而是一种动力。”
“铁腕”下成长
1969年,吕思清出生在青岛。这并不是一个音乐世家,仅仅因为父亲特别热爱音乐,便要求吕思清的两个哥哥学习小提琴。但是因为父亲经验不足,两个哥哥又特别叛逆,这段教学似乎不得其法。直到吕思清4岁的时候,他对那把小小的提琴表现出了比两位哥哥更浓厚的兴趣,而父亲经过哥哥们不算成功的案例,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于是,年幼的吕思清拉了三个月的空弦,算是他的小提琴入门课程,而这些空弦的乐谱都是父亲自己编写的。那个年代,正在经历十年动荡的国家,很难找到像样的乐谱,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父亲四处写信,向全国各地的爱乐者、作曲家借谱子来抄,后来还发展成了刻板油印。吕思清自己都记不清,究竟有多少曲子是通过父亲的手抄乐谱学会的。
因为抄写乐谱,父亲和很多音乐家成了朋友,这其中就包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曲何占豪和陈刚。1987年,吕思清第一次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梁祝》的手抄乐谱,封面上还写着一句:“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初学时,何占豪和陈刚都给了吕思清不少指点。十年后,吕思清与指挥家陈燮阳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这首曲子,这个版本一直被评论界称为是《梁祝》的最佳演绎。
在录制这一版《梁祝》之前,吕思清早已被人冠以“音乐神童”而名声在外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这一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超过了17000人,即使在特批扩招的情况下,也只能招200人左右。这其中,也包括一批少年音乐人才,最小的也有11岁。谁也不知道,当年只有8岁的吕思清,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跨进这所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大门的。
吕思清自己也只听父亲简单说起过,大概是那年年底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提到了吕思清,“我们有个8岁的娃娃,已经能拉外国的、大的小提琴曲,我看学校可以提前录取。”这下,先是上海音乐学院老师建议他报考,后是时任中央歌剧院院长李凌的举荐,最后是邓小平秘书电话安排破格录取。这些幕后故事,吕思清也是在二十年后才知道的。
吕思清起初独自来到北京,后来父亲也被安排进京照顾他的学习。父亲向来是个严厉的人,吕思清和两位哥哥从小就是在父亲的“铁腕政策”下学琴的。艰苦的求学生活,让吕思清见到了父亲铁汉柔情的一面。有一年过生日,他回到宿舍看见父亲蹲在地上,凑在火炉边给自己煮面,锅里还有一个荷包蛋。这样的场面,在吕思清记忆里是少之又少的。
在中央音乐学院,吕思清有机会参演电影《琴童》,被来华讲学的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阻止了,斯特恩大师要求他好好练琴。他被英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选中出国学习,两年后,在梅纽因小提琴大赛中,他获得了少年组第5名。1987年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吕思清成为夺得这个比赛冠军的第一个东方人。
这么多光环笼罩在吕思清身上,在今天一定会被冠以各种巨星、王子之类的称号,但吕思清却一直有种艺术家的云淡风轻。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也都是后来才听长辈们又提起的。“从小我父亲很少谈论到我取得的成绩,所以我一直对名利没什么概念,直到现在也还是这样。”
如今吕思清自己也是两个儿子的父亲,大家习惯称呼Alex和Austin叫“双A组合”。吕思清不是像父亲那样的严父,他更希望自己是“双A组合”的朋友。两个孩子也学起了小提琴,但以后是否继续学下去,那都将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吕思清不准备多加干预。
魔鬼的颤音
1987年参加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时,吕思清从国内借了一把小提琴,但即便这样,在国际赛场上这把琴依然是最简陋的。每个获得大赛金奖的音乐家,都有机会使用帕格尼尼的瓜柰里名琴“加农炮”举办一场音乐会。这把传奇的“加农炮”,在帕格尼尼逝世后一直按他的遗嘱被保存在他的故乡热那亚。帕格尼尼曾经以无人能敌的技巧与音乐享誉全球,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他和他的琴都受到了诅咒,能发出魔鬼的颤音。
当吕思清在众人的监护下,第一次触碰到这把名琴的时候,他也感受到了其中的魔力。因为长时间无人使用,这把琴在声音反应上有些迟钝,但它所焕发出的生命力,让吕思清毕生难忘。对于从小使用普通小提琴的吕思清来说,这次相遇,既惊艳又遥远。
利用这次比赛的奖金,吕思清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尽管生活不算艰苦,与国内众星捧月的环境不同,在这里他谁也不认识他,一切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他先到了曼哈顿大学,后来才努力申请进入了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在纽约,他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演奏家生涯。
四十年的音乐生涯,他用过无数把小提琴,从最普通的儿童小提琴,到最贵的世界名琴。如今,他常用的两把小提琴,一把是属于他自己的1690年的瓜奈里琴,另一把是朋友借用的1809年的加里亚诺琴。在吕思清看来,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制琴大师将他的灵感和想象力注入琴中,赋予这把琴以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是被封印在小提琴优美的曲线里的,只有当一个好的演奏者出现时,才能真正重新激发出这把琴的生命力。“这就好像一位好的骑师,他也需要一匹好马一样。”吕思清知道人才是好音乐的决定因素,但他也从来不否认名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他曾经在录制维瓦尔第的《四季》和他最熟悉的《梁祝》时,都使用过不同的名琴来演绎。“大师制造的名琴各有特征:阿玛蒂甜美、透彻;斯特拉迪瓦里高贵细腻、富丽堂皇、有震撼力;瓜奈里色彩多变、厚实有力、穿透力更强。每把琴发音的点、音色的表现和把位等都是不太一样的。”他仔细辨别每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的音色,根据音乐的起伏来配合使用,尝试将每一种声音的情绪都表达到极致。
一把名琴,不仅是一个小提琴家身份的象征,也是他的个性所在。吕思清的瓜奈里琴,时常表现得富于个性而神秘,与温和的音乐家有些不同,但这却是吕思清对音乐的一种坚持和挑战。尽管自己在追求人琴合一的境界,但他并没有给儿子们买很好的琴。“他俩使用的都是一般的儿童用琴,这是一个过程,最先学习的应该是音乐。
吕思清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音乐家自己的审美疲劳。11月,吕思清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赴北美巡演,他将再次奏响他最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18岁到现在,《梁祝》他拉了好几百遍,可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固定模式的表达。“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在你眼前的乐谱里,你仔细看就都看得到。永远不要觉得你和这些音符已经很熟了,它们充满了神秘感。”这似乎也和名琴如出一辙,作曲家把生命力书写在音符里,只有专注的演奏者才能不断发现其中不同的个性。
音乐与酒
吕思清是青岛人,啤酒是青岛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念书时,吕思清也会在练琴之余,和同学一起去楼下点个炒菜、喝瓶啤酒。而现在,喝葡萄酒成了吕思清的生活方式,红酒、美食、音乐、艺术,他总能从中挖掘出乐趣,并且把这些乐趣与人分享。
第一次喝葡萄酒,还是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获奖之后,他在意大利热那亚准备获奖音乐会。有一天晚上,两位乐手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意大利人的饭桌上,葡萄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第一口下去,我感受到一种非常丰富的感觉,层层叠叠的,这和咱们喝啤酒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但是音乐会结束后,葡萄酒的甘甜和“加农炮”的魔音一样,全都停留在了吕思清的记忆里。
“红酒和音乐一样,其实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自那以后,吕思清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瓶红酒。现在他更喜欢法国酒。“法国酒平衡,不酸不涩,感觉饱满;丰富,味觉上有层次;变化,每一层都有差别;回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一种长久的回忆。”而这些感受,也是吕思清在音乐中的感受。在音乐里,吕思清也常常需要找寻这些感觉。“平衡,协奏曲独奏与乐队的平衡,或者三重奏之间的和谐;丰富,恋爱的人听出欢乐,失恋的人听着悲伤;变化,有些曲子我拉了几百遍了,激发出自己的激情其实很重要;回味,好的音乐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才是我的追求。”
他发现,在欧洲,大音乐家都爱喝红酒,而酒庄主人大多也爱听古典音乐。在吕思清看来,“喝酒是三分酒,七分情,你家里最好的酒一定是和朋友一起分享的。”他以自己2的“美杰三重奏”为例,他和大提琴家秦立巍、钢琴家孙颖迪虽然是不同年代的人,但却志趣相投。“我们三个好朋友,在生活上、音乐上都很像,而且我们都爱吃爱喝。”
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上的分享,都让吕思清觉得友情的可贵。“原本我和秦立巍更爱喝酒,于是孙颖迪也被我们带着喝起来。但是在茶方面,孙颖迪更在行,我们也就在他的熏陶下慢慢了解了更多。在音乐上就更是了,我们是三重奏嘛,三个人之间的平衡与突出,都是由分享带来的默契。”
如今,音乐依旧占据了吕思清生活中的大多时间。但他觉得,重点并不是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是否专注。“其实这是一种态度,不管是对待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只有你专注于其中,才能更好地享受它带给你的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分享出去。”如果你现场看过吕思清演奏《梁祝》,就能真切体会到他所说的专注地享受和分享。在那段音乐旅程中,他是快乐而悲伤的,他的一次皱眉和一个微笑都被放大,而后转化成一种情绪和气场,感染着音乐厅里的每一个人。
1969年出生的吕思清,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从18岁起,他开始拉《梁祝》,吕思清版的《梁祝》被誉为当今小提琴协奏曲的最佳版本,这是《梁祝》的曲作者陈钢及许多业内高人对他的评价。而他说:“盛名之下是有压力的,但它并没有形成一种副作用。音乐最奇妙处就在于它永远能被发掘出更深层的内涵、更丰富的情感,这是一个不断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家的享受是无法言喻的。我所做的就是把我自己的音乐潜能完全挖掘出来,所以压力不是束缚或障碍,而是一种动力。”
“铁腕”下成长
1969年,吕思清出生在青岛。这并不是一个音乐世家,仅仅因为父亲特别热爱音乐,便要求吕思清的两个哥哥学习小提琴。但是因为父亲经验不足,两个哥哥又特别叛逆,这段教学似乎不得其法。直到吕思清4岁的时候,他对那把小小的提琴表现出了比两位哥哥更浓厚的兴趣,而父亲经过哥哥们不算成功的案例,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于是,年幼的吕思清拉了三个月的空弦,算是他的小提琴入门课程,而这些空弦的乐谱都是父亲自己编写的。那个年代,正在经历十年动荡的国家,很难找到像样的乐谱,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父亲四处写信,向全国各地的爱乐者、作曲家借谱子来抄,后来还发展成了刻板油印。吕思清自己都记不清,究竟有多少曲子是通过父亲的手抄乐谱学会的。
因为抄写乐谱,父亲和很多音乐家成了朋友,这其中就包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曲何占豪和陈刚。1987年,吕思清第一次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梁祝》的手抄乐谱,封面上还写着一句:“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初学时,何占豪和陈刚都给了吕思清不少指点。十年后,吕思清与指挥家陈燮阳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这首曲子,这个版本一直被评论界称为是《梁祝》的最佳演绎。
在录制这一版《梁祝》之前,吕思清早已被人冠以“音乐神童”而名声在外了。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这一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超过了17000人,即使在特批扩招的情况下,也只能招200人左右。这其中,也包括一批少年音乐人才,最小的也有11岁。谁也不知道,当年只有8岁的吕思清,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跨进这所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大门的。
吕思清自己也只听父亲简单说起过,大概是那年年底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提到了吕思清,“我们有个8岁的娃娃,已经能拉外国的、大的小提琴曲,我看学校可以提前录取。”这下,先是上海音乐学院老师建议他报考,后是时任中央歌剧院院长李凌的举荐,最后是邓小平秘书电话安排破格录取。这些幕后故事,吕思清也是在二十年后才知道的。
吕思清起初独自来到北京,后来父亲也被安排进京照顾他的学习。父亲向来是个严厉的人,吕思清和两位哥哥从小就是在父亲的“铁腕政策”下学琴的。艰苦的求学生活,让吕思清见到了父亲铁汉柔情的一面。有一年过生日,他回到宿舍看见父亲蹲在地上,凑在火炉边给自己煮面,锅里还有一个荷包蛋。这样的场面,在吕思清记忆里是少之又少的。
在中央音乐学院,吕思清有机会参演电影《琴童》,被来华讲学的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阻止了,斯特恩大师要求他好好练琴。他被英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选中出国学习,两年后,在梅纽因小提琴大赛中,他获得了少年组第5名。1987年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吕思清成为夺得这个比赛冠军的第一个东方人。
这么多光环笼罩在吕思清身上,在今天一定会被冠以各种巨星、王子之类的称号,但吕思清却一直有种艺术家的云淡风轻。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也都是后来才听长辈们又提起的。“从小我父亲很少谈论到我取得的成绩,所以我一直对名利没什么概念,直到现在也还是这样。”
如今吕思清自己也是两个儿子的父亲,大家习惯称呼Alex和Austin叫“双A组合”。吕思清不是像父亲那样的严父,他更希望自己是“双A组合”的朋友。两个孩子也学起了小提琴,但以后是否继续学下去,那都将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吕思清不准备多加干预。
魔鬼的颤音
1987年参加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时,吕思清从国内借了一把小提琴,但即便这样,在国际赛场上这把琴依然是最简陋的。每个获得大赛金奖的音乐家,都有机会使用帕格尼尼的瓜柰里名琴“加农炮”举办一场音乐会。这把传奇的“加农炮”,在帕格尼尼逝世后一直按他的遗嘱被保存在他的故乡热那亚。帕格尼尼曾经以无人能敌的技巧与音乐享誉全球,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他和他的琴都受到了诅咒,能发出魔鬼的颤音。
当吕思清在众人的监护下,第一次触碰到这把名琴的时候,他也感受到了其中的魔力。因为长时间无人使用,这把琴在声音反应上有些迟钝,但它所焕发出的生命力,让吕思清毕生难忘。对于从小使用普通小提琴的吕思清来说,这次相遇,既惊艳又遥远。
利用这次比赛的奖金,吕思清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尽管生活不算艰苦,与国内众星捧月的环境不同,在这里他谁也不认识他,一切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他先到了曼哈顿大学,后来才努力申请进入了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在纽约,他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演奏家生涯。
四十年的音乐生涯,他用过无数把小提琴,从最普通的儿童小提琴,到最贵的世界名琴。如今,他常用的两把小提琴,一把是属于他自己的1690年的瓜奈里琴,另一把是朋友借用的1809年的加里亚诺琴。在吕思清看来,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制琴大师将他的灵感和想象力注入琴中,赋予这把琴以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是被封印在小提琴优美的曲线里的,只有当一个好的演奏者出现时,才能真正重新激发出这把琴的生命力。“这就好像一位好的骑师,他也需要一匹好马一样。”吕思清知道人才是好音乐的决定因素,但他也从来不否认名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他曾经在录制维瓦尔第的《四季》和他最熟悉的《梁祝》时,都使用过不同的名琴来演绎。“大师制造的名琴各有特征:阿玛蒂甜美、透彻;斯特拉迪瓦里高贵细腻、富丽堂皇、有震撼力;瓜奈里色彩多变、厚实有力、穿透力更强。每把琴发音的点、音色的表现和把位等都是不太一样的。”他仔细辨别每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的音色,根据音乐的起伏来配合使用,尝试将每一种声音的情绪都表达到极致。
一把名琴,不仅是一个小提琴家身份的象征,也是他的个性所在。吕思清的瓜奈里琴,时常表现得富于个性而神秘,与温和的音乐家有些不同,但这却是吕思清对音乐的一种坚持和挑战。尽管自己在追求人琴合一的境界,但他并没有给儿子们买很好的琴。“他俩使用的都是一般的儿童用琴,这是一个过程,最先学习的应该是音乐。
吕思清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音乐家自己的审美疲劳。11月,吕思清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赴北美巡演,他将再次奏响他最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18岁到现在,《梁祝》他拉了好几百遍,可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固定模式的表达。“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在你眼前的乐谱里,你仔细看就都看得到。永远不要觉得你和这些音符已经很熟了,它们充满了神秘感。”这似乎也和名琴如出一辙,作曲家把生命力书写在音符里,只有专注的演奏者才能不断发现其中不同的个性。
音乐与酒
吕思清是青岛人,啤酒是青岛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念书时,吕思清也会在练琴之余,和同学一起去楼下点个炒菜、喝瓶啤酒。而现在,喝葡萄酒成了吕思清的生活方式,红酒、美食、音乐、艺术,他总能从中挖掘出乐趣,并且把这些乐趣与人分享。
第一次喝葡萄酒,还是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获奖之后,他在意大利热那亚准备获奖音乐会。有一天晚上,两位乐手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意大利人的饭桌上,葡萄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第一口下去,我感受到一种非常丰富的感觉,层层叠叠的,这和咱们喝啤酒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但是音乐会结束后,葡萄酒的甘甜和“加农炮”的魔音一样,全都停留在了吕思清的记忆里。
“红酒和音乐一样,其实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自那以后,吕思清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瓶红酒。现在他更喜欢法国酒。“法国酒平衡,不酸不涩,感觉饱满;丰富,味觉上有层次;变化,每一层都有差别;回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一种长久的回忆。”而这些感受,也是吕思清在音乐中的感受。在音乐里,吕思清也常常需要找寻这些感觉。“平衡,协奏曲独奏与乐队的平衡,或者三重奏之间的和谐;丰富,恋爱的人听出欢乐,失恋的人听着悲伤;变化,有些曲子我拉了几百遍了,激发出自己的激情其实很重要;回味,好的音乐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才是我的追求。”
他发现,在欧洲,大音乐家都爱喝红酒,而酒庄主人大多也爱听古典音乐。在吕思清看来,“喝酒是三分酒,七分情,你家里最好的酒一定是和朋友一起分享的。”他以自己2的“美杰三重奏”为例,他和大提琴家秦立巍、钢琴家孙颖迪虽然是不同年代的人,但却志趣相投。“我们三个好朋友,在生活上、音乐上都很像,而且我们都爱吃爱喝。”
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上的分享,都让吕思清觉得友情的可贵。“原本我和秦立巍更爱喝酒,于是孙颖迪也被我们带着喝起来。但是在茶方面,孙颖迪更在行,我们也就在他的熏陶下慢慢了解了更多。在音乐上就更是了,我们是三重奏嘛,三个人之间的平衡与突出,都是由分享带来的默契。”
如今,音乐依旧占据了吕思清生活中的大多时间。但他觉得,重点并不是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是否专注。“其实这是一种态度,不管是对待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只有你专注于其中,才能更好地享受它带给你的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分享出去。”如果你现场看过吕思清演奏《梁祝》,就能真切体会到他所说的专注地享受和分享。在那段音乐旅程中,他是快乐而悲伤的,他的一次皱眉和一个微笑都被放大,而后转化成一种情绪和气场,感染着音乐厅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