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予口服维胺脂胶囊,两组同时外用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2.9%,经χ2检,P>0.05,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枇杷清肺饮加减可明显改善寻常型痤疮(肺经风热证)症状,临床疗效与口服维胺脂胶囊疗效相当,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枇杷清肺饮;临床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好发于面、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我们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证痤疮,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3-36岁;病程2个月-14年。对照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14-35岁;病程1个月-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痤疮的诊断标准[1],表现为额部、面颊、鼻唇沟、两侧下颌部以及胸部、背部发生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凹陷性瘢痕。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五版粉刺肺经风热证诊断标准[2],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舌红、苔薄黄,面部、前胸及后背散在或簇集性丘疹、丘疱疹、脓疱、炎性结节,可见部分萎缩性瘢痕。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纳入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或对本药物成分过敏者;③近一个月内未系统或局部使用对痤疮有治疗作用的药物;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用其他药物治疗。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治以清肺凉血,活血解毒,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处方:枇杷叶10g,黄芩10g,黄柏10g,白花蛇舌草15g,麦冬10g,丹皮10g,赤芍10g,丹参15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饭后温服。
1.5.2 对照组 予口服维胺脂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5mg,每日3次。
1.5.3 两组同时外用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商品名为每佳,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2次/d。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每疗程间歇3天,共观察2个疗程统计疗效。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6 疗效观察
1.6.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3]。痊愈:服药后皮损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无新发皮疹;显效:皮损减少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有效:皮损减少30%以上,仍有新疹出现;无效:皮损减少不足30%或反而增加。
1.6.2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6.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35例,其中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35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9%,经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症处理后,症状解除,对照组有5例患者服药后出现口唇粘膜干燥、皲裂,6例皮肤瘙痒、脱屑,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治疗前后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无异常。
3 讨论
痤疮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口服维胺脂胶囊及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为主,口服维胺脂胶囊容易出现口干、脱皮、致畸等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中药治疗痤疮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我们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证痤疮,取得满意疗效,方中治枇杷叶、黄芩专清肺胃上焦之火,黄柏、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邪热易伤津耗液,故以麦冬养阴生津,丹皮、赤芍、丹参既能凉血,又能活血,生甘草解毒兼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肺胃热邪得以清泻,血分热毒得以清解,血中瘀滞得以流通。随证加减,每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黄芩、黄柏、枇杷叶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白花蛇舌草、丹皮、赤芍、生甘草具有抗炎作用。这与目前现代医学痤疮的治疗原则:抗雄激素、抑制皮脂腺分泌、抗毛囊上皮角化过度、抗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炎症相符合。
本观察结果表明,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虽然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中药汤剂口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依从性较好,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组方中各位中药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改善剂型,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34.
[2] 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0-15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1997:89.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枇杷清肺饮;临床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好发于面、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我们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证痤疮,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3-36岁;病程2个月-14年。对照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14-35岁;病程1个月-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痤疮的诊断标准[1],表现为额部、面颊、鼻唇沟、两侧下颌部以及胸部、背部发生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凹陷性瘢痕。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五版粉刺肺经风热证诊断标准[2],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舌红、苔薄黄,面部、前胸及后背散在或簇集性丘疹、丘疱疹、脓疱、炎性结节,可见部分萎缩性瘢痕。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纳入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或对本药物成分过敏者;③近一个月内未系统或局部使用对痤疮有治疗作用的药物;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用其他药物治疗。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治以清肺凉血,活血解毒,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处方:枇杷叶10g,黄芩10g,黄柏10g,白花蛇舌草15g,麦冬10g,丹皮10g,赤芍10g,丹参15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饭后温服。
1.5.2 对照组 予口服维胺脂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5mg,每日3次。
1.5.3 两组同时外用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商品名为每佳,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2次/d。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每疗程间歇3天,共观察2个疗程统计疗效。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6 疗效观察
1.6.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3]。痊愈:服药后皮损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无新发皮疹;显效:皮损减少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有效:皮损减少30%以上,仍有新疹出现;无效:皮损减少不足30%或反而增加。
1.6.2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6.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35例,其中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35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9%,经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症处理后,症状解除,对照组有5例患者服药后出现口唇粘膜干燥、皲裂,6例皮肤瘙痒、脱屑,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治疗前后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无异常。
3 讨论
痤疮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口服维胺脂胶囊及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为主,口服维胺脂胶囊容易出现口干、脱皮、致畸等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中药治疗痤疮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我们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证痤疮,取得满意疗效,方中治枇杷叶、黄芩专清肺胃上焦之火,黄柏、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邪热易伤津耗液,故以麦冬养阴生津,丹皮、赤芍、丹参既能凉血,又能活血,生甘草解毒兼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肺胃热邪得以清泻,血分热毒得以清解,血中瘀滞得以流通。随证加减,每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黄芩、黄柏、枇杷叶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白花蛇舌草、丹皮、赤芍、生甘草具有抗炎作用。这与目前现代医学痤疮的治疗原则:抗雄激素、抑制皮脂腺分泌、抗毛囊上皮角化过度、抗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炎症相符合。
本观察结果表明,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虽然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中药汤剂口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依从性较好,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组方中各位中药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改善剂型,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34.
[2] 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0-15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19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