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低磁场核磁共振设备随着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的提高,加之其开放式的结构、收益高的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多参数及多平面成像功能,对显示踝关节损伤复杂的三维结构及组织层次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低场强核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损伤(韧带、软组织、跗骨窦、肌腱、隐匿性骨损伤及骨挫伤、软骨骨折和创伤性骨关节炎)诊断中的扫描方法、图像表现和分析方法,并对低场强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场强磁共振;踝关节损伤;诊断
The Application in ankle joint damage with low-field MRI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anning speed and imaging quality and the opening structure and high profit ,the instruments of 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have mo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field.The low-field MRI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howing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level of ankle injury with high tissue contrast, multi-parameter and multi-planar imaging.This essay reviewes the scanning method,imaging and analysis method on diagnosis of ankles injuries (ligaments、soft tissue、tarsal sinus、tendons、occult bone injury and bone bruise、cartilage fracture and 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with low-field MRI and pred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ique.
【Key words】 low-field intens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kle injury;diagnosis
踝关节损伤被认为是人体中最频繁发生的运动损伤[1]。而且,踝关节组织复杂,普通的CT、X射线检查往往不能足够提供相关信息,常忽略了这些损伤,最终导致发展成慢性骨关节病。MRI 以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性及多平面成像功能技术等特点,在分析及诊断足、踝关节病变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与价值。低场强MRI指的是主磁体的磁场强度在0.1T~0.5T的核磁共振技术,随着先进电子设备的配置,低场MRI设备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有了巨大提高[2],低场开放式的结构,使得MRI扫描架周围有广阔空间,使得医护人员能更近距离的实施介入手术。在价格方面,其低运行费用,高收益的特点已经使得低场强MRI越来越被临床上使用。临床研究显示[4~5]利用低场强MRI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结果显示,临床研究报道[3~5]显示,低场强MRI诊断踝关节损伤具有准确率高,提供信息量大的优点。
1 低场强核磁共振的成像及分析
临床上进行MRI检查时,体位多选择处于自然放松的位置(即踝关节跖屈20°稍旋后),感觉比较舒适,减少了产生运动伪影的机会。MRI可直接显示踝部的肌腱和韧带,这相对常规X线或CT检查来说具有巨大的优势。通常情况下,临床对韧带的评价较困难,因为还伴有软组织肿胀和关节渗液。踝部检查首先行轴位SE序列TlWI扫描,可清楚显示踝部解剖结构,继之采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的SE、FSE和GRE序列。至少有一个平面应用STIR技术以充分显示踝部的病理改变。有时为使韧带结构显示清晰,可采用特殊的角度和扫描切面。Beltran等[6]发现距腓前韧带在轴面、跟腓韧带在冠状面的显示较好,而冠状位和矢状位是MRI诊断跗骨窦综合症较好的方位。刘洪涛等的研究中采用轴位及冠状位扫描能较好的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踝关节损伤一般比较复杂,往往导致韧带、肌腱、软骨等同时损伤,所以MRI易呈现多样性。FSE序列是踝关节最常选用的序列, T1WI空间分辨率高,比较适宜显示细微结构,能较好地反映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周边组织,T2WI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能敏感的检测出组织出血或水肿而引起的高信号。SE和FSET1WI序列能较好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解剖结构,而T2WI、STIR序列则能判断因外伤、炎症所致的出血、水肿。尤其是STIR序列与T2WI相比,由于抑制了脂肪的高信号,它对显示组织的水肿更敏感,即使是较轻微的骨挫伤,也能清晰显示[3]。另外STIR序列对主磁场均匀度要求不高,它与常规SE序列相比,在显示具有不同T1值的两种组织的信号变化上,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序列。
2 踝关节损伤的低场强MRI诊断
2.1 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是支持踝关节功能的最主要的三组韧带。正常状态下,这些韧带在MRI各序列中均表现为条、带状的低信号结构,而胫腓前、后韧带,三角韧带的胫距部及距腓后韧带则由于韧带周围脂肪的存在,导致信号不均匀或呈纤维状改变。
损伤状态下,MRI不但能明显的诊断出损伤韧带的信号变化,或者韧带增厚、扭曲、边缘不规则等形态变化,而且能够体现出急、慢性撕裂不同韧带内及韧带周围组织的信号变化的不同。①当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时,除表现出韧带的厚薄扭曲等变化外,在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中可发现韧带及其周围组织因出血或水肿而引起的高信号变化;②当韧带处于慢性损伤状态时,韧带及周围组织等的水肿和出血表现不再明显,长时间的韧带损伤还是会引起瘢痕组织形成或滑膜增生,从而在MRI序列中出现低信号改变异常。
通过临床的不断实践, MRI评价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准确性。Oae等为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表现制定了两种标准(①韧带连续性消失;②韧带轮廓成波浪状或曲线状或边缘不清);发现同时采用两种标准,可大大提高MRI对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率。Brown 等研究发现踝关节韧带损伤相关的MRI表现,如临近软骨的瘀伤、缺损,可使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2.2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是踝关节内软组织嵌入、摩擦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交锁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患,与踝关节创伤密切相关。它常常是由于韧带撕裂后游离端或碎片镶嵌在关节间隙内,从而引起踝关节无骨折脱位的长期肿痛,具体损伤有局部关节损伤、剥落,滑膜炎等,临床上MRI的表现为: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的所有序列中发现位于踝关节前外侧沟内低信号的“半月板”样肿块影。
2.3 跗骨窦综合症:跗骨窦是位于距骨颈和跟骨前外侧间的一个腔隙,连接距、跟骨的颈韧带、距跟间韧带及伸肌下支持带位于此处,其内还可见一些神经、血管及脂肪组织。跗骨窦综合症70%以上是由踝关节损伤引起,多有以下临床表现:⑴有踝关节内翻扭伤及治疗史;⑵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水肿,外踝前下方疼痛及深压痛或伴足底痛,常有后足不稳定;⑶行走、跑步或负重时加剧,休息时缓解;⑷遇天阴下雨、气候转凉时发作;⑸小腿发凉或发软,足趾足底发麻。病理上表现为:窦腔内出血,韧带撕裂,疤痕形成,关节滑膜增生疝入窦腔,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或压迫血管导致窦腔压力增高。因此,MRI常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改变,在T2WI呈高信号改变或T1WI 和T2WI 均呈低信号改变,条状韧带结构变得模糊不清或有撕裂,原因为窦腔内脂肪信号消失,腔内结构为液体或疤痕、纤维组织所替代。MRI冠状位和矢状位是显示该解剖较理想的位置,并且我們往往可以发现距下关节炎及软骨下囊肿形成[6]。
2.4 肌腱损伤:正常肌腱组织在MRI所有序列中均呈现低信号改变。一般来说,T1WI 能较好地显示它的解剖结构,而T2WI 则对显示肌腱的病变具有较大的作用。肌腱损伤后,主要发生肌腱炎、肌腱周围炎、腱鞘炎、肌腱破裂和脱位等,这些病变常交叉存在,因此在MRI上常表现为多样性。肌腱炎在MRI上常表现为受累的肌腱局部呈纺锤形增厚和在T1WI 及PDW上发生的高信号改变,若在T2WI上发生高信号改变常提示有肌腱变性。肌腱周围炎和腱鞘炎在MRI的表现有MRI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中等或偏低信号改变。张克云等[4]利用低磁场MRI技术对跟腱的损伤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证实MRI 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治。
2.5 隐匿性骨损伤: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MRI具有重要的意义。隐匿性骨折是指在常规X线平片上所不能发现的而实际却存在的骨折,同时也不能靠临床症状来确诊,是一种假阴性的现象。分为3种类型:①隐性皮质下骨折即为骨挫伤,是指因为外伤所导致的骨髓的水肿、出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但是骨皮质和关节软骨为正常的。踝关节急性损伤后,传统的影像检查往往难以检出骨挫伤,而MRI设备的对水肿与出血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它对外伤后的骨挫伤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受累的骨髓内呈现T1WI的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的高信号改变,特别是脂肪抑制序列,即使是较轻微的骨水肿或出血,MRI也能清晰地显示。黄越等在踝关节骨挫伤的低场强MRI诊断中,总结了其病理形态和信号变化:小碎片状, 半月形, 星芒状, 不规则地图形。②隐性骨软骨骨折,表现为软骨层的中断、层次显示不清以及出现局灶性的软骨缺损;③隐性骨皮质骨折,表现为骨皮质的低信号带中断。CT和X线平片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有限,而由于MRI对于骨髓的改变极其敏感,是目前临床上最好的无创的检查手段。通常情况下应用SE序列的T1WI和T2WI可比较完整的诊断出足踝部的外伤性疾患,FSE序列也可选择,脂肪抑制序列信号对比和病变的显示比常规SE序列图像更加理想,抑脂SE序列T2WI上或STIR序列可观察出较轻微的骨髓异常。
2.6 骨软骨骨折:关节表面骨软骨骨折, 又称经软骨剥脱、穿料凿样骨折或骨软骨炎性样碎裂等。诊断软骨骨折仅凭X线平片有时较难,MRI是评价关节表面骨折的最佳检查技术。踝关节的骨软骨骨折通常发生在距骨头中外1/3 或中后1/3 处,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足跖屈或背屈、外旋扭伤有关,常可伴有外侧副韧带的撕裂。由于骨软骨骨折开始症状隐匿, 关节不稳的症状亦较轻微, 所以开始诊断时均较困难,尤其是在复杂的踝关节损伤中。黄惠亮等对踝关节软骨骨折的研究中总结出3种MRI表现:现可分压缩断裂、断裂凹陷及不规则撕脱三种改变, 可同时有皮质下松质骨不同程度的骨挫伤。在MRI可能是唯一能较为正确地提供病变的大小、位置及骨折状况等信息的影像技术,并且可通过MRI造影检查了解骨质的活性。
3 低场强核磁共振的发展优势
低场MRI能够逐渐占据市场份额,比中、高场MRI设备更受欢迎的原因有:[2]
①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的提高。②舒适的环境,广阔的空间。③低费用,高效益
当MRI的技术进步时,更多地想到的是高场设备,但低场MRI设备已悄然占据了60%的国内MRI市场,在国际上也呈现了同样的配置趋势。经过了永磁、常导、混合磁体的筛选,目前永磁体已经取代了另两种磁体,成为低场MRI设备的标准磁体,在磁场均匀性、磁体开放度、梯度性能、磁体重量与机械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优化。低场强关磁共振在踝关节损伤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空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 Balduini FC,Vegso JJ,Torg JS,et al.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ligamentous injuries to the ankle[J].Sports Med,1987,4(5):364~380.
[2] 李燕,雷成斌,卫虎娃.低场开放永磁型是当前MRI发展的新热点[J].医学影像杂志,1998,2(4):51~54.
[3] 彭俊玲.低場MRI踝关节扫描技术的应用3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472~4473.
[4] 张克云,任月玲.低场强核磁共振在跟腱外伤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5):279~280.
[5] 彭俊玲.低场MRI-STIR序列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09,37(4):252~253.
[6] Beltran J,Munchow AM,Khabiri H,et al. Ligaments of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ankle and sinus tarsi:an MR imaging study[J].Radiology,1990,177(2):455~458.
【关键词】 低场强磁共振;踝关节损伤;诊断
The Application in ankle joint damage with low-field MRI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anning speed and imaging quality and the opening structure and high profit ,the instruments of 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have mo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field.The low-field MRI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howing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level of ankle injury with high tissue contrast, multi-parameter and multi-planar imaging.This essay reviewes the scanning method,imaging and analysis method on diagnosis of ankles injuries (ligaments、soft tissue、tarsal sinus、tendons、occult bone injury and bone bruise、cartilage fracture and 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with low-field MRI and pred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ique.
【Key words】 low-field intens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kle injury;diagnosis
踝关节损伤被认为是人体中最频繁发生的运动损伤[1]。而且,踝关节组织复杂,普通的CT、X射线检查往往不能足够提供相关信息,常忽略了这些损伤,最终导致发展成慢性骨关节病。MRI 以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性及多平面成像功能技术等特点,在分析及诊断足、踝关节病变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与价值。低场强MRI指的是主磁体的磁场强度在0.1T~0.5T的核磁共振技术,随着先进电子设备的配置,低场MRI设备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有了巨大提高[2],低场开放式的结构,使得MRI扫描架周围有广阔空间,使得医护人员能更近距离的实施介入手术。在价格方面,其低运行费用,高收益的特点已经使得低场强MRI越来越被临床上使用。临床研究显示[4~5]利用低场强MRI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结果显示,临床研究报道[3~5]显示,低场强MRI诊断踝关节损伤具有准确率高,提供信息量大的优点。
1 低场强核磁共振的成像及分析
临床上进行MRI检查时,体位多选择处于自然放松的位置(即踝关节跖屈20°稍旋后),感觉比较舒适,减少了产生运动伪影的机会。MRI可直接显示踝部的肌腱和韧带,这相对常规X线或CT检查来说具有巨大的优势。通常情况下,临床对韧带的评价较困难,因为还伴有软组织肿胀和关节渗液。踝部检查首先行轴位SE序列TlWI扫描,可清楚显示踝部解剖结构,继之采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的SE、FSE和GRE序列。至少有一个平面应用STIR技术以充分显示踝部的病理改变。有时为使韧带结构显示清晰,可采用特殊的角度和扫描切面。Beltran等[6]发现距腓前韧带在轴面、跟腓韧带在冠状面的显示较好,而冠状位和矢状位是MRI诊断跗骨窦综合症较好的方位。刘洪涛等的研究中采用轴位及冠状位扫描能较好的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踝关节损伤一般比较复杂,往往导致韧带、肌腱、软骨等同时损伤,所以MRI易呈现多样性。FSE序列是踝关节最常选用的序列, T1WI空间分辨率高,比较适宜显示细微结构,能较好地反映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周边组织,T2WI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能敏感的检测出组织出血或水肿而引起的高信号。SE和FSET1WI序列能较好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解剖结构,而T2WI、STIR序列则能判断因外伤、炎症所致的出血、水肿。尤其是STIR序列与T2WI相比,由于抑制了脂肪的高信号,它对显示组织的水肿更敏感,即使是较轻微的骨挫伤,也能清晰显示[3]。另外STIR序列对主磁场均匀度要求不高,它与常规SE序列相比,在显示具有不同T1值的两种组织的信号变化上,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序列。
2 踝关节损伤的低场强MRI诊断
2.1 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是支持踝关节功能的最主要的三组韧带。正常状态下,这些韧带在MRI各序列中均表现为条、带状的低信号结构,而胫腓前、后韧带,三角韧带的胫距部及距腓后韧带则由于韧带周围脂肪的存在,导致信号不均匀或呈纤维状改变。
损伤状态下,MRI不但能明显的诊断出损伤韧带的信号变化,或者韧带增厚、扭曲、边缘不规则等形态变化,而且能够体现出急、慢性撕裂不同韧带内及韧带周围组织的信号变化的不同。①当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时,除表现出韧带的厚薄扭曲等变化外,在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中可发现韧带及其周围组织因出血或水肿而引起的高信号变化;②当韧带处于慢性损伤状态时,韧带及周围组织等的水肿和出血表现不再明显,长时间的韧带损伤还是会引起瘢痕组织形成或滑膜增生,从而在MRI序列中出现低信号改变异常。
通过临床的不断实践, MRI评价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准确性。Oae等为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表现制定了两种标准(①韧带连续性消失;②韧带轮廓成波浪状或曲线状或边缘不清);发现同时采用两种标准,可大大提高MRI对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率。Brown 等研究发现踝关节韧带损伤相关的MRI表现,如临近软骨的瘀伤、缺损,可使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2.2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症是踝关节内软组织嵌入、摩擦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交锁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患,与踝关节创伤密切相关。它常常是由于韧带撕裂后游离端或碎片镶嵌在关节间隙内,从而引起踝关节无骨折脱位的长期肿痛,具体损伤有局部关节损伤、剥落,滑膜炎等,临床上MRI的表现为: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的所有序列中发现位于踝关节前外侧沟内低信号的“半月板”样肿块影。
2.3 跗骨窦综合症:跗骨窦是位于距骨颈和跟骨前外侧间的一个腔隙,连接距、跟骨的颈韧带、距跟间韧带及伸肌下支持带位于此处,其内还可见一些神经、血管及脂肪组织。跗骨窦综合症70%以上是由踝关节损伤引起,多有以下临床表现:⑴有踝关节内翻扭伤及治疗史;⑵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水肿,外踝前下方疼痛及深压痛或伴足底痛,常有后足不稳定;⑶行走、跑步或负重时加剧,休息时缓解;⑷遇天阴下雨、气候转凉时发作;⑸小腿发凉或发软,足趾足底发麻。病理上表现为:窦腔内出血,韧带撕裂,疤痕形成,关节滑膜增生疝入窦腔,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或压迫血管导致窦腔压力增高。因此,MRI常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改变,在T2WI呈高信号改变或T1WI 和T2WI 均呈低信号改变,条状韧带结构变得模糊不清或有撕裂,原因为窦腔内脂肪信号消失,腔内结构为液体或疤痕、纤维组织所替代。MRI冠状位和矢状位是显示该解剖较理想的位置,并且我們往往可以发现距下关节炎及软骨下囊肿形成[6]。
2.4 肌腱损伤:正常肌腱组织在MRI所有序列中均呈现低信号改变。一般来说,T1WI 能较好地显示它的解剖结构,而T2WI 则对显示肌腱的病变具有较大的作用。肌腱损伤后,主要发生肌腱炎、肌腱周围炎、腱鞘炎、肌腱破裂和脱位等,这些病变常交叉存在,因此在MRI上常表现为多样性。肌腱炎在MRI上常表现为受累的肌腱局部呈纺锤形增厚和在T1WI 及PDW上发生的高信号改变,若在T2WI上发生高信号改变常提示有肌腱变性。肌腱周围炎和腱鞘炎在MRI的表现有MRI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中等或偏低信号改变。张克云等[4]利用低磁场MRI技术对跟腱的损伤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证实MRI 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治。
2.5 隐匿性骨损伤: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MRI具有重要的意义。隐匿性骨折是指在常规X线平片上所不能发现的而实际却存在的骨折,同时也不能靠临床症状来确诊,是一种假阴性的现象。分为3种类型:①隐性皮质下骨折即为骨挫伤,是指因为外伤所导致的骨髓的水肿、出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但是骨皮质和关节软骨为正常的。踝关节急性损伤后,传统的影像检查往往难以检出骨挫伤,而MRI设备的对水肿与出血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它对外伤后的骨挫伤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受累的骨髓内呈现T1WI的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的高信号改变,特别是脂肪抑制序列,即使是较轻微的骨水肿或出血,MRI也能清晰地显示。黄越等在踝关节骨挫伤的低场强MRI诊断中,总结了其病理形态和信号变化:小碎片状, 半月形, 星芒状, 不规则地图形。②隐性骨软骨骨折,表现为软骨层的中断、层次显示不清以及出现局灶性的软骨缺损;③隐性骨皮质骨折,表现为骨皮质的低信号带中断。CT和X线平片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有限,而由于MRI对于骨髓的改变极其敏感,是目前临床上最好的无创的检查手段。通常情况下应用SE序列的T1WI和T2WI可比较完整的诊断出足踝部的外伤性疾患,FSE序列也可选择,脂肪抑制序列信号对比和病变的显示比常规SE序列图像更加理想,抑脂SE序列T2WI上或STIR序列可观察出较轻微的骨髓异常。
2.6 骨软骨骨折:关节表面骨软骨骨折, 又称经软骨剥脱、穿料凿样骨折或骨软骨炎性样碎裂等。诊断软骨骨折仅凭X线平片有时较难,MRI是评价关节表面骨折的最佳检查技术。踝关节的骨软骨骨折通常发生在距骨头中外1/3 或中后1/3 处,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足跖屈或背屈、外旋扭伤有关,常可伴有外侧副韧带的撕裂。由于骨软骨骨折开始症状隐匿, 关节不稳的症状亦较轻微, 所以开始诊断时均较困难,尤其是在复杂的踝关节损伤中。黄惠亮等对踝关节软骨骨折的研究中总结出3种MRI表现:现可分压缩断裂、断裂凹陷及不规则撕脱三种改变, 可同时有皮质下松质骨不同程度的骨挫伤。在MRI可能是唯一能较为正确地提供病变的大小、位置及骨折状况等信息的影像技术,并且可通过MRI造影检查了解骨质的活性。
3 低场强核磁共振的发展优势
低场MRI能够逐渐占据市场份额,比中、高场MRI设备更受欢迎的原因有:[2]
①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的提高。②舒适的环境,广阔的空间。③低费用,高效益
当MRI的技术进步时,更多地想到的是高场设备,但低场MRI设备已悄然占据了60%的国内MRI市场,在国际上也呈现了同样的配置趋势。经过了永磁、常导、混合磁体的筛选,目前永磁体已经取代了另两种磁体,成为低场MRI设备的标准磁体,在磁场均匀性、磁体开放度、梯度性能、磁体重量与机械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优化。低场强关磁共振在踝关节损伤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空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 Balduini FC,Vegso JJ,Torg JS,et al.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ligamentous injuries to the ankle[J].Sports Med,1987,4(5):364~380.
[2] 李燕,雷成斌,卫虎娃.低场开放永磁型是当前MRI发展的新热点[J].医学影像杂志,1998,2(4):51~54.
[3] 彭俊玲.低場MRI踝关节扫描技术的应用3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472~4473.
[4] 张克云,任月玲.低场强核磁共振在跟腱外伤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5):279~280.
[5] 彭俊玲.低场MRI-STIR序列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09,37(4):252~253.
[6] Beltran J,Munchow AM,Khabiri H,et al. Ligaments of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ankle and sinus tarsi:an MR imaging study[J].Radiology,1990,177(2):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