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陶瓷的装饰纹样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中国的种种艺术设计,大多数是对西方艺术创作的复制和模仿,毫无民族特色可言。中国古代陶瓷纹样的精华被遗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理念被忽视,由此,对于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纹样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是为本民族的艺术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陶瓷;装饰纹样;应用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极具研究价值。陶瓷作品上极具艺术特色的装饰纹样,也反映出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创造力。纵观中国古代陶瓷的装饰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东方文明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陶瓷纹样的发展是有其产生背景与发展规律的,这是研究者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陶瓷的发展源于古代先民在满足的基本的生产生存需要之后而产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成为艺术品,其上的纹样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到简洁的演变过程。
  一、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纹样的艺术构成
  中国古代陶瓷的装饰纹样经过了极为漫长的演变,从宏观上来说,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纹样的内容大致经历了几何形、动物形、人形或其他样式,而形式上主要分为具象、抽象、意象、想象等。
  在古代陶瓷的装饰纹样中,几何形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样式。一方面由于几何图形简洁规整,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的技艺手段相对容易,所以时至今日,几何图形依然广泛见于各种艺术设计样式之中。图腾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意义的一种,图腾样式的兴起源于中国古老的图腾崇拜,各族部落将本族信奉的图腾通过艺术的方式所保留与传承。除此之外,人形及其他形状样式也同样存在于陶瓷艺术品之中,如半坡型彩陶的人面鱼纹,将人和鱼结合一体,寓人于鱼,代表多子和繁衍后代的意思。每一种纹样都凝聚着丰厚的意蕴,不可将之简单视之为一种花纹样式,读懂这些纹样背后的意味,是十分有必要的。
  具象即在创作纹样中的一种模仿方式,将生活中的事物艺术化为线条、色彩、形式,通过艺术加工,使之成为灵动的艺术构成方式。抽象相对于具象而言,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化模仿,而是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提取简洁的图案,可包含的意蕴要远远广于具象。意象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而抽象出来的某种图形,应用的手法有组合、添加、简化等,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来源于现实又不拘泥于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如马家窑中的蛙纹和人形纹。想象离不开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却又不仅仅只是生产生活的缩影,其中包含著中国古代先民对于现实世界的重构,对于内心世界的外化。如半坡型尖底罐上绘的折叠形鱼纹,鱼头鱼尾方向一致,形成头尾相连的态势。无论是具象、抽象、意象还是想象,都依然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各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并呈愈演愈烈的态势,我们更应当重视并大力弘扬,让中国的传统走向世界。
  二、古代陶瓷装饰纹样的应用分析
  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陶瓷纹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一味对于西方文化的照搬、复制,毫无民族创新力。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国陶瓷装饰艺术。
  当今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陶瓷作品中装饰纹样的选取同样要体现出创新。只有加入了创新意识,才能在新时代赋予纹样以新的内涵,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纹样,模仿现有成果。除此之外,要将具有典型意味的装饰纹样与自我的情感意识相连,在模仿、复制之外寻求到自我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带有情感的创新。从繁复到简洁,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对事物进行各种搭配组合,使之简单、明快、清晰;也可以对基本形态进行重复排列和组合,使图形富有节奏感。在进行艺术设计之前,要对自己表现的主题进行深挖,试图挖掘事物之间的关联,在艺术创作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辅之以当代的艺术创作手段,使较为传统的艺术样式有了新的生命力。无论图形怎样都表达了设计者的某种情感,表达了创作者的文化和精神气质,通过物质材料、工具和操作技艺,或多或少地给世人以精神的感悟。
  中国古代陶瓷纹样的流传不仅仅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古,刻意追求一种传统,而且体现在更好地与当代设计元素的结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图案采用祥云这一纹样,是足够唤醒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的,祥云不单单是一种艺术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中火炬制作材料的选取、颜色的选用,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一符号。如新中式家具中各种纹样的应用,与当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既有中式复古意味,又包含时尚的元素。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当代的应用,在新技艺的辅助下,展现出新的生命活力。
  现代设计的发展不仅需要极具生命力与创新力的表达方式,而且需要极具内涵的内核精髓,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我们要深挖并吸收,使之与当代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合,推动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古陶瓷饰纹发展史论纲[D].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浅探中国传统纹样的象征性[D].张蕾.南京师范大学.2002.
  [3]论中国器物的象征性特征[J].李轶南.装饰.2001(01).
  [4]中国纹样的源流(二)[J].中野,刘志国.陶瓷研究.1998(04).
其他文献
【摘要】江苏民歌是我国的传统民歌之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江苏民歌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的音乐天分。而且学习江苏民歌还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江苏的地理风情和风俗习惯。江苏民歌的节奏和旋律一般比较悠扬和婉转,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温婉,符合中国人待人处事的习惯,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江苏民歌更好的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情感都有深远的影响。本篇文
期刊
【摘要】元祐文人是北宋时期书画鉴藏的典型代表,即元祐时期以苏轼为中心,包括“苏门”文人以及与苏轼交往密切的米芾、王诜、李公麟等人的文人书画鉴藏群体。本篇论文以元祐文人书画鉴藏的形成原因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因素出发,去深入分析北宋时期元祐文人书画鉴藏之所以形成风尚的原因。  【关键词】元祐文人;书画鉴藏;形成原因  元祐文人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中心的,既包括秦观、黄庭坚、张耒等苏
期刊
【摘要】中国水墨画是我国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水墨画的发展由来已久延续了上千年。我国大部分文人学者都对水墨画情有独钟,在我国的水墨画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之后,大量的西方艺术涌入中国这也对我国的水墨画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近几年,随着发展与革新,教育学家与画家们也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引入到了对学生的教学课程中,使得水墨画这项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到学生手中,经过分析和讨论
期刊
【摘要】处于孩童阶段的小学生,如何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爱玩、爱动的特点,让孩子们对音乐更好的掌握和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师们所需要做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对音乐感兴趣呢?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们对音乐充满兴趣,那么必须让老师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对音乐充满非常高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江苏民歌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特点,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
期刊
【摘要】近年来,芭蕾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芭蕾舞庞大的受众基础以及不断攀升的专业水平,使得其成为我国舞蹈界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对于芭蕾舞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要想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舞蹈综合能力,就必须注重芭蕾舞教学中美感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芭蕾舞教学中美感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芭蕾舞;教学;美感意识;培养方法  1、芭蕾舞中美感意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舞蹈美学家克莱夫·贝尔
期刊
【摘要】柱子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结构部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同时在建筑中进行最直观的体现。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柱式的运用从中更直观的认识到古典柱式的特点和总结出古典柱式演变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古典柱式;古代建筑;演变  1、古典柱式的含义  柱子是一种支撑门楣的支撑结构,材质有木头、石质、钢结构等。柱式便是对于石质柱子各组成部分样式及其组合的一种数字化的标准。古典柱式仅仅是对欧洲古典建
期刊
【摘要】通识教育,也被称为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等,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公共的教育。而艺术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如今各大高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通识教育课,但是对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并不多,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除此之外,艺术通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与局限性也导致其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故本文旨在研究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现状,以及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对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神话、奇幻类题材是影视界现在的热点并大有火热发展之趋势。在中国的古典书籍中,有丰富的文学题材可以汲取营养,大量的民间鬼怪轶事的传说,无不引起观众对这类题材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展现出历史的记忆、民族的信仰,形成了东方古老国度独具魅力的神话鬼怪题材,占据世界影视之林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神怪题材;民间传说  国外的神怪题材的电影创作者喜好将神话题材作为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并在全世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国民众的聪明和才智的集中展现,其较好的展示出我国人民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事物的追求。而美声的唱法则是国外的产物,在意大利17 世纪的时候产生,其演唱的形式特点较为突出。美声进行全方面的推广和民众对其认知度较高的时期为17 到18 世纪,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曾经呈现出盛极一时的状况。在经济和社会逐步全面的提高的同时,美声演唱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
期刊
【摘要】近些年的景观设计中,人们往往关注到很多成功的设计,其优秀的引导性的设施及铺装令人拍案叫绝,设计师利用人们的视线并且设计规划人们的观赏视线,用视觉引导支配设计,组织人们在空间内进行活动。而在传统的园林艺术中,其手法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传统庭院内蕴含的视觉艺术。  【关键词】古典园林;视线;空间  一、视觉亮点  《园冶》中提到,“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