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提出以放射源取样机作为实践教学载体,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品驱动式”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将实际产品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构建起产品驱动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产品驱动;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针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践内容不具体,相对较空,理论与实际缺乏紧密联系,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1-2]不强等问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结合我院实际条件和机电设备厂的加工能力,由教师设计、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的放射源取样机作为机电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载体,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按照此“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设计制作的放射源取样机的回转系统、升降系统、抓取系统逐步进行结构改进、工艺优化,并由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工艺规程制订,由学院机电设备厂实施加工,将完成的6台放射源取样机为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载体,与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完成教学载体训练的内容的同时,能够进行整个机电系统设计、三维建模、组件装配、绘制工程图、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虚拟制造、仿真加工、制造检测、安装检查等,实现大学阶段实践技能技能逐步培养,加强训练的连续性。通过实践教学载体,构建起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就能掌握在企业实际工作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实际教学载体,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随着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建设完成,学院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将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科研项目——放射源取样机这一成果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学院工厂和工程训练中心共同加工完成6台放射源取样机,并将其作为为教学载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以抓取机械手为载体,紧密结合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明确训练方案,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多层次分阶段的训练体系。以抓取机械手为工程素质教育认知对象,进行工程认知训练;以典型回转零件进行工程绘图训练、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加工训练、产品加工训练、材料性能分析训练、先进加工成型训练和柔性制造训练等专业技能训练;选取抓取机械手典型零部件及整个装置进行工艺规程编制训练、机电系统综合创新训练、产品综合技能训练、机械加工工装设计训练、电气设计及控制等综合与创新训练,每个训练环节都可以对应不同教学载体,使学生从方案设计设计、工艺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等工程训练各环节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本领和操作技能。我院学生将能够极大地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引入科研项目成果,更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项目成果——放射源取样机,作为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产品化,以最终完成机电类产品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分成机电两条线进行,分别运用到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源取样机这一产品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硬件投入,着力打造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我院工程训练中心,在学院的大力建设下,加强实践教学硬件投入,着力打造教学、科研平台,下设七个技能训练部,四大实践教学平台,建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多学科、多层次、现代化、高标准,以综合训练、科研开发、创新创业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平台,我院建成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强化实践教学技能和科研开发的现代化硬件平台,在三本中将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四)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加工过程训练,强化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以放射源取样机为载体,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加工过程训练,经过大学四年时间,三个层次的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就掌握了零件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组件装配、安装调试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在企业实际工作必备的,使学生走出校门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三、结语
针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提出的以放射源取样机作为实践教学载体,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产品化,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3-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珍,曲长生.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7,(3):197-199.
[2]陈静.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242-244.
[3]鲍爱莲,刘万辉,王振廷,毛新宇.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51.
[4]秦玮.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55-156.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产品驱动;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针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践内容不具体,相对较空,理论与实际缺乏紧密联系,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1-2]不强等问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结合我院实际条件和机电设备厂的加工能力,由教师设计、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的放射源取样机作为机电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载体,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按照此“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设计制作的放射源取样机的回转系统、升降系统、抓取系统逐步进行结构改进、工艺优化,并由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工艺规程制订,由学院机电设备厂实施加工,将完成的6台放射源取样机为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载体,与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完成教学载体训练的内容的同时,能够进行整个机电系统设计、三维建模、组件装配、绘制工程图、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虚拟制造、仿真加工、制造检测、安装检查等,实现大学阶段实践技能技能逐步培养,加强训练的连续性。通过实践教学载体,构建起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就能掌握在企业实际工作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实际教学载体,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随着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建设完成,学院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将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科研项目——放射源取样机这一成果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学院工厂和工程训练中心共同加工完成6台放射源取样机,并将其作为为教学载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以抓取机械手为载体,紧密结合机电类专业教学计划,明确训练方案,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多层次分阶段的训练体系。以抓取机械手为工程素质教育认知对象,进行工程认知训练;以典型回转零件进行工程绘图训练、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加工训练、产品加工训练、材料性能分析训练、先进加工成型训练和柔性制造训练等专业技能训练;选取抓取机械手典型零部件及整个装置进行工艺规程编制训练、机电系统综合创新训练、产品综合技能训练、机械加工工装设计训练、电气设计及控制等综合与创新训练,每个训练环节都可以对应不同教学载体,使学生从方案设计设计、工艺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等工程训练各环节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本领和操作技能。我院学生将能够极大地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引入科研项目成果,更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项目成果——放射源取样机,作为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产品化,以最终完成机电类产品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分成机电两条线进行,分别运用到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源取样机这一产品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硬件投入,着力打造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我院工程训练中心,在学院的大力建设下,加强实践教学硬件投入,着力打造教学、科研平台,下设七个技能训练部,四大实践教学平台,建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示范性,多学科、多层次、现代化、高标准,以综合训练、科研开发、创新创业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平台,我院建成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强化实践教学技能和科研开发的现代化硬件平台,在三本中将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四)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加工过程训练,强化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以放射源取样机为载体,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加工过程训练,经过大学四年时间,三个层次的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就掌握了零件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组件装配、安装调试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在企业实际工作必备的,使学生走出校门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三、结语
针对独立学院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提出的以放射源取样机作为实践教学载体,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品驱动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产品化,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3-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珍,曲长生.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7,(3):197-199.
[2]陈静.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242-244.
[3]鲍爱莲,刘万辉,王振廷,毛新宇.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51.
[4]秦玮.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