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50后老板的悲哀往事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刘征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成为某美国跨国公司华北区销售总监。之后跳槽到一家A股上市的国企做人力资源总监。这家总资产达35亿元人民币的国企,在身为全国劳模的董事长带领下,10年高速增长,并于2009年上市。刘征踌躇满志,想在这个平台上大干一番事业,不料却和董事长龃龉不断,矛盾重重,成为了这家国企中十分扎眼的“反动派”。新年工作会议上,小得不能再小的工作服问题成为冲突爆发的导火索……
  2011年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我和公司所有高管及一些中层经理近50人,被召集到会议室,准备开新年的战略管理会议。
  和往常一样,董事长迟到了几分钟。“刘征,这是多少次了,你没有工作服吗?为什么上班还不穿工作服?”这是董事长坐下的第一句话。
  “有呀。但我穿这身衣服,和今天的会议主题有冲突吗?会影响大家的思维或情绪吗?”我反驳道。我穿着一件很普通的西服。
  “上班穿工作服是公司规定,你作为人力资源总监,为何屡次带头违反公司规定!”他脸色愠怒,大声质问。
  “老板,这个规定是啥道理?工人穿工作服是为了作业保护,我们需要这种保护吗?再说,你看这些人都穿着工作服,但统一了吗?”
  环顾会议室里的人,多数都穿着公司发的衣服,但同样五花八门。董事长被噎住了,却还不放过我。
  “如果你看不习惯,现在就可以让我出去。”我也毫不客气地说。
  “那你出去吧。”他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我立刻端起杯子,起身而去。
  
  道不同,难为谋
  
  回到办公室,我难以平静,想要逃跑的冲动再次占据了上风。我痛恨这感觉,因为逃跑决不是我的个性。
  2009年,我受到董事长李建的热情邀请,加盟这家A股上市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之前我是一家美国公司中国南方大区的销售总监,被认为是公司里最有潜力的管理者之一,参加过总部最高管理层的午餐邀请,这在全球几十万员工中只有20多人获此殊荣。从外企到国企,从销售到人力资源,是我对自己职业生涯设定的新挑战。但如今不得不承认,这并非一段愉快的职业经历。
  其实,在进入这家公司之前我和李总的私交很好。现在成了上下级以后,反而变得龃龉不断。就拿工作服事件来说,我不穿工作服上班,不愿意佩戴公司徽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董事长也说过我很多次,我一直没有理会他。我不懂他为什么要求全公司上下,无论男人女人、工人高管,都穿着那难看的蓝色工作服,必须佩戴公司标志。之前他就批评过我不穿工作服的事情,我回应他:“工人作业的时候还要穿大头鞋,我们是不是也要跟着穿?”他一下被噎得没话说。我还找公司的女员工座谈过,都认为,在不需要统一服装的地方统一服装,是对美的漠视,是泯灭人性。
  平心而论,董事长是个极有能量的人,担任一把手的十年来,公司高速增长,成为行业龙头。但一派繁荣的背后却也隐患重重——高管们大都已过知天命之年,青黄不接;内部管理亟需提升,企业文化尚未成形。在李总倡导之下,全公司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业务层面,唯销售和利润增长至上。我想在企业人事制度方面有所建树,而所有人都认为“业务至上”“销售第一”;我试图建立一套企业愿景和文化,董事长却斥之为“都是些空洞无用的东西”;我想导入职业经理人的运作模式和理念,但所有高管还是固守着传统国企的那套成规。“道不同,难为谋”的隐患,从一开始就已深埋下来。
  
  没人到场的Party
  
  到任之初我很快发现,公司最大问题是领导班子青黄不接。董事长54岁,总经理、销售总监等几个骨干人员都58岁了。若是这几个人退休,居然没有现成的人可以立马顶上。老人们还活跃在业务一线,似乎完全没有感到危机的逼近。因此,当时我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用三年时间为公司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系统和接班人制度。董事长对这一想法表示认同和欢迎,但心里并没有真的把人事制度当回事。他的口头禅是:“现在的业务机会太好了!”除了业务,其他事情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鉴于公司高管缺乏后备人才,去年底我征得他同意之后开始物色优秀管理人才,发现了两个不错的人,李总也认识、认可这两人。但书面材料递交给他之后,整整一个月没有消息。别人也挺急的,又不好催问我,于是老给我发些笑话短信算是变相提醒。我很被动,但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种事发生也不止一两次了。公司上市后,需要更多注册会计师类的高级财务人员。2009年下半年,我找好了两位高级财务人员,材料报到董事长办公室之后,如同泥牛入海,开始几个月我还追问,得到的是“等等”的答复,之后便七个月没有动静。某一天,李总好像突然想起来一样对我说:可以招进来,但这两个人早就另谋高就了。我从外企挖过来担任助理的人不到两年就走了,理由是“授权太少,无所适从”;我招进来的财务副总监也走了,因为这家公司的“党委会”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一切大事由党委会说了算。当然,董事长本人就是党委书记。
  近一年以来,我招聘了1 00多个大学生,我非常看重他们,在他们的培训培养上花功夫。新年,这些年轻人组织新年Party,邀请公司高管来参加,结果除了我,没有一个公司高管到场。年轻人很气馁。
  
  鸵鸟态度
  
  李总喜欢开会,极不喜欢一对一地私下沟通,什么事情都要拿到会上说。一周五个工作日,他要安排七个会。我和他说,别把时间都放在开大会上,多和人面对面聊,他听不进去。我希望在公司里推动绩效对话,至少在高层应该有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年底,我给他安排了和副总们面对面谈话的工作,连议程都帮他拟好了:去年成就——心中遗憾——新年希望——需要的支持。然而,元旦前一天开的还是“干部教育大会”。
  他喜欢批评,极少表扬。我刚进来的时候曾力图改变这种文化。我对企业文化部提要求,内刊上要多刊载表扬人的文章,第一篇就表扬“董事长表扬人”这件事情。他觉得新鲜,也挺开心。但到了具体事情上,又忍不住动辄发飙。
  有一次,他和我商定了一个人事上的事情,然后我就出差去了。刚下飞机就接到他秘书的电话。秘书带着责备口吻对我说:“刘总,董事长有点不高兴,说那样做太慢了。”我顿时火冒三丈:刚才商量好的事情,你有想法为什么当面不说,要让秘书来和我讲?我对秘书说:“这是他和我昨天刚商量好的。他要是有想法,让他直接给我打电话。”
  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给他,提到昨天的事情,很不满地说:“你不要以为我聪明到能够猜到您在想什么!”半个小时后,董事长又给我回了个电话,也不提刚才的不愉快,只是问:“今天西安天气很好啊。你那边怎么样?”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样一个电话就算是他的道歉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他发生不愉快,他会让他太太给我打电话,约我一起吃饭。饭桌上也不提不愉快的事情,这顿饭后矛盾就算过去。这种鸵鸟式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表面上过去了,其实大家心里还有没解 开的结。矛盾日积月累,两人渐行渐远。
  
  董事长就是“公司”
  
  李总的习惯是事必躬亲,大到公司战略,小到穿工作服还是西服,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抓亲自管。一次,一个来公司参观的客户在看我们的介绍材料时发现了一个错别字,随口对董事长提了一下。客人走了以后,他立刻召开会议,亲自布置,要研究和追查错别字的来源,还让公司给那个发现错别字的客人发去感谢信。整个流程中经手了该材料的工作人员全部被处以罚款,罚款总金额居然高达2万元。管理班子都交口称赞董事长重视质量管理和客户意见,只有我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为一个错别字开会已经不对,给人家大张旗鼓地发感谢信已经不妥,而为这点小事就重罚员工,岂不是荒唐?
  又有一次,公司开会讨论当前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给离岗退休职工发补贴100元还是110元。总经理、财务总监、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和我都参会了,董事长因有事情没有出席。大家讨论了大半个钟头,领导班子成员都觉得应该发110元,然而最终却没有达成任何决议。所有人都说:“这事儿还得公司定。”这是他们的常用语,这里的“公司”就代表董事长。
  我一下就火了,蹭地坐上桌子说:“我们还不是公司吗?我们就代表公司!这事儿现在就得定!”大家都傻了,觉得我不可理喻。这事最后还是等董事长来定的。党委副书记还告了我一状,说我居然跳到桌子上。
  有的时候公司招人,有人想通过他来走后门,就把简历发给他,让他转发给我。这些人和他也未必有什么深交,只是想要点小聪明。他呢,居然也愿意做这样的顺水人情,时不时给我转发一些简历。我本来就厌恶徇私舞弊,每次招聘,有谁托一些领导来找我,我都记录在案,做到心中有数。董事长这种任何小事情插一脚的做法更让我讨厌。再说,如果董事长顺手转过来的简历,我就要高看一眼,人力资源部门就不需要有招聘职能了。每当看到他转发的简历,我看都不看,直接删除。我也曾在公司会议上公开对他说:“招聘这种事情,谁找你谁倒霉。”
  我和他说过多次,不要太多插手事务性的工作。“你要看的是方向,方向对了,方法上的事不要操心太多;你要关心的是大势,多去和柳传志、张瑞敏这些人聊聊天,看看他们都在想什么,别老和我们混在一起。”我这样劝他,他也认为在理,但就是放不开。两个月前,我专门给他配了一个特别助理,就是想让他把日常琐事分给别人。但那助理最近对我抱怨说,董事长还是不放心,而且插手细节更多了。
  
  悲哀收场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以为我是一个认死理、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其实我虽个性很强,但从不对员工和客户发脾气。以前在做销售总监的时候,我和客户关系非常好,团队也极为团结。我要求公司所有人都对我直呼其名,我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管理班子成员的最后。我到这家公司之后主导了工资改革。公司旧有的工资体系中,工人们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比例仅为1:9。我力推“协议工资”,工资的波动幅度大为降低,每个人的工资都是面对面谈的,很受欢迎。我策划的员工关怀计划,让许多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获得了关怀和温暖。在面对很多没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时,我对涉及的员工十分耐心,坦诚相待。我没发过火,员工也比较满意。连那个告我开会跳到桌子上的副书记也在背后表扬我。
  公平地说,李总和我走到今天,两人都有责任。我们都是个性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我作为雇员,从不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看不惯的地方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不可避免地伤害了他的权威;他作为老板,从不和员工推心置腹谈话,有了错误也绝不承认,永远给人一层若即若离的隔膜。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冲突太大,时逾一年,矛盾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他对我算是尽了忍耐之心,我对他也算是尽了忠诚本分。然而在他眼里,我就是个难管的“反动派”;而在我眼里,他就是个专断的独行者。我们之间,大概很难再有和谐共处的交集了。
其他文献
由于与小团队“精神领袖”陈闯的紧张对立状态,营销副总黄耀意识到,自己渐渐成为整个销售团队的“局外人”。该怎样管理恃才傲物的“小王”?    案例背景  黄耀出生于70年代初,主管着一家3千万左右销售规模的科技公司。三年前,黄耀把年轻的80后陈闯招进了公司——这个他非常器重的业务员,如今已成长为山东大区经理,并占据公司业务的1/4。然而这个年轻的后生很不待见黄耀,还将公司大多数业务人员打成铁板一块,
期刊
有没有一种透明渠道,让人们的慈善和公益资金汇集起来,被有效地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南非的社会工作者和金融界尝试用市场化股票交易机制的“社会投资交易市场”来解决问题,为社会企业融资的“社会证券交易所”也开始酝酿。    希望拿出每年收入一部分作为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捐助,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很快发现,捐钱比赚钱还难——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钱到了哪里,用在何处,效率如何。譬如,汶川
期刊
国有企业招聘指数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民营企业也结束了之前的连续上涨趋势。而外资企业预期招聘需求却呈现较大增幅,并首次超过国有企业,位列第一。    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而且从目前看来,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收紧,银根的紧缩无疑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不过,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二季度企业预期招聘需求与上季度基本
期刊
近年来,新加坡樟宜机场通过管理输出的方式,帮助多家机场取得了业绩上的非凡表现。作为全球以服务著称的机场,在提升自身服务的同时,樟宜机场把管理输出作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樟宜机场管理投资公司在全球合作经营5家机场,并以先后托管的形式经营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和沙特法赫德国王机场,同时为超过10家的机场提供常规咨询。其中,对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的托管就是典型一例。  2006年,樟宜机场管理投资
期刊
2011年可谓大学生的就业牛市,企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薪酬待遇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的调查发现,近84%的企业选择招聘应届大学生,且大学生整体起薪的增长幅度在10%~15%。此外,大量企业对理工科毕业生需求巨大,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的理工科毕业生大都可以获得一份不菲的毕业起薪,相反文科毕业生找工作则存在一定难度。  调查显示,2011年,被调查的企业中,有796家企业选择招聘大学应届生
期刊
当互联网从技术哲学演变成语言哲学之时,商业世界不得不面临继电气时代以来的又一次商业模式大迁徙。在这次迁徙中,“创新”自然成为隔绝现在与未来的那片蓝色之海。谁能够深刻理解创新,谁就能够在这片海中安然前行。对于传统行业,尤为如此。  有人将这个时代传统产业的竞争归纳为“价值竞争”,也就是企业要能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配备以基础资源,并辅之创新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在争夺消费者意愿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其实,这里所
期刊
编者按:本刊2009年12月期封面文章《逆——2009中国商业价值论》中提及“国进民退”等话题,读者就最近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致函编辑部,将民营企业的话题继续引向深入。
期刊
“自我中心型”技术狂人,可以被炼成完美的团队成员吗?    [案例背景]  张震曾在世界领先的虚拟样机和制造过程方案供应商——法国ESI(中国)担任开发部总监,2010年至今参与创办北京安纳东方软件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总监。在他管理的技术团队中,有很多“自我中心型”80后,其中一些还是难管的技术狂人。对这样一些既自我又脆弱的下属,张震有着独特的管理心得。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随意走到同
期刊
移动应用还是无边蓝海,已有先行者凭借创新大获成功。他们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描绘了一张移动应用的创新路线图。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创新以及创新的商业化能够如此容易。  拜开放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所赐,任何人都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进行创新,并把创新的成果——应用——销售到世界各地。移动应用还是无边蓝海,已有先行者凭借创新大获成功。这些先行者们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描绘了一张移动应用的创新路线图:选择优秀的开放
期刊
图·李湘文    丰田目前所暴露出的两大问题,即大面积亏损和大规模的召回,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丰田为实现全球第一的宏伟目标而快速扩张,但企业各个环节的能力并未跟上。换句话说,都是全球第一惹的祸!  丰田这些年麻烦不断,巨额亏损和不断的大规模召回使一个似乎从不犯错的企业走下了神坛。大家开始思考,这个昔日被行业内外推崇至极的丰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精益生产不科学?看板管理过时了?紧密的供应商体系策略出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