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引导初探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学习方式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习方式改革的精神,对于指导语文教学改革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探究环境
  
  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探究环境。
  第一,要为学生创设思维与探究行为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随时把自己所思、所想充分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当学生说的答案与教师所设计的答案不同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思考学生答案中的合理性,并给予引导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答案。
  第二,教师要彻底消除学生害怕说错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问题
  
  光有探究的学习环境还不行,还要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寻找、发现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会思考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的能力和养成质疑的习惯。那么,在阅读时应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1、从课题处启疑。
  如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一上课,教师就指着课题问同学:“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又是怎样赛的?”、“结果怎么样?”听了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想边交流、讨论。
  2、从关键词上激疑。
  例如教学《北京》一文,在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出关键词“美丽”,引导学生围绕“美丽”进行质疑:北京美在什么地方,是怎样的美丽?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弄清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展现了北京的美,从而产生爱北京,爱首都的感情。
  3、在重点句中导疑。
  如教《和时间赛跑》,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我因此受益无穷”这一重点句,围绕它质疑,学生就提出了“‘受益无穷’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因此’指的是什么?”、“‘受益’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对这重点句一旦理解,那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就迎刃而解了。
  4、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有意设疑。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会讲”的插图,讲的是猴子和小兔同时要过独木桥。如果从文明礼貌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互相谦让的答案。但是教师如果这样设计问题:猴子和小兔都走到了独木桥上,且都走到了中间,谁也不后退都要过去你说怎么过呢?此问题一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回答得五花八门,教师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出最佳办法。
  5、从理解的难点入手,引导学生质疑。
  如教学《看雪》最后一段,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便提示:你想提什么问题?便有学生问:“深情”是什么意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还有学生问:“盼着”是什么意思?这时,我便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句子的深刻内涵,理解两岸人民是多么希望祖国统一,让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啊!使学生的思维结果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6、教师要适当装“糊涂”,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可故意说:乌鸦的办法太“笨”了,要是我干脆把瓶子打破了,不就喝到水了吗?由此,引出学生积极帮助乌鸦来想办法.
  
  三、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1、由此及彼,逐步拓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在学生基本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使大多数汉字的音、形、义关系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愉快新奇的心情去探究发现汉字构成原因。
  2、合理猜想,丰富想像。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识字5》,就是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篇范文。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说说,还有些什么字可以编成和课文一样的儿歌。学生通过编儿歌,不但巩固了汉字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一、教材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传统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中。《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悬念和惊奇,直接引发兴趣情绪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思索欲望。  例如在讲“正确对待挫折”时,我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47岁的大公司经理出差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与“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年来,我们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基础上,去考量、去实践“新课标”,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探究式教学
期刊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快。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每遇到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眉头紧锁,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却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学习单靠“苦”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作文课好像不是发挥想象,畅谈理想,憧憬未来的平台,而成为他们的负担,不但要“书山有路勤为径”,而且还要“书山有路巧攀登”。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先进的课程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上如能巧妙地设问,特别是提问,让师生“对话”,定能构建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它既是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一
期刊
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也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何在中班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呢?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在。下面本人就如何在游戏中激发中班幼儿的绘画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以游戏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形式的“把握”。为此,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将“游戏法”融入课堂,变学生无意为有意,乐于学习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境
期刊
探究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要领,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怎样计划探究,又怎样实施探究,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一、建立主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即是盼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天地里,这种需要特别猛烈。”(苏霍姆林斯基)。兴趣是探究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小,看法少,好奇心强,对
期刊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中的一节教学内容,该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对于常见的金属导体及典型绝缘体学生已有生活常识,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容易知道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但对一些导体如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和湿木材等,大多数教师只进行理论讲解,或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太理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人设计和
期刊
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数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不牢、兴趣不高、方法不当、厌学弃学的现象,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差,导致恶性循环。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生源质量偏低。在现行的分流招生模式下,中职学生是带着“学习失败者”的心理阴影跨进职校大门的。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学业成绩处于学习群体的中下游,长期得不到来自老师的真切关注,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