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悟”定乾坤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悟”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解、领会、觉醒”,这恰恰也是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论语·述而》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正是对学生自学和感悟过程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这个优良传统,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然而,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教师对教学不再理会,而是变成学生台前、教师幕后的模式,即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同。
  
  一、“悟”字的心理学剖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了解”应该属于“感知”的阶段,感知是进一步認识事物的基础,是形象思维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形象思维很难促成理性思维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说,“感知”即是我们认知一切事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领会”,从“感知”进而形成“认知”,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接着就是最后一个阶段“觉醒”,也就是觉悟阶段,融会贯通的阶段,从而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说一个“悟”字其实包含了学习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学生积极参与,也就促成了知识和素质双重标准的实现。
  
  二、“悟”字教学的操作
  
  下面我们将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模块进行简单的阐释。
  1.基础知识积累方面
  新课标对于字词的教学没有像过去那样强调,但这并不代表字词教学不再重要,相反我们应该更重视字词教学。因为对于字词这类基础知识已经转化为隐形的考察,并且涉及的分值可能会更高,比如高考作文错别字的扣分规定,要求在总分的基础上再减去错别字词应该扣去的分数(每字一分)。很多时候这些都可能构成试卷的双重失分,即印象失分和实际扣分。因此我们应该将字词教学进一步强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靠教师的讲解和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翻查字典,注意平时的积累。不明白处不放过,让学生之间相互纠错,增强学生对字词的感悟能力。通过要求学生读字典,并时常发表意见,共同讨论的方式,字词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并没有教学生什么,也没有强调什么,完全是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参悟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由此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阅读能力培养方面
  (1)文言文阅读教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老大难,很多时候教师将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变成了古代汉语教学,将文章教学变成了文字教学,这也就割裂了语文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打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然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的措施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教师引导讨论。在学生没有足够的感性认识之前,不做任何讲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等着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便从根本上解放了教师,也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其实,这种方法是真正的回归传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2)诗词赏析教学。诗词赏析,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妙处,让学生对于某些关键字词的使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再适当评析。一般情况下诗词阅读不存在字词障碍,最多是有些典故不是太熟悉。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引导学生翻查相关资料自行解决,最终实现学生自己解决所有问题的目的。这样教师就真正成了“幕后推手”,学生既积累了知识,又锤炼了思路,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实现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3)现代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重在“品读”。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中逐渐发现文章的妙处,并由教师适时地提供标杆性文章供学生交流阅读,从而实现精读和泛读的结合。学生对文章有了足够的感性认识以后,引导学生一方面积极开展讨论,一方面自己总结写笔记,对于文章的理性分析自然就不存在太大问题。另外,学生在搞好现代文阅读的同时,写作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三、“悟”字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强调学生自学,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让学生觉察不到是教师在操作,感觉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由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样就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和自信,真正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魏书生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而不在于把知识背一遍,因此我们主张的是教师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其次,在自学过程中要完善监督机制和考察机制,不然便无法实现对学生自学结果的考察。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前和课后下足功夫,确保引导和考察两个关键环节不出差错。课前,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思路和目标都要有具体规范和标准;课后,教师要严格检查,只不过要以激励为主,适当引导,不要打消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几乎每班都会有一两个令人闹心的孩子,他们或者上课动个不停,或者稍不如意就撒泼,在面对孩子上述行为时,我们往往习惯采用批评、训斥或听之任之等手段,殊不知,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孩子更加我行我素,那么,是不是这些孩子真的“孺子不可教”?本学期我与班上两名教师对此类孩子进行了对“症”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情况分析  (1)研究对象情况简介。小宇,男,四岁半,性格较内向、急躁。生
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打破了以往品德课的概念,学生德育的场所从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时间也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而是提出了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的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内
冰心说:“世上倘若没有了女人,至少减少50%的真,60%的善,70%的美”,女人可谓是真善美的化身,假如你读懂了吴健雄的话,你一定会对冰心的这则“女人赞辞”深信不疑;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假如你走近了吴健雄的话,你对这段“褒女贬男”的名言,反感情绪会大大减弱;毛泽东说:“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假如
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在表现,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在状态。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抓住学生的思维习惯,将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特性进行有效培养,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形成。”“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学实践也证明,思维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品质素养的高低。因此,培养具有
一、案例背景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如何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识字资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镜头一: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小组长”在孩子的眼里是一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手段。但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体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标;课堂教学;渗透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交叉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方兴未艾,紧紧围绕“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培训潮声未落,网络研修活动又应运而生。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不仅借助这个共同的平台成功地实现了多元对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在关注校本、走向校本的同时,有效地克服工学矛盾、挣脱时空和人员的限制,借助现代信息网络达到了共享资源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心理素养四大要素。专业成长的对象是指所有在职教师,而多数学校在对象上只侧重于青年教师而忽视了中老年教师;在内容上,学校又往往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其他三个要素的培育和发展。误区的存在使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之间缺乏了思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以至于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未能有效达成。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教育科研这个平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
口琴是一种小乐器,与其他乐器相比,具有价格便宜、简单易学、好携带且便于推广的优势。我认真研读《音乐课程标准》,把口琴带进了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准备,有的放矢  做好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认真谋划和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为了上好口琴课,我认真研究了《音乐课程标准》,从全面出发,了解了课程标准关于器乐教学的理念、功能、目标和要求,努力把握教材的基本
摘要: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精彩的物理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教师上好高中物理第一课;精彩地导入新课,能轻松突破难点,活跃课堂气氛,课后给学生留下余味,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物理情境;导入新课;突破难点;学习兴趣    我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发现,我们的高中生中有很多人由于习惯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