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先生制”突破“目标引领”的瓶颈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小先生制”班改:在各班培养20名左右的学习小组正、副组长,组长称为小先生,副组长称为小先生助理。小先生和小先生助理由班级推荐选举,德育处审定并培训。各班学生平时上课以前后桌4人为一组,每组有小先生和小先生助理各1名。
  “三主四步”课改:“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四步”即目标引领,自主探究,交流展示,考查反馈。
  二、案例再现
  由于我校学生的目标意识不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地理基础知识有待积累,在教研活动时,教研组经常会在“目标引领”这一环节上降低要求,采用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展示目标的形式。比如,教师直接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多媒体上,带领学生对照PPT读一遍。但是随着地理知识难度的加深,教师直接出示目标的形式已经无法起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沦为一种形式。
  记得有一次笔者开设区级公开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在目标的引领下主动学习的,新课结束时,笔者提问:“还记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吗?”笔者本以为这样的设计能成为课堂的亮点,学生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可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课后笔者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为什么你们不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啊?我不是已经展示在黑板上,带你们读一遍了吗?”生1:“对不起,老师!我记不得了。”生2:“老师,你展示的学习目标,我以为读过就结束了,没放心里,哪知道你还提问呢?”
  鉴于以往的教训,随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增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八年级下学期笔者教授区域地理时,尝试放手,让学生去寻找目标、分析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渐渐形成了“目标引领”环节的“五步法”。下面以人教版《地理》八(下)“黄土高原”第一课时为例进行阐述。
  1.猜。学生利用已有学习经验,以及前面学到的关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先猜一猜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很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建构。经过这一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
  2.学。由于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中各个区域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笔者设计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结合本节的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本节课特有的学习目标有哪些,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经过这一步,学生对教材进行了初步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但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
  3.研。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充分利用班级的“小先生制”组织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研”(生生之间研究知识的学习称为学研)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各组的“小先生”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和研究。各小组进行“学研”后,选代表在全班进行陈述,其他组及时补充、纠正。这一步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目标更清晰。
  4.查。通过“学研”交流,小组代表陈述后,教师适时地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照,及时查漏补缺。例如,笔者当堂出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步使得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视化,促进学生自觉将脑海中的目标和展示的目标进行对比。若目标一样,学生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若不一样,学生就及时总结和反思。让“学习目标”真正成为每个学生“自己的目标”。
  5.析。探究“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为了“引领学习”,所以接下来这一步,就是带领学生分析达标的“过程和方法”,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各目标之间的联系。例如“黄土高原”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展示如下图。
   通过上述“五步法”的尝试和实践,每一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科学地归纳。“五步法”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地理课堂教学理念。
  三、案例反思
  1.“目标引领”的目标界定。“目标引领”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用学习目标引领自己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用教学目标引领自己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所以此目标必须由学生得出,而不是教师给出。
  2.“目标引领”不等于目标展示。由教师直接出示的目标不是学生的目标,不能深入学生的头脑,没有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不能“生根发芽”。
  3.“目标引领”与其他环节的关系。几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在“目标引领”的环节,设计“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和“考查反馈”环节。“目标引领”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后面环节的进行。
  4.用“目标”去引领。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之后,更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实现目标的過程和方法,真正用目标指引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
  5.“目标引领”的组织形式。利用班级的“小先生制”可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突破“目标引领”的瓶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学习目标。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组织教学,可以指导组内后进生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 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增强,容量变大,它不仅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更是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主题教学 初中化学 实践感悟  一、学情分析  “发热包引发的探究”这节课的施教对象是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的学生,他们对金属的性质、用途、检验、制备等知识点比较熟悉。通过对班级不同层次的
期刊
摘要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优势。地理课堂应该从唤醒生命意识、提升生存技能、润泽生命价值三个方面开展生命教育。  关键词 灵魂 生命教育 初中地理  一、问题的提出  湖南弑师案震惊全国,为什么一个周围人眼中的“好学生”却残忍地将水果刀对准了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班主任?这个不幸的事件说明了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本质被异化,即学校、家庭、社会对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欠缺以及学生生命意识的
期刊
古往今来,以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很少有文章像《那树》这般深刻,这般具有强烈震撼力。这篇文章值得细细品味之处颇多,无论是作者大胆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笔法,抑或是扑朔迷离、具有神秘奇幻色彩的传说、神话,还是优美、凝练、含蓄的行文和悠远绵长的情韵,都给人留下极大的审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贴近文本的感知层、冲突层和隐喻层3个层面,循此脉络,层层剖析,渐深渐入地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悲剧意识
期刊
摘要 对于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必须立足学生本位,通过消除隔膜、调动经验、专题研读等方式,循序渐进,走向文本深处,进而由散入整,整体认知和把握整部散文集。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集的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朝花夕拾》是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最早接触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集,也是最早接触的散文集整本书阅读。因此,对《朝花夕拾》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中学生走近鲁迅、阅读鲁迅
期刊
编者按 2018年12月12日至14日,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仪征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江苏省初中校长峰会在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东区校举行,活动期间评选出46所“江苏省初中教学团队建设特色学校”。本栏目将陆续刊发相关学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介绍,以此加强全省初中学校相互交流,促进广大初中学校内涵发展。  素有“苏中教育明珠”之称的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注重教
期刊
我在开学第一周上了一节写作教学全市公开课,课题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通读教材,我把教学重点锁定在“观察”和“思考”上。以下是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写作中“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基本可以完成寫作片段的叙述。  教学过程:  1.人类与写作。  导入四张照片,由“人类—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人类的写作
期刊
编者按  由《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承办的江苏省初中数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每次活动都吸引了全省数百位数学教师前往观摩。第四届活动在靖江市滨江学校举办,由5节名师展示课、两个主题报告组成。5节展示课分别由扬州市梅岭中学的王彤老师、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的张林老师、无锡市河埒中学的姜鸿雁老师执教苏科版七年级“3.4合并同类项(1)”,靖江市滨江学校的赵惕龙老师、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的
期刊
“复盘式”评课是以“复述、盘点、评价、再构”的方式,审视、诊断教学目标,回顾、还原教学内容,观察、品味教学过程,追溯、反思教学方法,分析、评价教学效果,并聚焦、研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式、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而提升授课教师和评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我校对“复盘式”评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我校形成了“复盘式”评课课堂观察框架和课堂评价表。  2014年,我有幸参加了“
期刊
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语文在提升学生品格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尤其是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无不是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兼具杰出艺术性和深刻思想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引导学生汲取古典文学丰厚的养分,那么提升学生人文品格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试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品格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披文入情,
期刊
摘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资料助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向导支架”,教师在遵循学生阅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精选具有启发性、适度适时性、动态生成性的助读资料,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支撑,以学生思维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为学生的深層阅读搭建好“脚手架”。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资料助读 向导支架 语文核心素养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