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带来“品牌效应”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报纸的生存法则。面对全国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级党报的出路何在?《南阳日报·社会早刊》的创办,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党报与都市报的对接,而且很快产生“品牌效应”,为《南阳日报》“高起点、跨跃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创办《早刊》,实现党报与都市报对接
  
  1999年年初,《南阳日报》撤掉3个年年老面孔的周刊,尝试创办以刊登社会新闻为主的《社会早刊》(对开4版)。但由于沿用的是老一套机制和办报手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03年,报社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提出“要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机制、全新的手法,办一张全新的报纸”,随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创新:成立《社会早刊》编辑部,建立编采合一新机制,确立“突出中心、关注热点、服务民生”的办刊定位。
  《社会早刊》编辑部成立后,秉承“读者至上,新闻优先,创新第一”的原则,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先后扩充了《社会早刊·都市刊》和《社会早刊·生活刊》,B、C、D三叠对开12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南阳日报》也因此形成了“一正三副”新格局,即一张正刊,三张对开“早刊”。《社会早刊》的创办使《南阳日报》兼具了党报的性质、都市报的特色,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党和政府满意,社会各界喜爱,报业同行关注。省新闻出版局《河南报刊审读》日前出版的第八期上,刊登以《南阳日报突出地方特色创品牌》为题的评论员文章,对《社会早刊》给予高度评价。
  
  编采合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按照“快、新、准、活”的采编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为此,在报社党委、编委会的领导下,《社会早刊》编辑部设主编、常务副主编各一名,相对独立地开展业务,下设5个社会新闻部室和一个热线新闻部。50余名年轻的编辑记者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聘任制,走向自己喜爱的岗位。5个新闻部室,分管5个新闻版面,实行编采合一,根据各自的版面定位,自采自编自策划,谁缺稿谁负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与此同时,《社会早刊》编辑部还提出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要求一线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要勇于与其他媒体拼速度、拼首发、拼独家,力求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强”。
  为确保快速反应,《社会早刊》编辑部多策并举。一是市民呼叫中心实行24小时热线值班制度,接到重要线索后及时上报主编,由主编指令相关记者采访;对一般线索进行归类梳理,由主编审查后交由相关版面编辑处理。二是实行分片包口制度,由记者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第一时间获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线索。三是建立新闻联系人制度,每名记者都有8~10名相对固定的联系人,形成获取新闻线索的立体网络。四是与110、119、120等部门联动,记者必须与这些部门同步甚至超前出击,抢抓第一手新闻。五是建立严格的协调制度,《社会早刊》所有新闻业务,均由主编、副主编协调,力求使重要线索不遗漏,新闻资源不浪费,人力资源不消耗,各部室既相互竞争又通力合作。六是实行八级定岗定责目标责任制,根据岗位不同,实行不同的奖罚标准,半年一考核,动态管理。完成任务者,向上晋升一级;完不成任务者,向下浮动一级。这一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和技术职称一次评定定终身的老传统,极大地激发了年轻编辑记者的工作热情。
  
  “三会四审”,制度激发活力
  
  所谓“三会”,就是每日的晨会、每周的策划会、每月的总结安排会。一是晨会,由报社领导和各部室主任对当日报纸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并推荐当日的好新闻、好版面,评出差稿和差版面,然后公布于众,兑现奖惩。接着由《社会早刊》各部室主任上报新闻线索和重点选题,由主编结合各版定位进行协调和分配。二是策划会,每周五召开由各部室主任参加的策划会,对下一周或近期的重要选题或所要举办的活动进行策划。三是总结安排会,每月底召开《社会早刊》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总结当月成绩,查找当月不足,安排下月报道重点。“三会”,使每个采编人员时时做到心中有大局、肩上有担子、工作有思路。
  “四审”是指编辑、部室主任、主编、编前会四级审稿制。每一篇稿件刊发前,编辑按照事实准确、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清楚、语法规范的要求处理稿件,实行首编负责制,把好第一道关;部室主任对编辑提供的稿件进行政治性和政策性把关,并对标题进行再加工,对新闻事实进行再审核;主编对各版重要稿件进行审编和调整;最后稿件提交编前会,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由编前会确定第二天上版稿件。“四审”制度不仅把住了各种各样的差错关,也使稿件从标题到内容更精彩。版面处理更得当。
  
  整合“热线”,拓宽新闻资源渠道
  
  新闻热线,是报纸的生命线。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闻线索,《社会早刊》先后开通了《市长连线》、《行风热线》、《记者热线》,各业务部室也公布了新闻热线。热线多了,读者却无所适从,不知道哪条热线更权威、更可靠;记者也争抢新闻线索,经常出现一条新闻多人采写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2006年,《南阳日报》投资60余万元,成立市民呼叫中心,将各条热线进行了整合。统一接收热线,统一安排采访。这样,不仅使新闻线索量激增,而且也确保了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市民呼叫中心每天能接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投诉、建言等近两百条。为了吃干榨净这些新闻资源,在首先确保新闻版面用“料”前提下,又及时开办了《热线民声》专版,每天一版,及时反映社情民意,让市民“想说就说”;同时开办《热线民声·特别版》,每周一期,邀请嘉宾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呼叫中心与市民进行直接对话。《河南新闻阅评》、《河南报刊审读》曾分别撰文予以肯定,称其为坚持新闻“三贴近”开出的一朵鲜花。
  为进一步拓宽新闻线索渠道,《社会早刊》编辑部又适时成立了社区新闻工作站,由主编亲任站长,并面向各个社区招聘了50名特约通讯员,将社会新闻的触角伸向了城市的最基层。
  
  读者互动,坚持举办社会公益活动
  
  “在办报中开展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办报”,这是走“开门办报”之路的有益尝试。5年来,《社会早刊》自我加压,坚持做到“周周举办小活动,月月举办大活动”。每年,都要围绕市里的工作重点、市民关注的热点和重要节庆,举办社会公益活动近百个,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活跃了报纸版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报纸影响力,树立了主流媒体的公众形象。
  《社会早刊》连续十年联合市总工会开展“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活动,为1100余户家庭解了燃眉之急;连续九年联合团市委开展“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帮7400余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连续六年开展不同主题的“认绿植绿”活动,组织市 民认养各种树木近万株;连续五年在市“两会”期间开展“代表委员值守热线听民声”活动,搭建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连续三年在市“两会”期间开展“我给两会建个言”、“我有问题问市长”活动,每年有上万条读者建言或投诉直通“两会”。
  此外,《社会早刊》还在每年的岁末年初针对讨薪难问题,开展“帮农民工讨要工钱”活动;围绕城市建设新亮点,开展“市民参观团”活动;围绕节庆举办“七夕民俗文化节及戏抛绣球”活动、“白河相亲大会”活动、“重阳节喊山大赛”活动、“嫦娥奔月少儿广场绘画大赛”活动及“母亲节民间互动演唱会”活动等,不少活动还引起了上级媒体的关注。并给予报道。
  《牵手日报·与你同行》,作为《社会早刊》的一知名品牌。近两年举办大型公益活动15次,分别走进农村、企业、军营、医:院、学校、景区等。所到之处,或送戏或送医或送法或助困,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报纸的服务功能,也让数千名参与者感知了爱心,享受了快乐,增长了见识。每次活动启事一经刊发,读者踊跃报名,不少人成了“铁杆粉丝”。
  
  媒体联动,共享新闻资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无论是南阳人在外地,还是外地人在南阳,天天都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很有看头,却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那么,如何来挖掘这些新闻资源呢?《社会早刊》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与市外媒体联动,共享新闻资源。他们与北京、重庆、云南、四川、湖南、深圳、武汉、乌鲁木齐、郑州等10多个省市媒体联动,先后推出了全国道德模范、长江救人不留姓名的赵传宇,在新疆勇斗歹徒而壮烈牺牲的贾红旗,在重庆跳进化粪池舍己救人的卫兴旗,在海南靠捡破烂收养几十名孤儿的姚义德,在北京获得救治的“狮面人”杨会民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人物。通过这种媒体联动的形式,不仅获取了更多的新闻资源,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借助外地媒体的力量,提升了《南阳日报》在全国的知名度。
  
  看准就改,五年七次改版扩版
  
  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变化,南阳日报社党委、编委会本着“看准了就改”的原则,五年内对《社会早刊》先后进行七次改扩版,不仅实现了版面全部彩印,还先后推出了市民化、生活化很强的《社会早刊·都市版》、《社会早刊-生活版》,同时推出了《讲述·震撼》、《今日关注》、《生活视点》等拳头栏目。
  与此同时,围绕国内外热点新闻、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及社情民意、百姓衣食住行、大众文化娱乐和特殊群体,设置了“特别关注”、“平安南阳”、“文化南阳”、“热线民声”、“新闻对话”、“畅游天下”、“广厦万间”、“健康快车”、“文娱新闻”、“女性部落”、“成长绿地”等26个专版。这些专版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于一体,讲求厚重和专业,与纯社会新闻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凸显了报纸个性,培育了报业品牌。在此基础上,《南阳日报》坚持走固定专刊专版与机动专刊专版相结合的路子。根据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大事,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市民关注的热点,以专刊专版的形式集中推出,形成舆论强势。如南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期间,《南阳日报》先后推出24个专刊专版,充分展示了创建成果和南阳人的热情、决心和信心,深受中外专家好评。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竞争的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比美剧在国内市场的失利与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合适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将会是决定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点。  关键词:文化折扣 文化接近 网络传播    在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过程中伴随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使得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并且整合,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作为生产和消费文化的受众,由发达多样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世界
期刊
赞助商与政府的分歧——阿迪达斯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    威廉森(williamson)认为,广告从其他文化领域中获得意义系统,并利用它们赋予产品以意义。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广告策略印证了威廉森的观点,其采用金字塔形的品牌推广模式,在观众心目中产生两种联想:首先,将人或者物与产品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这件产品以意义;强过这个模式在三个层次渗透并产生影响,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以技术优势吸引想出成绩的
期刊
NBA总裁斯特恩曾经很骄傲地说:“NBA既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联赛。”事实确实如此,NBA是目前全球国际化传播最成功的职业体育赛事,在中国也不例外。翻开中国报纸的体育版面,打开电视的体育频道,浏览互联网的首页新闻,关于NBA、姚明和科比等超级球星的赛事直播和新闻报道必不可少。NBA在中国的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上的传播,培育了无数个篮球爱好者和NBA忠实的球迷,同时也使NBA球员尤其是著名球
期刊
摘要:文章围绕《东西洋每月统记传》的创刊时间、办报策略、新闻取向、栏目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出发,确定了这份中国境内最早的中文报纸具体创刊时间是公元1833年7月25日。在中国新闻史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功在于郭士力等传教士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有清晰且正确的判断,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初入中国不被完全理解的局面,也包括发表《新闻纸略论》来介绍报纸本身的性质,为传教做先期的必
期刊
摘要: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文章从教育信息资源的含义入手,通过分析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指出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提出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教学 信息资源 开发与利用    网络教学环境为人们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了全新的沟通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通常是分离的
期刊
高校教材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教材发行工作,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管理又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各高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教材的发行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发行制度化建设不够,管理规范性有待加强。高校教材发行工作常常出现“忙、乱、急”的被动局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一些出版社不
期刊
绯闻总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常能占据娱乐新闻的主要版面,其实香艳题材历来是街谈巷议的热点,本文拟通过探讨唐末艳诗《香奁集》和由此形成的“香奁体”,说明香艳题材在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社会的流传特点。  韩偓是唐末名臣,曾深为唐昭宗所倚重,有《翰林集》和《香奁集》。前者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唐末社会动荡和诗人家国之痛,被称为“诗史”;后者主要写闺怨、男女恋情、青年女性生活、幽会狎情等在封建社会属“不经”的艳情
期刊
什么是历史?一般来说,历史是指过去发生或经历过的事情与进程。事实上,关于历史至少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人类过去生活的实际事实,也即历史事实或历史本体,史学界称为第一性历史,简称“史实”;另一种是历史学家根据过去的各种材料用文字写下来的历史,它体现了人类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认识上的努力,人们称之为“历史的认识”或“符号(文字)的历史”,史学界称为第二性历史,简称“史学”。在日常的话语中,我们通常是在“
期刊
舆论监督就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说: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胡锦涛同志对舆论监督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要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报道,切实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期刊
摘要:“西关小姐”被称为广府文化的明珠,岭南文化的经典,其形象变迁成为岭南女性形象转变的先声。20世纪初,“西关小姐”的服饰逐步体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和功能性的特色,体现了岭南女性时尚典范、社会精英的新形象。这种变化,不但是满汉融合,中西交流的结果,更是近代岭南,乃至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与市民社会崛起的彰显。  关键词:西关小姐 服饰 近代 岭南 女性形象    服饰是文化、思想等时代印记的一种显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