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奁集》到《香奁体》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绯闻总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常能占据娱乐新闻的主要版面,其实香艳题材历来是街谈巷议的热点,本文拟通过探讨唐末艳诗《香奁集》和由此形成的“香奁体”,说明香艳题材在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社会的流传特点。
  韩偓是唐末名臣,曾深为唐昭宗所倚重,有《翰林集》和《香奁集》。前者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唐末社会动荡和诗人家国之痛,被称为“诗史”;后者主要写闺怨、男女恋情、青年女性生活、幽会狎情等在封建社会属“不经”的艳情题材,其中甚至有五六首较为“惹火”的作品。“香奁体”之称源自严羽《沧浪诗话》:“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奁是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后来香奁特指女性,“香奁体”即是由《香奁集》得名的以表现女性为中心的诗歌体式。
  韩偓在《香奁集序》中说:“以绮丽得意者亦数百篇,往往在士大夫之口,或乐工配人声律,粉墙椒壁,斜行小字,窃咏者不可胜计。”可见此类诗歌在晚唐之流行,原因如李泽厚所言:“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美的历程》)《香奁集》和“香奁体”在后世的流传中,既有正统文化的挤压,又有人们内在嗜艳心理的需要,从而草蛇灰线,断续创作。
  
  (一)
  考察历代主要唐诗选本收录韩偓诗歌情况:五代《才调集》收音韵流美和词彩绮丽的作品较多,韩诗共选5首,其中《香奁集》1首,原因或为五代战乱,韩诗的流传受限。北宋《唐百家诗选》收韩诗共59首,皆为《翰林集》诗,疑其未见《香奁集》。南宋《万首唐人绝句》为儿童启蒙之用,没有选材倾向,《翰林集》、《香奁集》各收58首和39首,为收香奁诗最多者。《瀛奎律髓》共收韩诗30首,其对《香奁集》批评为主,故只有8首。明代《唐诗归》“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收韩诗6首,其中《香奁集》5首。《唐诗镜》收韩诗20首,其中《香奁集》18首。清代《晚唐诗钞》专选晚唐人诗,收韩诗74首,《香奁集》36首,几近一半。《中晚唐诗叩弹集》选诗重才调风情,收韩诗63首,《香奁集》25首。
  从以上统计可知,《香奁集》的流传并不次于《翰林集》,在各种诗话中香奁艳诗反倒成了韩偓创作的代表作。如《诗源辩体》记载:“韩偓,字致尧,别集一卷实本集也,以其有香奁集,故反名别集。”《后村诗话》也说:“偓与吴融同时为词臣,僵忠于唐,为朱三面斥贬责不悔。如捋虎须之句人未尝诵,似为《香奁》所掩。”
  历来对《香奁集》是以否定居多的,如褚人获《坚瓠集》所说:“诗有销魂者三,《香奁集》其一也,夫销魂者即坏心田之谓也。”但韩偓为何以“正人”“完人”身份写艳诗?所以首先有人对《香奁集》作者提出质疑。《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瀛奎律髓》、《唐才子传》、《文献通考》等皆记载《香奁集》为韩惺所作,但评论往往草草带过,或者表示惋惜,如《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一集香奁,究损冬郎之德。”也有人干脆提出《香奁集》作者为和凝,如《梦溪笔谈》、《全唐诗话》、《唐诗纪事》等也认定是和凝嫁名韩偓。对此古今学者已多有辨析,《香奁集》作者为韩俚,和凝有同名词集。其次是针对《香奁集》的艳诗属性提出质疑,认为韩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模拟屈原“香草美人”写法,《香奁集》为作者政治寄托之作,变相否定香艳题材。唐孙华诗《读韩致尧集》:“身世阽危事不堪,孤臣衔泪洒天南。沉湘有恨生无益,卖国何人死尚惭。造膝谁能容陆九,撩须终是怕朱三。美人香草皆离怨。莫道香奁语太憨。”即是此意。皮锡瑞《经学通论》云:“如李商隐之无题、韩偓之香奁,解者亦以为感慨身世,非言闺房。”震钧更是曾经以《香奁集发微》对所有香奁诗做政治抒情的解读。
  历代评论家对《香奁集》的否定或变相否定,实际都是对香艳题材的社会性消融,是儒家文化对香艳题材这种“非礼文化”的否定,试图削弱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
  人们在接受《香奁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香奁体”诗,总量达百余首,且历代仿作不断,以宋末、元末为高峰,“香奁体”诗歌又与《香奁集》不尽相同,表现为内容上的净化和艺术上的强化。
  内容净化:《香奁集》所写实际包括几类:女子闺怨,如《已凉》、《闻雨》;女性生活环境的长篇铺叙,如《无题》、《倒押前韵》;青年女子生活,如《新上头》、《中庭》;咏物而暗含深情,如《咏灯》、《哭花》;还有以男性口吻所作带有色情色彩的幽会,如《五更》、《偶见背面是夕兼梦》;男性的相思和回忆,如《踪迹》、《病忆》等。严羽界定的“裾裙脂粉之语”,则是专指描写女子衣貌生活,代表在南宋已经排除了《香奁集》中男性为抒情主体的部分。后世的仿效之作也基本认同严羽的理解,将内容集中于闺怨和女性日常生活两个方面。重要的是《香奁集》中的较为能引起旁人床第之想的诗篇,如《咏浴》等,并未出现仿作。如明代文洪《香奁三首》其一:“倦倚云屏意暗伤,锦衾瑶鸭静吹香。如何花外溅溅漏,才到孤眠便觉长。”是通过描写闺房环境、女性动作和心理来烘托主人公娇弱的形象。元代杨维桢《续奁集二十咏》写《学琴》、《习舞》等女子技艺,《私会》、《成配》等婚姻大事等,是当时女子各类生活的速写。还有艳诗史上的《香奁八咏》系列,杨维桢、黄伯呖、钱抠、费元禄、凌云翰等都有同名作品,题目分别是《金盆沐发》、《月奁匀面》、《玉颊啼痕》、《黛眉颦色》、《芳尘春迹》、《云窗秋梦》、《绣床凝思》、《金钱卜欢》。这类组诗本质上就是闺怨诗,不过作者的重点是女性靓丽的外貌和服饰,而精神心理的描写显得单一呆板。
  艺术强化:《香奁集》诗风以清寒婉丽为主导,如《寒食夜有寄》、《效崔国辅四首》等,表达上多是以景写情,含蓄蕴藉。后世的香奁仿作则在情感表达上形式单一,但环境和女性本身描写更加女性化——强化意象的装饰性和女子柔弱特征,诗风香艳。这一点《香奁八咏》系列最为代表性。如贝琼《云窗秋梦》:“朦胧倚玉枕,蛩语夜何长。羽化为胡蝶,神游蹑凤凰。金屏残宿火,翠被怯新霜。不识天涯路,相逢马上郎。关山度辽水,云雨会巫阳。不奈风铃搅,惊回月半床。”似乎闺房中的女子每日生活就是苦苦相思。又如董以宁《香奁体同讦士云孙和王阮亭原韵》其九:“金梭欲织又还收,怕听闲人话女牛。巴锦裁裙亏半束,鸾笺写字学双钩。妆成坐惜芙蓉晚,赋就行悲纨扇秋。欲上朱楼人不见,鲛珠常向唾盂流。”也写女子闺怨,“金梭”、“鸾笺”、“纨扇”、“朱楼”、“鲛珠”等,都极具装饰性和香艳色彩,让人眼花缭乱,而如《香奁集》中《新上头》等充满健康青春气息的作品,承者较少。
  之所以出现上述两特点,原因如下:一方面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闻”的正统思想,君臣、夫妻的礼法观念和“诗言志”的传统诗教观,使得香艳题材不可能成为主流创作,尤其是带有女性身体描写和男性性心理描写的作品势必被严厉批判。黄淳耀《吴奕季淫鉴录序》说:“世有以笔墨导淫者,如诗中之有香奁,书中之有艳异,裙屐少年嗜若饮食,深入肌肤不可除去。”另一方面,毕竟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宣泄的作用决定了男女之情永远是文学主题之一,文学创作一直有“缘情”一说,与“言志”相对,艳诗作者即常以此张目,韩偓所谓:“诚知非丈夫所为,不能忘情,天所赋也。”(《香奁集序》)两相交锋的结果就是:内容上不能太过,艺术上可以充分发挥。因为内容有道德评价而艺术技巧只有高低之说、格调高下之别,所以《许彦周诗话》说:“高秀实言元微之诗艳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时李端叔意喜韩倔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露,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劝不得也,劝不得也。”再如方回《瀛奎律髓》评价韩僵的《五更》: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人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销惆帐在,一生赢得是凄凉。“前四句太猥太亵,后四旬始是诗”。就是诗学评论中采用以上“中和”观点的体现。这种“中和”还可以从香奁诗题目所代表的写作态度上看到线索,比如陈起的《分得春禽效香奁体》、陆游的《读香奁集诗戏效其体》、吴会的《客有索赋香奁体者用窝字韵戏成春兴十首》、徐尔铉《拟韩偓香奁十题和公远》等。题目中多出现“戏”字,说明“香奁体”在道德价值上还不曾被认同,诗人有意标榜自己是游戏文字;以唱和、组诗形式写作说明作者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对象,而不是有感而作,就避免了他人以诗论人。
  综上可知,在中国古代儒家正统文化为主流的情况下,香艳题材的文学作品(或其他艺术形式)历来为社会道德和文学观念所不容,而人类固有的低层次的审美需求又希望其存在,它在矛盾的夹缝中出现、生长、被修正,但却一直存在,“香奁体”即为代表。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从此,每到春节,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都会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收看“春晚”,至今它已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精神大餐”和中国新的民俗。“春晚”开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之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媒介在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春晚”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它既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特有的产物,又是一种特殊的媒介文化现象。
期刊
摘要: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被提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报道准则,但从国际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方面来看,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最早涉及主体之间关系、提出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开始,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解释。作为二者存在主体的“新闻工作者”和“一国之国民”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也便成了解决国际新闻报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传言事件对我国的民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以风险社会的视野,通过对“广元蛆橘”传言事件的文本分析,以谣言心理学为分析进路。对传言事件的产生与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风险社会的流变,大众媒体需要通过建构风险事件报道意识,以应对易轻信于人的受众心理新特点。  关键词:传言事件 风险社会 受众心理 报道意识    德国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认为:“现代性正
期刊
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通过互联网,社会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快捷、更加及时、更加广泛的传播;国家也可以建立社会舆论汇集和分析机制,从而引导事件发展。因而,社会发展与媒介舆论密切相关。传统媒介舆论在维护政权合法性、树立榜样和塑造道德风貌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自身缺陷,没能很充分地反映民意。而网络舆论由于自身特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从而成为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力量。    
期刊
摘要:多媒体竞争的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比美剧在国内市场的失利与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合适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将会是决定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点。  关键词:文化折扣 文化接近 网络传播    在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过程中伴随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使得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并且整合,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作为生产和消费文化的受众,由发达多样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世界
期刊
赞助商与政府的分歧——阿迪达斯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    威廉森(williamson)认为,广告从其他文化领域中获得意义系统,并利用它们赋予产品以意义。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广告策略印证了威廉森的观点,其采用金字塔形的品牌推广模式,在观众心目中产生两种联想:首先,将人或者物与产品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这件产品以意义;强过这个模式在三个层次渗透并产生影响,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以技术优势吸引想出成绩的
期刊
NBA总裁斯特恩曾经很骄傲地说:“NBA既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联赛。”事实确实如此,NBA是目前全球国际化传播最成功的职业体育赛事,在中国也不例外。翻开中国报纸的体育版面,打开电视的体育频道,浏览互联网的首页新闻,关于NBA、姚明和科比等超级球星的赛事直播和新闻报道必不可少。NBA在中国的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上的传播,培育了无数个篮球爱好者和NBA忠实的球迷,同时也使NBA球员尤其是著名球
期刊
摘要:文章围绕《东西洋每月统记传》的创刊时间、办报策略、新闻取向、栏目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出发,确定了这份中国境内最早的中文报纸具体创刊时间是公元1833年7月25日。在中国新闻史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功在于郭士力等传教士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有清晰且正确的判断,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初入中国不被完全理解的局面,也包括发表《新闻纸略论》来介绍报纸本身的性质,为传教做先期的必
期刊
摘要: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文章从教育信息资源的含义入手,通过分析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指出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提出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教学 信息资源 开发与利用    网络教学环境为人们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了全新的沟通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通常是分离的
期刊
高校教材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教材发行工作,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管理又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各高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教材的发行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发行制度化建设不够,管理规范性有待加强。高校教材发行工作常常出现“忙、乱、急”的被动局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一些出版社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