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书亦画亦生活 写情写景写精神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子庄先生的山水画以浑然天成、清朴率真、平中求奇、显而不浅的美学特色,得到了世人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山水画作品以十足的想象力和田园气质,极大地延展了作品的艺术空间。文章重点从以景入画的子庄山水画、以书入画的子庄绘画风格、以情入画的子庄艺术生活三个维度来对陈子庄艺术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陈子庄;山水画;美学;艺术
  陈子庄(1913—1976),重庆永川人,原名富贵,字子庄,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原、下里巴人、陈风子、十二树梅花主人,晚年号石壶,有“东方凡·高”之称。自幼习书画,后受齐白石、黄宾虹启发,在保留民族艺术本体的基础之上对现代中国画进行深入挖掘及探索,从而造就了别样的美学风格,这充分彰显了其独具个性、仁智各异的美学价值。子庄先生画作浑然天成、清朴率真、平中求奇、显而不浅,既有充满天马行空诗意的一面,同时又富有田园纯质的韵味。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遗作展轰动画界,出版有《石壶论画要语》《石壶书画篆刻集》《陈子庄画集》等。
  1 以景入画的子庄山水画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写道:“山有面,则背向有影。”这句话是最初的对中国山水画进行的技法描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经开始从军事用途发展到文人雅事中了。特别是展子虔的传世作品《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表明中国山水画趋于成熟。
  发展到近代,西方的绘画艺术被广泛地引入中国,传统的中国画艺术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齐白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显出来,走出了一条“真”和“简” 的全新道路,从而开创了全新的中国画面貌。
  有些画家广泛地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主张中国山水画要回归到最原始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去,这对于推动新时期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子庄先生更多地开始回归自然,并从中挖掘素材,实现了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突破。
  子庄先生深受白石先生“方法要简单,效果要最好”的影响,在其对花鸟画深入理解后,转向了中国山水画的突破中,从对“巴山蜀水”深入了解开始,产生了一大批“写实性”山水写生稿和山水画作品,所反映出的宁静、简洁、恬淡、质朴,让人倍受感动,看不到传统国画陈陈相因的、程式化的各种皴法,也看不到当时主流绘画的构图样式。薛永年先生评价子庄绘画艺术“不为浅见所蔽,不为时风所染”,其画大胆、率真,坚持了独特艺术风格和探索精神。
  子庄先生的中国山水画,表现的题材一般都是平凡的山村小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巴渝山水所特有的盆地风貌、山峦起伏、树林青翠、村夫牧童、板桥溪渡展现在我们面前,没有大幅山水画的气势恢宏、淋漓尽致,也没有对山水画技法的刻意追求、精准表现,只是闲适的、本真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天成。
  先生绘画笔墨自由灵动,画面简洁有度,这是对大自然的深切体会和独特感悟,加之通过高度的概括提炼,通过线表现山水的结构变化,在用笔上注重书法用笔的夸张和变形,在用墨方面非常重视随机应变,是常人无法简单模仿的,这形成先生特有的笔墨语言。
  子庄先生的中国山水画是在传统山水画上的创新,虽赋予了新的表现方法,但依然可辨为一种传统,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延伸,终使其成了当代中国画的“开拓者”、一代大师,在中国画发展史特别当代中国画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以书入画的子庄绘画风格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
  书法注重形式之美、气韵之美,可以说是真正的抽象派艺术,而中国画本身带有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透露着抽象之美,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也就是说即使离开了绘画的物象,单独地欣赏中国画中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面,还能使人陶醉其中、怡然有得。
  子庄先生的绘画作品将书法韵味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点画之间无一不体现书法的运用技巧,摒弃了传统中国绘画皴勾等。美术评论家孙克对先生书法艺术曾高度评价:“善书法,更精于书艺,论述书法源流、古代碑帖书法家优劣如数家珍,表明他对书法一道深有研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认为陈子庄“书法水平之高,在近代著名画家中,除吴昌硕、齐白石、丰子恺诸位,还很少有人能超过他”。
  并有文称:“陈子庄对金石书法见解尤高,他对书画共存关系,对书法于绘画的重要性,对古代金文、秦篆汉隶,以至蔡邕、陆机、二王、颜、柳、欧、苏、黄、朱、蔡、八大、石涛、邓石如、包世臣直到近代赵之谦、康有为、郑孝胥、于右任等无不述其优缺,见解独到,所言都是亲自体会切中肯綮。正是由于他的见识之高方有他的艺术水准之高。”
  3 以情入画的子庄艺术生活
  一是“刚柔并济”。 汉代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子庄先生绘画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文中表达的含义。子庄先生曲折的生活经历反映,早年习武,生性刚烈,是一种致刚的阐释,而先生晚年的生活困境,又使其不得不回到现实中,远离是非的喧嚣,寻求一种超脱,适然自身,这又是一种至柔的表现。先生绘画中的语言,“刚”则屹立不倒,动若娇兔,“柔”则如春蚕吐丝,静如处子,真实再现了先生的艺术内心激烈争斗而又淡泊宁静。
  二是“虚实有度”。古人云: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这就是中国画的基本道理。中国画的创作并非单纯的技术层面,它包含了许多的画外之功。而子庄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子庄先生人格的包容,意识的高古,书法的底蕴,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告诉我们虚实相生的道理,实的地方下笔厚重、用線紧密,虚的地方又空灵幽远、不落点笔,而这一切又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让画面生机盎然、熠熠生辉。
  三是“浓淡相宜”。 浓、淡、干、湿,是笔墨的四大特质,由此可衍生出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少浓,画面无以提神,缺淡,画面无以怡情,无干,画面水涝,少湿,画面枯燥无韵。一笔到底,浓淡相宜,干湿互补,点染成形。子庄先生绘画作品,不管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浓淡,就是用最简洁的笔墨表现最深远的景物,多一分则废,少一分则缺。从整体的浓淡对比,到每一笔的浓淡表现,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无可挑剔。
  先生国画,亦书法也。
  参考文献
  [1]李书敏.陈子庄艺术研究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平凉市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所做出的实践和探索为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基层博物馆建设,提出博物馆应从参与社会文化建構和积极打造主题教育基地两个方面积极作为,使博物馆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化构建;主题教育基地  近十年的免费开放,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基层博物馆,综合实力和专业化水
期刊
摘 要:革命人物纪念馆是我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革命人物的纪念性展览是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已存续的以及每年还将会举办的大量革命人物纪念展中,尤其是同一革命人物的纪念展中,策展办展人员应避免展览对前展的简单重复,避免同质化,“品重柱石—王荷波烈士生平事迹展”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王荷波;革命人物;纪念馆;同质化  在以救亡图存、艰辛探索、改革发展为主流的中国近现
期刊
摘 要:在不同的时代,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变化和发展与博物馆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息息相关。展览方式的改变为博物馆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而博物馆职能的发展又促使展览方式不断更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词:展览方式;博物馆职能;转变  最初的博物馆是用作收藏和保存各类艺术品,供人们祭祀和观察,这一时期的博物馆仿佛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她的神圣让大众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直至欧洲
期刊
摘 要: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与农业文明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力开展非遗传播工作,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用镜头、用笔墨、用声音充分展现中国非遗之美,展示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的精气神,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生
期刊
摘 要: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广东省博物馆“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览以普及艺术教育为视角,采取精简说明信息、启发性语言、多维度展示的信息传播策略,为观众打造一个教育型书画展览。从问卷调查的观众反馈结果来看,教育型展览的信息传播应注意适当取舍展览信息,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配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使展览内容更能为普通观众所接受。  关键词:教育型展览;信息传播;观众反馈  2007
期刊
摘 要:13世纪,蒙古铁骑踏平欧亚大陆为元青花瓷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蒙古统治者优待工匠并设立官办手工作坊,为元青花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瓷烧制技术的成熟为青花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保障,元代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元青花瓷等货物的生产及对外贸易,也逐渐形成了如今国内外元青花瓷的存世现状。  关键词:元青花;元青花起源;历史背景;元枢府瓷;元代交通  笔者于2012年进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工作,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中小型博物馆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敦煌市博物馆陆续开展了多场馆际交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取得一定的认识,希望为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免费开放;馆际交流;实践;思考  博物馆馆际交流,就是要让沉睡和“尘封”的藏品活起来,发挥它的使用价值和教育作用,进而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在社科普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具有资源、服务、氛围等方面的优势。文章以武平县博物馆为例,列举了社科普及工作中重要性认识不够、普及程度偏低、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建议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陈列展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社科普及需求,建设一支与社科普及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工作队伍。  关键词:博物馆;社科普及;公众;优势;对策  社科普及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宣传工作,是
期刊
摘 要:珂罗版(Collotype)是一种舶来的印刷技术,光绪初年由日本传入我国。经过近150年的历史变迁,这门古老的工艺在中日两国都表现出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成为复制重要书画作品的一种特殊方式。近年来现代印刷技术的崛起对传统手工印刷产生了很强的冲击。中日两国的珂罗版工匠们还在默默坚守和传承这门工艺,技术在发展中也有了各自的应用和转型。  关键词:珂罗版;中日两国;应用和转型  珂罗版印刷术是18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受众的更迭,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运用越来越高频与广泛,在展陈方面,主要表现在展示手段的多元化与功能性的拓展。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内容及展示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信息资源的创新融合也在不断被尝试。文章以雕版印刷技艺为例,通过技术原理、创意构想、展示手段等方面,介绍分析了数字多媒体透明屏技术在实际展示中的具体应用,继
期刊